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强专利>正文

一种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0245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炼钢炉渣进行研磨,使其便于磁选,增强炼钢炉渣有效回收率的炼钢炉渣处理装置。一种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安装板、驱动机构、研磨机构、连接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刮板、第一盖板、第一收集框、固定机构、第二盖板和第二收集框;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的一侧部,第三安装板固接于底板的另一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对炼钢炉渣进行研磨,使其便于磁选,增强炼钢炉渣有效回收率的效果,通过研磨机构对炼钢炉渣进行研磨粉碎。

A slag treatment device for steelmaking in thermal power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eel-making slag treatment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steel-making slag treatment device for a thermal power station.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steel-making slag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an grind the steel-making slag, make it convenient for magnetic separation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the steel-making sla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eel-making slag treatment device for a thermal power statio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first mounting plate, a driving mechanism, a grinding mechanism, a connecting plate, a second mounting plate, a third mounting plate, a scraper, a first cover plate, a first collection frame, a fixing mechanism, a second cover plate and a second collection frame;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base plate, and the third moun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bas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effect of grinding the steel-making slag, making it convenient for magnetic separation, enhancing the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the steel-making slag, and grinding and crushing the steel-making slag through the grin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炼钢炉渣是炼钢过程中由铁水中的元素氧化以后与熔剂中石灰、白云石和炉衬耐火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硅酸盐,其中还混10肠左右的钢珠和出钢、浇铸过程剩余的残钢,炼钢炉渣的应用价值很大,炼钢炉渣中含有的10%左右的废钢铁和小钢珠,通过将炼钢炉渣破碎、磁选以后可回收8%~9%这其中70%可返回炼钢生产中,30%为精矿粉状态,用于烧结生产中代替精矿粉。现有的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存在不能对炼钢炉渣进行破碎处理,导致体积较大的炼钢炉渣无法进行磁选回收,影响炼钢炉渣有效回收率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对炼钢炉渣进行研磨,使其便于磁选,增强炼钢炉渣有效回收率的炼钢炉渣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存在不能对炼钢炉渣进行破碎处理,导致体积较大的炼钢炉渣无法进行磁选回收,影响炼钢炉渣有效回收率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炼钢炉渣进行研磨,使其便于磁选,增强炼钢炉渣有效回收率的炼钢炉渣处理装置。本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安装板、驱动机构、研磨机构、连接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刮板、第一盖板、第一收集框、固定机构、第二盖板、第二收集框、磁性输送带、放置板、研磨框、导向框、联动机构、传送机构、支撑架和网板;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的一侧部,第三安装板固接于底板的另一侧部;第二安装板固接于底板顶部后侧,且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固接;驱动机构固接于第一安装板靠近第三安装板的一侧部,研磨框通过连接板固接于第一安装板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部;研磨机构与驱动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位于研磨框内;导向框固接于研磨框底部,网板固接于研磨框内底部;联动机构固接于第二安装板,且位于研磨机构下方;驱动机构输出端同时与联动机构传动连接,支撑架固接于底板顶部;传送机构与支撑架固接,且位于导向框正下方;联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磁性输送带固接于第二安装板,且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第二盖板与底板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铰接,第一盖板与第三安装板铰接,固定机构固接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放置板固接于第三安装板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第一收集框放置于放置板顶部,且位于磁性输送带的下方;第二收集框放置于底板顶部,且位于传送机构下方;刮板固接于第三安装板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且与磁性输送带底部接触。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一平皮带、第一齿轮、第二平皮带、第一转轴、第二皮带轮;电机固接于第一安装板靠近第三安装板的一侧部;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齿轮固接;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沿第一转轴方向与第一转轴固接,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联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研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齿轮同时与研磨机构传动连接。