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无功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76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包括箱体、功率单元模块、框架以及风机,框架设置在箱体内,功率单元模块设置在框架上,风机设置在箱体上;其中,框架上设有散热风道,箱体上开设有散热通孔;散热风道和散热通孔连通,散热通孔和风机的进风道连通。通过在框架上设置一散热风道,能够将功率单元模块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到外界,从而保证功率单元模块的温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该结构设计巧妙,可以避免功率单元模块因散热而导致箱体体积大的问题,从而大大减小了箱体的体积,使得一个箱体即可装下整个SVG,不仅提高了箱体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而且还降低了布线的难度,缩短了线缆的连接距离,从而提高了SVG的可靠性。

Static var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atic reactive power generator,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power unit module, a frame and a fan, the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the power unit module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and the fan is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wherein,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air duct, and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through hole; the cooling air duc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through hole, and the cooling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of the fan \u3002 By setting a cooling air duct on the frame,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power unit module can be quickly distributed to the outside,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ower unit module is always in a safe range. The smart structure design can avoid the problem of large box volume caused by heat dissipation of power unit module, thus greatly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box, so that one box can install the whole SVG, not only improving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box, reducing the cost, but also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wiring, shortening the cable connection distance, thus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V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止无功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无功补偿
,尤其涉及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
技术介绍
静止无功发生器,英文描述为:StaticVarGenerator,简称为SVG。静止无功发生器是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抗器或者直接并联到电网上,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功率,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户外35kV直挂式SVG一般采用室外集装箱布置的方式,无需盖房屋,土建成本低,现场施工简单、方便。由于现有35kV直挂式SVG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而且受限于集装箱的运输尺寸(考虑到道路运输,一般集装箱长度尺寸不超过40英尺(12.2米))和安规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导致整个SVG需要2台或以上的集装箱,从而产生以下问题:1、集装箱占地面积大、成本高;2、由于SVG的功率单元模块、软起接触器以及控制模块分别位于不同的集装箱中,导致各个模块之间的走线错综复杂,布线工作量大、线缆成本高(尤其是功率线缆);3、因为SVG中的控制线缆为光纤线缆,光纤线缆对附近的环境要求较高,一旦光纤线缆处于潮湿多尘的环境中会影响光纤的可靠性;4、光纤线缆过长会影响光纤的可靠性,进而影响SVG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通过在框架上设有一散热风道,使其快速散热,从而能够大大减小箱体的体积,使得其结构紧凑,因此能够降低箱体和线缆的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包括箱体、功率单元模块、框架以及风机,所述框架设置在箱体内,所述功率单元模块设置在框架上,所述风机设置在箱体上;其中,所述框架上设有散热风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风道和散热通孔连通,所述散热通孔和风机的进风道连通。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子框架和第二子框架,所述散热风道位于第一子框架和第二子框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子框架侧壁上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子框架侧壁上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两侧分别设有连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框架底部设有连接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的第五隔板,所述第一子框架的顶部设有第六隔板,所述第二子框架顶部设有第七隔板,所述第六隔板和箱体顶部之间设有第八隔板,所述第七隔板和箱体顶部之间设有第九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第六隔板、第七隔板、第八隔板、第九隔板以及箱体的顶部共同形成散热风道。其中,所述风机包括风机主体和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风机主体设置在进风道上。其中,所述风机主体和出风道之间设有阻流板。其中,所述阻流板包括第一阻流板和第二阻流板,所述第一阻流板设置在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二阻流板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其中,所述第一阻流板和出风道之间设有泄水孔。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向内凹陷的连接部,所述风机还包括适配所述连接部的防水凸起,所述防水凸起和连接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防水凸起的高度要高于外壳外表面的高度。其中,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空间相互隔开的舱室,所述功率单元模块、软起接触器以及控制模块分别位于不同的舱室内。其中,所述箱体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隔舱板,所述箱体宽度方向上设有第二隔舱板;所述第一隔舱板和第二隔舱板连接,从而形成第一舱室、第二舱室以及第三舱室;其中,所述功率单元模块设置在第一舱室内,所述软起接触器设置在第二舱室内,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第三舱室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不再采用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静止无功发生器,而是在框架上设置一散热风道,通过散热风道能够将功率单元模块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到外界,从而保证功率单元模块的温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该结构设计巧妙,可以避免功率单元模块因散热而导致箱体体积大的问题,从而大大减小了箱体的体积,使得一个箱体即可装下整个SVG,不仅提高了箱体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而且还降低了布线的难度,缩短了线缆的连接距离,从而提高了SVG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机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机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机底部向上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正视图。10、静止无功发生器;1、箱体;11、第一隔舱板;12、第二隔舱板;13、第一舱室;14、第二舱室;15、第三舱室;16、散热通孔;17、第一端面;171、门板;1711、百叶窗;172、百叶窗;18、第二端面;2、功率单元模块;3、软起接触器;4、框架;41、第一子框架;42、第二子框架;5、散热风道;51、第一隔板;52、第二隔板;53、第三隔板;54、第四隔板;55、第五隔板;56、第六隔板;57、第七隔板;58、第八隔板;59、第九隔板;6、风机;61、风机主体;62、外壳;621、进风道;622、出风道;623、第一阻流板;624、第二阻流板;625、连接部;626、过线孔;63、防水凸起;631、凸缘;64、百叶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示意性立体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静止无功发生器10包括箱体1、功率单元模块2、控制模块(图未示出)、软起接触器3以及框架4,功率单元模块2设置在框架4上。如图中所示,箱体1内设有第一隔舱板11和第二隔舱板12,第一隔舱板11沿箱体1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隔舱板12沿箱体1宽度方向设置,第一隔舱板11一端和箱体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和第二隔舱板12连接。通过第一隔舱板11和第二隔舱板12从而将箱体1隔成三个舱室,分别为第一舱室13、第二舱室14以及第三舱室15,其中,框架4和功率单元模块2设置在第一舱室13内,控制模块设置在第二舱室14内,软起接触器3设置在第三舱室15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1限定为集装箱。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框架4的数量限定为三个,可以了解,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框架4的数量并局限于三个,具体根据实际的需求而定。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框架4包括第一子框架41和第二子框架42,第一子框架41和第二子框架42之间设有散热风道5,箱体1顶部开设有散热通孔16,散热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功率单元模块、框架以及风机,所述功率单元模块设置在框架上,其中,所述框架上设有散热风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风道和散热通孔连通,所述散热通孔和风机的进风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功率单元模块、框架以及风机,所述功率单元模块设置在框架上,其中,所述框架上设有散热风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风道和散热通孔连通,所述散热通孔和风机的进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止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子框架和第二子框架,所述散热风道位于第一子框架和第二子框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止无功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第一子框架侧壁上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子框架侧壁上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两侧分别设有连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黄泽毅周泽平邓原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