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345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26
一种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分隔为N个好氧池、N‑1个厌氧池、两个过滤池和两个进/排水池,所述好氧池和厌氧池依次相邻设置,所述两个过滤池分别与两端的好氧池相邻,所述两个进/排水池分别设置于壳体两端并与相应的过滤池相邻,所述两个进/排水池分别设置有排水泵、排水管及排水底管,所述进/排水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水控制阀及进水分配管,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的上部与厌氧池相连通,所述厌氧池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进水口,所述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其优点在于:将厌氧好氧(A/O)、UNITANK、多点进水以及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有机结合,实现污染水体高效脱氮除磷,且制作与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

A device for purifying polluted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urifying and treating device for polluted water body,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is divided into n aerobic tanks, n \u2011 1 anaerobic tank, two filter tanks and two water inlet / drainage tanks, the aerobic tank and the anaerobic tank are adjacent to each other successively, the two filter tanks are adjacent to the aerobic tanks at both ends, the two water inlet / drainage tank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hell and adjacent to the corresponding filter tanks, and the two water inlet / drainage tank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hell and adjacent to the corresponding filter tanks The water inlet / drainage pool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pump, a drainage pipe and a drainage bottom pipe,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inlet / drainage poo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control valve and a water inlet distribution pipe, the bottom of the aerobic pool is provided with an aeration device, the upper part of the aerobic pool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aerobic pool, the bottom of the anaerobic pool or the side near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water inlets, and the n is a natural number not less than 2. The advantages are: the combination of anaerobic aerobic (A / O), UNITANK, multi-point water inflow and BAF treatment process can realize the effici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polluted water, and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costs are low and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指一种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地表水体水质净化技术大体包括清淤、截污、驳岸、曝气等工程措施,以及人工水草、人工浮岛、水生植物、水体养殖等生态修复措施。我国地表水污染的突出特征是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类污染物浓度高,呈现低碳氮比、低碳磷比特征,以致脱氮碳源不足。目前普遍采用的曝气方法虽然可以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并将氨态氮氧化成硝态氮,但对总氮的去除作用并不理想。此外,因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浓度低,在水体中直接曝气的方法曝气效率低、能耗高。富营养化水体的脱氮除磷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与设备。现有专利号为CN201610893347.2名为《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系统》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具有污水入口的污水收集仓、污水处理仓以及高压喷水组件,上述污水收集仓、污水处理仓以及高压喷水组件通过管路依次连通,且该高压喷水组件将从污水处理仓中流出的、带污水处理剂的高压水向河床淤泥喷射。该专利技术可在河道水体和河床底部对水体同时进行治理,形成立体的治理模式,显著改善河道污水的治理效果,此外,带污水处理剂的高压水喷射至河床淤泥中,可对河床淤泥进行一定翻耕,从而使淤泥中的沼气排放,且污水处理剂可对淤泥进行消毒、除臭等处理,从而形成对河道水体和淤泥的治理。然而从其处理原理来看,该系统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的作用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本净化处理装置具有制作与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脱氮除磷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隔为N个好氧池、N-1个厌氧池、两个过滤池和两个进/排水池,所述好氧池和厌氧池依次相邻交替设置,所述两个过滤池分别与两端的好氧池相邻,所述两个进/排水池分别设置于壳体两端并与相应的过滤池相邻,所述两个进/排水池分别设置有能将排水池中的水排出至外界的排水泵、排水管及排水底管,所述进/排水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水控制阀及进水分配管,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的上部与厌氧池相连通,所述厌氧池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进水口,所述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作为改进,所述进/排水池的底部设置有能控制进水的控制阀及用于分散进水的进水分配管,所述进水分配管上设置有若干进水孔。作为改进,所述进/排水池的排水泵与排水底管相连通;所述排水底管末端管口封闭,并在排水底管的管体上设置若干出水孔实现分散排水,所述排水底管延伸至河流底部。