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89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竖梁及设置在竖梁上的工字梁,竖梁和工字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设置有连接板主体,连接板主体两端设置有连接上板和连接下板,连接下板中部设置有连接凹槽,连接凹槽上设置有凹槽板,凹槽板下端设置有垫片,连接板主体两侧面均设置有加强架,连接板下端设置有辅助连接板,两个相邻工字梁之间设置有工字梁连接块,每个工字梁与每个工字梁连接块之间均设置有工字梁辅助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竖梁与工字梁的整体连接稳定性,且连接板内部设置了加强架,提高了梁结构的稳定性,并利用工字梁连接块和工字梁辅助连接块的使用,增加了梁与梁之间的连接便捷性。

A construction beam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beam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vertical beam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an I-beam arranged on the vertical beam.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vertical beam and the I-beam,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main body,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main body are arranged with a connecting upper plate and a connecting lower plat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nnecting lower plate is arranged with a connecting groove, and the connecting groove is arranged with a groove plate, A gaske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groove plate, a reinforc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 auxiliary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 I-beam connecting block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I-beams, and an auxiliary connecting block is arranged between each I-beam and each I-beam connecting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overall connection stability of the vertical beam and the I-beam,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frame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beam structure, and the use of the I-beam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I-beam auxiliary connecting block increases the connection convenience between the beam and th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梁结构是建筑施工常用的原料,然而,以往的建筑施工梁结构连接不方便,结构不牢固,且梁与梁之间连接件复杂,操作难度大,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竖梁及设置在所述竖梁上的工字梁,所述竖梁和所述工字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连接板主体,所述连接板主体两端设置有连接上板和连接下板,所述连接下板中部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上设置有凹槽板,所述凹槽板下端设置有垫片,所述连接板主体两侧面均设置有加强架,所述连接板下端设置有辅助连接板,两个相邻所述工字梁之间设置有工字梁连接块,每个所述工字梁与每个工字梁连接块之间均设置有工字梁辅助连接块。进一步而言,所述基座和所述竖梁之间设置有竖梁底座,且竖梁与竖梁底座为固定连接、基座与竖梁底座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竖梁底座内部设置有垫板。进一步而言,所述辅助连接板包括有辅助连接板主体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辅助连接板主体两个直角边上的辅助连接上板、辅助连接下板,且所述辅助连接上板与连接下板、所述辅助连接下板与竖梁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加强架包括有加强圆环及设置在所述加强圆环两端的加强连接块。进一步而言,所述工字梁辅助连接块包括有工字梁辅助连接主体及设置在所述工字梁辅助连接主体一侧的工字梁辅助连接侧板,且所述工字梁辅助连接主体与工字梁连接块、所述工字梁辅助连接侧板与工字梁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工字梁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强加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由于设置有工字梁连接块、工字梁辅助连接块,使工字梁便于水平连接、垂直连接和交叉连接,使用方便,由于设置有连接板和辅助连接板,且连接板内部设置了加强架,提高了竖梁与工字梁的整体连接稳定性,由于本技术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安装方便,便于拆装,有利于多次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的A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的连接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的辅助连接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的辅助连接板的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的加强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的工字梁辅助连接块的示意图。