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瑜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80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涉及救援设备,具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竖直的支撑板,底座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滑块的一端滑动连接且滑块位于滑槽中的一端设有限位块,底座和滑块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滑块另一端的顶面与推拉杆的一端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底面侧面铰接,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均转动安装有水平的转轴,支撑板底端转轴伸出支撑板外部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板顶端和底端的转轴之间设有救生带。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极大降低了消防人员对逃生梯的移动难度;提高了逃生梯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 kind of escape ladder for high-rise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scape ladder for high-rise buildings, which relates to rescue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base, two ends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with a vertical support plate, two sides of the base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one end of the sliding groove and one end of the sliding block are slidably connected, one end of the sliding block in the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ed position block, a universal wheel and a sliding block are installed under the base and the sliding block The top surface of the other end is hinged with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push rod is hinged with the side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top en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are rotationally installed with horizontal rotating shafts, the rotating shafts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extend out of the out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rotating shafts of the top en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life-saving belts. In the use process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difficulty of moving the escape ladder by the firefighters is greatly reduced; the stability of the escape ladder when it is placed on the ground is improve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use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援设备,具体是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
技术介绍
逃生梯通常别于主要日常楼梯,以做为第二通道的特性设置,美国有诸多早期建筑以焊接铁架的型态设置于建筑外部,一方面不会构成建筑结构负担,二方面设于户外不会占用室内空间,三方面火灾在外部逃生比较能避免烟囱效应。后期新建的建筑基于美观等因素,已将逃生梯改于建筑内,并使用厚重但易单向开启的防火门以避免火势及烟雾沿逃生梯上窜至各楼层。为了方便高层的人们逃离,通常需要设计一种专门的逃生梯供人们逃生,而现有的逃生梯在使用过程中移动不方便,需要消防人员手提着到指定的位置供人们逃生,这极大提高了消防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在逃生过程中,人们需要沿着逃生梯缓慢下来,逃生效率低,速度慢,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竖直的支撑板,底座的底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防滑脚垫,底座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滑块的一端滑动连接且滑块位于滑槽中的一端设有限位块,底座和滑块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的顶面两端分别与一根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其中一根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底座的底面铰接,另一根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的另一端底面铰接,滑块另一端的顶面与推拉杆的一端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底面侧面铰接,支撑板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竖直的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顶面与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底端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上套设有压簧;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均转动安装有水平的转轴,支撑板底端的转轴伸出支撑板外部与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支撑板顶端和底端的转轴之间设有救生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滑脚垫的底面开设有防滑纹并由橡胶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外侧壁上,电动机的型号为Y172M-6并由自带的移动电源进行供电。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前端面和顶面固定安装有扶手,扶手与支撑板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扶手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杆将扶手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上通过管卡固定安装有水管,水管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喷头,水管的底端与外部的供水源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带主要由履带和支撑台构成,履带的外壁上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台,履带的内壁上设有内齿,转轴上一体成形设有齿轮并与履带内壁上的内齿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通过万向轮便于逃生梯进行移动,极大降低了消防人员对逃生梯的移动难度;当逃生梯上承重时,在重力作用下,会使压簧压缩从而将万向轮收起,并使防滑脚垫与地面接触,从而提高了逃生梯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在进行逃生时,逃生人员只需要站在支撑台上即可,支撑台在电动机的带动作用下逐渐向地面落去,从而使逃生人员安全逃离,逃生效率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中救生带的侧视图。图4为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中转轴和救生带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底座1、防滑脚垫2、支撑板3、电动机4、救生带5、履带51、支撑台52、转轴6、扶手7、喷头8、水管9、支撑杆10、滑块11、连接杆12、万向轮13、滑槽14、伸缩杆15、收纳槽16、压簧17、推拉杆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竖直的支撑板3,底座1的底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防滑脚垫2,防滑脚垫2的底面开设有防滑纹并由橡胶制成,底座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与滑块11的一端滑动连接且滑块11位于滑槽14中的一端设有限位块,从而避免了滑块11滑出滑槽14外,底座1和滑块11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13,万向轮13的顶面两端分别与一根连接杆12的一端铰接,其中一根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底座1的底面铰接,另一根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滑块11的另一端底面铰接,滑块11另一端的顶面与推拉杆18的一端铰接,推拉杆18的另一端与支撑板3的底面侧面铰接,支撑板3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竖直的收纳槽16,收纳槽16的内部顶面与伸缩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伸缩杆15的底端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15上套设有压簧17;使用时,支撑板3在压簧17的作用下被撑起,支撑板3通过推拉杆18带动滑块11插入滑槽14中,从而通过连接杆12带动万向轮13将逃生梯撑起,便于逃生梯的移动和运输,极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移动逃生梯的难度,当逃生梯放置到指定位置后,人员坐到逃生梯上,增加了压簧17上的压力,从而使压簧17收缩并通过推拉杆18将滑块11向外推出,滑块11通过连接杆12将万向轮13收起,使防滑脚垫2与地面接触,提高了逃生梯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板3之间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均转动安装有水平的转轴6,转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3之间转动连接,支撑板3底端的转轴6伸出支撑板3外部与电动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电动机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3的外侧壁上,电动机4的型号为Y172M-6并由自带的移动电源进行供电,支撑板3顶端和底端的转轴6之间设有救生带5,使用时,通过电动机4带动转轴6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竖直的支撑板(3),底座(1)的底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防滑脚垫(2),底座(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与滑块(11)的一端滑动连接且滑块(11)位于滑槽(14)中的一端设有限位块,底座(1)和滑块(11)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13),万向轮(13)的顶面两端分别与一根连接杆(12)的一端铰接,其中一根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底座(1)的底面铰接,另一根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滑块(11)的另一端底面铰接,滑块(11)另一端的顶面与推拉杆(18)的一端铰接,推拉杆(18)的另一端与支撑板(3)的底面侧面铰接,支撑板(3)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竖直的收纳槽(16),收纳槽(16)的内部顶面与伸缩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伸缩杆(15)的底端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15)上套设有压簧(17);/n所述支撑板(3)之间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均转动安装有水平的转轴(6),支撑板(3)底端的转轴(6)伸出支撑板(3)外部与电动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支撑板(3)顶端和底端的转轴(6)之间设有救生带(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竖直的支撑板(3),底座(1)的底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防滑脚垫(2),底座(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与滑块(11)的一端滑动连接且滑块(11)位于滑槽(14)中的一端设有限位块,底座(1)和滑块(11)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13),万向轮(13)的顶面两端分别与一根连接杆(12)的一端铰接,其中一根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底座(1)的底面铰接,另一根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滑块(11)的另一端底面铰接,滑块(11)另一端的顶面与推拉杆(18)的一端铰接,推拉杆(18)的另一端与支撑板(3)的底面侧面铰接,支撑板(3)的底端内部开设有竖直的收纳槽(16),收纳槽(16)的内部顶面与伸缩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伸缩杆(15)的底端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15)上套设有压簧(17);
所述支撑板(3)之间的顶端和底端之间均转动安装有水平的转轴(6),支撑板(3)底端的转轴(6)伸出支撑板(3)外部与电动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支撑板(3)顶端和底端的转轴(6)之间设有救生带(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用逃生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脚垫(2)的底面开设有防滑纹并由橡胶制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瑜
申请(专利权)人:郭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