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导引营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01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腔导引营养管,包括,进液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进液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内管一端连通;连接内管内固定有上轴环,上轴环上设置有上轴孔;且连接内管底部与开关件顶部可转动、密封装配;开关件底部装入开关筒的开关内筒中,且与开关内筒装配固定、密封;开关内筒底部与下轴环装配固定,下轴环上设置有下轴孔,且开关内筒内、下轴环下方还与分管件密封装配、固定,分管件内通过分割板分割为两个不连通的导流分腔,两个导流分腔分别与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一端连通,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另一端用于插管;上轴孔与转轴一端可转动装配,转轴另一端穿过轴套后与下轴孔可转动装配。

A nasal nutrition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asal guiding nutrition pipe, which comprises a liquid inlet pipe, a first branch pipe and a second branch pipe, wherein the liquid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inner pipe of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connecting inner pip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n upper shaft ring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shaft hole;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inner pipe and the top of the switch piece can be rotated and sealed for assembly; the bottom of the switch piece is installed into the switch inner cylinder of the switch piece, and The inner cylinder of the switch is assembled, fixed and sealed;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ylinder of the switch is assembled and fixed with the lower shaft ring, and the lower shaft ring is provided with the lower shaft hole, and the inner cylinder of the switch and the lower shaft ring are also sealed, assembled and fixed with the branch pipe parts. The branch pipe parts are divided into two disconnected diversion chambers through the dividing plate, and the two diversion chamber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branch pipe and the second branch pipe, the first branch pipe and the second branch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branch pipe is used for intubation; the upper shaft hole and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can be rotated and assemble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can be rotated and assembled with the lower shaft hole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shaft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导引营养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鼻腔导引营养管。
技术介绍
很多重症病人无法自主进食,只能通过留置鼻饲管来输入营养液和药物,但是对于不同的营养液和药物需要输入不同深度,即不同管路去输入,因此需要经常性的把管道从鼻腔中拔出再插入,这种反复的拔出插入过程徒增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鼻腔导引营养管,其可以通过同一根管进行不同深度的营养液和/或药物的输送,从而避免反复插管、拔管造成病人的不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腔导引营养管,包括,进液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所述的进液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内管一端连通;所述的连接内管内固定有上轴环,所述的上轴环上设置有上轴孔;且连接内管底部与开关件顶部可转动、密封装配;所述的开关件底部装入开关筒的开关内筒中,且与开关内筒装配固定、密封;所述的开关内筒底部与下轴环装配固定,下轴环上设置有下轴孔,且开关内筒内、下轴环下方还与分管件密封装配、固定,分管件内通过分割板分割为两个不连通的导流分腔,两个导流分腔分别与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一端连通,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另一端用于插管;所述的上轴孔与转轴一端可转动装配,转轴另一端穿过轴套后与下轴孔可转动装配。优选地,上轴孔为盲孔,其底部开口。优选地,所述的连接管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的开关筒外侧上设置有行程块,行程块位于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之间。优选地,开关件上设置有开关内孔,开关内孔内固定有封闭部分,封闭部分择一将两个导流分腔的其中一个密封。优选地,两个导流分腔截面一样,且可分别与封闭部分配合、密封。优选地,当封闭部分与和第一支管连通的导流分腔密封时,开关内孔与和第二支管连通的导流分腔连通,此时,行程块与第二限位凸起接触或贴紧;当封闭部分与和第二支管连通的导流分腔密封时,开关内孔与和第一支管连通的导流分腔连通,此时,行程块与第一限位凸起接触或贴紧。优选地,封闭部分上设置有导流斜面,所述的导流斜面在封闭部分上由上倾斜至下,倾斜方向为逐渐靠近轴套。优选地,在两个导流分腔内分别固定挡环、密封片,所述的密封片一端与分隔板连接固定、密封,另一端为开放端,挡环用于阻挡密封片向上进液管转动,初始状态时,密封片与挡环端面密封、贴紧。