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拉伸连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77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拉伸连接线,所述单拉伸连接线包括主体、连接线,所述主体可收容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相对的外露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连接线一端可相对所述主体拉伸预设长度;所述单拉伸连接线还包括转盘、限位件及弹性压紧件,所述转盘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压紧件及转盘接触,以控制所述转盘的转动;所述弹性压紧件设于所述限位件背离所述转盘方向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限位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压紧件可对限位件摆动时的跳动范围形成缓冲,减少所述弹性压紧件对伸缩组件的磨损,保证了限位件对转盘转动控制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了单拉伸连接线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single stretch connecting l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ingle stretch connecting line, the single stretch connecting line includes a main body and a connecting line, the main body can receive a connecting line, the connecting line includes two opposite ends exposed to the main body,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line can stretch a preset length relative to the main body; the single stretch connecting line also includes a turntable, a limiting member and an elastic pressing member, the turntable and the connecting member The elastic compression membe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limit member which deviates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rotary table, and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can occur with respect to the limit member. The elastic pressing piece can buffer the jumping range of the limit piece when it swings, reduce the abrasion of the elastic pressing piece on the expansion component,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limit piece on the rotary control of the rotary table, and thus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ingle tensile connect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拉伸连接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拉伸连接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对连接电子设备以及为电子设备充电的单拉伸连接线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人们对单拉伸连接线的多功能性,现有的单拉伸连接线出现了可同时连接不同电子设备的一拖三单拉伸连接线。但现有的单拉伸连接线无法保证拉伸、定位和收缩线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伸缩时的流畅程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现有单拉伸连接线无法稳定、准确以及流畅伸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单拉伸连接线。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拉伸连接线,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数据传输、充电以及收容线材的功能,所述单拉伸连接线包括主体、连接线,所述主体可收容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相对的外露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连接线一端可相对所述主体拉伸预设长度;所述单拉伸连接线还包括转盘、限位件及弹性压紧件,所述转盘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压紧件及转盘接触,以控制所述转盘的转动;所述弹性压紧件设于所述限位件背离所述转盘方向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限位件发生弹性形变。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盖合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纳所述转盘及连接线的空间;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连接,所述转盘可以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或第二固定柱为轴心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贯通所述第一壳体,所述限位件一端可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转盘接触,所述限位件相对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压紧件一端盖合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限位件接触,所述弹性压紧件相对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优选地,所述单拉伸连接线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所述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之间,所述第一凹陷与第二凹陷为第一壳体向第二壳体方向的凹陷结构。优选地,所述单拉伸连接线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定位于第一壳体靠近所述限位件的位置,所述定位件用于将所述限位件固定于第一壳体上。优选地,所述转盘包括第二容置槽、第二通孔、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接近第二凸台分岔一端且靠近第二容置槽一侧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凸台接近第二凸台未分岔一端且靠近第二容置槽一侧设有第一过渡轨道,所述第一凸台及所述第二凸台远离第二容置槽一侧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凸台分岔一端且远离第二容置槽一侧设有第二过渡轨道,所述第二凸台分岔一端且靠近第二容置槽一侧设有第三过渡轨道。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通过第一过渡轨道延伸至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可先后通过第二过渡轨道和第三过渡轨道与第一轨道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过渡轨道,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过渡轨道,所述第二过渡轨道高于第三过渡轨道,所述第三过渡轨道高于第一过渡轨道。