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161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包括:收集回灌单元、雨水净化沟和雨水储存池;收集回灌单元包括雨水收集回灌沟、集水总管和集水支管;集水支管与集水总管设置在雨水收集回灌沟内;集水支管均匀设置在集水总管上,集水支管的上部设置有布水孔;雨水净化沟包括底部和侧壁,雨水净化沟侧壁的横截面为梯形;雨水净化沟的侧壁包括生态植被袋和生态混凝土球,生态植被袋内设置有种植土,生态混凝土球设置在雨水净化沟侧壁的迎水面一侧;雨水储存池设置在雨水净化沟的一端;雨水储存池设置有水泵。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石漠化区域雨水的收集、净化、储存与回灌,通过水土保持改善石漠化现状。

A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reinjection system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reinjection system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which comprises a collection and reinjection unit, a rainwater purification ditch and a rainwater storage pool; a collection and reinjection unit comprises a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reinjection ditch, a water collection main pipe and a water collection branch pipe; the water collection branch pipe and the water collection main pipe are arranged in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reinjection ditch; the water collection branch pipe is uniformly arranged on the water collection main pip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water collection branch pipe is arranged A water distribution hole is arranged; the rainwater purification ditch includes the bottom and the side wall, and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rainwater purification ditch is trapezoid; the side wall of the rainwater purification ditch includes the ecological vegetation bag and the ecological concrete ball, and the planting soil is arranged in the ecological vegetation bag, and the ecological concrete ball is arranged on the upstream side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rainwater purification ditch; the rainwater storage pool is arranged on one end of the rainwater purification ditch; the rainwater storage pool is arranged Equipped with water pump. Through the above methods,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collection, purification, storage and reinjection of rainwater in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and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rough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
技术介绍
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碳酸盐岩发育的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为干扰造成植被持续退化,乃至丧失,导致水土资源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基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或砾石堆积)而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石漠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自然生活和生产劳动,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生态的发展变迁以及人类对自然的过度要求而造成的自然生态更新减弱。石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随之伴随发生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从而造成了大量土地自然资源消退以及生态的退化。石漠化是石漠化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了灾害之源、贫困之因、落后之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了石漠化防治的一些实验性工作,90年代中后期石漠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相继组织开展了石漠化防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当前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防治形式仍很严峻,石漠化治理的任务仍很艰巨,迫切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石漠化防治思路与对策,全面推进石漠化地区的石漠化防治工作。有关石漠化的专题研究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相关用于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的系统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能够实现石漠化区域雨水的收集、净化、储存与回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包括:收集回灌单元、雨水净化沟和雨水储存池;所述收集回灌单元包括雨水收集回灌沟、集水总管和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与集水总管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回灌沟内;所述集水支管均匀设置在所述集水总管上,所述集水支管与集水总管连通,所述集水支管远离集水总管的一端封闭,所述集水支管的上部设置有布水孔;所述雨水净化沟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底部设置在侧壁之间,所述雨水净化沟侧壁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雨水净化沟的侧壁包括生态植被袋和生态混凝土球,所述生态植被袋内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生态混凝土球设置在所述雨水净化沟侧壁的迎水面一侧,所述生态混凝土球的材质为混凝土;所述集水总管与雨水净化沟连通;所述雨水储存池设置在所述雨水净化沟的一端,所述雨水储存池与雨水净化沟连通;所述雨水储存池设置有水泵。