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69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CIE接口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该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包括滑槽、滑杆、缓冲机构、第二套筒、散热套筒、PCIE接口本体、第一弹簧和固定块,所述滑槽位于第一套筒的内壁顶部开设,所述滑杆的左右两侧均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与缓冲机构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的底部与第二套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在第一弹簧和缓冲机构的配合作用,使第一套筒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通过第一套筒对PCIE接口本体起到保护作用,降低PCIE接口本体因碰撞发生的损坏。

An impact buffered PCIe interfa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CIe interface, and discloses a PCIe interface with good impact buffer. The impact buffered PCIe interface includes a first sleeve. The interior of the first sleeve includes a chute, a slider, a buffer mechanism, a second sleeve, a heat dissipation sleeve, a PCIe interface body, a first spring and a fixing block. The chut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leeve,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lider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ute. The surface of the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uff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structure is slidably connected, the surface of the buffer mechanism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u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buffer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sleeve. The impact buffered PCIe interface, in the first spring and buffer mechanism, makes the first sleeve have a better buffer effect, through the first sleeve to protect the PCIe interface body, reduce the damage of PCIe interface body due to coll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
本技术涉及PCIE接口
,具体为一种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
技术介绍
现有的PCIE接口,在进行使用时,会出现遇到冲击的情况,而大多数的PCIE接口往往并不耐撞,发生冲击后,PCIE接口容易发生变形,无法继续使用,进而对PCIE接口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具备冲击缓冲好等优点,解决了大多数的PCIE接口往往并不耐撞,发生冲击后,PCIE接口容易发生变形,无法继续使用,进而对PCIE接口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冲击缓冲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包括滑槽、滑杆、缓冲机构、第二套筒、散热套筒、PCIE接口本体、第一弹簧和固定块,所述滑槽位于第一套筒的内壁顶部开设,所述滑杆的左右两侧均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与缓冲机构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的底部与第二套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套筒的内壁和散热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套筒的内壁与PCIE接口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机构的左右两侧均与第一弹簧的靠近缓冲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缓冲机构的一侧与固定块靠近缓冲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第一套筒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外部包括安装板和安装螺钉,所述安装板的内壁与第二套筒的表面背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与第一套筒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内壁与安装螺钉的表面套接。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滑块、缓冲环、缓冲块、第二弹簧和第一气孔,所述滑块的内壁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与缓冲环的顶部连接,所述缓冲环的内壁与缓冲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滑块的底部和缓冲块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孔位于缓冲块的内壁左右两侧开设,所述缓冲块的底部与第二套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大于滑块对第二弹簧向下的作用力。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左右两侧包括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位于第二套筒的左右两侧开设,所述第一套筒的左右两侧包括第三气孔,所述第三气孔位于第一套筒的左右两侧开设。优选的,所述第三气孔的内壁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表面与第三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包括限位块和限位弯板,所述限位块的背面与安装板的正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左右两侧均与限位块靠近第一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与限位弯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弯板的背面与限位块的正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的正面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背面与第一套筒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背面与第二套筒的正面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通过设置第一套筒、滑槽、滑杆、缓冲机构和第二套筒,当第一套筒受到来之水平方向的冲击后,使第一弹簧发生形变,形变后的第一弹簧对固定块起到推动或拉动作用,减小第一套筒受到来之水平方向的冲击力,当第一套筒受到来之竖直方向的冲击后,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发生形变,对第一套筒起到缓冲作用,减小第一套筒受到来之垂直方向的冲击力,在第一弹簧和缓冲机构的配合作用,使第一套筒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通过第一套筒对PCIE接口本体起到保护作用,降低PCIE接口本体因碰撞发生的损坏。