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海伦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89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包括主撑块、撑杆和底板,主撑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三根撑杆,且主撑块底端设置有两块底板,撑杆顶端嵌入设置有转盘,且撑杆通过转盘与主撑块转动连接,撑杆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且撑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撑板,撑杆最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垫;且底板顶端焊接有轨道,底板通过轨道与主撑块活动连接,且两块底板外侧均焊接有矩形块,该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通过两侧的撑杆能够将住房的压迫力集中在主撑块整体,并互相分担住房重量对主撑块所产生的压力,进行相互分担抵消,让连接机构整体更牢固,避免搭建好的住房出现安全隐患。

A folding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hou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onnecting mechanism, in particular to a folding house connect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main support block, a support bar and a base plat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main support block are provided with three support bars,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main support block is provided with two base plates, the top end of the support bar is embedded with a rotary table, and the support bar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upport block through the rotary tabl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bar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rotary shaft, and the support bar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connected by rotating the shaf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ad; and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is welded with a track, and the bottom plat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upporting block through the track, and the outside of the two bottom plates are welded with rectangular blocks. This folding housing connection mechanism can concentrate the house's pressure on the main supporting block as a whole through the supporting rods on both sides, and share the house weight with the main supporting block The generated pressure shall be shared and offset with each other, so as to make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stronger as a whole and avoid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n the built ho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连接机构
,具体为一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板房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板房屋。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树立了环保节能、快捷高效的建筑理念。但现有的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所使用的范围大多在工厂或工地临时住房处,而由于是临时住房,会需要多次的搭建及拆卸进行循环使用,且折叠式的连接机构之间相比平常的固定连接机构松散,不能够对住房进行良好的固定,让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其次,有时住房的面积大小不同,且连接机构不便于去配合住房的大小,导致连接机构连接不到住房的墙板,影响到连接机构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所使用的范围大多在工厂或工地临时住房处,而由于是临时住房,会需要多次的搭建及拆卸进行循环使用,且折叠式的连接机构之间相比平常的固定连接机构松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包括主撑块、撑杆和底板,所述主撑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三根撑杆,且主撑块底端设置有两块底板,所述撑杆顶端嵌入设置有转盘,且撑杆通过转盘与主撑块转动连接,所述撑杆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且撑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杆最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垫;且底板顶端焊接有轨道,所述底板通过轨道与主撑块活动连接,且两块底板外侧均焊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且底板底端均焊接有钢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撑块顶端活动连接有顶板,且顶板中均匀分布有三个长块,并长块与顶板焊接,所述长块左右两侧均开有卡口。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杆之间呈均匀对立分布,并撑杆夹角的角度为135°,且左右两侧的撑杆中分别分布有两块撑板,且撑杆之间均通过转轴与撑板相接触。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块通过卡口卡接在撑杆顶端。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通过轨道在主撑块中进行左右移动,并底板的长度至少为2m。