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纬祺专利>正文

气管插管光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25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光棒,气管插管光棒,包括棒体和手柄,棒体和手柄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在棒体与手柄的连接处,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设有断开段;棒体上设置有延长段,延长段的一端与棒体连接,延长段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手柄内设置的隔板连接;延长段的侧面上设置有断裂电极连接片;断裂电极连接片设置有两个触点,两个触点中,一个触点与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的断开段的一端滑动接触连接,另一个触点与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的断开段的另一端滑动接触连接;当棒体未受到压力时,断开段通过断裂电极连接片的导通;当棒体受到压力超过预设的压力时,其中一个触点脱离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该光棒插管过程中当压力多大时,能够直观观察。

Tracheal intubation r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dotracheal tube rod, which comprises a rod body and a handle. The rod body and the handle are connected in a detachable way. 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od body and the handle, the positive or negative pole of the electric wire is provided with a disconnection section. The ro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nsion section, one end of the extension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d body,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extension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a partition plate arranged in the handle through a spring; The side of the extension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broken electrode connecting piece; the broken electrode connect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two contacts, one of which is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one end of the disconnection section of the positive pole or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wire, and the other is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disconnection section of the positive pole or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wire; when the rod body is not under pressure, the disconnection section is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the breaking electrode The continuity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when the rod body is subjected to pressure exceeding the preset pressure, one of the contacts is separated from the positive or negative pole of the wire. When the pressure is high, the smooth rod can be observed direc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插管光棒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光棒。
技术介绍
光棒(Lightwand)气管插管术是一种通过颈前光斑判断气管导管位置的盲探气管插管技术,具有容易掌握、方便快捷、成功率高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处理困难气道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因此光棒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插管过程中,常遇到插管困难、阻力大的技术难题。而插管困难的原因有很多种;比方说,严重肥胖的人,会造成气管中某些部位狭窄;插管过程中,导管尖端过于紧贴上方软组织也会造成插管困难;当然造成插管困难的原因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无论是上述的哪种原因造成插管困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需要找到插管困难的原因,并解决问题。经过专利技术人长期分析,认为比较可行的技术方案是:第一,要找到插管困难的原因;第二,如何准确判断插管困难的出现,避免对气管内部组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光棒,该气管插管光棒能够准确反应出插管时的压力增大,遇到较大压力时,只需转动光棒,继续插管,压力不在突然增大时,继续插管直到插管完成。一种气管插管光棒,气管插管光棒,包括棒体和手柄,所述棒体和手柄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棒体内为中空腔,在所述中空腔内设置有红色照明灯以及连接所述红色照明灯的电线,所述电线延伸到所述手柄的壳体内;所述中空腔内还设置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连接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延伸到所述手柄的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源和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信号线连接,所述电线与所述电源连接;在所述棒体与所述手柄的连接处,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设有断开段;所述棒体上设置有延长段,所述延长段的一端与所述棒体连接,所述延长段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手柄内设置的隔板连接;所述延长段的侧面上设置有断裂电极连接片;所述断裂电极连接片设置有两个触点,所述两个触点中,一个触点与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的断开段的一端滑动接触连接,另一个触点与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的断开段的另一端滑动接触连接;当所述棒体未受到压力时,所述断开段通过所述断裂电极连接片的导通;当所述棒体受到压力超过预设的压力时,其中一个所述触点脱离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上述的气管插管光棒,所述断开段的端部设置有弧形过渡端头;所述弧形过渡端头的尾端由远离所述触点逐渐弧形过渡到靠近、接触所述触点。上述的气管插管光棒,所述红色照明灯位于所述中空腔的前端,所述中空腔的前端为引导气管插管的引导端。上述的气管插管光棒,所述微型摄像头是3D摄像头,所述3D摄像头通过信号线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还连接有信号发射器,且所述信号发射器设在所述手柄的壳体中。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只能获取平面图像信息的2D摄像头,3D摄像头的特点在于可以获取拍摄对象的深度信息,即三维的位置与尺寸信息,以增强摄像机的面部和对象识别功能。