2、该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通过设置散热套筒,散热套筒有铝合金板制成,具有较高的吸热作用,能吸收PCIE接口本体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同时第二套筒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二气孔和第二气孔流通,防止PCIE接口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导致PCIE接口本体过热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B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其中:1第一套筒、2滑槽、3滑杆、4缓冲机构、41滑块、42缓冲环、43缓冲块、44第二弹簧、45第一气孔、5第二套筒、6连接杆、7散热套筒、8PCIE接口本体、9第一弹簧、10固定块、11安装板、12安装螺钉、13第二气孔、14第三气孔、15防尘网、16限位块、17限位弯板、18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包括第一套筒1,第一套筒1的内部包括滑槽2、滑杆3、缓冲机构4、第二套筒5、散热套筒7、PCIE接口本体8、第一弹簧9和固定块10,滑槽2位于第一套筒1的内壁顶部开设,滑杆3的左右两侧均与滑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杆3的表面与缓冲机构4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3对缓冲机构4起到导向作用,并通过滑杆3将第一套筒1与缓冲机构4连接在一起,缓冲机构4的表面与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缓冲机构4的底部与第二套筒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杆6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套筒5的内壁和散热套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6将第一套筒1与散热套筒7连接在一起,散热套筒7的内壁与PCIE接口本体8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散热套筒7,散热套筒7有铝合金板制成,具有较高的吸热作用,能吸收PCIE接口本体8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缓冲机构4的左右两侧均与第一弹簧9的靠近缓冲机构4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9远离缓冲机构4的一侧与固定块10靠近缓冲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10的顶部与第一套筒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套筒1的外部包括安装板11和安装螺钉12,安装板11的内壁与第二套筒5的表面背部固定连接,安装板11的正面与第一套筒1的背面滑动连接,安装板11的内壁与安装螺钉12的表面套接,安装板11的正面包括限位块16和限位弯板17,限位块16的背面与安装板11的正面滑动连接,第一套筒1的左右两侧均与限位块16靠近第一套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板11的正面与限位弯板17的背面固定连接,限位弯板17的背面与限位块16的正面滑动连接,限位弯板17对限位块16起到限位作用,在限位弯板17和限位块16的作用下,使第一套筒1无法与安装板11分离,第二套筒5的左右两侧包括第二气孔13,第二气孔13位于第二套筒5的左右两侧开设,第一套筒1的左右两侧包括第三气孔14,第三气孔14位于第一套筒1的左右两侧开设,第二套筒5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二气孔13和第二气孔13流通,防止PCIE接口本体8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导致PCIE接口本体8过热损坏,第三气孔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包括第一套筒(1),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部包括滑槽(2)、滑杆(3)、缓冲机构(4)、第二套筒(5)、连接杆(6)、散热套筒(7)、PCIE接口本体(8)、第一弹簧(9)和固定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位于第一套筒(1)的内壁顶部开设,所述滑杆(3)的左右两侧均与滑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的表面与缓冲机构(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4)的表面与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4)的底部与第二套筒(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套筒(5)的内壁和散热套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套筒(7)的内壁与PCIE接口本体(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机构(4)的左右两侧均与第一弹簧(9)的靠近缓冲机构(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远离缓冲机构(4)的一侧与固定块(10)靠近缓冲机构(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的顶部与第一套筒(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部包括安装板(11)和安装螺钉(12),所述安装板(11)的内壁与第二套筒(5)的表面背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1)的正面与第一套筒(1)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11)的内壁与安装螺钉(12)的表面套接;/n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滑块(41)、缓冲环(42)、缓冲块(43)、第二弹簧(44)和第一气孔(45),所述滑块(41)的内壁与滑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1)的表面与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1)的底部与缓冲环(42)的顶部连接,所述缓冲环(42)的内壁与缓冲块(4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滑块(41)的底部和缓冲块(43)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孔(45)位于缓冲块(43)的内壁左右两侧开设,所述缓冲块(43)的底部与第二套筒(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缓冲好的PCIE接口,包括第一套筒(1),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部包括滑槽(2)、滑杆(3)、缓冲机构(4)、第二套筒(5)、连接杆(6)、散热套筒(7)、PCIE接口本体(8)、第一弹簧(9)和固定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位于第一套筒(1)的内壁顶部开设,所述滑杆(3)的左右两侧均与滑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的表面与缓冲机构(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4)的表面与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4)的底部与第二套筒(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套筒(5)的内壁和散热套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套筒(7)的内壁与PCIE接口本体(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机构(4)的左右两侧均与第一弹簧(9)的靠近缓冲机构(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远离缓冲机构(4)的一侧与固定块(10)靠近缓冲机构(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的顶部与第一套筒(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部包括安装板(11)和安装螺钉(12),所述安装板(11)的内壁与第二套筒(5)的表面背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1)的正面与第一套筒(1)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11)的内壁与安装螺钉(12)的表面套接;
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滑块(41)、缓冲环(42)、缓冲块(43)、第二弹簧(44)和第一气孔(45),所述滑块(41)的内壁与滑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1)的表面与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1)的底部与缓冲环(42)的顶部连接,所述缓冲环(42)的内壁与缓冲块(4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上下两侧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灿荣徐金平陈铁牛张昌福蔡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