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报警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自动充电节能控制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4830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42
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自动充电节能控制电路,属于备用电源自动充电技术领域,应急备用电源长时间充电会导致电池出现鼓包损害电池,缩减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应急备用电源存在供电级别很高的建筑,电池在损坏或者没电的情况下会有安全隐患,对建筑或人身造成伤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传统备用电源电路结构,能够在备用电源在电压低于限定值自动断开,达到节约用电,保护备用电源不会长时间保持充电状态,保护备用电源的目的。

Automatic charging and energy saving control circuit of emergency standby power supply for fire alarm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charging and energy saving control circuit for emergency standby power supply of a fire alarm system,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atic charging for standby power supply. Long time charging of the emergency standby power supply will cause the battery to bulge and damage the battery, thus reduc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attery. The emergency standby power supply has a building with high power supply level, and the battery will hav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n case of damage or power failure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disconnect the standby power supply when the voltage is lower than the limit value by changing the circuit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standby power supply, so as to save electricity, protect the standby power supply from maintaining the charging state for a long time and protect the standby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报警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自动充电节能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备用电源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自动充电节能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应急电源是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都消失的情况下,为了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设置的电源,一般要求这个电源独立于外部电网电源,以便在外部电网故障失电时,应急电源仍能继续运行;一方面由于应急备用电源长时间充电会导致电池出现鼓包损害电池,缩减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应急备用电源存在供电级别很高的建筑,进一步地,电池在损坏或者没电的情况下会有安全隐患,对建筑或人身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自动充电节能控制电路,有效的解决了备用电源在欠压的时候会自动充电,在充满电时会停止充电,具体内容如下: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自动充电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L1、N1输入端、双向可控硅VT1、电容C1、电阻R8、二极管D1~D4、电容C3、稳压管VD1、电阻R1、继电器J1、三极管Q1、光电耦合器IC1、电阻R2、电阻R3、变压器T1、二极管D5~D8、电容C2、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光电耦合器IC2、电阻R6、电阻R8、电阻R7、三极管Q3、稳压管VD2、蓄电池DC1、继电器常闭触点J1-1、直流12V输出端V1、V2;其中,输入端L1接至电容C1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双向可控硅VT1的阳极A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至电阻R8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D4的正极,,二极管D1~D4的负极接至N1端,输出级接至电容C3的一端、稳压管VD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继电器J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管的岭段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继电器J1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1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4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出2脚接至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入4脚,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出3脚接至双向可控硅VT1的控制极G端,双向可控硅VT1的阴极K端和输入端N1接至变压器T1的初级,变压器T1的次级接至二极管D5~D8的正负极,二极管D5~D8的输出极接至电容C2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稳压管VD2的一端、蓄电池DC1的正极、继电器常闭触点J1-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至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入1端,所述稳压管VD2的另一端接至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所述蓄电池DC1的负极接地,所述继电器常闭触点J1-1接至直流12V的输出正极V1端、输出负极V2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至光电耦合器的输出2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至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出3脚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1为降压电容,利用其在一定的交流信号频率下产生的容抗来限制工作电流。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D1~D4和二极管D5~D8都为桥式整流,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进一步地,三极管Q1为继电器J1的驱动开关,通过集电极输出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对继电器进行驱动。进一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VD2在电压在低于12.5V处于静态不导通状态,高于15V时所述稳压二极管VD2会被软击穿,处于动态导通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入4端连接在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出2端,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入4端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光电耦合器IC1;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出3端连接在所述双向可控硅VT1的控制极G端,用来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VT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传统备用电源电路结构,能够在备用电源在电压低于限定值自动断开,达到节约用电,保护备用电源不会长时间保持充电状态,保护备用电源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消防报警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自动充电节能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自动充电节能控制电路,包括:L1、N1输入端、双向可控硅VT1、电容C1、电阻R8、二极管D1~D4、电容C3、稳压管VD1、电阻R1、继电器J1、三极管Q1、光电耦合器IC1、电阻R2、电阻R3、变压器T1、二极管D5~D8、电容C2、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光电耦合器IC2、电阻R6、电阻R8、电阻R7、三极管Q3、稳压管VD2、蓄电池DC1、继电器常闭触点J1-1、直流12V输出端V1、V2;其中,AC220V由输入端L1端和N1端输入电路中,由电容C1降压并通过二极管D1~D4进行桥式整流,具体地,所述输入端L1端接至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至电阻R8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D4的正极;将整流后的电压经过所述二极管D1~D4输出,再经过电容C3进行滤波后经过稳压管VD1进行稳压后输出12V电压,具体地,稳压过后的12V电压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继电器J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D4的负极接至所述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同时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还接所述稳压管VD1的一端,所述稳压管VD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此时所述三极管Q1导通,同时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至所述继电器J1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所述继电器J1的工作状态,由于所述三极管Q1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自动充电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L1、N1输入端、双向可控硅VT1、电容C1、电阻R8、二极管D1~D4、电容C3、稳压管VD1、电阻R1、继电器J1、三极管Q1、光电耦合器IC1、电阻R2、电阻R3、变压器T1、二极管D5~D8、电容C2、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光电耦合器IC2、电阻R6、电阻R8、电阻R7、三极管Q3、稳压管VD2、蓄电池DC1、继电器常闭触点J1-1、直流12V输出端V1、V2;/n其中,输入端L1接至电容C1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双向可控硅VT1的阳极A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至电阻R8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D4的正极,,二极管D1~D4的负极接至N1端,输出级接至电容C3的一端、稳压管VD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继电器J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管的岭段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继电器J1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1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4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出2脚接至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入4脚,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出3脚接至双向可控硅VT1的控制极G端,双向可控硅VT1的阴极K端和输入端N1接至变压器T1的初级,变压器T1的次级接至二极管D5~D8的正负极,二极管D5~D8的输出极接至电容C2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稳压管VD2的一端、蓄电池DC1的正极、继电器常闭触点J1-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至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入1端,所述稳压管VD2的另一端接至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所述蓄电池DC1的负极接地,所述继电器常闭触点J1-1接至直流12V的输出正极V1端、输出负极V2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至光电耦合器的输出2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至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出3脚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自动充电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L1、N1输入端、双向可控硅VT1、电容C1、电阻R8、二极管D1~D4、电容C3、稳压管VD1、电阻R1、继电器J1、三极管Q1、光电耦合器IC1、电阻R2、电阻R3、变压器T1、二极管D5~D8、电容C2、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光电耦合器IC2、电阻R6、电阻R8、电阻R7、三极管Q3、稳压管VD2、蓄电池DC1、继电器常闭触点J1-1、直流12V输出端V1、V2;
其中,输入端L1接至电容C1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双向可控硅VT1的阳极A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至电阻R8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D4的正极,,二极管D1~D4的负极接至N1端,输出级接至电容C3的一端、稳压管VD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继电器J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管的岭段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继电器J1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1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至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入4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出2脚接至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入4脚,光电耦合器IC1的输出3脚接至双向可控硅VT1的控制极G端,双向可控硅VT1的阴极K端和输入端N1接至变压器T1的初级,变压器T1的次级接至二极管D5~D8的正负极,二极管D5~D8的输出极接至电容C2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稳压管VD2的一端、蓄电池DC1的正极、继电器常闭触点J1-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至光电耦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趣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