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及矿用自卸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351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及矿用自卸车,橡胶减振装置包括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质层板;其中,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质层板层叠布置,且最底层和最顶层均为橡胶层;所述钢质层板周圈尺寸小于橡胶层的周圈尺寸,所述钢质层板被包裹在橡胶内部,使得橡胶减振装置最外层面为橡胶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橡胶减振装置,具有承载大、散热良好、寿命长等特点;橡胶层与钢质层板层贴合度好,不易脱层;液体橡胶流动顺畅,分布均匀;所述的橡胶减振装置可有效降低铰接式自卸车载货系统的振动和冲击,减轻路面激振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Rubber damping device of cargo system and mining dump truc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ubber damping device for a cargo system and a mining dump truck. The rubber damping devic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rubber layers and a plurality of steel laminates, wherein a plurality of rubber layers and a plurality of steel laminates are arranged in layers, and the bottom layer and the top layer are rubber layers; the circumference dimension of the steel laminates is smaller than the circumference dimension of the rubber layer, and the steel laminates are wrapped inside the rubber, Make the outermost surface of the rubber damping device rubber surface. The rubber damp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bearing, good heat dissipation and long service life; the rubber layer and the steel layer have good adhesion and are not easy to be detached; the liquid rubber flows smoothly and evenly distributed; the rubber damping devi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vibration and impact of the articulated dump truck freight system and reduce the impact of the road excitation on the driving stability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及矿用自卸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属于自卸车

技术介绍
铰接式自卸车具有前、后两个车架,前车架布置动力源和操控中枢,后车架布置载货装置,前、后车架通过铰接体连接,缩小转弯半径,前、后车架可以实现相对的转动和倾斜,可是实现轮胎与地面的实时滚动接触,六轮驱动,越野性能好。铰接式自卸车被广泛应用于空间狭小、多雨、泥泞、道路崎岖的小型矿区。铰接式自卸车载货系统翻转角度大,一般在65°以上,下载货系统下降时,速度较快,对车架冲击较大,良好的减振装置,可以吸收载货系统下降冲击,提高安全性;同时,由于铰接式自卸车的施工工况差,路面颠簸、倾斜等,行驶过程中,载货系统及货物的重心会随地面的激振而偏移,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良好的减振装置,可隔绝地面激振,减少对载货系统的影响。目前,一般在车架的两个纵梁上设置一组矩形橡胶块作为减振装置。但较厚的橡胶块垂向刚度差,在受压时,内部应力大,侧面容易产生鼓包,导致开裂;橡胶块横向刚度差,承受横向力容易产生变形损坏;橡胶块长时间承受交变载荷,内部发热量大,导致橡胶老化加速。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供一种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该橡胶减振装置包括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质层板;其中,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质层板层叠布置,且最底层和最顶层均为橡胶层;所述钢质层板周圈尺寸小于橡胶层的周圈尺寸,所述钢质层板被包裹在橡胶内部,使得橡胶减振装置最外层面为橡胶面。进一步,多个橡胶层按照均匀厚度布置。进一步,多个橡胶层按从下至上逐层变薄的方式布置。进一步,每层的钢质层板厚度相同。进一步,所述钢质层板表面开设多个孔洞,方便橡胶硫化时橡胶液体的流动和橡胶的贴合。进一步,在最底层橡胶处设有钢质座板,所述钢质座板的周圈尺寸小于橡胶层的周圈尺寸,所述钢质座板的周面和顶面被橡胶覆盖,钢制座板底面不覆盖橡胶,用以通过紧固件与车架连接。进一步,所述钢质座板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形孔,橡胶硫化过程中,部分橡胶溶入该长条孔中。进一步,所述钢质座板表面两端设有通孔,用以橡胶减振装置内部预埋螺栓,使得螺柱端朝外,螺栓六角头埋在橡胶内部,且螺栓六角头与钢质座板焊接,通过外部拧入螺母将橡胶减振装置与车架相固定。进一步,所述钢质座板表面两端设有通孔,用以橡胶减振装置内部预埋螺母或螺纹座,该螺母或螺纹座埋在橡胶内部,且焊接在通孔处,通过外部拧入螺栓将橡胶减振装置与车架相固定。进一步,所述钢质座板的厚度大于钢质板的厚度。