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902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在上墙体上的第一螺杆、安装在下墙体上的第二螺杆、及对穿螺母,所述上墙体和下墙体之间设有楼层,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与对穿螺母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与对穿螺母的下端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第一螺杆安装在上墙体上,第二螺杆安装在下墙体上,且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与对穿螺母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的连接。另外,此种连接结构,使得上墙体和下墙体能在工厂预先加工制得,再在现场利用本连接结构实现上墙体和下墙体之间的连接,从而减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量,缩短了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周期。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ssembly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n assembly type building,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crew installed on the upper wall, a second screw installed on the lower wall, and a pair of through nuts. A floo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wall and the lower wall,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pair of through nuts by threads,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pair of through nuts by threads. The first screw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wall, the second screw is installed on the lower wall, and the first screw and the second screw are connected with the opposite through nut thread,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pper wall and the lower wall. In addition,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enables the upper wall and the lower wall to be pre processed in the factory, and 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pper wall and the lower wall can be realized in the field by using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so as to reduce the on-site construction amount of th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and shorten the on-sit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轻钢墙体和轻钢楼层的建造工艺因受上下轻钢墙间连接结构的限制,多为现场组装轻钢龙骨、填充保温棉和安装内、外墙装饰板。其缺点如下:其一,对现场施工场地要求高,然而现场施工条件一般达不到要求,造成材料进水或受潮;其二,现场组装轻钢墙体和楼层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无法保证装配式建筑快速交付;其三,轻钢墙体和轻钢楼层现场制作需要各种专业施工人员,施工成本高。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将已制作好的上下墙体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的建造效率,缩短现场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能实现上墙体和下墙体之间的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在上墙体上的第一螺杆、安装在下墙体上的第二螺杆、及对穿螺母,所述上墙体和下墙体之间设有楼层,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与对穿螺母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与对穿螺母的下端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墙体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呈L形,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一连接部固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上墙体固接,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第一连接部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螺栓与上墙体固接。进一步地,所述下墙体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穿过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呈L形,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三连接部和与第三连接部固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下墙体固接,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第三连接部上。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部通过第二螺栓与下墙体固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第二螺杆上设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和第二连接螺纹的旋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上墙体和下墙体均为轻钢墙体。进一步地,所述上墙体包括上轻钢龙骨、与上轻钢龙骨固接的上外墙装饰板、与上轻钢龙骨固接的上内墙装饰板、及上墙体保温棉,所述上墙体保温棉填充在上内墙装饰板和上外墙装饰板之间。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第一螺杆安装在上墙体上,第二螺杆安装在下墙体上,且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与对穿螺母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的连接。同时,上墙体和下墙体之间设有楼层,上述连接结构实现了三者间的固定。另外,此种连接结构,使得上墙体和下墙体能通过预制的方式在工厂预先加工制得,再在现场利用本连接结构实现上墙体和下墙体之间的连接,从而减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量,缩短了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及对穿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上墙体53下连接部11上轻钢龙骨6楼层12上外墙装饰板71第一连接板13上内墙装饰板711第一连接部14上墙体保温棉712第二连接部2第一螺杆72第一螺母21第一连接螺纹73第一螺栓3下墙体81第二连接板4第二螺杆811第三连接部41第二连接螺纹812第四连接部5对穿螺母82第二螺母51中连接部83第二螺栓52上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在上墙体1上的第一螺杆2、安装在下墙体3上的第二螺杆4、及对穿螺母5,上墙体1和下墙体3之间设有楼层6,第一螺杆2的下端与对穿螺母5的上端螺纹连接,第二螺杆4的上端与对穿螺母5的下端螺纹连接。本技术中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第一螺杆2安装在上墙体1上,第二螺杆4安装在下墙体3上,且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4均与对穿螺母5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上墙体1与下墙体3之间的连接。同时,上墙体1和下墙体3之间设有楼层6,上述连接结构实现了三者间的固定。另外,此种连接结构,使得上墙体1和下墙体3能通过预制的方式在工厂预先加工制得,再在现场利用本连接结构实现上墙体1和下墙体3之间的连接,从而减少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量,缩短了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周期。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上墙体1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板71,第一连接板7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螺杆2的上端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螺母72螺纹连接。该第一螺母72及第一连接板71能给第一螺杆2的上端施加向上的拉力。同时,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71呈L形,第一连接板71包括第一连接部711和与第一连接部711固接的第二连接部712,第二连接部712与上墙体1固接,第一连接孔位于第一连接部711上。且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712通过多个第一螺栓73与上墙体1固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板71与上墙体1间的固接。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下墙体3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板81,第二连接板8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螺杆4的下端穿过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螺母82螺纹连接。该第二螺母82及第二连接板81能给第二螺杆4的下端施加向下的拉力。同时,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81呈L形,第二连接板81包括第三连接部811和与第三连接部811固接的第四连接部812,第四连接部812与下墙体3固接,第二连接孔位于第三连接部811上。且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部812通过多个第二螺栓83与下墙体3固接,从而实现第二连接板81与下墙体3间的固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2上设有第一连接螺纹21,第二螺杆4上设有第二连接螺纹41,第一连接螺纹21和第二连接螺纹41的旋向相反。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螺纹21具体为左旋螺纹,第二连接螺纹41为右旋螺纹。本实施例中上墙体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上墙体(1)上的第一螺杆(2)、安装在下墙体(3)上的第二螺杆(4)、及对穿螺母(5),所述上墙体(1)和下墙体(3)之间设有楼层(6),所述第一螺杆(2)的下端与对穿螺母(5)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4)的上端与对穿螺母(5)的下端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上墙体(1)上的第一螺杆(2)、安装在下墙体(3)上的第二螺杆(4)、及对穿螺母(5),所述上墙体(1)和下墙体(3)之间设有楼层(6),所述第一螺杆(2)的下端与对穿螺母(5)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4)的上端与对穿螺母(5)的下端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体(1)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板(71),所述第一连接板(7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杆(2)的上端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螺母(7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71)呈L形,所述第一连接板(71)包括第一连接部(711)和与第一连接部(711)固接的第二连接部(712),所述第二连接部(712)与上墙体(1)固接,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第一连接部(7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712)通过第一螺栓(73)与上墙体(1)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墙体(3)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板(81),所述第二连接板(8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杆(4)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垚皞沈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遥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