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50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包括搅拌腔体以及与沿搅拌腔体长度方向平行且置于腔体内的搅拌棒,所述搅拌棒周侧沿轴向开有多条胶体流道,且每两条胶体流道之间均通过搅拌槽连通,所述搅拌腔体侧壁向内延伸出多个搅拌桨,且每个所述搅拌桨均置于搅拌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采用搅拌棒与搅拌腔体侧壁的搅拌桨相配合的方式,简化搅拌棒的结构,使得搅拌腔体内易于清洗。

A kind of colloid stirring structure of glue filling machine used for brush wire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lloid stirring structure of a glue filling machine for brush wire prod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stirring cavity and a stirring rod which is parallel to and placed in the cavit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tirring cavity. The surrounding side of the stirring rod is axial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lloid flow channels, and each two colloid flow channels are communicated through a stirring tank, the side wall of the stirring cavity extends a plurality of stirring paddles inward, and Each stirring paddle is arranged in a stirring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lloid stirring structure of a glue filling machine used for brush wire production. The mixing rod is matched with the stirring paddl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mixing chamber to simplify the structure of the mixing rod and make the mixing chamber easy to cl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
本技术属于胶体搅拌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
技术介绍
在毛刷的刷丝生产中,通常将原料打入特质的混胶装置中,通常的混胶装置包括塑料制成的混胶管以及在混胶管内转动搅拌的搅拌桨,将胶体原料打入混胶管内,旋转搅拌桨对混胶管的胶体进行搅拌,搅拌后的胶体从搅拌管中排出,且为了使胶体搅拌均匀通常将搅拌桨上的折流片结构设置的较为复杂,边角部位较多,不便于清理,现在在完成一次混胶工作后,通常将混胶管和搅拌桨拆下丢弃,从而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以简化搅拌桨结构,便于混胶后对搅拌结构内部进行清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包括搅拌腔体以及与沿搅拌腔体长度方向平行且置于腔体内的搅拌棒,所述搅拌棒周侧沿轴向开有多条胶体流道,且每两条胶体流道之间均通过搅拌槽连通,所述搅拌腔体侧壁向内延伸出多个搅拌桨,且每个所述搅拌桨均置于搅拌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腔体设于一搅拌管内,且所述搅拌桨设于搅拌管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每两条胶体流道和每两条搅拌槽之间向外延伸出阻挡块。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管底部与一出料嘴连接,所述搅拌棒底端向下向内延伸出一锥体,且所述锥体置于出料嘴内。进一步的,所述锥体沿周开有多个出料槽。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槽与胶体流道数量相等。进一步的,每条所述胶体流道均有一出料槽与之处于同一直线。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管顶部设有进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多个与搅拌腔体连通的进料孔以及一冲水孔。进一步的,每条所述胶体流道顶端均与一进料槽连通,且所述进料槽沿搅拌棒周向设置,所述进料口和充水口均与进料槽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采用搅拌棒与搅拌腔体侧壁的搅拌桨相配合的方式,简化搅拌棒的结构,使得搅拌腔体内易于清洗;采用多条胶体流道,并将没条流道相互连通的方式,并将胶体流道与搅拌桨相互配合,使得胶体在流道内流动的过程中进行混合搅拌,增加搅拌效果,使胶体混合更均匀,同时使得胶体能更快的在搅拌管内流动;采用锥体和在锥体上开出的出料槽,在出料的过程中将多条胶体流道内的胶体进一步搅拌,使得胶体混合更加均匀。