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24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第一高反射膜、第二高反射膜、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以及电压控制装置;第一滤光片与第二滤光片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高反射膜设置在第一滤光片的外侧,正极电极设置在第一高反射膜表面;第二高反射膜设置在第二滤光片外侧,负极电极设置在第二高反射膜表面;第一滤光片与第二滤光片相对的内侧形成电压控制层;电压控制装置均与正极电极、负极电极电性连接。本申请通过增设电压控制装置,并在镀有高反射膜上设置正、负极,控制电压输出的大小,以使改变第一、二石英板内部电流大小,改变入射光的入射角,从而改变输出中心波长,实现一种红外传感器可监测多种气体。

A filter structure applied in infrared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ter structure applied in an infrared senso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ilter, a second filter, a first high reflection film, a second high reflection film, a positive electrode, a negative electrode and a voltage control device; the first filter and the second filter are arranged horizontally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high reflection film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filter, and the positive electrod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High reflective film surface; the second high reflective film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second filter,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high reflective film surface; the inner side opposite the first filter and the second filter forms a voltage control layer; the voltage control devices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 In this application, by adding a voltage control device and setting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e on the high reflective film, the voltage output size is controlled, so as to change the internal current siz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quartz plates and the incident angle of the incident light, so as to change the wavelength of the output center, so as to realize that an infrared sensor can monitor a variety of g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红外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环保、安全的日益重视,气体监测应运而生,意义重大;其中,红外传感器应用很广,在检测很多种的气体中都使用到它。探测器是红外传感器关键元器件,而红外滤光结构是探测器关键元器件之一,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主流滤光结构为单波长输出滤光结构,滤光片结构是由两块内表面镀有高反射膜(介质或金属膜)的相互平行的高平面度玻璃板或石英板组成,在内表面之间形成多次反射以产生多光束之间的干涉,以获得某一波长的输出;即允许一种特定波长的光通过,而偏离这个波段以外的两侧光信号被阻止,总的来说就是一种滤光片,只能应用于一种气体监测。因此,不同的气体监测需要不同的气体传感器,而环境状况是否安全、良好是由多种气体综合判断,导致多气体检测仪器体积大、功耗大、成本高、不易携带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设计,实现一种传感器同时监测多种气体技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第一高反射膜、第二高反射膜、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以及电压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滤光片与第二滤光片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高反射膜设置在第一滤光片的外侧,所述正极电极设置在第一高反射膜的表面;所述第二高反射膜设置在第二滤光片的外侧,所述负极电极设置在第二高反射膜的表面;所述第一滤光片与第二滤光片相对的内侧形成电压控制层;所述电压控制装置均与正极电极、负极电极电性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滤光片为第一石英板。本技术所述的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滤光片为第二石英板。实施本技术的滤光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增设电压控制装置,并在镀有高反射膜上设置正负极,由电压控制装置控制电压输出的大小,以改变第一石英板、第二石英板内部电流大小,改变入射光的入射角,从而改变输出中心波长,实现一种红外传感器可监测多种气体。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的示意图;其中,1、第一滤光片;2、第二滤光片;3、第一高反射膜;4、第二高反射膜;5、正极电极;6、负极电极;7、电压控制装置;8、电压控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包括第一滤光片1、第二滤光片2、第一高反射膜3、第二高反射膜4、正极电极5、负极电极6以及电压控制装置7;所述第一滤光片与第二滤光片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高反射膜设置在第一滤光片的外侧,所述正极电极设置在第一高反射膜的表面;所述第二高反射膜设置在第二滤光片的外侧,所述负极电极设置在第二高反射膜的表面;所述第一滤光片与第二滤光片相对的内侧形成电压控制层8;所述电压控制装置均与正极电极、负极电极电性连接。本电压控制装置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电压控制装置,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强度,从而控制两个石英板内部电流大小。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滤光片为第一石英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滤光片为第二石英板。本申请的滤光结构可输出波长可变的光,其原理如下:在镀有高反射膜的石英板上通过电压控制来改变输出波长,即在第一石英板通过正极电极输出正电压,第二石英板通过负极电极输出负电压,电压的大小由电压控制装置控制,以使第一石英板、第二石英板内部电流大小改变,改变入射光的入射角,从而改变输出中心波长,实现一种红外传感器可监测多种气体。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如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第一高反射膜、第二高反射膜、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以及电压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滤光片与第二滤光片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高反射膜设置在第一滤光片的外侧,所述正极电极设置在第一高反射膜的表面;所述第二高反射膜设置在第二滤光片的外侧,所述负极电极设置在第二高反射膜的表面;所述第一滤光片与第二滤光片相对的内侧形成电压控制层;所述电压控制装置均与正极电极、负极电极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红外传感器中的滤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第一高反射膜、第二高反射膜、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以及电压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滤光片与第二滤光片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高反射膜设置在第一滤光片的外侧,所述正极电极设置在第一高反射膜的表面;所述第二高反射膜设置在第二滤光片的外侧,所述负极电极设置在第二高反射膜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强陈凌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克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