矿用自卸车,包括货厢、车架、举升油缸,还包括上述的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所述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设置在货厢的底板与车架的顶板之间,且固定在车架上,举升油缸分别设置在货厢的左右两侧,上端与货厢连接,下端与车架连接,举升油缸的同步伸缩,实现货厢的举升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能够有效降低货厢对车架的冲击。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橡胶减振装置,具有承载大、散热良好、寿命长等特点;橡胶层与钢质层板层贴合度好,不易脱层;液体橡胶流动顺畅,分布均匀;所述的橡胶减振装置可有效降低铰接式自卸车载货系统的振动和冲击,减轻路面激振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橡胶减振装置结构(1(a)为仰视图,1(b)为主视图,1(c)为俯视图,1(d)为侧视图,1(e)为A部放大图,1(f)为B部放大图);图2为无钢质层板的橡胶减振块受力变形后侧视图;图3为其他含有钢质层板的橡胶减振块受力变形后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橡胶减振装置受力变形后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橡胶减振装置的钢质座板结构;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质座板与安装螺栓的焊接结构;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橡胶减振装置的钢质层板结构;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铰接式自卸车载货系统组成(8(a)为主视图,8(b)为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货厢;2、车架;3、举升油缸;4、橡胶减振装置;4-1、钢质座板;4-2a、4-2b、橡胶层;4-3a、4-3b、钢质层板;4-4、预埋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该橡胶减振装置4包括橡胶层和钢质层板,多个橡胶层4-2a、4-2b、4-2c和多个钢质层板4-3a、4-3b层叠布置。最底层和最顶层均为橡胶层;钢质层板被包裹在橡胶内部,使得橡胶减振装置4最外层面为橡胶面。继续参照图1所示,在最底层橡胶处设有钢质座板4-1,钢质座板4-1的周面和顶面被橡胶覆盖,钢制座板4-1底面不覆盖橡胶,用以通过紧固件与车架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钢质座板4-1表面两端设有通孔,用以橡胶减振装置内部预埋螺栓4-4,使得螺柱端朝外,螺栓六角头埋在橡胶内部,且螺栓六角头与钢质座板4-1焊接,通过外部拧入螺母将橡胶减振装置4与车架2相固定。同样的,钢质座板4-1表面两端设有通孔,用以橡胶减振装置4内部预埋螺母或螺纹座,该螺母或螺纹座埋在橡胶内部,且焊接在通孔处,通过外部拧入螺栓将橡胶减振装置4与车架2相固定。继续参照图1所示,多个橡胶层4-2a、4-2b、4-2c按照均匀厚度布置。当然了,多个橡胶层4-2a、4-2b、4-2c也可逐层变薄,与钢质座板4-1接触的橡胶层4-2a的厚度最大。多个钢质层板4-3a、4-3b的厚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橡胶层和钢质层板的层数不限,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图1实例仅为了说明橡胶减振装置4的一般结构方案,不代表全部方案。图1(c)、图1(d)和图1(e)中所示的间隙尺寸L1说明钢质层板4-3a、4-3b周圈尺寸小于橡胶层4-2a、4-2b、4-2c的周圈尺寸。钢质层板4-3a、4-3b周圈被橡胶覆盖,橡胶必须超过钢质层板4-3a、4-3b外形尺寸。间隙尺寸L2说明钢质座板4-1的周圈尺寸小于橡胶层4-2a、4-2b、4-2c的周圈尺寸。钢质座板4-1周圈被橡胶覆盖。图2所示为无钢质层板的橡胶减振块顶部受压变形后的侧视图。该种减振块的刚度差,高度方向变形较大,受压后内应力大,侧面鼓包变形严重,在图中所示的X处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橡胶减振装置包括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质层板;其中,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质层板层叠布置,且最底层和最顶层均为橡胶层;所述钢质层板周圈尺寸小于橡胶层的周圈尺寸,所述钢质层板被包裹在橡胶内部,使得橡胶减振装置最外层面为橡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橡胶减振装置包括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质层板;其中,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质层板层叠布置,且最底层和最顶层均为橡胶层;所述钢质层板周圈尺寸小于橡胶层的周圈尺寸,所述钢质层板被包裹在橡胶内部,使得橡胶减振装置最外层面为橡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橡胶层按照均匀厚度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橡胶层按从下至上逐层变薄的方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的钢质层板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层板表面开设多个孔洞,方便橡胶硫化时橡胶液体的流动和橡胶的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最底层橡胶处设有钢质座板,所述钢质座板的周圈尺寸小于橡胶层的周圈尺寸,所述钢质座板的周面和顶面被橡胶覆盖,钢制座板底面不覆盖橡胶,用以通过紧固件与车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货系统橡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红义乔奎普王周张杰山陈茁姚锡江王道明汤治明司增永李国庆韩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