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460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和系统,对会诊请求进行解析,组建会诊团队,会诊团队成员包括专家团队成员、一般医生成员和实习医生成员,使普通医生也可以参与到会诊过程,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生成的会诊资料均存储至会诊资料数据库,同时多次调用历史会诊资料辅助本次会诊进程,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整个会诊阶段中,资料查询整合工作交由系统辅助处理,节约了会诊团队成员的时间,使其可以同时参与多个会诊进程,提高了会诊效率,有利于会诊资料分类存储和再利用;采用模拟会诊子系统发起模拟会诊,帮助用户提高自身医疗水平,提高会诊资料的利用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历史会诊过程中遗留的问题,推进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A method and system of telemedicine consul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lemedicine consultation method and system, which analyzes consultation request and forms a consultation team. The consultation team members include expert team members, general doctors and interns, so that the general doctors can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ulta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medical level. The generated consultation data are stored in the consultation data database, and called many times at the same time. Historical consultation data assist the consultation process to avoid resource waste; in the whole consultation stage, data query and integration is handed over to the system for auxiliary processing, which saves the time of consultation team members, enables them to participate in multiple consultation processes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s consultation efficiency, and is conducive to classified storage and reuse of consultation data; simulation consultation subsystem is used to initiate simulation consultation To help users improve their own medical level,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onsultation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help to find and solve the problems left over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consultation,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medical le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远程医疗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医学一些诊断治疗方法也逐步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病人可跨越时空地域的限制选择远方的知名专家看病,即远程医疗会诊。利用计算机、通信和信息系统技术为病人提供快捷、方便、经济和高效的医疗服务。目前,远程医疗会诊的工作模式通常为主治医生/患者提出会诊请求或者指导请求,专家响应请求,给予指导。这种工作模式使得每次会诊局限在有限的几个人之间,只考虑到疾病治疗本身,大部分医生对会诊的发起和经过毫无察觉,对于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帮助甚微,也没有考虑到会诊资料的再利用,造成宝贵数据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主治医生/患者或者患者发起会诊请求后,响应的专家面对的资料只有患者病历,需要会诊专家自行处理患者病历,导致有效会诊时间长、会诊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和系统,对主治医生/患者发起的会诊请求进行解析,从医疗资源库中抽调若干名医生组建会诊团队,会诊团队成员包括负责指导治疗的专家团队成员、还包括辅助治疗和学习的一般医生成员和实习医生成员,使普通医生也可以参与到会诊过程,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生成的会诊资料均存