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雷专利>正文

一种插座和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699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座和插头,包括:安装有所述插座的第一绝缘体外壳以及安装有所述插头的第二绝缘体外壳;所述第二绝缘体外壳具有容纳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延伸部的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铁芯;环绕于所述凹陷部外的次级线圈,环绕于所述铁芯外的初级线圈;所述吸合部件安装在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的凹陷部内,位置相邻的导电接触面和导电片安装在所述插座内的所述延伸部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包括铁芯端面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形成的空腔;其中,所述吸合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导电片位移与所述导电接触面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电路金属导线完全无外露,较传统插座、插头孔洞设计的接电方式,此设计无孔洞,具有防触电功能。

A kind of socket and plu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ocket and a plug,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insulator housing for installing the socket and a second insulator housing for installing the plug; the second insulator housing has a concave part for accommodating the extension part of the first insulator housing; an iron core located in the first insulator housing; a secondary coil surrounding the concave part, surrounding the A primary coil outside the iron core; the snap in part is installed in the recesses of the socket and the plug, and the adjacent conductive contact surface and the conductive sheet are installed in the cavity of the extension part in the socket, and the cavity includes a cavity formed by the end face of the iron core and the first insulating body shell; wherein, the snap in part is used to control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conductive sheet and the Electric connection of conductive contact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electric connection mode that the circuit metal wire is completely free from exposur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ocket and plug hole design, the design has no hole, and has the electric shock preven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座和插头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插座和插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的插座都是有孔插座,其弊端在于,由于插孔裸露,防触电、防漏电等级有限。现有技术的分导式无孔插座(CN103199374B)其原理是通过封堵插孔的方式达到无孔状态,还没有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孔插座。现有的市场主流插座插头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金属片接触实现通电功能。在插头和插座接触不紧密时,会出现通电金属片裸露在外的情况,对意识较差的群体(特别是儿童)容易造成触电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设计主要针对现有插座和插头的接电方式进行改良,实现所有金属导体无外露的防触电通电功能。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座和插头,包括:安装有所述插座的第一绝缘体外壳以及安装有所述插头的第二绝缘体外壳;所述第二绝缘体外壳具有容纳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延伸部的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铁芯;环绕于所述凹陷部外的次级线圈,环绕于所述铁芯外的初级线圈;所述吸合部件安装在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的凹陷部内,位置相邻的导电接触面和导电片安装在所述插座内的所述延伸部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包括铁芯端面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形成的空腔;其中,所述吸合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导电片位移与所述导电接触面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吸合部件为两个磁性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凹凸配合的正对面以及所述插座的第二绝缘体外壳内,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磁性部件贴合,导电接触面介于两个磁性部件之间。进一步,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凹凸配合的正对面为所述插座的延伸部的端面;所述吸合部件为两个磁性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插座的延伸部的端面和所述插头的凹陷部内,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磁性部件贴合,导电接触面介于两个磁性部件之间。进一步,所述导电片贴合的所述磁性部件通过弹片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座和插头,包括:安装有所述插座的第一绝缘体外壳以及安装有所述插头的第二绝缘体外壳;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具有容纳所述第二绝缘体外壳延伸部的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外壳内的铁芯;环绕于所述凹陷部外的初级线圈,环绕于所述铁芯外的次级线圈;所述吸合部件安装在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的凹陷部内,位置相邻的导电接触面和导电片安装在所述插头内或所述插座的凹陷部内;或,所述吸合部件、位置相邻的导电接触面和导电片安装在所述插座的凹陷部内;其中,所述吸合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导电片位移与所述导电接触面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吸合部件安装在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的凹陷部内,包括:所述吸合部件为两个磁性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凹凸配合的正对面,安装在所述插座的一个磁性部件在第一绝缘体外壳内,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磁性部件贴合,导电接触面介于两个磁性部件之间。