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回灌沟的底部低于地面,所述雨水收集回灌沟的顶部高于地面;所述雨水收集回灌沟上设置有溢流槽。优选的,所述集水支管上的布水孔设置为两组,每组布水孔的连线均与集水支管的中心轴平行,同一组中相邻布水孔之间的距离为0.3m~0.7m。优选的,同一竖直截面上的布水孔之间夹角为120°±10°。优选的,所述集水总管与雨水净化沟的连接处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生态植被袋的材质为土工布。优选的,所述雨水净化沟侧壁的边坡比为2:1。优选的,所述生态混凝土球的直径为20cm~30cm。优选的,所述雨水储存池内设置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的材质为水泥砂浆。优选的,所述水泵为潜水泵。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包括收集回灌单元、雨水净化沟和雨水储存池,可实现石漠化区域雨水的收集、净化、储存与回灌,通过水土保持改善石漠化现状,提高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率,可适用于多种地区的石漠化治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中雨水净化沟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中雨水储存池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中集水支管与集水总管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中集水支管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中集水支管铺设位置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中溢流槽的示意图。附图说明:雨水收集回灌沟1、溢流槽11、集水总管2、集水支管3、盲板31、布水孔32、阀门4、雨水净化沟5、生态植被袋51、生态混凝土球52、雨水储存池6、水泵7、地面8、植物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附图,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包括:收集回灌单元、雨水净化沟5和雨水储存池6。收集回灌单元包括雨水收集回灌沟1、集水总管2和集水支管3。雨水收集回灌沟1依据地势布设,设置为半地下结构,即雨水收集回灌沟1的底部低于地面8,雨水收集回灌沟1的顶部高于地面8。具体地,可以设置雨水收集回灌沟1的底部低于地面8为10cm~15cm,顶部高于地面8为10cm~15cm,沟宽15cm~20cm,靠近边坡上沿一般可以利用现有坡面作为雨水收集回灌沟1的侧壁,收集雨水、雨水回灌的同时有利于石漠化区域水土流失的防治。由于雨水收集回灌沟1可根据地势开挖,图中未具体示出。雨水收集回灌沟1靠近边坡下沿沟壁设置有溢流槽11,雨水收集回灌沟1内的雨水可以从溢流槽11处溢出到地面8,对雨水收集回灌沟1附近的地面8进行回灌。溢流槽11之间间隔的距离设置为200cm左右,设置溢流槽11的宽为5cm~10cm,溢流槽11的深为3cm~5cm,便于强降雨雨水溢流以及雨水回用灌溉。集水支管3与集水总管2设置在雨水收集回灌沟1内,集水支管3沿地势横向铺设于雨水收集回灌沟1内,集水支管3均匀设置在集水总管2上,集水支管3与集水总管2连通。集水支管3与集水总管2都可以采用PE材质。集水支管3远离集水总管2的一端封,即集水支管3的末端用盲板31封堵,防止漏水。集水支管3的上部设置有布水孔32,布水孔32的孔径可以设置为6mm左右。集水支管3上的布水孔32设置为两组,每组布水孔32的连线均与集水支管3的中心轴平行,同一组中相邻布水孔32之间的距离为0.3m~0.7m。同一竖直截面上的布水孔32之间夹角为120°±10°,这样的角度设置使得在雨水回灌时能够雨水能够均匀回灌到雨水收集回灌沟1内。雨水净化沟5与集水总管2通过管道连通,集水总管2与雨水净化沟5的连接处设置有阀门4,通过阀门4的开关与关闭来控制雨水的流入流出。雨水净化沟5包括底部和侧壁,底部设置在侧壁之间,雨水净化沟5侧壁的横截面为梯形。雨水净化沟5的侧壁包括生态植被袋51和生态混凝土球52,雨水净化沟5的侧壁就是由生态植被袋51堆砌而成,也就是将生态植被袋51堆成梯形柱体作为雨水净化沟5的侧壁。可以设置雨水净化沟5侧壁的边坡比为2:1,即生态植被袋51按照2:1边坡比堆积成梯形断面。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回灌单元、雨水净化沟和雨水储存池;/n所述收集回灌单元包括雨水收集回灌沟、集水总管和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与集水总管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回灌沟内;所述集水支管均匀设置在所述集水总管上,所述集水支管与集水总管连通,所述集水支管远离集水总管的一端封闭,所述集水支管的上部设置有布水孔;/n所述雨水净化沟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底部设置在侧壁之间,所述雨水净化沟侧壁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雨水净化沟的侧壁包括生态植被袋和生态混凝土球,所述生态植被袋内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生态混凝土球设置在所述雨水净化沟侧壁的迎水面一侧,所述生态混凝土球的材质为混凝土;所述集水总管与雨水净化沟连通;/n所述雨水储存池设置在所述雨水净化沟的一端,所述雨水储存池与雨水净化沟连通;所述雨水储存池设置有水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回灌单元、雨水净化沟和雨水储存池;
所述收集回灌单元包括雨水收集回灌沟、集水总管和集水支管;所述集水支管与集水总管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回灌沟内;所述集水支管均匀设置在所述集水总管上,所述集水支管与集水总管连通,所述集水支管远离集水总管的一端封闭,所述集水支管的上部设置有布水孔;
所述雨水净化沟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底部设置在侧壁之间,所述雨水净化沟侧壁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雨水净化沟的侧壁包括生态植被袋和生态混凝土球,所述生态植被袋内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生态混凝土球设置在所述雨水净化沟侧壁的迎水面一侧,所述生态混凝土球的材质为混凝土;所述集水总管与雨水净化沟连通;
所述雨水储存池设置在所述雨水净化沟的一端,所述雨水储存池与雨水净化沟连通;所述雨水储存池设置有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回灌沟的底部低于地面,所述雨水收集回灌沟的顶部高于地面;所述雨水收集回灌沟上设置有溢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婉清高彦波
申请(专利权)人:星景生态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