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100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连杆、棘爪滑块、外壳支架与安装在外壳支架上的发电机、动力摇杆、内齿轮、棘轮齿轮以及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经棘轮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所述内齿轮置于动力摇杆上,内齿轮轴心位于铰链处,端面与铰链轴线垂直;所述棘轮齿轮通过轴承与外壳支架相连;所述棘轮齿轮内侧设置棘轮结构;所述动力摇杆通过铰链与外壳支架连接;所述推盘置于动力推杆相对于内齿轮的一侧,端面与铰链轴线垂直;所述连杆通过铰链将两侧动力杆相互连接;所述棘爪滑块,安装在发电机输入轴的导轨上,并置于棘轮槽内,棘爪滑块下方安装弹簧。

An energy recovery device for the pressure of automobile tire to the grou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nergy recovery device for the ground pressure of an automobile tir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a pawl slider, a housing bracket and a generator, a power rocker, an internal gear, a ratchet gear and a push plate installed on the housing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put shaft of the generator is meshed with the internal gear through the spur gear; the internal gear is arranged on the power rocker, and the internal gear axis is arranged on the hinge At the chain, the end fac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hinge axis; the ratchet ge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using bracket through the bearing; the ratchet gear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ratchet structure; the power rock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using bracket through the hinge; the push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power push rod relative to the internal gear, and the end fac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hinge axis;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bars on both sides through the hinge; the spine The pawl slide is installed on the guide rail of the input shaft of the generator, and is placed in the ratchet groove, and a spring is installed under the pawl sl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轮胎能量回收
,特别是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在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而其中存在的各种隐藏能源也是未有使用,其中,汽车轮胎也有很多可利用能量,比如惯性能、轮胎内能等等。在车辆行驶时,轮胎与地面接触,便会对地面产生压力,而这个压力便是隐藏的动力来源,其原理就是将源源不断的动力能源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存储后的电能可满足车辆内部电气系统的用电需求。目前已公开的车辆能源回收装置虽然可以对相关能源加以利用,但这些隐藏能源产生不稳定,利用与转化效率不高,产生的电压相位不稳,长期工作时对相关电子设备会产生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利用更加稳定有效的对地压力,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产生稳定的可回收能源。本专利技术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连杆、棘爪滑块、外壳支架与安装在外壳支架上的发电机、动力摇杆、内齿轮、棘轮齿轮以及推盘,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经单向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所述内齿轮置于动力摇杆上,内齿轮轴心位于铰链处,端面与铰链轴线垂直,使得内齿轮绕铰链轴线转动;所述棘轮齿轮通过轴承与外壳支架相连;所述棘轮齿轮内侧设置棘轮结构,实现齿轮单向带动发电机旋转;所述动力摇杆通过铰链与外壳支架连接;所述推盘置于动力摇杆相对于内齿轮的一侧,端面与铰链轴线垂直,实现压力沿着推盘缘施加,通过推盘将力传递到动力摇杆上;所述连杆通过铰链将两侧动力杆相互连接,实现两侧动力摇杆的联动,在轮毂高速运转时,可以实现推盘的迅速归位;所述棘爪滑块,安装在发电机输入轴的导轨上,并置于棘轮槽内,棘爪滑块下方安装弹簧,以保证棘爪滑块归位。