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装书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257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装书后处理装置,包括转移系统、装盒系统、以及依次设置的打眼系统、注胶系统、穿线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装书后处理装置通过装盒机构可将待装订的纸张堆叠高度重合平齐,震动机构可以进一步保障纸张呈高度对齐堆叠状态,无需进行理齐裁边等额外操作,不会破坏纸张的完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通打眼加工过程中通过三个尺寸不一的伸缩针头实现打眼,无需使用高压暴力打孔,不会对纸张造成破坏,有效保证了装订书籍的高度完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工作效率高,大大提高了线装书处理效率。

A post-processing device for thread bound book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e bound book post-proc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ransfer system, a box loading system, a holing system, a glue injection system and a threading system arranged in turn; the wire bound book post-process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overlap and level the stack height of the paper to be bound through the box loading mechanism, and the vibration mechanism can further guarantee that the paper is in a height aligned stack state without trimming Edge and other additional operations will not damage the integrity of the paper. The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realizes holing through three stretching needles with different sizes in the process of holing, does not need to use high-pressure force holing, does not damage the paper, and effectively guarantees the high integrity of binding books. The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too much manual intervention, has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line binding b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装书后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书籍装订
,具体为一种线装书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线装书是指以线类进行装订的图书类型,又称古线装,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专利技术。随着文化市场的日趋火爆,线装书本外形美观,档次高,因此,线装书籍越来越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对于线装书籍的品质,特别是线装古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线装装订的后续处理工艺。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宣纸材质的线装书基本为手工线装书,制作过程繁琐,纸张堆叠不易高度重合平齐,需要额外剪裁,人工消耗大,限制了线装书的生产效率。同时,市面上还存在一些通过机器打孔进行线装的书籍,此类机器大多采用暴力的高速高压打孔,很容易破坏纸张,使得书籍不完整,而且打孔的孔眼尺寸难以控制,孔眼大小不一,影响线装书的美观。此外,现有的线装书装订大多是通过打眼、裁边、穿线即简单完成线装,没有注胶工序,时间久了,线装书的孔眼和线之间容易不牢靠,不利于线装书的收藏保存。因此,基于上述缺陷,在书籍装订
,对于新型的线装书后处理装置仍存在研究和改进的需求,这也是目前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是本专利技术得以完成的出发点和动力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配置合理,工作效率高,并且不会损伤纸张的线装书后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装书后处理装置,包括转移系统、装盒系统、以及依次设置的打眼系统、注胶系统、穿线系统,装盒系统包括装盒机构和震动机构,装盒机构设置在震动机构上,转移系统用于转移装盒机构至各系统,穿线系统一侧设有合本系统;所述装盒机构包括外框一、推杆一、推板一、推杆二、滑槽一、推板二、插座一、插头一、轨道槽、底板;所述外框一底部设有轨道槽,底板滑动设置在轨道槽内,外框一其中对称两侧设有推杆一,推杆一一端穿过外框一与设于装盒内部的推板一连接,外框一一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一,推杆二滑动设置在滑槽一内,推杆二一端与设于装盒内部的推板二连接,外框一顶部四角均设有插座一,外框一底部四角设有插头一;装盒机构用于将需要线装成书的纸张堆叠并齐平所述震动机构包括插座二、支撑架一、万向节、框架底座、震荡系统;所述框架底座设置在震荡系统顶部,万向节设置在框架底座中心,万向节顶部设有支撑架一,支撑架一的四个支架端部均设有插座二。