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113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房间顶部的回风通道,回风通道内设置有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端通过出风风管连接到一个和房间的侧墙相贴设置的出风静压箱,出风静压箱和侧墙相贴一侧下端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出风接口,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通过插接安装结构插接固定到出风接口内,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端面设置通孔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相通,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位于室内一侧的中部或下部开设有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相通的送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装配式墙板结构优化送风方式,有效改善送风效果,具有便于安装,应用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assembled wall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an assembled wall panel, which comprises a return air channel arranged at the top of a room, and an air treatment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return air channe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air outlet end of the air treatment device is connected to an air outlet static pressure box which is arranged close to the side wall of a room through an air outlet duc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air outlet static pressure box which is arranged close to the side wall of a room has downward extension The air outlet interface is formed by extend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assembly wall panel at the air outlet side is fixed to the air outlet interface through the plug-i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assembly wall panel at the air outlet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nal channel of the assembly wall panel at the air outlet side. The assembly wall panel at the air outlet sid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r lower part of the indoor side and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supply hol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nal channel of the assembly wall panel at the air outlet side. The utility model can optimize the air supply mode by using the assembled wall panel structu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ir supply effec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flexible application, low cost,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空调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少建筑业对环境的污染,国家提倡装配式建筑。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现有的装配式墙板结构已逐渐成熟,其内部构造为规整的孔道,整体轻便,易于安装,具有通用性、实用性和标准化。另一方面,在室内通风技术中,传统的送风方式为混合通风。于建筑空间上部布置送风装置和送、回风口,不占用下部建筑空间(工作区),其特点是速度高、动量大、紊流送风。但是,其在送风过程中卷席大量室内空气,工作区一般处于回风或者排风环境中,通风效率、卫生条件相对较差。而且在冬季供暖时,由于热空气密度较低,容易形成温度分层现象,舒适性差且效果不理想。故怎样结合装配式墙板结构的建筑房间,改善通风方式,提高空调通风效率,提高室内容易舒适性,成为有待考虑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利用装配式墙板结构,优化送风方式,有效改善送风效果,便于安装,应用灵活,成本低廉的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房间顶部的回风通道,回风通道内设置有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端通过出风风管连接到一个和房间的侧墙相贴设置的出风静压箱,出风静压箱为沿侧墙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出风静压箱和侧墙相贴一侧下端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出风接口,侧墙内部竖直安装有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通过插接安装结构插接固定到出风接口内,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端面设置通孔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相通,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位于室内一侧的中部或下部开设有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相通的送风孔。这样,充分利用了装配式墙板,在完成室内装饰功能的同时,装配式墙板内部通道构成送回风系统的风道,使得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能够被送至房间中下部再送出,送出风流能够更好地到达室内中下部和地面位置,优化了送风方式,有效改善了送风效果,且具有便于安装,成本低廉的优点。作为优化,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包括压接设置于出风接口靠墙一侧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外侧之间的弹性构件,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外侧和弹性构件之间以及内侧和出风接口室内一侧侧面之间各自压接设置有橡胶垫,还包括连接螺钉,连接螺钉沿出风接口室内一侧水平向外固定到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这样,装配式墙板依靠弹性构件压紧并采用螺钉实现固定,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固定可靠稳定的优点,设置的橡胶垫可以提高密封效果避免缝隙漏风。进一步地,弹性构件包括位于中部水平设置的弹簧,还包括位于弹簧上下两侧的伸缩材料。这样即可保证提供较好的弹性,又可以避免漏风。通过采用上述插接安装结构,装配式墙板通过螺钉固定和弹簧推接的方式与静压箱体的出风口紧密连接,并在接缝间设置橡胶层,能够提高装配式墙板与静压箱出风接口交接处的密封性。在施工过程中,该连接方式可以使静压箱和装配式墙板快速连接,安装方便快捷、应用灵活。进一步地,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室内面由高导热材料构成,面板表面涂有高发射率涂层形成辐射面,并再涂有一层憎水材料层,防止结露。