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11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包括筒体、吸污单元、进水口和出水口,筒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腔和排污腔,过滤器还包括沿着过滤腔的周向贴设于过滤腔内表面的滤网,滤网包括沿着过滤腔的轴向设置的多根支撑筋条、环绕于支撑筋条外侧的多根滤丝,多根支撑筋条沿着过滤腔的周向环形间隔设置,多根滤丝沿着支撑筋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滤丝之间形成有滤缝,支撑筋条和滤丝之间相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通过设置由滤丝和支撑筋条组成的滤网,相邻滤丝之间形成的滤缝通透性好,过滤精度高,且不易堵塞,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连接固定的支撑筋条和滤丝提高了滤网的强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A self cleaning 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cleaning filter,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a suction unit,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the cylinder comprises a filter chamber and a blowdown chamber arranged in sequence, the filter also comprises a filter screen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filter chamber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filter chamber, the filter screen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bars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filter chamber, and a plurality of filter wires surrounding the out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s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rib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annular spacing of the filter chamber, and a plurality of filter wire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ing ribs. A filter joint is formed between each two adjacent filter wires, and the supporting ribs and the filter wires are connected and fixe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lf-cleaning filter. By setting a filter screen composed of a filter wire and a support bar, the filter seam formed between adjacent filter wires has good permeability, high filtering precision, and is not easy to block, greatly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connecting the fixed support bar and the filter wire improves the strength of the filter screen and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洗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洗过滤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清洗过滤器,其使用的滤网为编织过滤网,编织过滤网的滤孔较小,通透性较差,长时间过滤后容易堵塞,造成停机,阻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清洗过滤器,该过滤器通透性好,过滤精度高,且不易堵塞,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内的吸污单元、设于所述筒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筒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腔和排污腔,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沿着所述过滤腔的周向贴设于所述过滤腔内表面的滤网,所述滤网包括沿着所述过滤腔的轴向设置的多根支撑筋条、环绕于所述支撑筋条外侧的多根滤丝,多根所述支撑筋条沿着所述过滤腔的周向环形间隔设置,多根所述滤丝沿着所述支撑筋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滤丝之间形成有滤缝,所述支撑筋条和所述滤丝之间相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支撑筋条和所述滤丝的截面均为三角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筋条的顶角嵌合于所述滤丝的顶角上。优选地,所述支撑筋条和所述滤丝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优选地,所述支撑筋条和所述滤丝之间相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滤缝的截面为梯形。优选地,所述滤网包括沿着所述过滤腔和所述排污腔的排列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第一滤缝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滤网的第二滤缝面积。优选地,所述吸污单元包括沿其轴向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转轴、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排污管、连通于所述排污管上的吸污嘴,所述排污管一端与所述排污腔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吸污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排污腔上的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用于为所述吸污嘴提供吸力。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器还包括设于所述过滤腔内的支架,所述排污管远离所述排污腔的一端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支架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器还包括设于所述过滤腔内的用于检测所述滤网内外压差并输出压差信号的压差开关、用于接收所述压差信号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排污泵启动的控制管路,所述控制管路一端与所述压差开关电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排污泵电相连。