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97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曝光机,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透光板、下透光板、顶杆、驱动组件、连接轴以及偏转台。该偏转台、驱动组件以及顶杆均设置在下箱体内,不仅使得曝光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得到有效控制,还使得各构件的运动更加稳定、准确而有效;并且,在曝光机盖合过程中,顶杆可首先带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上箱体绕着连接轴反向转动,待上透光板转动至与下透光板平行的位置,顶杆继续下行,则可带动整个上箱体、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沿第二方向向下运动,也即,在此过程中上透光板和下透光板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从而有效避免了常规的单边翻开式曝光机存在的剪刀角问题,杜绝了在盖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光材料外溢的现象。

Exposure mach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xposure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box body, a lower box body, an upper light permeable plate, a lower light permeable plate, a top rod, a driving component, a connecting shaft and a deflection table. The deflection turntable, driving component and top bar are all arranged in the lower box, which not only makes the structure of the exposure machine compact and the floor area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ut also makes the movement of each component more stabl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covering the exposure machine, the top bar can first drive the second connection part,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upper box to rotate reversely around the connection axis, waiting for the upper transparent plate to rotate Move it to a position parallel to the lower light transmittance plate, and the top bar will continue to move downward, which can drive the whole upper box body,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part to move downward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that is, in this process, the upper light transmittance plate and the lower light transmittance plate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oblem of scissors angle existing in the conventional single side open type exposure machine, and eliminate the possibility in the cover process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overf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曝光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版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曝光机。
技术介绍
曝光机通常包括设有上光源的上箱体,以及设有下光源的下箱体,在上箱体与下箱体上分别设有上透光板和下透光板。使用时,在下透光板上放置菲林等材料片,并在材料片上涂覆感光材料,然后将其用另一材料片覆盖,接着通过将上箱体压向下箱体,使感光材料在上透光板与下透光板之间流平,上光源和下光源的光线分别透过上透光板和下透光板将该感光材料曝光,则可最终制得具有特定图案的印刷版。现有的曝光机多为垂直升降式,其顶升杆独立于上箱体和下箱体之外,并位于该上箱体两侧,该顶升杆通过其他连接架连接于上箱体,并能驱动上箱体相对于下箱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使上透光板靠近或远离下透光板;这种结构不仅增加了机器整体宽度,而且会对操作台面产生遮挡,不方便使用。另有少部分单边翻开式机型,即上箱体的一侧边缘铰接于下箱体,通过抬起或放下上箱体的另一侧边缘,使上透光板远离或靠近下透光板;这种结构虽然相对于上述垂直升降式结构占地面积较小,但其在合盖时存在较为明显的剪刀角问题,使感光材料容易溢出,制版的平整度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光机,以解决目前的曝光机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及感光材料容易溢出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曝光机,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透光板、下透光板、顶杆、驱动组件、连接轴以及偏转台;所述上箱体包括上箱主体、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上箱主体设有上容纳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上透光板设置于所述上箱主体上,且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上透光板之间;所述下箱体包括设有下容纳腔的下箱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下箱主体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下透光板设置于所述下箱主体上,且能与所述上透光板沿第二方向相互正对;所述顶杆的一端位于所述下容纳腔内,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下容纳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顶杆,且能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一预设距离,且能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绕所述连接轴转动,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第三方向平行;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偏转台上,所述偏转台设置于所述下容纳腔内且能带动所述驱动组件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能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或者所述第三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能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进一步地,所述下箱主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顶杆设于所述下容纳腔内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于所述下容纳腔之外;所述顶杆能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第二预设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曝光机包括设有抽气孔的边条,以及连通于所述抽气孔的真空泵,所述边条围绕设置于所述下透光板的外周,所述抽气孔相对于所述下透光板的用于与材料片接触的表面向内凹陷。