进一步,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凹凸配合的正对面包括所述插头的延伸部的端面;所述吸合部件为两个磁性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插头的延伸部的端面和所述插座的凹陷部底部正对的第一绝缘体外壳内,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磁性部件贴合,导电接触面介于两个磁性部件之间。进一步,所述导电片贴合的所述磁性部件通过弹片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部。进一步,所述吸合部件安装在所述插座的凹陷部内,所述吸合部件为卡勾机构。进一步,所述卡勾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导电片两端的卡勾、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外壳的凹陷部内表面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槽、以及用于将所述卡勾从所述卡槽中弹出的按压开关;所述导电片和所述凹陷部的底面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按压开关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的外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以初级线圈和铁芯作为插座、次级线圈作为插头或者次级线圈和铁芯作为插头,初级线圈作为插座,实现了电路金属导线完全无外露,较传统插座、插头孔洞设计的接电方式,此设计无孔洞,具有防触电功能;2、利用磁铁相互吸合的物理现象,在使用用电设备时,插头连接插座时才能触发插座部分电路闭合,有效地解决了空载时插座部分电路闭合造成的电损和涡损,节约了用电成本,也具有简化开关的效果,与传统插座的工作方式一致。通过本技术实现通电和固定的正常功能,又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插座、插头存在的触电风险,操作简单,且易于生产,推广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的磁通式无孔插座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的磁通式无孔插座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的磁通式无孔插座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为初级线圈、1-2为铁芯、1-3为第一绝缘体外壳、1-4为第二磁性部件、1-5为第一磁性部件、1-6为插头线头、1-7为次级线圈、1-8为弹片、1-9为导电片、1-10为导电接触面、1-11为插座线头、1-12为第二绝缘体外壳;2-1为次级线圈、2-2为铁芯、2-3为第二绝缘体外壳、2-4为第三磁性部件、2-5为第一绝缘体外壳、2-6为第四磁性部件、2-7为插头线头、2-8为初级线圈、2-9为插座线头、2-10为导电接触面、2-11为导电片、2-12为弹片;3-1为次级线圈、3-2为铁芯、3-3为第二绝缘体外壳、3-4为弹簧、3-5为卡勾、3-6为插座线头、3-7为卡槽、3-8为按压开关、3-9为插头线头、3-10为第一绝缘体外壳、3-11为初级线圈、3-12为活动绝缘片、3-13为导电片、3-14为导电接触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装备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座和插头,包括:安装有所述插座的第一绝缘体外壳以及安装有所述插头的第二绝缘体外壳;所述第二绝缘体外壳具有容纳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延伸部的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铁芯;环绕于所述凹陷部外的次级线圈,环绕于所述铁芯外的初级线圈;所述吸合部件安装在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的凹陷部内,位置相邻的导电接触面和导电片安装在所述插座内的所述延伸部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包括铁芯端面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形成的空腔;其中,所述吸合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导电片位移与所述导电接触面电连接。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吸合部件为两个磁性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凹凸配合的正对面以及所述插座的第二绝缘体外壳内,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磁性部件贴合,导电接触面介于两个磁性部件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有所述插座的第一绝缘体外壳以及安装有所述插头的第二绝缘体外壳;/n所述第二绝缘体外壳具有容纳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延伸部的凹陷部;/n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铁芯;/n环绕于所述凹陷部外的次级线圈,环绕于所述铁芯外的初级线圈;/n吸合部件安装在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的凹陷部内,位置相邻的导电接触面和导电片安装在所述插座内的所述延伸部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包括铁芯端面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形成的空腔;其中,所述吸合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导电片位移与所述导电接触面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有所述插座的第一绝缘体外壳以及安装有所述插头的第二绝缘体外壳;
所述第二绝缘体外壳具有容纳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延伸部的凹陷部;
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铁芯;
环绕于所述凹陷部外的次级线圈,环绕于所述铁芯外的初级线圈;
吸合部件安装在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的凹陷部内,位置相邻的导电接触面和导电片安装在所述插座内的所述延伸部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包括铁芯端面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形成的空腔;其中,所述吸合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导电片位移与所述导电接触面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部件为两个磁性部件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安装在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的凹凸配合的正对面以及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安装在所述插座的第二绝缘体外壳内,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的磁性部件贴合,导电接触面介于两个磁性部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凹凸配合的正对面为所述插座的延伸部的端面;
所述吸合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插座的延伸部的端面和所述插头的凹陷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贴合的所述第二磁性部件通过弹片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内部。


5.一种插座和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有所述插座的第一绝缘体外壳以及安装有所述插头的第二绝缘体外壳;
所述第一绝缘体外壳具有容纳所述第二绝缘体外壳延伸部的凹陷部;
位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外壳内的铁芯;
环绕于所述凹陷部外的初级线圈,环绕于所述铁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王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