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通过设置由不锈钢的滤丝和不锈钢的支撑筋条组成的滤网,相邻滤丝之间形成的滤缝通透性好,过滤精度高,且不易堵塞,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连接固定的支撑筋条和滤丝提高了滤网的强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滤网结构示意图。其中:1、筒体;1a、过滤腔;1b、排污腔;2、吸污单元;2a、转轴;2b、驱动组件;2c、排污管;2d、吸污嘴;2e、排污泵;3、进水口;4、出水口;5、滤网;51、第一滤网;52、第二滤网;5a、支撑筋条;5b、滤丝;5c、滤缝;6、支架;7、压差开关;8、控制管路;9、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2所示,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包括筒体1、设于筒体1内的吸污单元2、设于筒体1上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筒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腔1a和排污腔1b,过滤器还包括沿着过滤腔1a的周向贴设于过滤腔1a内表面的滤网5,滤网5包括沿着过滤腔1a的轴向设置的多根支撑筋条5a、环绕于支撑筋条5a外侧的多根滤丝5b,多根支撑筋条5a沿着过滤腔1a的周向环形间隔设置,多根滤丝5b沿着支撑筋条5a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滤丝5b之间形成有滤缝5c,支撑筋条5a和滤丝5b之间相连接固定。其中,支撑筋条5a和滤丝5b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滤缝5c的截面为梯形。支撑筋条5a和滤丝5b之间相焊接固定。这里,在筒体1排污腔1b上还开设有人孔9,通过该人孔9,可以观察排污腔1b内的杂质残留情况并定期清理。在这里,通过设置由不锈钢的支撑筋条5a和不锈钢的滤丝5b组成的滤网5,相邻滤丝5b之间形成的滤缝5c通透性好,过滤精度高,且不易堵塞,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焊接固定的支撑筋条5a和滤丝5b的设置提高了滤网5的强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筋条5a和滤丝5b的截面均为三角形,支撑筋条5a的顶角嵌合于滤丝5b的顶角上。通过将支撑筋条5a和滤丝5b通过顶角相嵌合,进一步扩大了过滤空间,提高了过滤效率。滤网5包括沿着过滤腔1a和排污腔1b的排列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滤网51和第二滤网52,第一滤网51的第一滤缝面积大于第二滤网52的第二滤缝面积。在这里,需过滤的水自进水口3进入过滤器,经第一滤网51过滤掉较大的颗粒杂质,再进入第二滤网52进行进一步精细过滤,最后自出水口4流出。吸污单元2包括沿其轴向可转动的穿设于筒体1内的转轴2a、用于驱动转轴2a转动的驱动组件2b、套设于转轴2a上的排污管2c、连通于排污管2c上的吸污嘴2d,排污管2c一端与排污腔1b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端,吸污单元2还包括连接于排污腔1b上的排污泵2e,排污泵2e,用于为吸污嘴2d提供吸力。在这里,该过滤器还包括设于过滤腔1a内的用于检测滤网5内外压差并输出压差信号的压差开关7、用于接收压差信号并控制驱动组件2b和排污泵2e启动的控制管路8,控制管路8一端与压差开关7电相连,另一端分别与驱动组件2b和排污泵2e电相连。这里,吸污嘴2d有多个,且沿着所述排污管2c的长度方向设置。驱动组件为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减速机,转轴2a与减速机相连接。当压差开关7检测到压差达到设定值并输出压差信号时,控制管路8接收到压差信号并控制驱动组件2b和排污泵2e启动,驱动组件2b带动排污管2c和吸污嘴2d转动,排污泵2e为吸污嘴2d提供吸力,使吸污嘴2d和滤网5之间产生很高的压差,形成反洗逆流,使附着在滤网5内壁的杂质被逆流带出并排出过滤器外。在本实施例中,该过滤器还包括设于过滤腔1a内的支架6,排污管2c远离排污腔1b的一端可转动的设于支架6上。在这里,支架6起到支撑排污管2c的作用,在支架6上设置有轴承,排污管2c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轴承中。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工作开始时,持续向进水口3通入需过滤的水,需过滤的水自进水口3进入过滤器,经第一滤网51过滤掉较大的颗粒杂质,再进入第二滤网52进行进一步精细过滤,最后自出水口4流出。在持续过滤的过程中,第二滤网52内的杂质越积越多,使第二滤网52内外压差越来越大,当压差开关7检测到压差达到设定值并输出压差信号时,控制管路8接收到压差信号并控制驱动组件2b和排污泵2e启动,驱动组件2b带动排污管2c和吸污嘴2d转动,排污泵2e为吸污嘴2d提供吸力,使吸污嘴2d和滤网5之间产生很高的压差,形成反洗逆流,吸污嘴2d边转动边吸吮,使附着在滤网5内壁的杂质被逆流带出并排出过滤器外。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筒体(1)、设于所述筒体(1)内的吸污单元(2)、设于所述筒体(1)上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筒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腔(1a)和排污腔(1b),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沿着所述过滤腔(1a)的周向贴设于所述过滤腔(1a)内表面的滤网(5),所述滤网(5)包括沿着所述过滤腔(1a)的轴向设置的多根支撑筋条(5a)、环绕于所述支撑筋条(5a)外侧的多根滤丝(5b),多根所述支撑筋条(5a)沿着所述过滤腔(1a)的周向环形间隔设置,多根所述滤丝(5b)沿着所述支撑筋条(5a)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滤丝(5b)之间形成有滤缝(5c),所述支撑筋条(5a)和所述滤丝(5b)之间相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筒体(1)、设于所述筒体(1)内的吸污单元(2)、设于所述筒体(1)上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筒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腔(1a)和排污腔(1b),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沿着所述过滤腔(1a)的周向贴设于所述过滤腔(1a)内表面的滤网(5),所述滤网(5)包括沿着所述过滤腔(1a)的轴向设置的多根支撑筋条(5a)、环绕于所述支撑筋条(5a)外侧的多根滤丝(5b),多根所述支撑筋条(5a)沿着所述过滤腔(1a)的周向环形间隔设置,多根所述滤丝(5b)沿着所述支撑筋条(5a)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滤丝(5b)之间形成有滤缝(5c),所述支撑筋条(5a)和所述滤丝(5b)之间相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条(5a)和所述滤丝(5b)的截面均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条(5a)的顶角嵌合于所述滤丝(5b)的顶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条(5a)和所述滤丝(5b)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条(5a)和所述滤丝(5b)之间相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缝(5c)的截面为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厦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联通化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