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计手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90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基于卷轮装置系带系统的血压计手带。市场上血压计的手带,包括可将血压计固定于某一位置,长方形或接近长方形的织物,并在织物上设如魔术贴的固定机构。由于固定机构的限制,造成不便,需要非使用者,如护士的协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Sphygmomanometer stra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hygmomanometer hand strap based on a tether system of a rolling wheel device. The hand strap of sphygmomanometer on the market includes a fixing mechanism which can fix the sphygmomanometer in a certain position, a rectangular or nearly rectangular fabric, and a fixing mechanism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fabric like a magic fastener.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fixed institutions, it is inconvenient and requires the assistance of non users, such as nurs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above technical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压计手带
本技术涉及诊断目的仪器的配件,具体为血压计手带。
技术介绍
市场上血压计的手带,包括可将血压计固定于某一位置,长方形或接近长方形的织物,并在织物上设如魔术贴的固定机构。如臂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时,将织物饶于后臂上,然后使用前述固定机构将织物捆绑于后臂。后臂也被称为上臂。由于臂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时,手带捆绑于后臂。受前臂活动范围所限,同一手的手掌、手指,很难或者不能接触到同一手的后臂,只能接触到同一手的肩头位置;由于电子血压计需要在压紧臂部的情况下,才能测量正确,双手无论如何配合,要做到压紧电子血压计的同时又捆绑牢固手带,是非常困难的。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产品在手带的一端设置宽度与手带相当的环扣,将手带的一端穿过环扣,然后拉扯穿过环扣的这一端,以此达到单人操作就能完成捆绑的功能。这种技术方案造成另一技术问题,拉扯的时候,导致设置在手带上的血压计移位,不能准确地测量。当使用者捆绑完成后尝试将位置调整到准确的位置时,如果捆绑比较牢固,则很难重新调整,如果捆绑不牢固,则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因此,臂式电子血压计的使用,一般需要他人,例如医院里的护士协助。相同的技术问题,在腕式电子血压计手带中也同样存在;由于电子血压计自身的工作原理,无论电子血压计采用分离方式还是采用一体化方式设于手带上,上述技术问题均存在。而水银血压计,有佩戴不便的问题,但是没有移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可以令使用者一人操作即完成捆绑固定的手带。血压计手带采用基于卷轮装置的系带系统作为其捆绑功能的机构。具体地,所述系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系带导向件,所述系带导向件与所述卷轮装置,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手带的中部。考虑到系带导向件可供选择的形状较多,为方便使用,所述系带导向件至少一个设在手带上与所述卷轮装置相对的边沿上。所述系带导向件与所述卷轮装置距离与成年人后臂周长相当。为保证专利技术目的可以实现,所述系带系统的系带长度应符合:所述系带长度≧10cm。考虑到手带不使用时,存放过程中可能导致系带互相缠绕造成不便,所述系带导向件的系带孔朝向手带外部,以减小互相缠绕的可能。也可以通过:所述手带包括上、下两层,所述系带系统的系带设于所述手带上、下两层之间解决;采用这种方式时,所述手带包括上、下两层的部分,其长度在5cm以上。手带设置系带承托件,可以进一步减小互相缠绕的可能。为进一步方便使用者穿戴,所述手带首尾相接成环状。上述技术方案,除了可以解决穿戴不便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解决所述血压计为电子血压计时,捆绑移位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2所示为
技术介绍
中介绍的,通过设置环扣和魔术贴完成捆绑功能的手带。图3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一中的手带。图4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中手带捆绑后臂的操作示意图。图5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中的手带。图6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中取下手带上层后的手带。图7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中取下手带上层后,使用卷轮装置卷绕手带前后的对比图。图8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手带各构造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为手带,101、102为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魔术贴;21为系带,201为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系带导向件,202为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二系带导向件,203为具体实施例二中的系带导向件,204为卷轮装置。3为气囊,4为系带承托件。具体实施方式博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了基于卷轮装置的系带系统的专利,其中包括了201180032591.5。具体实施例将以该系带系统为例,应用于臂式血压计,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如图3所示,手带1为长条状。其中一边沿上设有第一系带导向件201,实施例中,系带导向件201是缝合在手带1上的,但也可以通过粘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到手带上。手带1的中部上设有第二系带导向件202和卷轮装置204。系带21从卷轮装置204出发,经过第一系带导向件201两端的系带孔,再经过第二系带导向件202两端的系带孔,回到卷轮装置。使用者通过旋动卷轮装置204,可以使系带21绕卷,从而使手带1的周长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考虑到成年人的后臂周长,该实施例中,第二系带导向件202与卷轮装置204处于同一垂直位置,第一系带导向件到二者的距离是一样的。第一系带导向件201与第二系带导向件202之间的距离为22cm,第二系带导向件202至另一边沿的距离为27cm,因此,旋动卷轮装置204,可以使手带1的周长在22cm与49cm之间变化,使手带1的周长与成年人的后臂周长相对应,从而使手带1可以较牢固地固定在后臂上。由于旋动卷轮装置204,与
技术介绍
中介绍的拉扯手带,然后粘贴魔术贴不同,不会产生一个后臂切线方向上的力矩,因此不会造成手带的旋转,进而造成血压计的移位,避免了由于血压计移位造成的测量不正确。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一种不便之处在于,系带21裸露在外,导致存放手带时,裸露的系带自身,或者系带与手带之间打结,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为此,更进一步地,手带1包括手带上层18和手带下层19,系带21设于手带上层18与手带下层19之间。手带上层18与手带下层19通过针线缝合,或者粘接的方式,形成管道,系带21通过上述两条管道连接卷轮装置204和系带导向件203,从而形成具体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如图8所示,为使系带21不至于移位、打结等情况出现,在手带上层18、气囊3之间设置系带承托件4。系带承托件4可以使用C形胶等具有一定硬度的零部件构成,通过自身的硬度,承托系带21,限制系带21的自由度,从而降低系带21移位、打结的可能。手带1的两边沿通过缝合、粘接、铆钉等方式相互连接,使手带1呈环状。使用时,可以先将手带1套至后臂,然后旋动卷轮装置204,使手带的直径减小至适当的长度,再修正手带1的位置,使测量的位置正确。然后继续旋动卷轮装置204,是手带1绑紧在使用者的后臂上,考虑到成年人后臂肌肉的情况,绑紧后与调整时手带1的直径差距,应在1.5cm以上,换算成周长则约为5cm以上,因此管道的长度设为5cm以上,系带就在10cm以上。以上操作,使用者可以一人独自完成,从而有别于现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压计手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卷轮装置的系带系统,所述系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系带导向件,所述系带导向件与所述卷轮装置,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手带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压计手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卷轮装置的系带系统,所述系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系带导向件,所述系带导向件与所述卷轮装置,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手带的中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导向件至少一个设在手带上与所述卷轮装置相对的边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导向件与所述卷轮装置距离与成年人后臂周长相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系统的系带长度≧10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礼瑜
申请(专利权)人:均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