储至会诊资料数据库,同时多次调用历史会诊资料辅助本次会诊进程,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整个会诊阶段分为至少四个阶段,资料查询和整理阶段、首轮会诊意见收集整合阶段、会诊交流阶段、会诊总结阶段,只有会诊交流阶段需要会诊团队成员同时在线,资料查询整合工作交由系统辅助处理,节约了会诊团队成员的时间,使其可以同时参与多个会诊进程,提高了会诊效率,有利于会诊资料分类存储和再利用;通过能力值对医生的治疗水平进行实时更新,结合会诊团队创建方法,不断提高整体医疗水平;采用模拟会诊子系统发起模拟会诊,帮助用户提高自身医疗水平,提高会诊资料的利用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历史会诊过程中遗留的问题,推进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为达成上述目的,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远程医疗会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创建医疗资源库,医疗资源库包括会诊医生资源库、会诊资料数据库;所述会诊医生资源库用于存储每个医生的身份信息、擅长疾病类型、每种擅长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可预约时间信息;所述会诊资料数据库用于存储诊疗疑问、相应的诊疗解答,以及历史会诊请求、相应的历史最终会诊记录。S2:结合能力值所处数值范围建立每种疾病类型对应的专家数据库、一般医生数据库、实习医生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一数值范围的医生的身份信息,一般医生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二数值范围的医生的身份信息,实习医生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三数值范围且会诊意向疾病类型为对应疾病类型的医生的身份信息,每个实习医生数据库中的成员的会诊意向疾病类型不超过设定数量阈值,第一数值范围的最低限值大于第二数值范围的最高限值,第二数值范围的最低限值大于第三数值范围的最高限值。S3:接收主治医生/患者发送的会诊请求,所述会诊请求中包括患者标识信息和病历资料,根据病历资料对会诊请求设置分类标签,分类标签包括会诊疾病类型、会诊时限范围、会诊难度等级、患者标识信息。S4:根据会诊疾病类型调取对应疾病类型的专家数据库、一般医生数据库、实习医生数据库,结合会诊时限范围、会诊难度等级确定会诊团队成员,会诊团队成员包括:M个专家数据库中存储的医生组成的专家团队、N个一般医生数据库中存储的医生组成的一般医生团队、L个实习医生数据库中的实习医生团队;其中,M个专家中包含有K个会诊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大于设定能力阈值的专家;所述M、N、L、K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K的取值与会诊难度等级一一对应。S5:提取病历资料中的关键词,生成检索公式,检索会诊资料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满足检索公式的历史会诊请求,如果存在,调取历史会诊请求和对应的历史最终会诊记录,生成第一检索结果。S56:在设定时限范围内将会诊请求和第一检索结果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接收会诊团队成员反馈的会诊意见,会诊意见包括诊疗意见和诊疗疑问,以诊疗疑问作为关键词,检索会诊资料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相应的诊疗解答,生成第二检索结果,将诊疗意见、诊疗疑问、第二检索结果汇总后生成首轮会诊记录。S6:将首轮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同时创建会话窗口,会话成员包括主治医生/患者和会诊团队成员。S7:接收会诊团队成员反馈的新的会诊意见和诊疗解答,汇总后生成新的会诊记录,将新的会诊记录发送至专家团队请求确认是否会诊完毕,如果确认会诊完毕,将新的会诊记录作为最终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和主治医生/患者,结束本次会诊,否则,将新的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重复本步骤,直至专家团队确认会诊完毕,将确认的会诊记录作为最终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和主治医生/患者,结束本次会诊。S8:将诊疗疑问和对应的诊疗解答、会诊请求和对应的最终会诊记录存储至会诊资料数据库中。S9:重新评定会诊团队成员的能力值,调整对应疾病类型的专家数据库、一般医生数据库、实习医生数据库人员组成。基于前述远程医疗会诊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及一种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医疗资源库、会诊子系统、考核/评定子系统。所述医疗资源库包括会诊医生资源库、会诊资料数据库;所述会诊医生资源库用于存储每个医生的身份信息、擅长疾病类型、每种擅长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可预约时间信息;所述会诊资料数据库用于存储诊疗疑问、相应的诊疗解答,以及历史会诊请求、相应的历史最终会诊记录。