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琼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202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导流软管和设置在导流软管长度方向一端并且能够固定贴在肠壁内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由弹性材料制成柱状结构设置,所述固定部件的形变方向至少包括有径向,固定部件于径向形变过程中能够支撑于肠壁内,所述固定部件的中部设置有能够与导流软管导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固定部件长度方向的两端。该转流装置能够防止肠液经过肠道吻合口,减少感染。

A diverter for intestinal drain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verting device for intestinal fluid drainage.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e a diverting hose and a fixed part which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diverting hose and can be fixed and pasted in the intestinal wall. The fixed part is made of elastic material and arranged in a columnar structure. The deformation direction of the fixed part at least includes a radial direction, and the fixed part is in the radial deformation process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xe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hole which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hose, and the through-hole passes through both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ixed part. The device can prevent the intestinal fluid from passing through the intestinal anastomosis and reduce the inf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工作中为防治大肠术后吻合口瘘,多采用大肠吻合处近口侧肠管体外造口或小肠腔内阻断置管引流的方法。前者效果确切,但病人痛苦,花费昂贵,且常需再次手术以回纳造口肠管,费时费事费钱;后者虽有效果且较方便省事,但尚不确切可靠,仍在临床探查研究过程中,故应用不广。此外,有一些实验研究,将转流软管近端缝合或用可吸收环夹附在吻合口近侧肠管的内膜上,远端拉出体外实现大肠腔内转流,这种方法虽然能起到较好的转流效果,但操作繁琐且技术要求较高,并对肠管内壁有一定的附加损伤。所以目前尚不被广大临床医生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该转流装置能够防止肠液经过肠道吻合口,减少感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包括有导流软管和设置在导流软管长度方向一端并且能够固定贴在肠壁内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由弹性材料制成柱状结构设置,所述固定部件的形变方向至少包括有径向,固定部件于径向形变过程中能够支撑于肠壁内,所述固定部件的中部设置有能够与导流软管导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固定部件长度方向的两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软管长度方向的一端与通孔长度方向的一端胶黏接设置,所述通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呈漏斗状结构设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强与肠壁紧密贴合效果并且能够避免大面积压迫肠壁血管的贴合结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合结构包括有围绕设置于固定部件外侧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多个,并且各个凹槽沿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合结构包括有围绕设置于固定部件外侧壁上的凸环,所述凸环设置有多个,并且各个凸环沿固定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强与导流软管连接牢固程度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围绕设置于通孔内侧壁上的锥形面,所述锥形面所围绕形成的小径端内径尺寸小于导流软管的外径尺寸,所述锥形面所围绕形成的大径端内径尺寸不大于导流软管的外径尺寸,导流软管插入通孔内的过程中锥形面能够抵接于导流软管的外侧壁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围绕设置于通孔内侧壁上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所围绕形成的小径内径尺寸小于导流软管的外径尺寸,所述弧形面所围绕形成的大径内径尺寸不大于导流软管的外径尺寸,导流软管插入通孔内的过程中弧形面能够抵接于导流软管的外侧壁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软管上设置有流速调节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软管远离固定部件的一端连通有负压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流软管长度方向一端与固定部件固定连接,并且导流软管与通孔导通设置,该固定部件可采用可吸收海绵或是惰性弹海绵等弹性材料制成,将其置入肠管内后固定部件的外侧壁能够始终保持与肠壁抵接,因此在其径向形变的支撑作用力下实现封堵肠腔,并且不会对肠管带来结构性损害。将该固定部件置于肠管内并且位于吻合口上游,使固定部件上游肠管内的气体、肠液以及肠内容物得以完全通过转流装置直接导出体外,有利于吻合口段肠管处于充分旷置、保持清洁,从而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利于愈合。