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70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设置于墙柱的两侧模板之间,内部设有对拉螺栓,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内套筒的一端为圆台状向相邻一侧的模板处朝内倾斜,并抵在模板的内侧壁上,所述内套筒的另一端与外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与内套筒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为平直设置,并与模板的内侧壁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重复利用节约了施工成本,且避免了支撑条凸出和PVC管残留在墙柱中,解决了传统方法中遗留在墙柱内PVC套管存在渗水隐患及在墙柱内布置支撑条浪费材料且可能导致墙柱变形和渗水的问题。

A recyclable wall column pull screw sleeve with supporting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cyclable wall column pull screw sleeve with a supporting function,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emplates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column, and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pull bolts, including an inner sleeve and an outer sleeve. One end of the inner sleeve is in the shape of a circular platform and inclines inward to the template on the adjacent side, and abuts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emplate. The other end of the inner sleeve and one end of the outer sleeve Detachable fixed connection; one end of the outer sleeve is detachable fixed connection with the inner sleev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uter sleeve is arranged in a straight way, and is opposite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formwork;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an be reused and save construction cost, and avoids the protruding of the support strip and the residual PVC pipe in the wall column,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left in the wall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 PVC casing pipe in the column has the potential of water seepag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supporting strip in the wall column wastes materials, which may lead to the deformation and water seepage of the wall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建筑中多使用对拉螺杆配合山型卡、钢管等材料对模板进行加固,墙柱内放置可供对拉螺杆贯通的PVC套管,墙柱内部放置支撑条以控制墙柱截面尺寸,上述条件共同作用确保墙柱加固牢靠,尺寸规范。但上述方法PVC套管会遗留至墙柱内无法清除,可能存在渗水隐患,且墙柱内需布置数量较多的支撑条才可满足加固要求,造成材料浪费,部分墙柱可能由于对拉螺杆收拉过紧,造成部分墙柱向内变形,支撑条凸出墙面,存在渗水等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方法中遗留在墙柱内PVC套管存在渗水隐患及在墙柱内布置支撑条浪费材料且可能导致墙柱变形和渗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设置于墙柱的两侧模板之间,内部设有对拉螺栓,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内套筒的一端为圆台状,并抵合在模板的内侧壁上,所述内套筒的另一端与外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与内套筒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为平直设置,所述外套筒与模板的内侧壁贴合;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的外表均为光滑表面,且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连接处的表面缝隙宽度小于1毫米。优选的,所述内套筒与外套筒的相对一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内套筒的外螺纹与外套筒的内螺纹相配合,所述内套筒与外套筒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内套筒连接外套筒的一端内壁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套筒连接内套筒的一端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槽与卡块相互配合,且所述卡槽与卡块均设有倾斜边。优选的,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与模板贴合的一端直径均大于模板中对拉螺栓的洞口直径。优选的,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均为塑料材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该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通过使用内套筒与外套筒的可拆卸式连接,并通过使用外套筒一端不同长度的成品以满足实际墙柱厚度的需求。2)该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通过使内套筒与外套筒外口直径与大于模板中穿入对拉螺杆的洞口,因此可代替传统加固模板中的支撑条使用,节约了支撑条的材料成本,且由于内外套筒可在施工结束后取出,同时避免了因支撑条凸出墙面导致渗水等质量问题的产生。3)该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通过对内套筒一端使用斜面设计,且内外套筒的外表面光滑,可以便于在模板拆除后将本装置自斜面端凿出。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重复利用节约了施工成本,且避免了支撑条凸出和PVC管残留在墙柱中,解决了传统方法中遗留在墙柱内PVC套管存在渗水隐患及在墙柱内布置支撑条浪费材料且可能导致墙柱变形和渗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内套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外套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板、2对拉螺栓、3内套筒、4外套筒、5卡槽、6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设置于墙柱的两侧模板1之间,内部设有对拉螺栓2,包括内套筒3和外套筒4,内套筒3的一端为圆台状,并抵合在模板1的内侧壁上,内套筒3的另一端与外套筒4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外套筒4的一端与内套筒3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外套筒4的另一端为平直设置,外套筒4与模板1的内侧壁贴合;内套筒3和外套筒4的外表均为光滑表面,且内套筒3和外套筒4连接处的表面缝隙宽度小于1毫米。其中,内套筒3与外套筒4的相对一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螺纹,内套筒3的外螺纹与外套筒4的内螺纹相配合,内套筒3与外套筒4螺纹连接;内套筒3和外套筒4与模板1贴合的一端直径均大于模板1中对拉螺栓2的洞口直径;内套筒3和外套筒4均为塑料材质。实施例二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设置于墙柱的两侧模板1之间,内部设有对拉螺栓2,包括内套筒3和外套筒4,内套筒3的一端为圆台状,并抵合在模板1的内侧壁上,内套筒3的另一端与外套筒4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外套筒4的一端与内套筒3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外套筒4的另一端为平直设置,外套筒4与模板1的内侧壁贴合;内套筒3和外套筒4的外表均为光滑表面,且内套筒3和外套筒4连接处的表面缝隙宽度小于1毫米。其中,内套筒3连接外套筒4的一端内壁表面开设有卡槽5,外套筒4连接内套筒3的一端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6,卡槽5与卡块6相互配合,且卡槽5与卡块6均设有倾斜边;内套筒3和外套筒4与模板1贴合的一端直径均大于模板1中对拉螺栓2的洞口直径;内套筒3和外套筒4均为塑料材质。实施例三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在使用时,根据实际墙柱厚度使用不用长度的外套筒4,通过外套筒4与内套筒3进行固定,并在其内部穿入对拉螺杆2并配合钢管与山型卡等进行模板1的加固。由于内套筒3与外套筒4外口直径大于模板1中穿对拉螺杆2的洞口直径,因此本装置安装完成后可代替传统模板加固中支撑条的作用,省去支撑条的材料成本;同时本装置一端使用斜面设计,且表面光滑,待模板拆除后即可抽出对拉螺杆并从本装置直径较小端轻轻凿击,本装置即可从墙柱中脱离供循环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上,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设置于墙柱的两侧模板(1)之间,内部设有对拉螺栓(2),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筒(3)和外套筒(4),/n所述内套筒(3)的一端为圆台状,并抵合在模板(1)的内侧壁上,所述内套筒(3)的另一端与外套筒(4)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n所述外套筒(4)的一端与内套筒(3)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4)的另一端为平直设置,所述外套筒(4)与模板(1)的内侧壁贴合;/n所述内套筒(3)和外套筒(4)的外表均为光滑表面,且所述内套筒(3)和外套筒(4)连接处的表面缝隙宽度小于1毫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设置于墙柱的两侧模板(1)之间,内部设有对拉螺栓(2),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筒(3)和外套筒(4),
所述内套筒(3)的一端为圆台状,并抵合在模板(1)的内侧壁上,所述内套筒(3)的另一端与外套筒(4)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外套筒(4)的一端与内套筒(3)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4)的另一端为平直设置,所述外套筒(4)与模板(1)的内侧壁贴合;
所述内套筒(3)和外套筒(4)的外表均为光滑表面,且所述内套筒(3)和外套筒(4)连接处的表面缝隙宽度小于1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可循环使用式墙柱对拉螺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3)与外套筒(4)的相对一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内套筒(3)的外螺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本祥刘玮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