震动机构用于进一步调整装盒机构内的堆叠纸张使其呈高度对齐堆叠状态,以便后续处理。所述打眼系统包括机座、滑槽二、升降杆一、升降柱一、旋转节、转盘、伸缩针头、升降柱二、伸缩杆二、压板一;所述滑槽二设置在机座上,升降杆一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二上,升降杆一上依次设有升降柱一和升降柱二,升降柱一下端依次连接有旋转节和转盘,转盘底部设有若干个伸缩针头,升降柱二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二和压板一;打眼系统用于对装盒机构内堆叠平齐的纸张进行打孔作业。所述注胶系统包括机架一、胶箱、连接架一、固定杆一、升降柱三、伸缩杆三、胶枪、软管、注胶头、升降柱四、伸缩杆四、压板二;胶箱设置在机架一上,连接架一设置在胶箱顶部,连接架一顶端与固定杆一连接,固定杆一上依次设有升降柱三和升降柱四,升降柱三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三和胶枪,胶枪通过软管与胶箱连通,胶枪下端连接有注胶头,升降柱四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四和压板二;注胶系统用于对打眼后的堆叠纸张的眼孔处进行注胶。进一步优化,所述穿线系统包括机架二、连接架二、固定杆二、闸刀、升降柱五、伸缩杆五、针头、升降柱六、伸缩杆六、压板三;所述机架二上端通过连接架二与固定杆二连接,固定杆二上依次设有闸刀、升降柱五、升降柱六,升降柱五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五、针头,升降柱六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六、压板三,闸刀一侧下方设有旋转套筒,线套设在旋转套筒,线一头穿过闸刀与针头连接。穿线系统用于对打眼注胶后形成的环状干凝胶处穿线装订。进一步优化,所述合本系统包括外框二、插座四、盒子、插头二、插座五、升降杆七、轨道三、滑杆三;所述轨道三底部滑动设置在滑杆三上,升降杆七滑动设置在轨道三上,升降杆七顶部设置有插座五,盒子底部设置有插头二,插头二插设在插座五上,盒子外部包裹有外框二,外框二顶部四角设有插座四。合本系统起到辅助穿线及制作厚本线装书的作用。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两个支撑系统,分别位于压板一和压板二正下方,用于支撑装盒机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插座三、支撑架二、伸缩柱、滑块二、轨道二、滑杆二;轨道二滑动设置在滑杆二上,滑块二滑动设置在轨道二上,滑块二顶部设置有伸缩柱,支撑架二设置在伸缩柱顶部,支撑架二的四个支架端部均设有插座三。支撑系统用于支撑固定装盒机构使得打眼、注胶作业得以有效进行。进一步优化,还包括风机系统,风机系统位于压板二下方一侧,风机系统包括风扇、加热箱、风管阵列;所述风扇与加热箱连通,加热箱顶部设有若干个风管阵列。风机系统用于加速打眼处注胶后的胶水快速凝干。进一步优化,所述转移系统包括轨道一、滑块一、滑杆一、滑动车、伸缩杆一、吸头;所述滑块一滑动设置在轨道一上,滑块一顶部连接有滑杆一,滑动车滑动设置在滑杆一上,滑动车一侧连接有若干个伸缩杆一,伸缩杆一端部连接有吸头。转移系统可使得装盒机构在各系统之间快速切换有序完成各项工序。进一步优化,所述插座一、插座二、插座三、插座四内径均与插头一外径相匹配,插头一均可以插入插座一、插座二、插座三、插座四内,以便实现装盒机构在震动机构、支撑系统以及合本系统上的固定,同时还可以将多个装盒机构组装在一起。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针头为三个,分别为尖头状、条柱状及大直径条状,通过尖头状伸缩针头在堆叠纸张上初步开眼,通过条柱状伸缩针头对初步开眼区域进行拓宽,最后通过大直径条状伸缩针头将开眼孔内径区域作抛光打磨。进一步优化,注胶头上均匀设置有孔,以便胶水均匀溢出实现注胶。进一步优化,所述推板二为可折叠结构,使得推板二可适应其左右两侧的两个推板一之间的宽度,从而进一步调整纸张平齐堆叠。进一步优化,底板上均匀设置有条孔,方便风管阵列802的风进入装盒机构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线装书后处理装置通过装盒机构可将待装订的纸张堆叠高度重合平齐,震动机构可以进一步保障纸张呈高度对齐堆叠状态,无需进行理齐裁边等额外操作,不会破坏纸张的完整性,特别适合大型图书和古装工艺书的装订。(2)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打眼系统和注胶系统分别对堆叠纸张进行打眼和注胶作业,打眼加工过程中通过三个尺寸不一的伸缩针头实现打眼,无需使用高压暴力打孔,不会对纸张造成破坏,有效保证了装订书籍的完整性。同时通过对打眼处注胶可以有效保证各个孔眼的尺寸一致,同时还可以保证穿线后,线与孔眼之间紧密,有助于线装书籍收藏保存。(3)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依次通过打眼系统、注胶系统、穿线系统和合本系统完成对堆叠纸张的线装装订,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工作效率高,大大提高了线装书处理效率。(4)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配置合理,通过转移系统可见装盒机构自由位移至各个系统处完成各项工序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装书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移系统、装盒系统、以及依次设置的打眼系统、注胶系统、穿线系统,装盒系统包括装盒机构和震动机构,装盒机构设置在震动机构上,转移系统用于转移装盒机构至各系统,穿线系统一侧设有合本系统;/n所述装盒机构包括外框一(2)、推杆一(201)、推板一(202)、推杆二(203)、滑槽一(204)、推板二(205)、插座一(206)、插头一(207)、轨道槽(208)、底板(209);所述外框一(2)底部设有轨道槽(208),底板(209)滑动设置在轨道槽(208)内,外框一(2)其中对称两侧设有推杆一(201),推杆一(201)一端穿过外框