所述医疗资源库包括库分类模块和查询模块,其中:所述库分类模块用于结合能力值所处数值范围建立每种疾病类型对应的专家数据库、一般医生数据库、实习医生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一数值范围的医生的身份信息,一般医生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二数值范围的医生的身份信息,实习医生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三数值范围且会诊意向疾病类型为对应疾病类型的医生的身份信息,第一数值范围的最低限值大于第二数值范围的最高限值,第二数值范围的最低限值大于第三数值范围的最高限值。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检索公式或者关键词从会诊资料数据库中查询对应数据,查询模块包括检索公式生成引擎,用于提取病历资料中的关键词,生成检索公式。优选的,所述医疗资源库、尤其是会诊资料数据库为一开放的数据库,便于用户查询资料,学习交流。其中,针对某些特殊疾病案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阅读权限。所述会诊子系统包括会诊请求接收模块、会诊请求解析模块、会诊团队创建模块、会诊管理模块。所述会诊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治医生/患者发送的会诊请求,将接收到的会诊请求发送至会诊请求解析模块,所述会诊请求中包括患者标识信息和病历资料。所述会诊请求解析模块用于根据病历资料对会诊请求设置分类标签,分类标签包括会诊疾病类型、会诊时限范围、会诊难度等级、患者标识信息,将解析结果发送至会诊管理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S1:创建医疗资源库,医疗资源库包括会诊医生资源库、会诊资料数据库;所述会诊医生资源库用于存储每个医生的身份信息、擅长疾病类型、每种擅长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可预约时间信息;所述会诊资料数据库用于存储诊疗疑问、相应的诊疗解答,以及历史会诊请求、相应的历史最终会诊记录;/nS2:结合能力值所处数值范围建立每种疾病类型对应的专家数据库、一般医生数据库、实习医生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一数值范围的医生的身份信息,一般医生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二数值范围的医生的身份信息,实习医生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三数值范围且会诊意向疾病类型为对应疾病类型的医生的身份信息,每个实习医生数据库中的成员的会诊意向疾病类型不超过设定数量阈值,第一数值范围的最低限值大于第二数值范围的最高限值,第二数值范围的最低限值大于第三数值范围的最高限值;/nS3:接收主治医生/患者发送的会诊请求,所述会诊请求中包括患者标识信息和病历资料,根据病历资料对会诊请求设置分类标签,分类标签包括会诊疾病类型、会诊时限范围、会诊难度等级、患者标识信息;/nS4:根据会诊疾病类型调取对应疾病类型的专家数据库、一般医生数据库、实习医生数据库,结合会诊时限范围、会诊难度等级确定会诊团队成员,会诊团队成员包括:M个专家数据库中存储的医生组成的专家团队、N个一般医生数据库中存储的医生组成的一般医生团队、L个实习医生数据库中的实习医生团队;其中,M个专家中包含有K个会诊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大于设定能力阈值的专家;所述M、N、L、K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K的取值与会诊难度等级一一对应;/nS5:提取病历资料中的关键词,生成检索公式,检索会诊资料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满足检索公式的历史会诊请求,如果存在,调取历史会诊请求和对应的历史最终会诊记录,生成第一检索结果;/nS56:在设定时限范围内将会诊请求和第一检索结果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接收会诊团队成员反馈的会诊意见,会诊意见包括诊疗意见和诊疗疑问,以诊疗疑问作为关键词,检索会诊资料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相应的诊疗解答,生成第二检索结果,将诊疗意见、诊疗疑问、第二检索结果汇总后生成首轮会诊记录;/nS6:将首轮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同时创建会话窗口,会话成员包括主治医生/患者和会诊团队成员;/nS7:接收会诊团队成员反馈的新的会诊意见和诊疗解答,汇总后生成新的会诊记录,将新的会诊记录发送至专家团队请求确认是否会诊完毕,如果确认会诊完毕,将新的会诊记录作为最终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和主治医生/患者,结束本次会诊,否则,将新的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重复本步骤,直至专家团队确认会诊完毕,将确认的会诊记录作为最终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和主治医生/患者,结束本次会诊;/nS8:将诊疗疑问和对应的诊疗解答、会诊请求和对应的最终会诊记录存储至会诊资料数据库中;/nS9:重新评定会诊团队成员的能力值,调整对应疾病类型的专家数据库、一般医生数据库、实习医生数据库人员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创建医疗资源库,医疗资源库包括会诊医生资源库、会诊资料数据库;所述会诊医生资源库用于存储每个医生的身份信息、擅长疾病类型、每种擅长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可预约时间信息;所述会诊资料数据库用于存储诊疗疑问、相应的诊疗解答,以及历史会诊请求、相应的历史最终会诊记录;
