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绍彬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42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包括上并线夹、下并线夹,所述上并线夹和下并线夹都为半圆形结构,所述上并线夹顶部设有第一凸起,其下端开口,所述下并线夹为顶部开口,其远离开口方向的下部上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长度小于下并线夹开口的长度,所述第二凸起长度小于上并线夹开口的长度,所述第一凸起与下并线夹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凸起与上并线夹开口配合,所述下并线夹上设有接线孔,所述上并线夹卡装在下并线夹内。本新型在导线和接线压接时不仅不需要将导线截断,而且解决了液压钳挤压接线夹时,导线和接线通过并线夹开口端漏出的问题,使两者压接后接触紧密,电阻很小,不发热,满足大电流电路接线的要求。

A new type of parallel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pipe type parallel clamp,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parallel clamp and a lower parallel clamp. The upper parallel clamp and the lower parallel clamp are semi-circular structures. The top of the upper parallel clam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otrusion, and the lower end is opened. The lower parallel clamp is a top opening, and the lower part which is far away from the opening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rotrusion, and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protrusion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lower parallel clamp The length of the opening,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protrusion is less than the length of the opening of the upper parallel clamp, the first protrusion is matched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lower parallel clamp, the second protrusion is matched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upper parallel clamp, the lower parallel clamp is provided with a wiring hole, and the upper parallel clamp is clamped in the lower parallel clamp. The new type not only does not need to cut off the wire when crimping the wire and the wiring, but also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wire and the wiring leak out through the opening end of the parallel clamp when the hydraulic tong extrudes the wiring clamp, so that the two are closely contacted after crimping, the resistance is very small, and the heating is not generated,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arge current circuit w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
本技术涉及电力配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传统电力输线的导线并接时需要固定导线的螺丝和金属部件的并线夹,这种传统的并线夹体积一般较大,且包含金属构件成本也会较高。对于在导线中间另并接出一根线路的情况,如果布线较多且复杂,使用传统并线夹体积太大,接线处往往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包”,影响美观,如果直接把金属线绞绕在一起,硬质的金属导线,缠绕时会形成固定的形状,很容易引起松动导致的接触不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并线夹,如一端开口的C型、两端开口的H型并线夹,虽然在使用时不用将导线截断,只用将导线和接线接触的地方把绝缘皮剥开后,直接通过开口端放入并线夹中,再通过液压钳压紧并线夹,使并线夹变形从而将导线和接线压紧,最后再将并线夹外围缠绕绝缘带,但是不管是一端开口的C型并线夹,还是两端开口的H型并线夹,因其存在开口结构,液压钳在压接并线夹时,不免导线和接线在外力作用下向并线夹开口端偏移,结果就会出现压接后的导线和接线通过开口端漏出并线夹,也就是不能实现并线夹压接后将导线和接线完全包裹压紧,有可能导致导线和压线接触不紧,尤其在大电流电路中,使用一段时间,就容易出现发热,导致线路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不仅在导线和接线压接时不需要将导线截断,直接将导线和接线放入并线夹内部,并线夹能够上下合上,且缝隙很小,解决了液压钳挤压并线夹时,导线和接线通过并线夹开口端漏出并线夹的问题,从而使导线和接线完全被并线夹包裹压紧,避免了两者压接后接触不紧的问题,电阻为微欧级,能够满足大电流电路的接线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包括上并线夹、下并线夹,所述上并线夹和下并线夹都为半圆形结构,所述上并线夹顶部设有第一凸起,其下端开口,所述下并线夹为顶部开口,其远离开口方向的下部上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长度小于下并线夹开口的长度,所述第二凸起长度小于上并线夹开口的长度,所述第一凸起与下并线夹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凸起与上并线夹开口配合,所述下并线夹上设有接线孔,所述上并线夹卡装在下并线夹内。