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升降打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0353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升降打眼装置,涉及室内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打眼装置施工使用作业不便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底部设置有脚轮的底座以及竖直连接于底座上的立柱,立柱顶部固定有用以安装电锤的安装座,立柱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升降气缸,立柱临近底座的侧壁上水平固定有推杆,推杆上安装有控制气缸动作的控制器,立柱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的安装管、加长管与支撑管,安装管远离加长管的一端套设有活动管,升降气缸底座一端固定于安装管侧壁上,其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活动管侧壁上,安装座连接于活动管远离安装管的末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打眼装置使用便捷性的优点。

A ceiling lifting and h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eiling lifting hol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do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inconvenient operation of holing device construction. The technical points include a base with casters at the bottom and a vertical column connected to the base. The top of the column is fixed to install the mounting base of the electric hammer. A lifting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column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A push rod is horizontally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olumn near the base. A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the action of the cylinder is installed on the push rod. The column includes a screw connection from top to bottom The installation tube, the extension tube and the support tube are sleeved with a movable tube at one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tube far away from the extension tube, one end of the lifting cylinder base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tube, one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movable tube, and the installation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movable tube far away from the installation tub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of the lifting dr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升降打眼装置
本技术涉及室内工程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吊顶升降打眼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公告号为CN2073260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空电钻打眼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顶端的电钻,所述支架包括固定电钻的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的靠近电钻的一端固定设有套设在电钻外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中滑动设有沿第二支撑管长度方向移动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远离第二支撑管一端的端面与电钻的钻头垂直。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打眼装置,其通过施工人员将本打眼机推移至所需打眼的顶棚或吊顶处,开启气泵控制开关,提升气压伸缩管,弹簧迫使电钻钻头紧紧顶住顶棚或吊顶,开启电源开关电钻转动实施打眼,快捷方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打眼装置其电钻钻头上升的高度由连接杆按压控制调节,对连接杆下压的行程不同使得电钻上升的作业高度不同。但由于电钻上升作业过程中需要保持连接杆的下压动作以保持电钻上升高度,从而提升了作业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打眼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升降打眼装置,其具有提升打眼装置使用便捷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吊顶升降打眼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脚轮的底座以及竖直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顶部固定有用以安装电锤的安装座,所述立柱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升降气缸,所述立柱临近底座的侧壁上水平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杆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升降气缸动作的控制器,所述立柱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的安装管、加长管与支撑管,所述安装管远离加长管的一端套设有活动管,所述升降气缸底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管侧壁上,其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管侧壁上,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活动管远离安装管的末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吊顶升降打眼装置对填吊顶等高空建筑面进行打眼作业时,首先将支撑管螺纹连接于底座上,之后根据吊顶的实际作业高度选择相应数量的加长管,并依次连接加长管与安装管,从而完成打眼装置的组装。吊顶升降打眼装置工作时,通过操作推杆上的控制器控制气缸动作,使得活动管在气缸的作用下沿安装管的轴向竖直向上滑移,活动管末端安装座上的电锤对吊顶进行钻孔打眼作业。通过升降气缸与安装管、加长管以及支撑管的可调节配合设置,保证吊顶打眼效果的同时,由升降气缸对具体的打眼高度与深度进行灵活调节,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量,提升打眼装置使用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管、加长管与支撑管的两端管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位于安装管、加长管与支撑管的相邻端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连接件,且相邻管壁之间外螺纹的开设长度大于连接件轴向上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管、加长管与支撑管之间通过连接件螺纹连接,在保证组装结构稳定的同时也方便了组装动作的进行,同时由于相邻管壁之间外螺纹的长度大于连接件,增大了连接件在安装管、加长管与支撑管上的螺纹调节范围,从而提升了立柱高度的可调节性与灵活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长管临近所述支撑管的侧壁上水平固定有调节握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长管上调节握杆的设置方便在需要调节加长管与安装管之间连接位置与高度时,供作业员握持手握杆施力转动加长管,提升加长管调节动作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水平固定于所述支撑管侧壁,且支撑管位于推杆与底座之间固定有一对倾斜设置于底座呈三角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贴合并固定连接于支撑管侧壁,其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长边两侧的侧壁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在支撑管侧壁上水平固定,方便作业员对底座以及底座上立柱的推移,保证打眼装置位置调整的灵活性。