S2:结合能力值所处数值范围建立每种疾病类型对应的专家数据库、一般医生数据库、实习医生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一数值范围的医生的身份信息,一般医生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二数值范围的医生的身份信息,实习医生数据库用于存储能力值处于第三数值范围且会诊意向疾病类型为对应疾病类型的医生的身份信息,每个实习医生数据库中的成员的会诊意向疾病类型不超过设定数量阈值,第一数值范围的最低限值大于第二数值范围的最高限值,第二数值范围的最低限值大于第三数值范围的最高限值;
S3:接收主治医生/患者发送的会诊请求,所述会诊请求中包括患者标识信息和病历资料,根据病历资料对会诊请求设置分类标签,分类标签包括会诊疾病类型、会诊时限范围、会诊难度等级、患者标识信息;
S4:根据会诊疾病类型调取对应疾病类型的专家数据库、一般医生数据库、实习医生数据库,结合会诊时限范围、会诊难度等级确定会诊团队成员,会诊团队成员包括:M个专家数据库中存储的医生组成的专家团队、N个一般医生数据库中存储的医生组成的一般医生团队、L个实习医生数据库中的实习医生团队;其中,M个专家中包含有K个会诊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大于设定能力阈值的专家;所述M、N、L、K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K的取值与会诊难度等级一一对应;
S5:提取病历资料中的关键词,生成检索公式,检索会诊资料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满足检索公式的历史会诊请求,如果存在,调取历史会诊请求和对应的历史最终会诊记录,生成第一检索结果;
S56:在设定时限范围内将会诊请求和第一检索结果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接收会诊团队成员反馈的会诊意见,会诊意见包括诊疗意见和诊疗疑问,以诊疗疑问作为关键词,检索会诊资料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相应的诊疗解答,生成第二检索结果,将诊疗意见、诊疗疑问、第二检索结果汇总后生成首轮会诊记录;
S6:将首轮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同时创建会话窗口,会话成员包括主治医生/患者和会诊团队成员;
S7:接收会诊团队成员反馈的新的会诊意见和诊疗解答,汇总后生成新的会诊记录,将新的会诊记录发送至专家团队请求确认是否会诊完毕,如果确认会诊完毕,将新的会诊记录作为最终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和主治医生/患者,结束本次会诊,否则,将新的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重复本步骤,直至专家团队确认会诊完毕,将确认的会诊记录作为最终会诊记录发送至会诊团队成员和主治医生/患者,结束本次会诊;
S8:将诊疗疑问和对应的诊疗解答、会诊请求和对应的最终会诊记录存储至会诊资料数据库中;
S9:重新评定会诊团队成员的能力值,调整对应疾病类型的专家数据库、一般医生数据库、实习医生数据库人员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会诊请求中包含有指定医生的身份信息,将指定医生作为专家团队成员加入会诊团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窗口包括视频会话窗口、文字会话窗口,所述会话窗口的成员设置有会话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结合会诊时限范围、会诊难度等级确定会诊团队成员包括以下步骤:
S41:将专家数据库中每个专家的可预约时间信息和时限范围相比对,筛选出符合时限范围的若干个专家身份信息,构成备选专家数据库,以设定能力阈值为参考,将备选专家数据库划分成第一备选专家数据库和第二备选专家数据库,其中,第一备选专家数据库用于存储会诊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大于等于设定能力阈值的专家身份信息,第二备选专家数据库用于存储会诊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小于设定能力阈值的专家身份信息;
S42:从第一备选专家数据库中随机选取K个会诊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大于等于设定能力阈值的专家,再根据下述公式从第二备选专家数据库中选择(M-K)个专家以组成专家团队:



S-SA=ΔS≥0
其中,xi是第i个专家的会诊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xj是第j个专家的会诊疾病类型对应的能力值,SA是与会诊难度等级对应的总能力值阈值,S是组成的专家团队的会诊疾病类型对应的总能力值,选择的(M-K)个专家使得ΔS的取值最小;
S43:将一般医生数据库中每个医生的可预约时间信息和时限范围相比对,筛选出符合时限范围的若干个医生的身份信息,构成备选一般医生数据库;
S44:将备选一般医生数据库中的成员按照能力值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均分成N个区间,从每个区间中随机抽取一位医生组成一般医生团队;
S45:将实习医生数据库中每个实习医生的可预约时间信息和时限范围相比对,筛选出符合时限范围的若干个实习医生的身份信息,构成备选实习医生数据库;
S46:将备选实习医生数据库中的成员按照上一次参与会诊的时间由远至近的顺序排列,选取L个最前列的医生构成实习医生团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医疗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会诊请求包含的会诊时限范围内创建的会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