这样装配式墙板室内辐射面与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内的被处理空气进行换热,将冷量或热量传递给装配式墙板室内辐射面,最后通过辐射面对室内进行辐射换热。进一步地,房间的侧墙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层。以减少无效热损。进一步地,送风孔内侧下部设置有弧形的导流板。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出风,保证出风顺畅。另外,具体实施时,送风孔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设置为多列、多排孔口等各种形式。作为优化,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进出风方向水平设置的风机盘管,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设有电动二通阀。这样具有结构简单,利于设置,成本低廉等优点。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室内设置温度控制器,根据室内用户的冷热需求,对风机盘管回水管上的电动二通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并且通过控制风机的转速来调整送风量,从而实现对室温的控制。作为一种优化方式,送风孔位于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位于室内一侧的下部靠近地板位置,回风通道靠近室内另一侧位置的下表面设置回风口。这样,由于送风口位置近地板,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该送风气流下沉到地面,并沿地板蔓延到全室,形成空气湖;空气受到热羽流的卷吸作用以及所述的远离装配式墙板出风口一端上方的回风口的抽吸作用而缓慢上升,达到类似于置换通风的效果,并且污染性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进入回风通道内,由空气处理装置带动实现循环处理。进一步地,回风通道两侧均设置有空气处理装置,回风通道中部位置设置有回风口。这样,能够实现墙板双侧送风的效果。作为另外一种优化方式,房间内和出风静压箱相对的另一侧侧墙上端设置有回风静压箱,回风静压箱出风口通过风管和空气处理装置进口相连,回风静压箱为沿侧墙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回风静压箱和侧墙相贴一侧下端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回风接口,侧墙内部竖直安装有回风侧装配式墙板,回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通过插接安装结构插接固定到回风接口内,回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端面设置通孔和回风侧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相通,回风侧装配式墙板位于室内一侧的中部或下部开设有和回风侧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相通的回风口。实施时,回风侧装配式墙板具体构造和安装结构可以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保持一致,不在此详述。这样,可以实现层式送风的送风形式,更好地提高房间内整体循环送风效果。作为再一种优化方式,空气处理装置可以安装在房间顶部中间位置,空气处理装置的回风口直接向下开设并和室内相通,房间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出风静压箱。这样,可以实现墙板双侧送风的效果。进一步地,空气处理装置为空气处理机组,安装设置VAV-BOX控制器,根据室内温度的测量信号控制风阀开度实现变风量。进一步地,空气处理装置进风端还可以外接新风管道。以输入部分新风,实现室内换风效果。进一步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混风箱,空气处理机组出风端通过风管接入到两侧的出风静压箱,空气处理机组进风端接有混风箱,混风箱具有向下开设的所述回风口,还具有所述的水平向外开设的新风管道。这样,室内的回风口将室内污染性空气送回混风箱,与新风管引入的新风混合,被空气处理机组处理后的空气从风管通过出风静压箱送至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实现墙板双侧送风的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空调系统可以利用对立的两面装配式墙板的内部孔道作为送、回风风道,可有效减少部件体积和数量,降低系统占用空间,便于安装,并且可以根据实际装配式墙板的安装方案实现多种形式送风。2.当送风气流通过装配式墙板的规整孔道从靠近地面的墙板下部孔口出风时,在重力作用下,沿地板蔓延全室,形成空气湖;空气受到热羽流的卷吸作用以及上部室内回风口的抽吸作用而缓慢上升,达到类似置换通风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减少送风过程对室内空气的卷吸,将新鲜空气直接送达工作区,提高人体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房间顶部的回风通道,回风通道内设置有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端通过出风风管连接到一个和房间的侧墙相贴设置的出风静压箱,出风静压箱为沿侧墙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出风静压箱和侧墙相贴一侧下端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出风接口,侧墙内部竖直安装有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通过插接安装结构插接固定到出风接口内,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端面设置通孔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相通,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位于室内一侧的中部或下部开设有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相通的送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房间顶部的回风通道,回风通道内设置有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端通过出风风管连接到一个和房间的侧墙相贴设置的出风静压箱,出风静压箱为沿侧墙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出风静压箱和侧墙相贴一侧下端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出风接口,侧墙内部竖直安装有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通过插接安装结构插接固定到出风接口内,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端面设置通孔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相通,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位于室内一侧的中部或下部开设有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内部孔道相通的送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安装结构包括压接设置于出风接口靠墙一侧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外侧之间的弹性构件,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端外侧和弹性构件之间以及内侧和出风接口室内一侧侧面之间各自压接设置有橡胶垫,还包括连接螺钉,连接螺钉沿出风接口室内一侧水平向外固定到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弹性构件包括位于中部水平设置的弹簧,还包括位于弹簧上下两侧的伸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出风侧装配式墙板室内面由高导热材料构成,面板表面涂有高发射率涂层形成辐射面,并再涂有一层憎水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墙板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房间的侧墙和出风侧装配式墙板之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华赖诗璇杨璨汪文倩郑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