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铁由钕铁硼、四氧化三铁组成,且磁铁通过顶板与金属墙板相吸附。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撑块由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和碳素钢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主撑块左右两侧均有三根撑杆,在使用者安装连接机构时,通过转盘可将撑杆转动,并将撑杆转至垂直,让撑杆支撑主撑块,然后使用者可将顶板放置主撑块上,并将长块中的卡口卡接在撑杆顶端,从而固定好撑杆,避免撑杆转动倾斜导致连接机构倒塌,在放置好后,使用者可使用螺栓贯穿于底垫并与住房的地面进行连接,从而将住房与连接机构固定,且因为撑杆之间呈均匀对立分布,撑杆夹角的角度为135°,通过两侧的撑杆能够将住房的压迫力集中在主撑块整体,并互相分担住房重量对主撑块所产生的压力,进行相互分担抵消,让连接机构整体更牢固,避免搭建好的住房出现安全隐患。2、使用者在固定住房的过程中,如出现住房面积较宽导致连接机构与之不匹配的情况,就可将两个钢块向外推出,同时让底板通过轨道在主撑块中进行左右移动,并因为底板的长度至少为2m,且两块底板相加的长度为4m,能够将连接机构展开延长4m,便于匹配范围较广的住房面积,防止连接机构与住房不匹配导致无法固定连接机构,接着在矩形块与墙板接触后,使用者可使用螺栓贯穿于矩形块对底板进行固定,并且通过由钕铁硼、四氧化三铁组成的磁铁能够与墙板的金属相吸附,使得进一步固定好底板,防止底板与墙板连接产生松动导致直接影响到连接机构整体的牢固性,提高连接机构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卡口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磁铁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撑块;2-撑杆;3-转盘;4-底垫;5-撑板;6-磁铁;7-转轴;8-顶板;9-长块;10-卡口;11-轨道;12-底板;13-矩形块;14-钢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包括主撑块1、撑杆2和底板12,主撑块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三根撑杆2,且主撑块1底端设置有两块底板12,撑杆2顶端嵌入设置有转盘3,且撑杆2通过转盘3与主撑块1转动连接,撑杆2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7,且撑杆2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有撑板5,撑杆2最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垫4,在使用者安装连接机构时,可将撑杆2转至垂直,让撑杆2支撑主撑块1,主撑块1顶端活动连接有顶板8,且顶板8中均匀分布有三个长块9,并长块9与顶板8焊接,长块9左右两侧均开有卡口10,长块9通过卡口10卡接在撑杆2顶端,然后使用者可将顶板8放置主撑块1上,并将卡口10卡在撑杆2上,从而固定好撑杆2,避免撑杆2转动倾斜导致连接机构倒塌,在放置好后,使用者可使用螺栓贯穿于底垫4并与住房的地面进行连接,从而将住房与连接机构固定,且因为撑杆2之间呈均匀对立分布,并撑杆2夹角的角度为135°,且左右两侧的撑杆2中分别分布有两块撑板5,且撑杆2之间均通过转轴7与撑板5相接触,通过撑杆2能够将住房的压迫力集中在主撑块1整体,并互相分担住房重量对主撑块1所产生的压力,进行相互分担抵消,让连接机构整体更牢固,避免搭建好的住房出现安全隐患,其次,在使用者需要折叠连接机构时,可移出拆下螺栓并移出连接机构,拿下顶板8让卡口10不再与撑杆2固定,从而能够通过转盘3转动撑杆2,将撑杆2转动倾斜至一定角度,同时转轴7会进行转动,而撑板5通过转轴7能够对撑杆2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撑板5阻碍到撑杆2之间进行折叠,便于使用者存放连接机构进行下一次的使用;底板12顶端焊接有轨道11,且底板12通过轨道11与主撑块1活动连接,两块底板12外侧均焊接有矩形块13,且矩形块1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6,底板12底端均焊接有钢块14,使用者在固定住房的过程中,如出现住房面积较宽导致连接机构与之不匹配的情况,就可将两个钢块14向外推出,同时底板12通过轨道11在主撑块1中进行左右移动,并底板12的长度至少为2m,且两块底板12相加的长度为4m,能够将连接机构展开延长4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包括主撑块(1)、撑杆(2)和底板(12),所述主撑块(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三根撑杆(2),且主撑块(1)底端设置有两块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2)顶端嵌入设置有转盘(3),且撑杆(2)通过转盘(3)与主撑块(1)转动连接,所述撑杆(2)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7),且撑杆(2)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有撑板(5),所述撑杆(2)最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垫(4);且底板(12)顶端焊接有轨道(11),所述底板(12)通过轨道(11)与主撑块(1)活动连接,且两块底板(12)外侧均焊接有矩形块(13),所述矩形块(1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6),且底板(12)底端均焊接有钢块(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包括主撑块(1)、撑杆(2)和底板(12),所述主撑块(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三根撑杆(2),且主撑块(1)底端设置有两块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2)顶端嵌入设置有转盘(3),且撑杆(2)通过转盘(3)与主撑块(1)转动连接,所述撑杆(2)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7),且撑杆(2)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有撑板(5),所述撑杆(2)最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垫(4);且底板(12)顶端焊接有轨道(11),所述底板(12)通过轨道(11)与主撑块(1)活动连接,且两块底板(12)外侧均焊接有矩形块(13),所述矩形块(1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6),且底板(12)底端均焊接有钢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房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撑块(1)顶端活动连接有顶板(8),且顶板(8)中均匀分布有三个长块(9),并长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伦区国维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邓海伦区国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