上述的气管插管光棒,所述光棒的中空腔内还设置有冷光源,所述冷光源为LED发光二极管;所述冷光源通过单独的导线与电源连接,用于为所述3D摄像头提供光亮。上述的气管插管光棒,所述触点为U形开口槽,所述正极或者负极与所述触点滑动接触的部分为与所述U形开口槽相适配的矩形,所述正极或者负极与所述触点滑动接触的部分位于与其滑动连接的U形开口槽内。本申请中还提供一种采用光传导原理制作的气管插管光棒,该气管插管光棒同样采用了压力过大时,灯熄灭的原理,提示给操作者,旋转光棒,调整到较小压力后再进行插管。具体如下:一种气管插管光棒,包括棒体和手柄,所述棒体为采用聚苯乙烯材料预塑为J形,所述棒体的带钩的一端经抛光处理;所述手柄内设置有电源和红色照明灯,所述红色照明灯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红色照明灯位于靠近所述棒体另一端的端部;所述棒体与所述手柄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棒体与所述手柄的连接处,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设有断开段;所述棒体上设置有延长段,所述延长段的一端与所述棒体连接,所述延长段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手柄内设置的隔板连接;所述延长段的侧面上设置有断裂电极连接片;所述断裂电极连接片设置有两个触点,所述两个触点中,一个触点与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的断开段的一端滑动接触连接,另一个触点与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的断开段的另一端滑动接触连接;当所述棒体未受到压力时,所述断开段通过所述断裂电极连接片的导通;当所述棒体受到压力超过预设的压力时,其中一个所述触点脱离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以下将该采用导光的聚苯乙烯材料制作的棒体的气管插管光棒称为导光气管插管光棒。上述的导光气管插管光棒中,所述棒体的另一端的端部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红色照明灯的凹坑;所述红色照明灯位于所述凹坑内。上述的导光气管插管光棒中,所述断开段的端部设置有弧形过渡端头;所述弧形过渡端头的尾端由远离所述触点逐渐弧形过渡到靠近、接触所述触点。上述的导光气管插管光棒中,所述触点为U形开口槽,所述正极或者负极与所述触点滑动接触的部分为与所述U形开口槽相适配的矩形,所述正极或者负极与所述触点滑动接触的部分位于与其滑动连接的U形开口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当在气管插管过程中,遇到较大阻力时候,必然通过棒体将压力传到弹簧处,在压力下棒体的延长段会下压弹簧,下压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后,延长段就会带动断裂电极连接片的触点下移,当压力继续增大时,继续下移;直到触点与电线的正极或负极脱离;此时光亮将消失,提示给操作者压力过大,需要旋转光棒,再继续插管。由于现有的光棒插管过程中,操作者只能凭经验和感觉,操作难度增加,不能可视化。采用压力过大时灯熄灭,可以提示给操作者,并且该结构相对简单,未融入复杂的电路控制元器件,属于用机械的方式实现自动控制。在本申请中还增设了微型摄像头,微型摄像头在冷光源的环境中可以将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中,操作者可以看着进行操作;为了能够实时了解,光棒的端头部位所到位置,还设置了红色照明灯,插入到气管时,可以通过观察红色照明灯所到的位置,了解插管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气管插管光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棒体与手柄连接处的内部元器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极的弧形过渡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3D摄像头传输图像的电路模块示意图。附图中,1、棒体;2、手柄;3、中空腔;4、红色照明灯;5、电线;6、断裂电极连接片;7、延长段;8、弹簧;9、隔板;10、弧形过渡端头;11、断开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插管光棒,包括棒体和手柄,所述棒体和手柄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棒体内为中空腔,在所述中空腔内设置有红色照明灯以及连接所述红色照明灯的电线,所述电线延伸到所述手柄的壳体内;所述中空腔内还设置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连接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延伸到所述手柄的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源和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信号线连接,所述电线与所述电源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棒体与所述手柄的连接处,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设有断开段;所述棒体上设置有延长段,所述延长段的一端与所述棒体连接,所述延长段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手柄内设置的隔板连接;所述延长段的侧面上设置有断裂电极连接片;所述断裂电极连接片设置有两个触点,所述两个触点中,一个触点与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的断开段的一端滑动接触连接,另一个触点与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的断开段的另一端滑动接触连接;当所述棒体未受到压力时,所述断开段通过所述断裂电极连接片的导通;当所述棒体受到压力超过预设的压力时,其中一个所述触点脱离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光棒,包括棒体和手柄,所述棒体和手柄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棒体内为中空腔,在所述中空腔内设置有红色照明灯以及连接所述红色照明灯的电线,所述电线延伸到所述手柄的壳体内;所述中空腔内还设置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连接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延伸到所述手柄的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源和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信号线连接,所述电线与所述电源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棒体与所述手柄的连接处,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设有断开段;所述棒体上设置有延长段,所述延长段的一端与所述棒体连接,所述延长段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手柄内设置的隔板连接;所述延长段的侧面上设置有断裂电极连接片;所述断裂电极连接片设置有两个触点,所述两个触点中,一个触点与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的断开段的一端滑动接触连接,另一个触点与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的断开段的另一端滑动接触连接;当所述棒体未受到压力时,所述断开段通过所述断裂电极连接片的导通;当所述棒体受到压力超过预设的压力时,其中一个所述触点脱离所述电线的正极或者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段的端部设置有弧形过渡端头;所述弧形过渡端头的尾端由远离所述触点逐渐弧形过渡到靠近、接触所述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照明灯位于所述中空腔的前端,所述中空腔的前端为引导气管插管的引导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摄像头是3D摄像头,所述3D摄像头通过信号线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还连接有信号发射器,且所述信号发射器设在所述手柄的壳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棒的中空腔内还设置有冷光源,所述冷光源为LED发光二极管;所述冷光源通过单独的导线与电源连接,用于为所述3D摄像头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纬祺辛映卿纪璇郭绪铿
申请(专利权)人:柯纬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