其中由可吸收海绵制成的固定部件能够被吸收或是直接排出,不会残留在肠道内,从而不会对肠管带来损害,撤除方便、可靠且不会残留异物,有利于减轻病人机体损伤以及医务人员的劳动,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而惰性弹海绵由于含有温感粒子,具有粘弹性,能因肠壁温度及肠腔压力而造形,有效把肠腔压力化解为零压,抵消反作用力,为肠壁提供最均匀、真实的支撑,使肠壁体长时间接触的部位处于无压力状态,不阻碍血液循环,有效避免肠壁坏死。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部件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为固定部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导流软管;11、流速调节器;2、固定部件;21、通孔;22、凹槽;23、凸环;24、锥形面;25、弧形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3所示,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包括有导流软管1和设置在导流软管1长度方向一端并且能够固定贴在肠壁内的固定部件2,固定部件2由弹性材料制成柱状结构设置,固定部件2的形变方向至少包括有径向,固定部件2于径向形变过程中能够支撑于肠壁内,固定部件2的中部设置有能够与导流软管1导通的通孔21,通孔21贯穿固定部件2长度方向的两端。导流软管1长度方向一端与固定部件2固定连接,并且导流软管1与通孔21导通设置,该固定部件2可采用可吸收海绵或是惰性弹海绵等弹性材料制成,将其置入肠管内后固定部件2的外侧壁能够始终保持与肠壁抵接,因此在其径向形变的支撑作用力下实现封堵肠腔,并且不会对肠管带来结构性损害。将该固定部件2置于肠管内并且位于吻合口上游,使固定部件2上游肠管内的气体、肠液以及肠内容物得以完全通过转流装置直接导出体外,有利于吻合口段肠管处于充分旷置、保持清洁,从而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利于愈合。其中由可吸收海绵制成的固定部件2能够被吸收或是直接排出,不会残留在肠道内,从而不会对肠管带来损害,撤除方便、可靠且不会残留异物,有利于减轻病人机体损伤以及医务人员的劳动,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而惰性弹海绵由于含有温感粒子,具有粘弹性,能因肠壁温度及肠腔压力而造形,有效把肠腔压力化解为零压,抵消反作用力,为肠壁提供最均匀、真实的支撑,使肠壁体长时间接触的部位处于无压力状态,不阻碍血液循环,有效避免肠壁坏死。此外,为避免固定部件2太大造成肠壁压迫坏死,也为避免固定部件2太小而容易脱落,将固定部件2优选直径为32mm,长度尺寸为50mm,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成人肠管。导流软管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通孔21长度方向的一端胶黏接设置,通孔2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呈漏斗状结构设置。通孔21的漏斗开口能够有利于肠液收集,而导流软管1黏接于通孔21内,既能够方便实现导流软管1与固定部件2的固定连接,同时也有利于减小导流软管1的外径尺寸,从而能够避免对吻合口及创口的压迫,也方便导流软管1通过肛门,最大程度减低患者的肛门不适。固定部件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强与肠壁紧密贴合效果并且能够避免大面积压迫肠壁血管的贴合结构。贴合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强与肠壁紧密贴合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固定部件2封堵肠腔的密封效果以及固定部件2的安置牢固程度,并且贴合结构还能够避免大面积压迫肠壁血管,对肠壁的垂直动脉提供更多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包括有导流软管(1)和设置在导流软管(1)长度方向一端并且能够固定贴在肠壁内的固定部件(2),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件(2)由弹性材料制成柱状结构设置,所述固定部件(2)的形变方向至少包括有径向,固定部件(2)于径向形变过程中能够支撑于肠壁内,所述固定部件(2)的中部设置有能够与导流软管(1)导通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贯穿固定部件(2)长度方向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包括有导流软管(1)和设置在导流软管(1)长度方向一端并且能够固定贴在肠壁内的固定部件(2),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件(2)由弹性材料制成柱状结构设置,所述固定部件(2)的形变方向至少包括有径向,固定部件(2)于径向形变过程中能够支撑于肠壁内,所述固定部件(2)的中部设置有能够与导流软管(1)导通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贯穿固定部件(2)长度方向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软管(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通孔(21)长度方向的一端胶黏接设置,所述通孔(2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呈漏斗状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件(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强与肠壁紧密贴合效果并且能够避免大面积压迫肠壁血管的贴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贴合结构包括有围绕设置于固定部件(2)外侧壁上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设置有多个,并且各个凹槽(22)沿固定部件(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肠液引流的转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贴合结构包括有围绕设置于固定部件(2)外侧壁上的凸环(23),所述凸环(23)设置有多个,并且各个凸环(23)沿固定部件(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琼蒋飞照
申请(专利权)人:韩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