进一步改进,厌氧池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进水小孔组成,所述进水小孔的进水总面积与排水池的进水孔的进水总面积之比为8∶1~8。进一步改进,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上可设置提高污泥与进水混合效果的文丘里管,所述排水池的进水孔上设置有进水分配管。作为改进,所述厌氧池、好氧池和排水池内设置有用于聚集微生物的填料。作为改进,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泵与曝气管,伸入好氧池底部的曝气管的管体上设置有出气分管,所述出气分管的管体端部设置有出气孔。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池可优选为为填料或滤料堆积形成的过滤层,所述过滤池内部设置有能对填料或滤料进行曝气冲洗的曝气分管,所述曝气分管与曝气管相连通,所述曝气分管的曝气量通过曝气阀控制;所述两个进/排水池的排水泵分阶段运行,交替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同时所述进/排水池的进水控制阀交替处于关闭或开启状态;所述进/排水池的进水控制阀、所述进/排水池的排水泵、所述过滤池的曝气阀通过PLC控制器进行控制。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可优选由土工布、无纺布、硬质塑料、PVC板或钢板制作而成的不透水结构,所述不透水结构固定在框架上并通过浮体材料漂浮在水面上,或设置在水体底部;所述壳体所形成的水面上可放养水生植物,形成绿色景观。作为改进,所述好氧池与厌氧池之间可优选设置有能让水流通过的导流板,或,穿孔/管道。好氧池的水流经过导流板流入厌氧池中或厌氧池的水流经过导流板流入好氧池中,导流板交错设置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好氧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也可以通过设置穿孔或管道实现两池之间水的交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将厌氧好氧(A/O)、UNITANK、多点进水以及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有机结合,实现污染水体高效脱氮除磷,并降低了污泥回流造成的能耗。(2)利用过滤池填料或滤料的过滤性能来进行泥水分离,既可将活性污泥截留在装置之内,维持较大的生物量从而实现高效处理,又因其过滤通量大从而适应河道等水体处理水量大的要求;通过在过滤池中设置曝气反冲洗装置,既可恢复填料过滤性能,又可实现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的作用。(3)采用类似于UNITANK的运行方式,可实现装置内水体反向流动,下一阶段水体的运动方向与上一阶段相反,因此下一阶段的水体运动可以冲刷上一阶段聚积在过滤池填料上的污泥,从而大大延缓填料的堵塞。(4)通过采用多级A/O工艺实现污染水体脱氮除磷,即前一个好氧池(O)的出水作为后一个厌氧池(A)的进水来进行反硝化脱氮;原水进入厌氧池(A)时,原水中的有机物可作为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原水进入进/排水池时,因进/排水池内的已有水为上一阶段从好氧池过滤后的出水且富含硝态氮,原水中的有机物同样可作为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因此能有效利用水体中的碳源进行脱氮。(5)进/排水池的出水富含硝态氮和溶解氧,通过水泵将其排至并分散到河道水体底部,可进一步实现反硝化脱氮,并有助于水体底部溶解氧的提高。(6)在厌氧池底部利用文丘里管实现进水与污泥的充分混合,可节省安装搅拌机所需投资与能耗。(7)处理装置所用材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制作简单,维护方便;整个装置可由浮体材料支撑,可放置在河道水面上,不占用陆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投影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正面投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分隔为N个好氧池2、N-1个厌氧池3、两个过滤池4和两个进/排水池5,所述好氧池2和厌氧池3依次相邻交替设置,所述两个过滤池4分别与两端的好氧池2相邻,所述两个进/排水池5分别设置于壳体两端并与相应的过滤池4相邻,所述两个进/排水池5分别设置有能将排水池5中的水排出至外界的排水泵52、排水管51及排水底管53,所述进/排水池5的底部设置有进水控制阀55及进水分配管54,所述好氧池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2的上部与厌氧池3相连通,所述厌氧池3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进水口,所述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图1中N=2,图2中N=3)。所述进/排水池5的底部设置有能控制进水的控制阀55及用于分散进水的进水分配管54,所述进水分配管54上设置有若干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分隔为N个好氧池(2)、N-1个厌氧池(3)、两个过滤池(4)和两个进/排水池(5),所述好氧池(2)和厌氧池(3)依次相邻交替设置,所述两个过滤池(4)分别与两端的好氧池(2)相邻,所述两个进/排水池(5)分别设置于壳体两端并与相应的过滤池(4)相邻,所述两个进/排水池(5)分别设置有能将排水池(5)中的水排出至外界的排水泵(52)、排水管(51)及排水底管(53),所述进/排水池(5)的底部设置有进水控制阀(55)及进水分配管(54),所述好氧池(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2)的上部与厌氧池(3)相连通,所述厌氧池(3)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进水口,所述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所述进/排水池(5)的底部设置有能控制进水的控制阀(55)及用于分散进水的进水分配管(54),所述进水分配管(54)上设置有若干进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分隔为N个好氧池(2)、N-1个厌氧池(3)、两个过滤池(4)和两个进/排水池(5),所述好氧池(2)和厌氧池(3)依次相邻交替设置,所述两个过滤池(4)分别与两端的好氧池(2)相邻,所述两个进/排水池(5)分别设置于壳体两端并与相应的过滤池(4)相邻,所述两个进/排水池(5)分别设置有能将排水池(5)中的水排出至外界的排水泵(52)、排水管(51)及排水底管(53),所述进/排水池(5)的底部设置有进水控制阀(55)及进水分配管(54),所述好氧池(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2)的上部与厌氧池(3)相连通,所述厌氧池(3)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进水口,所述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所述进/排水池(5)的底部设置有能控制进水的控制阀(55)及用于分散进水的进水分配管(54),所述进水分配管(54)上设置有若干进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水池(5)的排水泵(52)与排水底管(53)相连通;所述排水底管末端管口封闭,并在排水底管的管体上设置若干出水孔实现分散排水,所述排水底管延伸至河流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3)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进水小孔组成,所述进水小孔的进水总面积与排水池(5)的进水孔的进水总面积之比为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3)的进水口上可设置提高污泥与进水混合效果的文丘里管(31),所述排水池(5)的进水孔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