支撑管与底座之间支撑架的设置用于保证支撑管、加长管以及安装管在底座上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安装座上电锤的打眼作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远离支撑管的一端设置有折弯部且位于折弯部与支撑管端部的侧壁上套接有橡胶握把,所述橡胶握把远离支撑管所述橡胶握把上设置有若干防滑条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端部橡胶握把的设置用于提升作业员对推杆的握持效果,保证推杆的受力效果。由于握把为橡胶材质,折弯部的设置保证橡胶握把在推杆端部上套接动作的同时,对橡胶握把起到防脱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包括座板以及固定于座板板面且滑移插接于所述活动管内的调节柱,所述活动管临近调节柱一端的侧壁面以及调节柱的柱面上沿其轴向水平开设有若干插孔,穿过所述插孔插接设置有插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柱在活动管端面上的插接深度调节安装座的高度位置,并配合插销与插孔的插接设置,对调节柱在活动管内的位置进行锁定,从而保证调节柱高度位置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管侧壁上沿其轴线方向对称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一端延伸开设至支撑管临近底座的端部,滑移槽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轨道,所述滑移轨道内滑移连接有滑轮,且滑轮的中心轴处固定有延伸出滑移槽的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滑轮的一端固定有立架,一对所述立架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组装或者拆卸立柱时,将底座向辅助支板一侧倾斜放倒,辅助支板随滑轮转动调整其在支撑管上的位置并抵触在地面上,辅助支板对支撑管进行支撑,方便对支撑管端部的加长管以及安装管进行安装,不需要作业员长时间扶持支撑管,降低了劳动量,方便了支撑管、加长管与安装管的组装动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轨道与滑轮贴合的侧壁面上垂直于滑移轨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壁面呈弧形面,其弧形方向与滑轮轮面的弧形方向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轨道上限位凹槽的开设方便在辅助支板抵触,对辅助支板与地面之间的支撑角度进行固定限位,保证辅助支板对支撑管的支撑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螺纹连接的支撑管、加长管以及安装管配合升降气缸的设置,保证吊顶打眼效果的同时方便作业员的打眼动作,提升打眼装置使用便捷性;(2)通过加长管上调节握杆的设置方便在需要对打眼高度进行微调时施力转动加长管进行调节;(3)通过支撑管上滑移设置的辅助支板对支撑管进行辅助支撑,有利于立柱拆卸动作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支撑管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加长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安装管与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1、脚轮;12、螺纹座;2、立柱;21、安装管;211、升降气缸;212、固定板;22、加长管;221、连接件;222、调节握杆;23、支撑管;231、滑移槽;232、滑移轨道;233、限位凹槽;24、活动管;25、推杆;251、控制器;252、折弯部;253、橡胶握把;254、支撑架;26、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升降打眼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脚轮(11)的底座(1)以及竖直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的立柱(2),所述立柱(2)顶部固定有用以安装电锤的安装座(3),所述立柱(2)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升降气缸(211),所述立柱(2)临近底座(1)的侧壁上水平固定有推杆(25),所述推杆(25)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升降气缸(211)动作的控制器(25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的安装管(21)、加长管(22)与支撑管(23),所述安装管(21)远离加长管(22)的一端套设有活动管(24),所述升降气缸(211)底座(1)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管(21)侧壁上,其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管(24)侧壁上,所述安装座(3)连接于所述活动管(24)远离安装管(21)的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升降打眼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脚轮(11)的底座(1)以及竖直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的立柱(2),所述立柱(2)顶部固定有用以安装电锤的安装座(3),所述立柱(2)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升降气缸(211),所述立柱(2)临近底座(1)的侧壁上水平固定有推杆(25),所述推杆(25)上安装有控制所述升降气缸(211)动作的控制器(25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螺纹连接的安装管(21)、加长管(22)与支撑管(23),所述安装管(21)远离加长管(22)的一端套设有活动管(24),所述升降气缸(211)底座(1)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管(21)侧壁上,其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管(24)侧壁上,所述安装座(3)连接于所述活动管(24)远离安装管(21)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升降打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21)、加长管(22)与支撑管(23)的两端管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位于安装管(21)、加长管(22)与支撑管(23)的相邻端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连接件(221),且相邻管壁之间外螺纹的开设长度大于连接件(221)轴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升降打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21)与支撑管(23)之间的加长管(22)数量至少为一根,且临近所述支撑管(23)的加长管(22)侧壁上水平固定有调节握杆(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升降打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5)水平固定于所述支撑管(23)侧壁,且支撑管(23)位于推杆(25)与底座(1)之间固定有一对倾斜设置于底座(1)呈三角状的支撑架(254),所述支撑架(254)一端贴合并固定连接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利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禾林顺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