一(2)与设于装盒内部的推板一(202)连接,外框一(2)一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一(204),推杆二(203)滑动设置在滑槽一(204)内,推杆二(203)一端与设于装盒内部的推板二(205)连接,外框一(2)顶部四角均设有插座一(206),外框一(2)底部四角设有插头一(207);/n所述震动机构包括插座二(3)、支撑架一(301)、万向节(302)、框架底座(303)、震荡系统(304);所述框架底座(303)设置在震荡系统(304)顶部,万向节(302)设置在框架底座(303)中心,万向节(302)顶部设有支撑架一(301),支撑架一(301)的四个支架端部均设有插座二(3);/n所述打眼系统包括机座(5)、滑槽二(501)、升降杆一(502)、升降柱一(503)、旋转节(504)、转盘(505)、伸缩针头(506)、升降柱二(507)、伸缩杆二(508)、压板一(509);所述滑槽二(501)设置在机座(5)上,升降杆一(502)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二(501)上,升降杆一(502)上依次设有升降柱一(503)和升降柱二(507),升降柱一(503)下端依次连接有旋转节(504)和转盘(505),转盘(505)底部设有若干个伸缩针头(506),升降柱二(507)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二(508)和压板一(509);/n所述注胶系统包括机架一(6)、胶箱(601)、连接架一(602)、固定杆一(603)、升降柱三(604)、伸缩杆三(605)、胶枪(606)、软管(607)、注胶头(608)、升降柱四(609)、伸缩杆四(6010)、压板二(6011);胶箱(601)设置在机架一(6)上,连接架一(602)设置在胶箱(601)顶部,连接架一(602)顶端与固定杆一(603)连接,固定杆一(603)上依次设有升降柱三(604)和升降柱四(609),升降柱三(604)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三(605)和胶枪(606),胶枪(606)通过软管(607)与胶箱(601)连通,胶枪(606)下端连接有注胶头(608),升降柱四(609)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四(6010)和压板二(60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装书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移系统、装盒系统、以及依次设置的打眼系统、注胶系统、穿线系统,装盒系统包括装盒机构和震动机构,装盒机构设置在震动机构上,转移系统用于转移装盒机构至各系统,穿线系统一侧设有合本系统;
所述装盒机构包括外框一(2)、推杆一(201)、推板一(202)、推杆二(203)、滑槽一(204)、推板二(205)、插座一(206)、插头一(207)、轨道槽(208)、底板(209);所述外框一(2)底部设有轨道槽(208),底板(209)滑动设置在轨道槽(208)内,外框一(2)其中对称两侧设有推杆一(201),推杆一(201)一端穿过外框一(2)与设于装盒内部的推板一(202)连接,外框一(2)一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一(204),推杆二(203)滑动设置在滑槽一(204)内,推杆二(203)一端与设于装盒内部的推板二(205)连接,外框一(2)顶部四角均设有插座一(206),外框一(2)底部四角设有插头一(207);
所述震动机构包括插座二(3)、支撑架一(301)、万向节(302)、框架底座(303)、震荡系统(304);所述框架底座(303)设置在震荡系统(304)顶部,万向节(302)设置在框架底座(303)中心,万向节(302)顶部设有支撑架一(301),支撑架一(301)的四个支架端部均设有插座二(3);
所述打眼系统包括机座(5)、滑槽二(501)、升降杆一(502)、升降柱一(503)、旋转节(504)、转盘(505)、伸缩针头(506)、升降柱二(507)、伸缩杆二(508)、压板一(509);所述滑槽二(501)设置在机座(5)上,升降杆一(502)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二(501)上,升降杆一(502)上依次设有升降柱一(503)和升降柱二(507),升降柱一(503)下端依次连接有旋转节(504)和转盘(505),转盘(505)底部设有若干个伸缩针头(506),升降柱二(507)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二(508)和压板一(509);
所述注胶系统包括机架一(6)、胶箱(601)、连接架一(602)、固定杆一(603)、升降柱三(604)、伸缩杆三(605)、胶枪(606)、软管(607)、注胶头(608)、升降柱四(609)、伸缩杆四(6010)、压板二(6011);胶箱(601)设置在机架一(6)上,连接架一(602)设置在胶箱(601)顶部,连接架一(602)顶端与固定杆一(603)连接,固定杆一(603)上依次设有升降柱三(604)和升降柱四(609),升降柱三(604)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三(605)和胶枪(606),胶枪(606)通过软管(607)与胶箱(601)连通,胶枪(606)下端连接有注胶头(608),升降柱四(609)下端依次连接有伸缩杆四(6010)和压板二(6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装书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系统包括机架二(7)、连接架二(701)、固定杆二(702)、闸刀(703)、升降柱五(704)、伸缩杆五(705)、针头(706)、升降柱六(707)、伸缩杆六(708)、压板三(709);所述机架二(7)上端通过连接架二(70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耀磊白耀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志智能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