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装配式内装吊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0914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装配式内装吊顶系统,包括墙板、乳胶漆涂层以及成品踢脚线,墙板底部设有成品踢脚线,成品踢脚线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墙板内侧表面设有乳胶漆涂层,成品踢脚线和墙板底部一侧固定连接,墙板顶部位于成品踢脚线同侧设有竹木纤维板,竹木纤维板内顶部设有第二灯带,竹木纤维板内底部设有第一灯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功能实用,将传统做法的三个工种合并为一个工种,节省了人工,节省了转接件、埋件、及焊材的材料成本,使得转接件在改进传统转接件实用性功能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其经济性,同时干法作业和施工,绿色环保,进度快、易维护,减少施工时间。

A light-duty assembled ceil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ht assembly type interior ceil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wall panel, an emulsion paint coating and a finished skirting line. The bottom of the wall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finished skirting line which is made of stainless steel.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wall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n emulsion paint coating. The finished skirting lin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wall panel. The top of the wall panel is locat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finished skirting line and is provided with bamboo wood fib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and practical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the three types of traditional methods into one type of work, saves labor, saves the material cost of adapter, embedded parts and welding materials, and improves the traditional conversion of adap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utility function of the connector greatly increases its economy, and at the same time, dry 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st progress, easy maintenance, reduce construction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装配式内装吊顶系统
本技术涉及吊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轻型装配式内装吊顶系统,属于吊顶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阶段传统吊顶用的是:传统木龙骨,石膏板和乳胶漆组成。明显的缺点是:需要工种比较复杂,如果有吊灯,需要电工、木工和油漆工三个工作,做工比较复杂;安装时间长,而且刮腻子和乳胶漆需要两遍,每遍完成需要等待干透再施工,所以施工时间也比较长,拖长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轻型装配式内装吊顶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轻型装配式内装吊顶系统,包括墙板、乳胶漆涂层以及成品踢脚线,所述墙板底部设有成品踢脚线,所述成品踢脚线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墙板内侧表面设有乳胶漆涂层,所述成品踢脚线和墙板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墙板顶部位于成品踢脚线同侧设有竹木纤维板,所述竹木纤维板内顶部设有第二灯带,所述竹木纤维板内底部设有第一灯带,所述竹木纤维板底部一侧与墙板接触面设有墙板阴角,所述竹木纤维板顶部一侧靠近第二灯带处设有金属条,所述金属条通过金属卡件连接于第二灯带一侧。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卡件通过硅胶固定于墙板上。作为优选,所述成品踢脚线和金属条均通过自攻螺栓固定于墙板上,且所述成品踢脚线和自攻螺丝之间设有。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灯带和第一灯带结构一致,均为LED灯带。作为优选,所述竹木纤维板为“L”型结构。