进一步地,所述曝光机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控制器以及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控制箱与所述下箱主体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减速机以及支撑螺杆,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所述支撑螺杆连接,所述顶杆呈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所述顶杆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支撑螺杆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电机及所述减速机均与所述偏转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偏转台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的安装结构、与所述下箱主体固定连接的支撑结构,以及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三方向的转轴,所述安装结构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曝光机还包括电子尺,所述电子尺包括与所述安装结构固定连接的尺主体,以及一端与所述尺主体连接的伸缩拉杆,所述伸缩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箱主体包括具有下敞口的下安装框,所述下敞口连通于所述下容纳腔;所述曝光机还包括多组第一支撑组件,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从所述下容纳腔内支撑所述下透光板的下支撑板、连接于所述下支撑板并穿设于所述下安装框的两下导杆,以及位于两所述下导杆之间的下调节螺栓,所述下调节螺栓穿过所述下安装框并与所述下安装框螺纹配合,所述下调节螺栓抵顶于所述下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主体包括具有上敞口的上安装框,所述上敞口连通于所述上容纳腔;所述曝光机还包括多组第二支撑组件,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从所述上容纳腔内将所述上透光板抵顶于所述上安装框上的上支撑板、连接于所述上安装框的安装架、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板并穿设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上导杆、位于两所述上导杆之间的上调节螺栓,所述上调节螺栓穿过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安装架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相对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上支撑板及所述上调节螺栓的缓冲弹簧。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曝光机,由于该偏转台、驱动组件以及顶杆均设置在下箱体内,不仅使得曝光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得到有效控制,还使得各构件的运动更加稳定、准确而有效。并且,在盖合过程中,通过驱动组件使顶杆沿着第二方向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顶杆可首先带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上箱体绕着连接轴反向转动,待上透光板转动至与下透光板平行的位置,即上透光板与下透光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时,顶杆继续下行,则可带动整个上箱体、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沿第二方向向下运动,也即,在此过程中上透光板和下透光板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从而有效避免了常规的单边翻开式曝光机存在的剪刀角问题,杜绝了在盖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光材料外溢的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曝光机在盖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曝光机在翻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曝光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图1中曝光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图1中曝光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曝光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三;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7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2中曝光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曝光机;100、上箱体;110、上箱主体;111、上容纳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曝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透光板、下透光板、顶杆、驱动组件、连接轴以及偏转台;/n所述上箱体包括上箱主体、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上箱主体设有上容纳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上透光板设置于所述上箱主体上,且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上透光板之间;/n所述下箱体包括设有下容纳腔的下箱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下箱主体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下透光板设置于所述下箱主体上,且能与所述上透光板沿第二方向相互正对;/n所述顶杆的一端位于所述下容纳腔内,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下容纳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n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顶杆,且能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第一预设距离,且能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绕所述连接轴转动,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第三方向平行;/n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偏转台上,所述偏转台设置于所述下容纳腔内且能带动所述驱动组件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n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曝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透光板、下透光板、顶杆、驱动组件、连接轴以及偏转台;
所述上箱体包括上箱主体、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上箱主体设有上容纳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上透光板设置于所述上箱主体上,且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上透光板之间;
所述下箱体包括设有下容纳腔的下箱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下箱主体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下透光板设置于所述下箱主体上,且能与所述上透光板沿第二方向相互正对;
所述顶杆的一端位于所述下容纳腔内,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下容纳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顶杆,且能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第一预设距离,且能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绕所述连接轴转动,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第三方向平行;
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偏转台上,所述偏转台设置于所述下容纳腔内且能带动所述驱动组件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能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或者
所述第三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能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主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顶杆设于所述下容纳腔内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于所述下容纳腔之外;所述顶杆能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第二预设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机包括设有抽气孔的边条,以及连通于所述抽气孔的真空泵,所述边条围绕设置于所述下透光板的外周,所述抽气孔相对于所述下透光板的用于与材料片接触的表面向内凹陷。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平陈远来童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铂柔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