优选地,所述的密封片具有弹性。优选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长度不同;由于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长度不同,可以插入一根管实现不同部位的输液或给药,避免频繁插入、拔出,减少对患者的痛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一次插管后实现不同深度的营养液和/或药物的输送,从而避免频繁插拔管造成病人的不适,以及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6是图5中F1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的开关件、下轴环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开关件去除轴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分管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8,本实施例的鼻腔导引营养管,包括,进液管110、第一支管120、第二支管130,所述的进液管110与连接管200的连接内管201一端连通,所述的连接管200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211、第二限位凸起212;所述的连接内管201内固定有上轴环410,所述的上轴环410上设置有上轴孔411,上轴孔411为盲孔,其底部开口;且连接内管201底部与开关件420顶部可转动、密封装配;所述的开关件420底部装入开关筒300的开关内筒301中,且与开关内筒301装配固定、密封;所述的开关筒300外侧上设置有行程块310,行程块310位于第一限位凸起211、第二限位凸起212之间,使用时第一限位凸起211、第二限位凸起212用于限制行程块的转动角度,从而限制开关筒转动角度,也就是限制开关件420转动角度。所述的开关内筒301底部与下轴环430装配固定,下轴环430上设置有下轴孔431,且开关内筒301内、下轴环430下方还与分管件140密封装配、固定,分管件140内通过分割板142分割为两个不连通的导流分腔141,两个导流分腔141分别与第一支管120、第二支管130一端连通,第一支管120、第二支管130另一端用于插管(相当于鼻饲管)。使用时,第一支管120、第二支管130分别用于导流营养液、药液。所述的上轴孔411与转轴440一端可转动装配,转轴440另一端穿过轴套423后与下轴孔430可转动装配,从而使得开关筒300可以转轴440为中心周向转动,从而带动开关件420同步转动;开关件420上设置有开关内孔421,开关内孔421内固定有封闭部分422,使用时,封闭部分421将导流分腔141封闭,也就是实际使用时,第一支管120、第二支管130只能择一与进液管110连通;所述的轴套423固定在封闭部分421上。优选地,两个导流分腔141截面一样,且可分别与封闭部分421配合、密封。这就使得第一支管120、第二支管130只能择一与进液管110连通成为可能。优选地,当封闭部分422与和第一支管120连通的导流分腔141密封时,开关内孔421与和第二支管130连通的导流分腔141连通,此时,行程块310与第二限位凸起212接触或贴紧;当封闭部分422与和第二支管130连通的导流分腔141密封时,开关内孔421与和第一支管120连通的导流分腔141连通,此时,行程块310与第一限位凸起211接触或贴紧。这种设计使得,可以直接通过第一限位凸起211、第二限位凸起212与行程块310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判断此时进液管与第一支管120还是第二支管130连通,从而方便操作者使用、判断。优选地,所述的封闭部分422上设置有导流斜面4221,所述的导流斜面在封闭部分422上由上倾斜至下,倾斜方向为逐渐靠近轴套423。这种设计使得在实际实用时,导流斜面4221可以将液体充分引导至与开关内孔421连通的第一支管120或第二支管130,从而避免液体堆积,造成输送量不足,影响患者的治疗,或者在进液管处于低位时产生倒流。优选地,参见图9,为了防止未使用时,由于进液管处于低位造成腹内液体导流出进液管,本技术进行如下改进:在两个导流分腔141内分别固定挡环143、密封片144,所述的密封片144一端与分隔板连接固定、密封,另一端为开放端,且挡环143位于密封片144上方,其用于阻挡密封片144向上转动,且当密封片向上转动时会与挡环143端面密封。所述的密封片144具有弹性,其初始状态时,与挡环端面贴紧、密封,在输送药液时,液体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腔导引营养管,包括,进液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液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内管一端连通;/n所述的连接内管内固定有上轴环,所述的上轴环上设置有上轴孔;且连接内管底部与开关件顶部可转动、密封装配;所述的开关件底部装入开关筒的开关内筒中,且与开关内筒装配固定、密封;/n所述的开关内筒底部与下轴环装配固定,下轴环上设置有下轴孔,且开关内筒内、下轴环下方还与分管件密封装配、固定,分管件内通过分割板分割为两个不连通的导流分腔,两个导流分腔分别与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一端连通,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另一端用于插管;所述的上轴孔与转轴一端可转动装配,转轴另一端穿过轴套后与下轴孔可转动装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导引营养管,包括,进液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液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内管一端连通;
所述的连接内管内固定有上轴环,所述的上轴环上设置有上轴孔;且连接内管底部与开关件顶部可转动、密封装配;所述的开关件底部装入开关筒的开关内筒中,且与开关内筒装配固定、密封;
所述的开关内筒底部与下轴环装配固定,下轴环上设置有下轴孔,且开关内筒内、下轴环下方还与分管件密封装配、固定,分管件内通过分割板分割为两个不连通的导流分腔,两个导流分腔分别与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一端连通,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另一端用于插管;所述的上轴孔与转轴一端可转动装配,转轴另一端穿过轴套后与下轴孔可转动装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导引营养管,其特征是:上轴孔为盲孔,其底部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导引营养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管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的开关筒外侧上设置有行程块,行程块位于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导引营养管,其特征是:开关件上设置有开关内孔,开关内孔内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璟寰李啸扬范文帅王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