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836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包括:两个侧壁、设在侧壁前端外侧的安装座,两个所述侧壁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有导向曲杆、下导条棒、上导条棒、横杆,所述横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侧壁上且其上设有双层喇叭口,所述下导条棒、所述上导条棒一端与侧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调节旋钮固定在所述侧壁上所述下导条棒、所述上导条棒上设有倒“八”型的横向控制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加强牵伸区条子内纤维的相互渗透,混合效果好,喂入棉条宽度可控,适应性广,操作简单,拆卸方便,易清理,上下层条子排列紧密有序。

A double layer guide for sliver blend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uble-layer guide bar device for sliver blending, which comprises two side walls, an installation base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and the outside of the side wall, between the two side walls are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guide curved bar, a lower guide bar, an upper guide bar and a crossbar from front to back, the crossbar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by bolts and is provided with a double-layer bell mouth, the lower guide bar and the upper guide bar One en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the other end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by adjusting knob, and the lower guide bar and the upper guide bar are provided with inverted \eight\ type horizontal control arm;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rough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mutual penetration of fibers in the drafting area strip is enhanced, the mixing effect is good, the width of the feeding strip is controllable, the adaptability is wide,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Single, easy to disassemble, easy to clean,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are arranged in close o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
本技术涉及纺纱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
技术介绍
并条工序中的不同原料混纺,尤其是条混对纱线乃至织物的成分控制来说越来越重要,与原料混合相比,条混能更精确地控制混合比例,节省成本,并且操作简单,工艺明确,在面料消费者、纱线采购厂家的要求下,越来越多的纱线生产厂家采用条混工艺进行生产,目前并条机通过对喂入条子的并合牵伸,使得条子在抽长拉细的过程中,条子中的纤维达到混合效果,但是混合效果不明显,为了达到要求的混合效果,生产厂家不得不通过反复多次并合工序改善棉条内纤维的混合效果,例如涤/棉混纺比35/65的涤棉纱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3-4道并条混合工序,才能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反复多次的条混工序不仅增长了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效率,人员能耗等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而且经过反复多次的并合牵伸后,条子内纤维之间地抱合力大大降低,使得条子在后道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断条,影响生产效率;条子也很容易产生意外牵伸,导致条干恶化,产生额外的细节等,因此能使得不同原料的条子经过并条机并合牵伸使纤维能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加强牵伸区条子内纤维的相互渗透,混合效果好。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包括:两个侧壁、设在侧壁前端外侧的安装座,两个所述侧壁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有导向曲杆、下导条棒、上导条棒、横杆,所述横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侧壁上且其上设有双层喇叭口,所述下导条棒、所述上导条棒一端与侧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调节旋钮固定在所述侧壁上所述下导条棒、所述上导条棒上设有倒“八”型的横向控制臂。优选的,所述调节旋钮包括固定在侧壁上的刻度盘、穿过所述刻度盘且与所述下导条棒、所述上导条棒上的螺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优选的,所述刻度盘上设有观察孔,所述下导条棒、所述上导条棒上设有观察柱。优选的,所述双层喇叭口包括两个带通孔的侧板、两个与侧板连接的弯板。优选的,所述横向控制臂包括两个弯曲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加强牵伸区条子内纤维的相互渗透,混合效果好,喂入棉条宽度可控,适应性广,操作简单,拆卸方便,易清理,上下层条子排列紧密有序。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调节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双层喇叭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刻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侧壁,2为安装座,3为导向曲杆,4为下导条棒,5为上导条棒,6为横杆,7为双层喇叭口,8为横向控制臂,9为刻度盘,10为调节螺杆,11为侧板,12为弯板,13为螺孔,14为观察柱,15为观察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包括:两个侧壁1、设在侧壁1前端外侧的安装座2,安装座2上设有安装口,通过安装座2将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固定在在牵伸区的喂入端,两个侧壁1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有导向曲杆3、下导条棒4、上导条棒5、横杆6,横杆6通过螺栓固定在侧壁1上且其上设有双层喇叭口7,下导条棒4、上导条棒5一端与侧壁1转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调节旋钮固定在侧壁1上,下导条棒4、上导条棒5上设有倒“八”型的横向控制臂8,调节旋钮包括固定在侧壁1上的刻度盘9、穿过刻度盘9且与下导条棒4、上导条棒5上的螺孔13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10,调节螺杆10包括转动盘、带螺纹的转杆,旋转转动盘使得转杆旋转进入螺孔13内,拧紧转动盘后下导条棒4、上导条棒5固定在侧壁上,刻度盘9上设有观察孔15,观察孔15一共有12个,按圆周均匀的排列在刻度盘9上,下导条棒4、上导条棒5上设有观察柱14,观察柱14设在靠近刻度盘9的一侧,随下导条棒4、上导条棒5的调整,观察柱14到达不同的位置,通过观察孔15方便可直观的记录下导条棒4、上导条棒5被调整的位置;双层喇叭口7包括两个带通孔的侧板11、两个与侧板11连接的弯板12,横杆6插入侧板11的通孔内,双层喇叭口7入口小于出口,横向控制臂8包括两个弯曲杆。工作时,条子从双层喇叭口7的入口进入,横杆6使其分层,上层条子通过上导条棒4的上端和导向曲杆3的下端进入牵伸区,下层条子通过下导条棒5的上端和导向曲杆3的下端进入牵伸区,上层条子与下层条子叠加喂入牵伸区。上层条子和下层条子在牵伸区内上皮辊和下罗拉的作用下,条子中的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相互渗透,使得牵伸后输出的条子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横向控制臂8固定在上导条棒4和下导条棒5上,通过调节旋钮调节横向控制臂8的位置,刻度盘9可以确定调节的位置。从而达到控制喂入棉条排列松紧的目的,以适应不同喂入棉条数量的要求。通过对并条机牵伸原理、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的运动分析,在牵伸罗拉座喂入端加装一导条器装置,使得条子进入牵伸区之前的状态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排列,从而达到改善混合效果的目的。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加强牵伸区条子内纤维的相互渗透,混合效果好,喂入棉条宽度可控,适应性广,操作简单,拆卸方便,易清理,上下层条子排列紧密有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侧壁、设在侧壁前端外侧的安装座,两个所述侧壁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有导向曲杆、下导条棒、上导条棒、横杆,所述横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侧壁上且其上设有双层喇叭口,所述下导条棒、所述上导条棒一端与侧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调节旋钮固定在所述侧壁上所述下导条棒、所述上导条棒上设有倒“八”型的横向控制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侧壁、设在侧壁前端外侧的安装座,两个所述侧壁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有导向曲杆、下导条棒、上导条棒、横杆,所述横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侧壁上且其上设有双层喇叭口,所述下导条棒、所述上导条棒一端与侧壁转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调节旋钮固定在所述侧壁上所述下导条棒、所述上导条棒上设有倒“八”型的横向控制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子混纺用双层导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包括固定在侧壁上的刻度盘、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艳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