图中:1-基座、2-竖梁、3-竖梁底座、4-垫板、5-工字梁、6-强加块、7-连接板、701-连接板主体、702-连接上板、703-连接下板、704-连接凹槽、705-凹槽板、8-辅助连接板、801-辅助连接板主体、802-辅助连接上板、803-辅助连接下板、9-垫片、10-加强架、1001-加强连接块、1002-加强圆环、11-工字梁连接块、12-工字梁辅助连接块、1201-工字梁辅助连接主体、1202-工字梁辅助连接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到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基座1、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竖梁2及设置在所述竖梁2上的工字梁5,所述竖梁2和所述工字梁5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设置有连接板主体701,所述连接板主体701两端设置有连接上板702和连接下板703,便于连接工字梁5和辅助连接板8,所述连接下板703中部设置有连接凹槽704,所述连接凹槽704上设置有凹槽板705,便于连接竖梁2,所述凹槽板705下端设置有垫片9,所述连接板主体701两侧面均设置有加强架10,增加连接板7的承载力,所述连接板7下端设置有辅助连接板8,便于连接竖梁2和连接板7,增加稳定性,两个相邻所述工字梁5之间设置有工字梁连接块11,便于连接相邻的工字梁5,每个所述工字梁5与每个工字梁连接块11之间均设置有工字梁辅助连接块12。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和所述竖梁2之间设置有竖梁底座3,且竖梁2与竖梁底座3为固定连接、基座1与竖梁底座3通过连接件连接,增加竖梁2与基座1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所述竖梁底座3内部设置有垫板4。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连接板8包括有辅助连接板主体801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辅助连接板主体801两个直角边上的辅助连接上板802、辅助连接下板803,且所述辅助连接上板802与连接下板703、所述辅助连接下板803与竖梁2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增加了辅助连接板8与竖梁2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架10包括有加强圆环1002及设置在所述加强圆环1002两端的加强连接块1001,提高加强架10的结构稳定性和连接板7的承载力。本实施例中,所述工字梁辅助连接块12包括有工字梁辅助连接主体1201及设置在所述工字梁辅助连接主体1201一侧的工字梁辅助连接侧板1202,便于连接工字梁5和工字梁连接块11,且所述工字梁辅助连接主体1201与工字梁连接块11、所述工字梁辅助连接侧板1202与工字梁5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工字梁5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强加块6,增加了工字梁5的承载力。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连接件,连接基座1和竖梁底座3,并使竖梁2竖直,将垫片9放在竖梁2上端面,将连接板7通过连接件连接垫片9和竖梁2,并使连接板7水平固定,然后在连接板7下端两侧均安装辅助连接板8,并用连接件,固定连接板7和竖梁2,再通过吊装装置,吊起工字梁5,使工字梁5水平放置在连接板7上端,并且使工字梁5的端面与连接板7接触,然后利用连接件,固定工字梁5和连接板7,再将工字梁辅助连接块12连接在工字梁5的两端,并通过工字梁连接块11连接工字梁辅助连接块12,通过工字梁连接块11上工字梁辅助连接块12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工字梁5的水平连接、垂直连接和交叉连接,使用方便。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与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基座(1)、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竖梁(2)及设置在所述竖梁(2)上的工字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2)和所述工字梁(5)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设置有连接板主体(701),所述连接板主体(701)两端设置有连接上板(702)和连接下板(703),所述连接下板(703)中部设置有连接凹槽(704),所述连接凹槽(704)上设置有凹槽板(705),所述凹槽板(705)下端设置有垫片(9),所述连接板主体(701)两侧面均设置有加强架(10),所述连接板(7)下端设置有辅助连接板(8),两个相邻所述工字梁(5)之间设置有工字梁连接块(11),每个所述工字梁(5)与每个工字梁连接块(11)之间均设置有工字梁辅助连接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基座(1)、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竖梁(2)及设置在所述竖梁(2)上的工字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2)和所述工字梁(5)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设置有连接板主体(701),所述连接板主体(701)两端设置有连接上板(702)和连接下板(703),所述连接下板(703)中部设置有连接凹槽(704),所述连接凹槽(704)上设置有凹槽板(705),所述凹槽板(705)下端设置有垫片(9),所述连接板主体(701)两侧面均设置有加强架(10),所述连接板(7)下端设置有辅助连接板(8),两个相邻所述工字梁(5)之间设置有工字梁连接块(11),每个所述工字梁(5)与每个工字梁连接块(11)之间均设置有工字梁辅助连接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和所述竖梁(2)之间设置有竖梁底座(3),且竖梁(2)与竖梁底座(3)为固定连接、基座(1)与竖梁底座(3)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竖梁底座(3)内部设置有垫板(4)。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