优选地,通过将所述转盘的轨道设置为缓变过渡的表面,使限位件和弹性压紧件相互配合对连接线进行限位;所述限位件可在所述转盘的轨道表面滑动,且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弹性压紧件的辅助下与所述转盘保持稳定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单拉伸连接线具有以下优点:1、所述限位组件的限位件与弹性压紧件相邻设置相互配合,所述限位组件的限位件可随着伸缩组件的拉伸和收缩运动发生摆动,所述弹性压紧件可对限位件摆动时的跳动范围形成缓冲,减少所述弹性压紧件对伸缩组件的磨损,从而延长了单拉伸连接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弹性压紧件始终与限位件保持接触,保证了限位件对转盘转动控制的稳定性。2、通过将限位组件与所述主体的第一壳体的开口以及第一凹陷相互匹配,使限位组件与伸缩组件发生接触,减少了设置限位组件需占用的体积,从而使主体的体积减小。3、所述定位盘靠近第二壳体一面设有第一定位柱,用于使定位盘与所述转盘连接起来,使弹性件可以可靠收容于定位盘与转盘之间,保证弹性件可以进行稳定的弹性回转运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可使所述转盘以第二壳体的第二固定柱为中心作顺时针转动。4、可通过将限位件从第二过渡轨道和第三过渡轨道之间滑经第三过渡轨道进入第一轨道处撤去施加的外力,令连接线在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跟随作顺时针转动的转盘在第一轨道处滑动,从而收容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5、通过将所述转盘的轨道设置为高低层次不一且逐步缓变过渡的高度,增强了所述限位组件的限位件在轨道表面滑动的适应性,便于限位件在所述转盘表面可以更加顺畅的滑动。6、由于所述转盘的表面高度不同,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盘接触时会发出声音,可用于提示单拉伸连接线的拉伸已经接近档位所在位置,便于用户判断和选择拉伸的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单拉伸连接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单拉伸连接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单拉伸连接线的第一壳体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单拉伸连接线的第一壳体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单拉伸连接线的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单拉伸连接线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单拉伸连接线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单拉伸连接线;11、主体;111、第一出口;113、第二出口;115、盖板;117、第一壳体;1171、第一容置槽;1173、第一固定柱;1175、开口;1177、第一凹陷;1179、第二凹陷;119、第二壳体;1191、第二固定柱;13、限位组件;131、定位件;133、限位件;135、弹性压紧件;1351、第一定位孔;15、伸缩组件;151、定位盘;1511、第一通孔;1513、第一定位柱;153、弹性件;155、转盘;1551、第二容置槽;1553、第二通孔;1555、第一凸台;1557、第二凸台;156、槽口;1561、第二定位孔;161、第一轨道;163、第一过渡轨道;165、第二轨道;167、第二过渡轨道;169、第三过渡轨道;17、传输组件;171、输入端;173、输出端;175、电路板;1751、第一连接板;1753、端子;1755、第二连接板;1756、环形导电片;1757、第二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结合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拉伸连接线1,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数据传输、充电以及收容线材的功能,所述单拉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拉伸连接线,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数据传输、充电以及收容线材的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拉伸连接线包括主体、连接线,所述主体可收容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相对的外露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连接线一端可相对所述主体拉伸预设长度;/n所述单拉伸连接线还包括转盘、限位件及弹性压紧件,所述转盘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压紧件及转盘接触,以控制所述转盘的转动;/n所述弹性压紧件设于所述限位件背离所述转盘方向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限位件发生弹性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拉伸连接线,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数据传输、充电以及收容线材的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拉伸连接线包括主体、连接线,所述主体可收容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相对的外露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连接线一端可相对所述主体拉伸预设长度;
所述单拉伸连接线还包括转盘、限位件及弹性压紧件,所述转盘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压紧件及转盘接触,以控制所述转盘的转动;
所述弹性压紧件设于所述限位件背离所述转盘方向一侧,且可相对于所述限位件发生弹性形变。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单拉伸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盖合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纳所述转盘及连接线的空间;
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连接,所述转盘可以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或第二固定柱为轴心转动。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单拉伸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贯通所述第一壳体,所述限位件一端可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转盘接触,所述限位件相对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
所述弹性压紧件一端盖合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限位件接触,所述弹性压紧件相对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单拉伸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拉伸连接线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侧。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单拉伸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所述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凹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展星张声威莫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承越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