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束能量分布可调的点环形激光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95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束能量分布可调的点环形激光输出结构,包括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输入光纤与输出光纤通过拉锥匹配设置,呈内外套设的点环形结构;其中,输入光纤包括输入光纤纤芯及包绕于输入光纤纤芯外围的至少两层波导结构,且位于内层波导结构的折射率高于外层波导结构的折射率;输出光纤包括输出光纤纤芯及包绕于输出光纤纤芯外围的至少三层波导结构,多层波导结构依次包绕设置。该结构相比于几何光学整形结构简单,光纤点环形光斑输出稳定形强,对使用环境适应性强;可用于传统光纤激光器改造,无需额外增加其他光学器件;传输低损耗,可承受阈值功率高的特点;可灵活调整中心光斑与环装光斑的能量占比;输入光纤激光要求较低,适用面广。

A point ring laser output structure with adjustable beam energy distribu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int ring laser output structure with adjustable beam energy distribution, which comprises an input optical fiber and an output optical fiber, wherein the input optical fiber and the output optical fiber are matched through a pulling cone and are in a point ring structure with an inner and outer sleeve; wherein, the input optical fiber comprises an input optical fiber core and at least two layers of waveguide structure wrapped around the periphery of the input optical fiber core, and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layer of waveguide structure The refractive index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uter waveguide structure; the output fiber includes the output fiber core and at least three layers of waveguide structure wrapped around the output fiber core, and the multilayer waveguide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urn. Compared with the geometric optical shaping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able output of optical fiber spot ring spot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to the use environment; it can be us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fiber laser without additional optical device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transmission loss and high threshold power; it can flexibly adjust the energy proportion of center spot and ring spot; the requirements of input optical fiber laser are low, It is widely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束能量分布可调的点环形激光输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束能量调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量分布可调的点环形激光输出结构。
技术介绍
激光一般都是高斯光束,即光束强度在空间上呈现高斯分布,这样的光束具备有中心能量强度高,沿径向方向按高斯轮廓强度逐渐下降的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领域往往不仅仅需要高斯光束,而会要求激光光束具有特定的要求,比如在能量分布上,具备平顶、环状等分布,在光束形状上,具有方形,圆形等形状。在高功率的激光应用过程中,高斯光束能量集中在中心部分,反而不利于能量的高效利用,所以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方法进行光束整形改变光束能量的输出,提升激光的应用水平。光束能量的改变总体分为空间整形和光波导整形两种,现有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光阑法:如,多透镜阵列,以专利号为ZL201720793031.6的技术方案为例,该案中公布了通过依序放置的光纤、准直透镜、圆点形光斑聚焦透镜、圆锥透镜和环形光斑聚焦透镜,光束依序通过光纤、准直透镜、圆点形光斑聚焦透镜、圆锥透镜和环形光斑聚焦透镜后,得到点环形光斑的技术特征;再如,二元光学元件,位相板(2017年5月红外与激光工程第5期第46卷),双折射透镜组和异形棱镜等等。以上方法多是利用空间光学进行激光光束整形,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总体而言,空间整形结构较大不利于工业化的高度集成,并且空间机械结构可靠性稍差。扰模法(公告号为CN102866501A的一种光纤出射光斑强度均匀化扰模装置和公告号为CN100424494C的实现圆形光环强度均匀化的方法及光纤扰模器的技术方案均采用扰模法实现其技术效果):即通过调整激光束中不同模式光的反射角度,来进行光束整形。例如通过柱矢量光束聚焦整形与涡旋光束聚焦整形相叠加的方式进行光束整形,其中,柱矢量光束聚焦整形通过控制径向柱矢量光束和角向柱矢量光束的比例,可以在焦平面处改善光强分布,涡旋光束聚焦整形时涡旋光束是一种携带一定轨道角动量的光束,可以产生纵向的实心光强分布和横向的环形分布,这两种分量相互独立,可以进行光强的直接叠加,进行光束整形;以上两种聚焦整形优点在于能量利用率高,缺点在于只能在焦平面上进行光束整形,实际使用中不方便操作。以上为光纤波导领域内进行激光光束整形几种方式,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总体而言操作和控制实现方法操作难度较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操作难度低的光波导设计方案,实现光束能量比例可调的点环形的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束能量分布可调的点环形激光输出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束能量分布可调的点环形激光输出结构,包括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所述输入光纤与所述输出光纤通过拉锥匹配设置,呈内外套设的点环形结构;其中,所述输入光纤包括输入光纤纤芯及包绕于所述输入光纤纤芯外围的至少两层波导结构,且位于内层波导结构的折射率高于外层波导结构的折射率;所述输出光纤包括输出光纤纤芯及包绕于所述输出光纤纤芯外围的至少三层波导结构,多层波导结构依次包绕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光纤纤芯的数值孔径标记NA1,0.06≤NA1≤0.12;所述输入光纤纤芯的直径尺寸标记R1,20um≤R1≤200un。