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以汽车本身对地面的压力为动力来源,稳定又高效,并且设置的单向齿轮使得发电机单向运转,保证了发电机输出的电流相位稳定,避免给储电设备或用电设备带来损害,且通过连杆连接的两个发电机,可产生双倍电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作状态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输入轴。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棘轮齿轮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棘轮齿轮与输入轴装配体轴侧剖视图图中:1:外壳支架;2动力摇杆;3:连杆;4:推盘;5:内齿轮;6:发电机;7:棘轮齿轮;8:轮胎;9:铰链;10:轴承;11:棘爪滑块;12:棘轮;13:导轨;14:弹簧;15:输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图4给出,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连杆3、棘爪滑块11、外壳支架1与安装在外壳支架上的发电机6、动力摇杆2、内齿轮5、棘轮齿轮7以及推盘4,所述发电机6的输入轴15经棘轮齿轮7与内齿轮5啮合;所述内齿轮5置于动力摇杆2上,内齿轮5轴心位于铰链9处,端面与铰链9轴线垂直;所述动力摇杆2通过铰链9与外壳支架1连接。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四杆机构、齿轮啮合以及棘轮传动的原理来实现整体结构的工作。所述连杆3通过铰链将两侧动力摇杆2相互连接。两侧动力摇杆2设置相同长度,实现相同的摆动,在这种联动作用下,保证轮毂上方动力摇杆2每次都能回到初始位置。在所述动力摇杆2相对于内齿轮5的一侧设置推盘4,端面与铰链9轴线垂直。当推盘4受到对地压力时,会将压力传递到动力摇杆2上,使得动力摇杆2绕铰链9作摆动,同时带动动力摇杆2上的内齿轮5绕铰链9旋转,实现将对地压力转化为齿轮运转的动力。所述棘轮齿轮7通过轴承10与外壳支架1相连,这样保证棘轮齿轮7的稳定运转;棘轮齿轮7与内齿轮5啮合,实现将对地压力产生的运动传递给棘轮齿轮7。所述棘轮齿轮7内侧设置棘轮12结构,在与棘爪滑块11的配合下,实现棘轮齿轮7对输入轴15的单向作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输入轴15一端的圆盘两侧分别设有导轨13。所述棘爪滑块11整体结构设计为下方为与导轨13配合的滑块,上方设计为与棘轮12配合的棘爪,将其安置在输入轴15的导轨13中,并置于棘轮槽内;棘爪滑块11下方安装弹簧14,在弹簧14的作用力下,实现棘爪滑块11的快速归位。本专利技术工作时,下方推盘4受到对地压力,通过以上所述的运动传递,使得棘轮齿轮7正转,在棘爪对棘轮的抵制作用下,将棘轮齿轮7的扭矩通过导轨13传递到输入轴上;与此同时,上方的棘轮齿轮7在连杆3的推动下,通过运动传递,进行反转,此时内部的棘爪滑块在导轨13内滑动,对棘轮没有抵制作用,实现了棘轮齿轮的自由转动,并不传递扭矩,这样即可保证输入轴15的单向旋转,实现稳定发电。所述棘爪滑块11在发电机6的输入轴15同一母线上设置两个,圆周方向上应设置至少一处,是为了保证棘轮结构运动传递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当推盘接触地面时,圆弧状推盘4可以保证不会与地面发生强烈的冲击且对地压力能够持续稳定的施加在推盘4上;推盘4地面接触面设有橡胶摩擦花纹,是为了在接触地面时能够增加摩擦,同时起到缓冲对地压力对推盘4的冲击,以此提高推盘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将外壳支架1安装在车轮外侧,保证推盘4外缘高于轮胎8外缘,当轮胎8运转时,推盘4外缘接触地面,通过圆弧外缘作用,对地压力被传递到动力摇杆2上,使得动力摇杆2绕铰链9旋转,从而带动动力摇杆2上的内齿轮5绕铰链9旋转,随后在啮合作用下棘轮齿轮7正向旋转,棘轮齿轮7内侧棘轮12受到棘爪滑块11的抵制,扭矩通过导轨13内壁传递到输入轴12,从而带动发电机6输入轴12旋转发电。于此同时在连杆3的传递下,轮毂上方的推盘4被推出轮胎8边缘,上方棘轮齿轮7反向旋转,棘轮齿轮7内侧棘轮12不受棘爪滑块11的抵制,棘轮齿轮7自由旋转,棘轮齿轮7无法带动发电机6输入轴12旋转。如此反复,这样在实现单向带动发电机6的同时保证了轮胎8在高速运转时推盘4能够及时归位,实现持续单向发电的过程。而且本专利技术有上下两个发电机单向转动发电,可以产生双倍电量。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成本低廉,利用稳定高效的轮胎对地压力为动力来源,实现能量的有效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连杆(3)、棘爪滑块(11)、外壳支架(1)与安装在外壳支架上的发电机(6)、动力摇杆(2)、内齿轮(5)、棘轮齿轮(7)以及推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6)的输入轴(15)经棘轮齿轮(7)与内齿轮(5)啮合;所述内齿轮(5)置于动力摇杆(2)上,内齿轮(5)轴心位于铰链(9)处,端面与铰链(9)轴线垂直;所述动力摇杆(2)通过铰链(9)与外壳支架(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包括连杆(3)、棘爪滑块(11)、外壳支架(1)与安装在外壳支架上的发电机(6)、动力摇杆(2)、内齿轮(5)、棘轮齿轮(7)以及推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6)的输入轴(15)经棘轮齿轮(7)与内齿轮(5)啮合;所述内齿轮(5)置于动力摇杆(2)上,内齿轮(5)轴心位于铰链(9)处,端面与铰链(9)轴线垂直;所述动力摇杆(2)通过铰链(9)与外壳支架(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齿轮(7)通过轴承(10)与外壳支架(1)相连;所述棘轮齿轮内侧设置棘轮(12)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5)一端的圆盘两侧分别设有导轨(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对地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滑块(11)整体结构设计为下方为与导轨(13)配合的滑块,上方设计为与棘轮(12)配合的棘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童来永斌王龙陈秀程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