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50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20:02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按摩椅,通过整流滤波模块将输入的交流信号转换为初始直流信号,初始直流信号再由受到脉宽调制模块控制的逆变模块进行逆变处理,并由次级整流模块对其进行整流,输出第一优化直流信号、又由直流转换模块将第一优化直流信号转换为第二优化直流信号,最终得到的第一优化直流信号和第二优化直流信号供给按摩椅内部的主控制器、电机或者气泵工作,上述开关电源电路设计简单、节省了PCB板的面积,且取代了传统的电源电路,减小了能效损耗。

A switch power circuit and massage chair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massage chair, which converts the input AC signal into the initial DC signal through the rectifier filter module, the initial DC signal is then inverted by the inverter module controlled by the PWM module, and rectified by the secondary rectifier module, the first optimized DC signal is output, and the first optimized DC signal is converted into the first optimized DC signal by the DC conversion module The first and second optimized DC signals are supplied to the main controller, motor or air pump in the massage chair. The design of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is simple, saving the area of PCB board, and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power supply circuit, reduc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按摩椅
本技术属于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按摩椅。
技术介绍
按摩椅等电器设备内部的电机、气泵等器件以及各个系统均需要由电源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目前,传统的按摩椅电源电路设计复杂、浪费PCB板面积,并且工作和待机时的能效损耗大。因此,传统的按摩椅电源电路存在设计复杂、浪费PCB板面积以及能效损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按摩椅,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设计复杂、浪费PCB板面积以及能效损耗大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用于对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初始直流信号的整流滤波模块;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初始直流信号进行逆变处理后转换成磁能,并将所述磁能进行储存及输出的逆变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连接,用于产生脉宽调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模块进行工作的脉宽调制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磁能转换为次级电流信号,并将所述次级电流信号进行整流后,输出第一优化直流信号的次级整流模块;以及与所述次级整流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优化直流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后,输出第二优化直流信号的直流转换模块。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按摩椅,包括主控制器、电机以及气泵,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电机以及所述气泵进行供电的上述的开关电源电路。上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及按摩椅通过整流滤波模块将输入的交流信号转换为初始直流信号,初始直流信号再由受到脉宽调制模块控制的逆变模块进行逆变处理,并由次级整流模块对其进行整流,输出第一优化直流信号、又由直流转换模块将第一优化直流信号转换为第二优化直流信号,最终得到的第一优化直流信号和第二优化直流信号供给按摩椅内部的主控制器、电机或者气泵工作,上述开关电源电路设计简单、节省了PCB板的面积,且取代了传统的电源电路,减小了能效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源电路中的整流滤波模块、逆变模块、脉宽调制模块以及次级整流模块示例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源电路中的直流转换模块的示例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源电路中的稳压反馈模块的示例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源电路的原理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开关电源电路10,包括整流滤波模块20、逆变模块30、脉宽调制模块40、次级整流模块50以及直流转换模块60。整流滤波模块20用于对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初始直流信号。逆变模块30与整流滤波模块20连接,用于对初始直流信号进行逆变处理后转换成磁能,并将磁能进行储存及输出。脉宽调制模块40与逆变模块30连接,用于产生脉宽调制信号,以控制逆变模块30进行工作。次级整流模块50与逆变模块30连接,用于将磁能转换为次级电流信号,并将次级电流信号进行整流后,输出第一优化直流信号。直流转换模块60与次级整流模块50连接,用于将第一优化直流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后,输出第二优化直流信号。上述的开关电源电路10通过整流滤波模块20对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转换并输出为初始直流信号,初始直流信号再由受到脉宽调制模块40控制的逆变模块30进行逆变处理,并由次级整流模块50对其进行整流,输出第一优化直流信号、又由直流转换模块60将第一优化直流信号转换为第二优化直流信号,最终得到的第一优化直流信号和第二优化直流信号供给用电设备工作,上述开关电源电路设计简单、节省了PCB板的面积,且取代了传统的电源电路,减小了能效损耗。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源电路中的整流滤波模块20、逆变模块30、脉宽调制模块40以及次级整流模块50示例电路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整流滤波模块20包括:交流输入接口CON1、熔断器F1、瞬态抑制二极管D0、第一电阻NTC1、第二电阻R7、第三电阻R15、第四电阻R9、第五电阻R8、第一变压器LF1、第二变压器LF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4、整流桥DB1、第一电容CX1、第二电容C5、第三电容C4以及第四电容EC1。交流输入接口CON1的第一端串接第一电阻NTC1,第二端串接熔断器F1;瞬态抑制二极管D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NTC1和熔断器F1;第一变压器LF1的第一绕组串接在瞬态抑制二极管D0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X1的第一端之间,第二绕组串接在瞬态抑制二极管D0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X1的第二端之间,第二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X1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R15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X1的第二端。