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光纤的双包层波导结构为包绕在所述输入光纤纤芯外围的内包层以及包绕于所述内包层外的为的外包层,所述内包层与所述外包层的厚度尺寸标记D2,105um≤D2≤600um,直径尺寸标记为R2,R2=R1+D2。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光纤纤芯标记A,所述输出光纤纤芯的直径尺寸标记为RA,则20um≤RA≤100um。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光纤的多层波导结构使用纯石英和掺氟下陷层,所述输出光纤的多层波导结构以所述输出光纤纤芯A为中心,由内而外至少包括包层B、包层C、包层D三层结构,其中,所述包层B贴近所述输出光纤纤芯的内层掺氟层与所述输出光纤纤芯形成的数值孔径标记为NA2,所述包层D远离所述输出光纤纤芯的外圈掺氟层与所述输出光纤纤芯形成的数值孔径标记为NA3,则NA2<NA3。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光纤纤芯数值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包层D外圈掺氟层的数值孔径,即NA1≤NA3。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光纤的多层波导结构中,所述包层B内圈掺氟层数值孔径0.06≤NA2≤0.12,所述包层D外圈的掺氟层数值孔径0.15≤NA3≤0.46。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光纤的多层波导结构中,所述包层B的厚度尺寸标记为Db,包层C的厚度尺寸标记为Dc,包层D的厚度尺寸标记为Dd,则10um≤Db≤40um,40um≤Dc≤100um,20um≤Dd≤80um。则,以输出纤芯A为中心,包层B的直径标记为RB=RA+Db、包层C的直径标记为RC=RA+Db+Dc、包层D的直径标记为RD=RA+Db+Dc+Dd。进一步的,制备该输出结构时,根据实际光束能量分配的需求,所述输入光纤的拉锥比控制为1~10,所述输出光纤拉锥控制为1~10。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光纤和/或所述输出光纤采用均匀拉锥过度方式保证光纤的绝热拉锥,所述输出光纤与所述输入光纤熔接需模场适配,以提升高阶模导出率保证点环形输出光斑,减小激光损失率。进一步的,在保证满足绝热拉锥的前提下,控制所述输入光纤的纤芯直径R1、所述内包层与所述外包层的直径R2、所述输出光纤纤芯直径RA、包层B直径RB、包层C直径RC、包层D直径RD,其中,控制R1≤RC,且控制RA/R1、RC/R1的比值来控制点环形激光输出的能量分布,其中,0.1≤RA/R1≤1.5、1≤RC/R1≤5。进一步的,所述输入光纤与所述输出光纤同时拉锥匹配,或单独对任一所述输入光纤和所述输出光纤拉锥实现匹配,这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输出能量分布可调的点环形激光输出。通过实施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束能量分布可调的点环形激光输出结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相比于几何光学整形结构简单,光纤点环形光斑输出稳定形强,对使用环境适应性强;(2)本专利技术可用于传统光纤激光器改造,无需额外增加其他光学器件;(3)本发具有传输低损耗,可承受阈值功率高的特点;(4)本专利技术点环形结构形成的激光光束,可灵活调整中心光斑与环状光斑的能量占比;(5)本专利技术输入光纤激光要求较低,适用面广。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点环形光纤激光输出设计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输出光纤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输出光纤数值孔径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输出光斑形状及能量分布情况图;图5实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输出光斑形状及能量分布情况图。图中:1、输入光纤;10、输入光纤纤芯;11、输入光纤包层;2、输出光纤;20、输出光纤纤芯;21、包层B;22、包层C;23、包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束能量分布可调的点环形激光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所述输入光纤与所述输出光纤通过拉锥匹配设置,呈内外套设的点环形结构;其中,所述输入光纤包括输入光纤纤芯及包绕于所述输入光纤纤芯外围的至少两层波导结构,且位于内层波导结构的折射率高于外层波导结构的折射率;所述输出光纤包括输出光纤纤芯及包绕于所述输出光纤纤芯外围的至少三层波导结构,多层波导结构依次包绕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束能量分布可调的点环形激光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所述输入光纤与所述输出光纤通过拉锥匹配设置,呈内外套设的点环形结构;其中,所述输入光纤包括输入光纤纤芯及包绕于所述输入光纤纤芯外围的至少两层波导结构,且位于内层波导结构的折射率高于外层波导结构的折射率;所述输出光纤包括输出光纤纤芯及包绕于所述输出光纤纤芯外围的至少三层波导结构,多层波导结构依次包绕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制备该输出结构时,根据实际光束能量分配的需求,所述输入光纤的拉锥比控制为1~10,所述输出光纤拉锥控制为1~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光纤纤芯的数值孔径标记NA1,0.06≤NA1≤0.12;所述输入光纤纤芯的直径尺寸标记R1,20um≤R1≤200u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光纤的双包层波导结构为包绕在所述输入光纤纤芯外围的内包层以及包绕于所述内包层外的为的外包层,所述内包层与所述外包层的厚度尺寸标记D2,105um≤D2≤600um,直径尺寸标记为R2,R2=R1+D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光纤纤芯标记A,所述输出光纤纤芯的直径尺寸标记为RA,则20um≤RA≤100u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光纤的多层波导结构使用纯石英和掺氟下陷层,所述输出光纤的多层波导结构以所述输出光纤纤芯A为中心,由内而外至少包括包层B、包层C、包层D三层结构,其中,所述包层B贴近所述输出光纤纤芯的内层掺氟层与所述输出光纤纤芯形成的数值孔径标记为NA2,所述包层D远离所述输出光纤纤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涛李骁军严超白云娜陶春力谭小妹刘广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