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本技术首先通过木龙骨打底先打基层,再通过挂件的方式,将“L”型竹木纤维板挂在墙板的内墙上,对室内空间不产生影响,因此正常的层间封修措施即可将其隐藏,其中,金属卡件通过硅胶固定于墙板上,拆装方便,节约工时;成品踢脚线和金属条均通过自攻螺栓固定于墙板上,且成品踢脚线和自攻螺丝之间设有橡胶配件,使吊装系统更加稳定,同时防止安装过程中对墙面的磨损;第二灯带和第一灯带结构一致,均为LED灯带,提高装饰性,更加美观;竹木纤维板为“L”型结构,便于第二灯带和第一灯带的固定和安装,本技术结构紧凑,功能实用,将传统做法的三个工种合并为一个工种,节省了人工,节省了转接件、埋件、及焊材的材料成本,使得转接件在改进传统转接件实用性功能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其经济性,同时干法作业和施工,绿色环保,进度快、易维护,减少施工时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测侧视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图中:1、墙板;2、乳胶漆涂层;3、成品踢脚线;4、橡胶配件;5、金属卡件;6、第二灯带;7、墙板阴角;8、第一灯带;9、竹木纤维板;10、金属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端部”、“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开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一种轻型装配式内装吊顶系统,包括墙板1、乳胶漆涂层2以及成品踢脚线3,墙板1底部设有成品踢脚线3,成品踢脚线3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墙板1内侧表面设有乳胶漆涂层2,成品踢脚线3和墙板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墙板1顶部位于成品踢脚线3同侧设有竹木纤维板9,竹木纤维板9内顶部设有第二灯带6,竹木纤维板9内底部设有第一灯带8,竹木纤维板9底部一侧与墙板1接触面设有墙板阴角7,竹木纤维板9顶部一侧靠近第二灯带6处设有金属条10,金属条10通过金属卡件5连接于第二灯带6一侧。金属卡件5通过硅胶固定于墙板1上,拆装方便,节约工时;成品踢脚线3和金属条10均通过自攻螺栓固定于墙板1上,且成品踢脚线3和自攻螺丝之间设有橡胶配件4,使吊装系统更加稳定,同时防止安装过程中对墙面1的磨损;第二灯带6和第一灯带8结构一致,均为LED灯带,提高装饰性,更加美观;竹木纤维板9为“L”型结构,便于第二灯带6和第一灯带8的固定和安装。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首先通过木龙骨打底先打基层,再通过挂件的方式,将“L”型竹木纤维板9挂在墙板1的内墙上,对室内空间不产生影响,因此正常的层间封修措施即可将其隐藏,其中,金属卡件5通过硅胶固定于墙板1上,拆装方便,节约工时;成品踢脚线3和金属条10均通过自攻螺栓固定于墙板1上,且成品踢脚线3和自攻螺丝之间设有橡胶配件4,使吊装系统更加稳定,同时防止安装过程中对墙面1的磨损;第二灯带6和第一灯带8结构一致,均为LED灯带,提高装饰性,更加美观;竹木纤维板9为“L”型结构,便于第二灯带6和第一灯带8的固定和安装,本技术结构紧凑,功能实用,将传统做法的三个工种合并为一个工种,节省了人工,节省了转接件、埋件、及焊材的材料成本,使得转接件在改进传统转接件实用性功能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其经济性,同时干法作业和施工,绿色环保,进度快、易维护,减少施工时间。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本技术首先通过木龙骨打底先打基层,再通过挂件的方式,将“L”型竹木纤维板挂在墙板的内墙上,对室内空间不产生影响,因此正常的层间封修措施即可将其隐藏,其中,金属卡件通过硅胶固定于墙板上,拆装方便,节约工时;成品踢脚线和金属条均通过自攻螺栓固定于墙板上,且成品踢脚线和自攻螺丝之间设有橡胶配件,使吊装系统更加稳定,同时防止安装过程中对墙面的磨损;第二灯带和第一灯带结构一致,均为LED灯带,提高装饰性,更加美观;竹木纤维板为“L”型结构,便于第二灯带和第一灯带的固定和安装,本技术结构紧凑,功能实用,将传统做法的三个工种合并为一个工种,节省了人工,节省了转接件、埋件、及焊材的材料成本,使得转接件在改进传统转接件实用性功能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其经济性,同时干法作业和施工,绿色环保,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装配式内装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1)、乳胶漆涂层(2)以及成品踢脚线(3),所述墙板(1)底部设有成品踢脚线(3),所述成品踢脚线(3)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墙板(1)内侧表面设有乳胶漆涂层(2),所述成品踢脚线(3)和墙板(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墙板(1)顶部位于成品踢脚线(3)同侧设有竹木纤维板(9),所述竹木纤维板(9)内顶部设有第二灯带(6),所述竹木纤维板(9)内底部设有第一灯带(8),所述竹木纤维板(9)底部一侧与墙板(1)接触面设有墙板阴角(7),所述竹木纤维板(9)顶部一侧靠近第二灯带(6)处设有金属条(10),所述金属条(10)通过金属卡件(5)连接于第二灯带(6)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装配式内装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1)、乳胶漆涂层(2)以及成品踢脚线(3),所述墙板(1)底部设有成品踢脚线(3),所述成品踢脚线(3)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墙板(1)内侧表面设有乳胶漆涂层(2),所述成品踢脚线(3)和墙板(1)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墙板(1)顶部位于成品踢脚线(3)同侧设有竹木纤维板(9),所述竹木纤维板(9)内顶部设有第二灯带(6),所述竹木纤维板(9)内底部设有第一灯带(8),所述竹木纤维板(9)底部一侧与墙板(1)接触面设有墙板阴角(7),所述竹木纤维板(9)顶部一侧靠近第二灯带(6)处设有金属条(10),所述金属条(10)通过金属卡件(5)连接于第二灯带(6)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陆悦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君道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