进一步的,所述上并线夹与下并线夹卡装后形成圆柱状。进一步的,所述上并线夹内卡装导线,下并线夹内卡装接线,导线和接线安装完毕后,用液压钳压紧。进一步的,所述上并线夹上第一凸起两侧和所述下并线夹上第二凸起两侧为加工面,加工面保证上并线夹和下并线夹卡合时能够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孔为多个,形状为圆形或长圆形。进一步的,所述上并线夹上的第一凸起外侧的圆弧与下接线夹上部外侧的圆弧同心,下接线夹上的第二凸起外侧的圆弧与上并线夹下部外侧的圆弧同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上并线夹、下并线夹的设计,使用时,将主导线和接线连接点的绝缘层剥开,通过上并线夹的开口端将导线放入,通过下并线夹的接线孔将支线插入,再将上并线夹通过下并线夹开口端插入并卡装在下并线夹内,此时所述第一凸起长度略小于下并线夹开口的长度,所述第二凸起长度略小于上并线夹开口的长度,又通过加工面的加工,保证上并线夹与下并线夹精密配合,最后用液压钳压紧。本并线夹的设计不仅在导线和接线压接时不需要将导线截断,直接将导线和接线放入并线夹内部,并线夹能够上下合上,且缝隙很小,解决了液压钳挤压并线夹时,导线和接线通过并线夹开口端漏出并线夹的问题,从而使导线和接线完全被并线夹包裹压紧,避免了两者压接后接触不紧的问题,能够满足大电流电路接线的要求;而且本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上并线夹上的第一凸起外侧的圆弧与下接线夹上部外侧的圆弧同心,下接线夹上的第二凸起外侧的圆弧与上并线夹下部外侧的圆弧同心,也就是并线夹压接后,导线被第二凸起与上并线夹形成的圆完全包裹,而第一凸起与下接夹形成的圆又将第二凸起与上并线夹形成的圆包裹,形成两个圆包裹导线,不仅包裹更紧密,而且圆形的体积小,形状方便缠绕绝缘胶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所示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上并线夹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下并线夹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2、3所示,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包括上并线夹1、下并线夹2,所述上并线夹1和下并线夹2都为半圆形结构,所述上并线夹1顶部为第一凸起3,其下端开口,用来将导线放入其内,所述下并线夹2为顶部开口,用来放入上并线夹1,其远离开口方向的下部上面设有第二凸起4,所述第一凸起3与下并线夹2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凸起4与上并线夹1开口配合,所述上并线夹1卡装在下并线夹2内,两者卡装后形成圆柱状,圆柱状结构便于液压钳的压接;所述第一凸起3长度小于下并线夹2开口的长度,所述第二凸起4长度小于上并线夹1开口的长度,保证上并线夹1能够进到下并线夹2内,所述下并线夹2上设有接线孔5,所述接线孔5为多个,形状为圆形或长圆形,从而满足不同接线形状的需要,所述接线孔5用来卡装接线。所述上并线夹1上第一凸起3两侧和所述下并线夹2上第二凸起4两侧为加工面6,加工面6保证上并线夹1和下并线夹2卡合时能够紧密配合,保证液压钳压接时,能够使两者压接紧密,也就是保证导线和接线的压接质量。所述上并线夹1上的第一凸起3外侧的圆弧与下接线夹2上部外侧的圆弧同心,下接线夹2上的第二凸起4外侧的圆弧与上并线夹1下部外侧的圆弧同心。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导线通过上并线夹1开口卡装在上并线夹1内,接线通过接线孔5卡装在下并线夹2内;然后上并线夹1通过下并线夹2的开口卡装在下并线夹2内,两者形成圆柱状;最后,用液压钳将上并线夹1和下并线夹2压紧,并用绝缘带包裹缠紧,即完成导线和接线的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在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包括上并线夹、下并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并线夹和下并线夹都为半圆形结构,所述上并线夹顶部设有第一凸起,其下端开口,所述下并线夹为顶部开口,其远离开口方向的下部上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长度小于下并线夹开口的长度,所述第二凸起长度小于上并线夹开口的长度,所述第一凸起与下并线夹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凸起与上并线夹开口配合,所述下并线夹上设有接线孔,所述上并线夹卡装在下并线夹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包括上并线夹、下并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并线夹和下并线夹都为半圆形结构,所述上并线夹顶部设有第一凸起,其下端开口,所述下并线夹为顶部开口,其远离开口方向的下部上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长度小于下并线夹开口的长度,所述第二凸起长度小于上并线夹开口的长度,所述第一凸起与下并线夹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凸起与上并线夹开口配合,所述下并线夹上设有接线孔,所述上并线夹卡装在下并线夹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并线夹与下并线夹卡装后形成圆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式并线夹,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绍彬
申请(专利权)人:杨绍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