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适用于本技术所述搅拌结构的灌胶机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灌胶机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搅拌结构剖视图;图4为搅拌棒示意图;图5为密封套环示意图;图6为滑动密封组件内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2-连接板;3-连接管;31-阶梯孔;4-密封套环;41-凸台;42-第四密封圈;5-进料单元;51-进料盘;52-进料孔;53-冲水孔;54-中心孔;6-滑动密封件;61-第一管套;62-第二管套;63-弹簧;64-环槽;65-第三密封圈;7-搅拌棒;71-固定端;72-搅拌槽;73-胶体流道;74-阻挡块;75-锥体;76-出料槽;77-进料槽;8-搅拌管;81-搅拌腔;82-搅拌桨;83-第一密封圈;9-出料盘;91-出料嘴;92-第二密封圈;10-吊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包括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刚性的搅拌管8以及沿搅拌管8长度方向设置于搅拌管8内的刚性的搅拌棒7,所述搅拌管8上方设有进料单元5,所述搅拌棒7下方设有出料单元;所述搅拌棒7顶部设有用于和电机1固定的固定端71,且所述固定端71中心延轴向向下开有螺孔,所述螺孔能与电机1的输出轴端部螺接,所述搅拌棒7周侧延轴向方向开有多条胶体流道73,所述搅拌棒7沿长度方向依次开有多条沿周向设置的搅拌槽72,且每条搅拌槽72均与多条胶体流道73连通,每两条胶体流道73与两条搅拌槽72之间设有阻挡块74,用于分隔每条胶体流道73和每条搅拌槽72,所述固定端下方设有进料槽77,且所述进料槽77与每条胶体流道73连通,用于在进料时容纳胶体原料,同时向胶体流道73中输送胶体原料。所述搅拌管8内设有搅拌腔81,所述搅拌腔81内壁向内延伸出多个搅拌桨82,且每个搅拌桨82均延伸至搅拌槽72内,且每个搅拌槽72内至少设有一搅拌桨82,所述阻挡块74与搅拌管8内壁贴合,用于在搅拌棒7转动过程中将胶体流道73内的胶体沿搅拌槽72搅动到其他胶体流道73内,从而对至少两种胶体进行搅拌;所述进料单元5包括进料盘51,所述进料盘51开有中心孔54,所述搅拌棒7穿过中置于搅拌管8内,所述搅拌盘侧壁向中心孔54方向开有多个进料孔52以及一个冲水孔53,所述进料盘51的中心孔54与搅拌棒7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搅拌管8顶部设有第一密封圈83,所述搅拌管8顶部紧抵于搅拌盘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密封圈83设于中心孔54周侧;所述出料单元包括出料盘9,所述出料盘9中心向下延伸出出料嘴91,所述出料嘴91内设有第二密封圈92,所述出料盘9上表面紧抵于搅拌管8下端,且所述第二密封圈92紧抵于搅拌管8下端面上,所述搅拌棒7向下向内延伸出锥体75,所述锥体75置于出料嘴91内,所述锥体75沿周开有出料槽76,使得搅拌管8内的胶体能沿出料槽76从出料嘴91排出,且所述出料槽与胶体流道数量相等,且能一一对应,且相互对应的出料槽与胶体流道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腔(81)体以及与沿搅拌腔(81)体长度方向平行且置于腔体内的搅拌棒(7),所述搅拌棒(7)周侧沿轴向开有多条胶体流道(73),且每两条胶体流道(73)之间均通过搅拌槽(72)连通,所述搅拌腔(81)体侧壁向内延伸出多个搅拌桨(82),且每个所述搅拌桨(82)均置于搅拌槽(7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腔(81)体以及与沿搅拌腔(81)体长度方向平行且置于腔体内的搅拌棒(7),所述搅拌棒(7)周侧沿轴向开有多条胶体流道(73),且每两条胶体流道(73)之间均通过搅拌槽(72)连通,所述搅拌腔(81)体侧壁向内延伸出多个搅拌桨(82),且每个所述搅拌桨(82)均置于搅拌槽(7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81)体设于一搅拌管(8)内,且所述搅拌桨(82)设于搅拌管(8)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两条胶体流道(73)和每两条搅拌槽(72)之间向外延伸出阻挡块(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刷丝生产的灌胶机胶体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管(8)底部与一出料嘴(91)连接,所述搅拌棒(7)底端向下向内延伸出一锥体(75),且所述锥体(75)置于出料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景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宁扬制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