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桌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77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桌脚,包括一桌面和用于支撑桌面的两侧板,两侧板之间卡设有用于稳定两侧板和桌面的支撑板,两侧板相对面处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铣槽,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铣槽,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进第一铣槽中并通过第二铣槽与两侧板相互抵接,两侧板固设于所述桌面底面相对两侧,支撑板与两侧板的连接处胶接;支撑板通过开设第二铣槽,与两侧板开设的第一铣槽形成抵接,并在连接处胶接,提高了支撑板与两侧板安装的稳定性与美观度。

A combined table fo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table foot, which comprises a table top and two side plates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table top. A support plate for stabilizing the two side plates and the table to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ide plates. A first milling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two side plates, and two second milling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two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 plate are respectively extended The first milling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side plates mutually through the second milling groove, the two side plates are fixed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desktop bottom surface,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two side plates is glued; the suppor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illing groove of the two side plates through the opening of the second milling groove, and the connection is glued, which improves the stability and aesthetics of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two side pla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桌脚
本技术涉及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桌脚。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桌子多为桌面加桌腿支架,两个桌腿支架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使得桌腿更加稳定。桌子的支撑件大多都与桌腿直接通过螺钉连接,支撑件通过底部安装固定在桌腿上,需要躺在地上对支撑件进行安装固定,且螺钉不能快速对准螺钉孔并迅速打入,安装极不方便。也有部分桌子的支撑件通过侧面进行安装,由于螺钉的方向和支撑件的方向一致,在安装过程中,扳手无法大角度回转,螺纹打入慢、螺钉无法最大限度的预紧,支撑件的安装还是很不方便,而且通过螺钉安装后,整个桌子外观上不美观,影响客户的购买期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组合式桌脚,支撑板通过开设第二铣槽,与两侧板开设的第一铣槽形成抵接,并在连接处胶接,提高了支撑板与两侧板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桌脚,包括一桌面和用于支撑桌面的两侧板,两侧板之间卡设有用于稳定两侧板和桌面的支撑板,两侧板相对面处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铣槽,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铣槽,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进第一铣槽中并通过第二铣槽与两侧板相互抵接。进一步地,两侧板固设于所述桌面底面相对两侧,支撑板与两侧板的连接处胶接。进一步地,第二铣槽沿支撑板厚度方向贯穿,第二铣槽向支撑板两端及远离桌面的一侧开口设置。进一步地,支撑板在与桌面接触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木榫,支撑板通过多个第二木榫与桌面榫连接。进一步地,两侧板在与桌面接触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木榫,两侧板通过多个第一木榫与桌面榫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桌脚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桌脚,支撑板与两侧板胶接,使得支撑板与两侧板装配完成后,在外观上呈直线状,提高了桌脚的美观度,而且支撑板的安装比较简单方便;支撑板和两侧板分别与桌面榫连接,提高了桌面的使用稳定性;支撑板通过开设第二铣槽,与两侧板开设的第一铣槽形成抵接,并在连接处胶接,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板与两侧板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胶接,既实现了家居对于美观上的要求,又延长了家居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相关家居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侧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桌面,2、支撑板,3、侧板、4、第一木榫,5、第二木榫,6、第一铣槽,7、第二铣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桌脚,包括一桌面1和用于支撑桌面的两侧板3,两侧板3固设于所述桌面1底面相对两侧,两侧板3之间卡设有用于稳定两侧板3和桌面1的支撑板2,支撑板2与两侧板3的连接处胶接。如图2、3、4所示,所述两侧板3相对面处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铣槽6,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铣槽7,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进第一铣槽6中并通过第二铣槽7与两侧板3相互抵接。第二铣槽7沿支撑板2厚度方向贯穿,第二铣槽7向支撑板2两端及远离桌面1的一侧开口设置。如图2所示,支撑板2在与桌面1接触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木榫5,支撑板2通过多个第二木榫5与桌面1榫连接。两侧板3在与桌面1接触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木榫4,两侧板3通过多个第一木榫4与桌面1榫连接。如图1所示,安装时,将支撑板2的两端分别伸进两侧板3的第一铣槽6中,两侧板3上的第一铣槽6两侧开口,因此支撑板2通过第二铣槽7可以直接卡接在两侧板3上,节省了伸进过程的外力需求,节省了人力,支撑板2与两侧板3连接完成后,两侧板3和支撑板2分别与桌面1榫连接。两侧板3和桌面1上分别设置有偏心小木榫,支撑板2上开设有与偏心小木榫配合连接的偏心孔,支撑板2通过偏心孔与偏心小木榫的配合连接,提高了支撑板2与两侧板3连接时的对准度和可调节性。进一步地,支撑板2与两侧板3的过盈配合胶接,使得支撑板在承受一定承载力的前提下,其与两侧板不会发生脱离现象,提高了桌脚的使用质量和年限。第二铣槽7在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长度与第一铣槽6的深度的比值为1:1-1.2,优选比值为1:1,其优选比值不仅使得支撑板2与两侧板3之间实现相应位置的无缝卡接,从外观上直观看出支撑板2与两侧板之间直线连接,提高相关装配的美观度,而且节省相关板材的加工,提高了经济效益。进一步地,第二铣槽7以一定的角度向支撑板2长度方向上两端倾斜,其倾斜面与第二铣槽7相邻面呈锐角,第一铣槽6沿深度方向上的倾斜面与第二铣槽7的倾斜面相配合,这种倾斜的配合设置,提高了支撑板2与两侧板之间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支撑板2与两侧板共同对桌面1的承载力。组合式桌脚中各个部件的稳定连接,同时组合式桌脚外周设置有烤漆层,提高了桌脚外观的美观度和稳定性,提高了消费者对于此桌脚的购买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桌脚,包括一桌面(1)和用于支撑桌面的两侧板(3),其特征在于,两侧板(3)之间卡设有用于稳定两侧板(3)和桌面(1)的支撑板(2);/n两侧板(3)相对面上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铣槽(6),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铣槽(7),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进第一铣槽(6)中并通过第二铣槽(7)与两侧板(3)相互抵接;/n第二铣槽(7)以一定的角度向支撑板(2)长度方向上两端倾斜,第一铣槽(6)沿深度方向上的倾斜面与第二铣槽(7)的倾斜面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桌脚,包括一桌面(1)和用于支撑桌面的两侧板(3),其特征在于,两侧板(3)之间卡设有用于稳定两侧板(3)和桌面(1)的支撑板(2);
两侧板(3)相对面上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铣槽(6),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铣槽(7),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进第一铣槽(6)中并通过第二铣槽(7)与两侧板(3)相互抵接;
第二铣槽(7)以一定的角度向支撑板(2)长度方向上两端倾斜,第一铣槽(6)沿深度方向上的倾斜面与第二铣槽(7)的倾斜面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桌脚,其特征在于,两侧板(3)固设于所述桌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啟叶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志邦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