第二变压器LF2的第一绕组串接在第二电阻R7的第一端以及整流桥DB1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第二绕组串接在第三电阻R15的第二端以及整流桥DB1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整流桥DB1的第一输入端,阴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4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整流桥DB1的第二输入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脉宽调制模块40;第二电容C5连接在整流桥DB1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之间;第四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5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8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C4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C5的第二端;第四电容EC1连接在第四电阻R9的第一端以及第三电容C4的第二端之间,并且第一端引出高压启动端子,以连接脉宽调制模块40,第二端接地。其中,第一电阻NTC1是热敏电阻。第四电容EC1是有极电容,正极为第一端,负极为第二端,第四电容EC1用于滤波;脉宽调制模块40的第一端连接脉宽调制模块40的高压启动管脚(图2采用HV管脚表示),当交流输入接口CON1输入交流信号时,从整流桥DB1输出的初始直流信号通过第四电容EC1对脉宽调制模块40的供电管脚(图2采用VDD管脚表示)充电,使脉宽调制模块40达到工作电压,开始工作。请参阅图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逆变模块30包括:主变压器T1、第五电容C3、第六电容C8、第七电容EC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对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初始直流信号的整流滤波模块;/n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初始直流信号进行逆变处理后转换成磁能,并将所述磁能进行储存及输出的逆变模块;/n与所述逆变模块连接,用于产生脉宽调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模块进行工作的脉宽调制模块;/n与所述逆变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磁能转换为次级电流信号,并将所述次级电流信号进行整流后,输出第一优化直流信号的次级整流模块;以及/n与所述次级整流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优化直流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后,输出第二优化直流信号的直流转换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对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初始直流信号的整流滤波模块;
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初始直流信号进行逆变处理后转换成磁能,并将所述磁能进行储存及输出的逆变模块;
与所述逆变模块连接,用于产生脉宽调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模块进行工作的脉宽调制模块;
与所述逆变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磁能转换为次级电流信号,并将所述次级电流信号进行整流后,输出第一优化直流信号的次级整流模块;以及
与所述次级整流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优化直流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后,输出第二优化直流信号的直流转换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包括:
交流输入接口、熔断器、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整流桥、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
所述交流输入接口的第一端串接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端串接所述熔断器;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熔断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绕组串接在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之间,第二绕组串接在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绕组串接在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第二绕组串接在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脉宽调制模块;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之间,并且第一端引出高压启动端子,以连接所述脉宽调制模块,第二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模块包括:
主变压器、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以及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阳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第二端连接所述主变压器的第一原边绕组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栅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共点接地;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脉宽调制模块;
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脉宽调制模块,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变压器的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原边绕组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三电阻串接在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脉宽调制模块;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脉宽调制模块;
所述主变压器的副边绕组连接所述次级整流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调制模块包括:
脉宽调制芯片、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三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三十五电阻、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以及第一光耦合器;
所述脉宽调制芯片的栅极控制管脚连接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脉宽调制芯片的采样管脚,第二端接地;所述脉宽调制芯片的高压启动管脚连接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脉宽调制芯片的电阻振荡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地元赵素芳谢宝棠郭贵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必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