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38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包括互感器主体、上座、底座、透明保护壳以及固定片,互感器主体的顶部连接有上座,上座的表面开有凹槽,所述透明保护壳卡在上座上,所述透明保护壳下表面开有下固定槽,所述下固定槽上开有螺孔五,所述互感器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开有螺孔四,所述底座通过固定片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固定片的四周开有固定孔一,所述固定片的表面开有螺孔六,所述互感器主体的侧面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表面开设有螺孔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可以有效的和母排线连接,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方便的安装在墙壁上,同时可以保证铭牌朝外,方便观察。

A new structure of transform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transformer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transformer main body, an upper base, a base, a transparent protective shell and a fixing piece. The top of the transformer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base, the surface of the upper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transparent protective shell is stuck on the upper bas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transparent protectiv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fixing groove, the lower fix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5, and the transformer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5 The bottom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base,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four, the base is fixed on the wall by a fixing piece, the fix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hole one around, the surface of the fix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six, the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nsformer is connected with a fixing ear, and the surface of the fixing ear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o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it can hav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bus bar wire effectively, and can be conveniently installed on the wall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nameplate can be guaranteed to face outward for convenient obser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属于互感器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现有技术中的电流互感器与母排线的连接方式单一,同时不方便固定在墙壁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包括互感器主体、上座、底座、透明保护壳以及固定片,所述互感器主体的顶部连接有上座,所述上座的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轴线上开设有螺孔二,所述上座的表面还设置有铭牌以及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的表面开有螺孔三,所述透明保护壳卡在上座上,所述透明保护壳下表面开有下固定槽,所述下固定槽上开有螺孔五,所述互感器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开有螺孔四,所述底座通过固定片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固定片的四周开有固定孔一,所述固定片的表面开有螺孔六,所述互感器主体的侧面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表面开设有螺孔一。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以及螺孔二均设有两个,两个凹槽以及螺孔二对称的布置在上座的表面,所述螺孔二与螺栓二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螺孔四设有两个,所述固定片的表面开有多个螺孔六,每两个螺孔六均与两个螺孔四构成一固定单元,该固定单元通过螺栓四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一内设有吸盘,所述吸盘由固定杆以及连接在固定杆底部的吸盘主体构成,所述固定杆安装在固定孔一内,所述吸盘主体与墙壁所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耳设有多个,多个固定耳结构相同,多个固定耳对称的布置在互感器主体的侧面,固定耳表面的螺孔一与螺栓一配合,所述互感器主体通过螺栓一与螺孔一配合,继而与母排线连接。进一步地,当透明保护壳放置在上座上时,上固定块卡在下固定槽内,此时螺孔五与螺孔三位置重合,螺孔五以及螺孔三通过螺栓三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可以有效的和母排线连接,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方便的安装在墙壁上,同时可以保证铭牌朝外,方便观察。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的透明保护壳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的固定片示意图;图中:1-互感器主体、2-上座、3-底座、4-透明保护壳、5-固定片、11-固定耳、12-螺孔一、21-铭牌、22-凹槽、23-螺孔二、24-螺孔三、25-上固定块、31-螺孔四、41-螺孔五、42-下固定槽、51-固定孔一、52-螺孔六。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包括互感器主体1、上座2、底座3、透明保护壳4以及固定片5,互感器主体1的顶部连接有上座2,上座2的表面开有凹槽22,凹槽22的中轴线上开设有螺孔二23,上座2的表面还设置有铭牌21以及上固定块25,上固定块25的表面开有螺孔三24,透明保护壳4卡在上座2上,透明保护壳4下表面开有下固定槽42,下固定槽42上开有螺孔五41,互感器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表面开有螺孔四31,底座3通过固定片5固定在墙壁上,固定片5的四周开有固定孔一51,固定片5的表面开有螺孔六52,互感器主体1的侧面连接有固定耳5,固定耳5表面开设有螺孔一12。请参阅图4,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凹槽22以及螺孔二23均设有两个,两个凹槽22以及螺孔二23对称的布置在上座2的表面,螺孔二23与螺栓二配合,当需要插入导线的时候,通过将螺栓二与螺孔二23分离,便可以将导线插入至螺孔二23内,然后将螺栓二插入螺孔二23内,完成导线的固定。当导线插入至螺栓二后,导线可以通过凹槽22排布,然后将透明保护壳4放置在上座2上,上固定块25卡在下固定槽42内,此时螺孔五41与螺孔三24位置重合,螺孔五41以及螺孔三24通过螺栓三固定连接,配合透明保护壳4,可以实现接线封口功能,可以防止打开接线偷电,同时又能看见内部。请参阅图5,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螺孔四31设有两个,固定片5的表面开有多个螺孔六52,每两个螺孔六52均与两个螺孔四31构成一固定单元,该固定单元通过螺栓四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多个螺孔六52,固定片5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旋转不同的角度,然后在连接底座3,相当于可方便调整互感器主体1方向使得母排线可以横着或者竖着穿越互感器主体1。请参阅图5,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固定孔一51内设有吸盘,吸盘由固定杆以及连接在固定杆底部的吸盘主体构成,固定杆安装在固定孔一51内,吸盘主体与墙壁所接触,通过该设计,方便互感器主体1通过固定片5固定在墙壁上。请参阅图1至图3,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固定耳5设有多个,多个固定耳5结构相同,多个固定耳5对称的布置在互感器主体1的侧面,固定耳5表面的螺孔一12与螺栓一配合,互感器主体1通过螺栓一与螺孔一12配合,继而与母排线连接,这种可以直接将互感器主体1固定在母排线上,而不用底座3固定在墙上。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可以有效的和母排线连接,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方便的安装在墙壁上,同时可以保证铭牌21朝外,方便观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包括互感器主体、上座、底座、透明保护壳以及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主体的顶部连接有上座,所述上座的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轴线上开设有螺孔二,所述上座的表面还设置有铭牌以及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的表面开有螺孔三,所述透明保护壳卡在上座上,所述透明保护壳下表面开有下固定槽,所述下固定槽上开有螺孔五,所述互感器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开有螺孔四,所述底座通过固定片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固定片的四周开有固定孔一,所述固定片的表面开有螺孔六,所述互感器主体的侧面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表面开设有螺孔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包括互感器主体、上座、底座、透明保护壳以及固定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主体的顶部连接有上座,所述上座的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轴线上开设有螺孔二,所述上座的表面还设置有铭牌以及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的表面开有螺孔三,所述透明保护壳卡在上座上,所述透明保护壳下表面开有下固定槽,所述下固定槽上开有螺孔五,所述互感器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开有螺孔四,所述底座通过固定片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固定片的四周开有固定孔一,所述固定片的表面开有螺孔六,所述互感器主体的侧面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表面开设有螺孔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以及螺孔二均设有两个,两个凹槽以及螺孔二对称的布置在上座的表面,所述螺孔二与螺栓二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互感器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孝章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广互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