进一步的,研磨机构包括有第三皮带轮、第二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一研磨辊、第二轴承座、第二齿轮、第三转轴、第三轴承座、第二研磨辊和第四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嵌于研磨框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部,且第一轴承座位于第二轴承座上方;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嵌于研磨框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部,且第三轴承座位于第四轴承座下方;第二转轴的一端部与第四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一轴承座与第三皮带轮固接;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三转轴的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二轴承座与第二齿轮固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研磨辊固接于第二转轴,第二研磨辊固接于第三转轴。进一步的,固定机构包括有拉板、弹性件、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插杆;第一固定块固接于第一盖板远离第一收集框的一侧部,第一固定块开设有供插杆通过的第一通孔,第二固定块固接于第二盖板远离第二收集框的一侧部,第二固定块开设有供插杆通过的第二通孔,拉板固接于插杆一端部,且通过弹性件与第一固定块固接。进一步的,联动机构包括有第四皮带轮、第四转轴、第四安装板、第五轴承座、第一锥齿轮、第五转轴、第三平皮带、第五皮带轮、第二锥齿轮和第六轴承座;第六轴承座固接于第二安装板;第五转轴一端部与第六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锥齿轮固接;第五皮带轮固接于第五转轴,第五皮带轮通过第三平皮带与传送机构传动连接,第四安装板固接于连接板底部,第五轴承座嵌于第四安装板,第四转轴与第五轴承座枢接;第四转轴一端部与第四皮带轮固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锥齿轮固接;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进一步的,传送机构包括有第六转轴、第一传动辊、第六皮带轮、第七轴承座、第七转轴、第八轴承座、第二传动辊、格板和传送带;第七轴承座、第八轴承座固接于支撑架顶部,第六转轴与第七轴承座枢接,第六皮带轮固接于第六转轴,第六皮带轮通过第三平皮带与第五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辊固接于第六转轴,第七转轴与第八轴承座枢接,第二传动辊固接于第七转轴,第一传动辊通过传送带与第二传动辊传动连接。进一步的,该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还包括有挡板;挡板固接于传送机构前后两侧。进一步的,该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还包括有L型板、刷子;L型板固接于支撑架一侧部,且位于传送机构下方;刷子固接于L型板的顶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研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联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传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第一安装板,3-驱动机构,31-电机,32-第一皮带轮,33-第一平皮带,34-第一齿轮,35-第二平皮带,36-第一转轴,37-第二皮带轮,4-研磨机构,41-第三皮带轮,42-第二转轴,43-第一轴承座,44-第一研磨辊,45-第二轴承座,46-第二齿轮,47-第三转轴,48-第三轴承座,49-第二研磨辊,410-第四轴承座,5-连接板,6-第二安装板,7-第三安装板,8-刮板,9-第一盖板,10-第一收集框,11-固定机构,111-拉板,112-弹性件,113-第一通孔,114-第一固定块,115-第二固定块,116-插杆,117-第二通孔,12-第二盖板,13-第二收集框,14-磁性输送带,15-放置板,16-研磨框,17-导向框,18-联动机构,181-第四皮带轮,182-第四转轴,183-第四安装板,184-第五轴承座,185-第一锥齿轮,186-第五转轴,187-第三平皮带,188-第五皮带轮,189-第二锥齿轮,1810-第六轴承座,19-传送机构,191-第六转轴,192-第一传动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第一安装板(2)、驱动机构(3)、研磨机构(4)、连接板(5)、第二安装板(6)、第三安装板(7)、刮板(8)、第一盖板(9)、第一收集框(10)、固定机构(11)、第二盖板(12)、第二收集框(13)、磁性输送带(14)、放置板(15)、研磨框(16)、导向框(17)、联动机构(18)、传送机构(19)、支撑架(20)和网板(21);/n第一安装板(2)固接于底板(1)的一侧部,第三安装板(7)固接于底板(1)的另一侧部;/n第二安装板(6)固接于底板(1)顶部后侧,且与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6)固接;/n驱动机构(3)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靠近第三安装板(7)的一侧部,研磨框(16)通过连接板(5)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靠近驱动机构(3)的一侧部;/n研磨机构(4)与驱动机构(3)输出端传动连接,且位于研磨框(16)内;/n导向框(17)固接于研磨框(16)底部,网板(21)固接于研磨框(16)内底部;/n联动机构(18)固接于第二安装板(6),且位于研磨机构(4)下方;驱动机构(3)输出端同时与联动机构(18)传动连接,支撑架(20)固接于底板(1)顶部;/n传送机构(19)与支撑架(20)固接,且位于导向框(17)正下方;/n联动机构(18)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n磁性输送带(14)固接于第二安装板(6),且位于传送机构(19)的上方;/n第二盖板(12)与底板(1)远离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部铰接,第一盖板(9)与第三安装板(7)铰接,固定机构(11)固接于第一盖板(9)、第二盖板(12),放置板(15)固接于第三安装板(7)靠近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部;/n第一收集框(10)放置于放置板(15)顶部,且位于磁性输送带(14)的下方;/n第二收集框(13)放置于底板(1)顶部,且位于传送机构(19)下方;/n刮板(8)固接于第三安装板(7)靠近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部,且与磁性输送带(14)底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第一安装板(2)、驱动机构(3)、研磨机构(4)、连接板(5)、第二安装板(6)、第三安装板(7)、刮板(8)、第一盖板(9)、第一收集框(10)、固定机构(11)、第二盖板(12)、第二收集框(13)、磁性输送带(14)、放置板(15)、研磨框(16)、导向框(17)、联动机构(18)、传送机构(19)、支撑架(20)和网板(21);
第一安装板(2)固接于底板(1)的一侧部,第三安装板(7)固接于底板(1)的另一侧部;
第二安装板(6)固接于底板(1)顶部后侧,且与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6)固接;
驱动机构(3)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靠近第三安装板(7)的一侧部,研磨框(16)通过连接板(5)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靠近驱动机构(3)的一侧部;
研磨机构(4)与驱动机构(3)输出端传动连接,且位于研磨框(16)内;
导向框(17)固接于研磨框(16)底部,网板(21)固接于研磨框(16)内底部;
联动机构(18)固接于第二安装板(6),且位于研磨机构(4)下方;驱动机构(3)输出端同时与联动机构(18)传动连接,支撑架(20)固接于底板(1)顶部;
传送机构(19)与支撑架(20)固接,且位于导向框(17)正下方;
联动机构(18)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磁性输送带(14)固接于第二安装板(6),且位于传送机构(19)的上方;
第二盖板(12)与底板(1)远离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部铰接,第一盖板(9)与第三安装板(7)铰接,固定机构(11)固接于第一盖板(9)、第二盖板(12),放置板(15)固接于第三安装板(7)靠近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部;
第一收集框(10)放置于放置板(15)顶部,且位于磁性输送带(14)的下方;
第二收集框(13)放置于底板(1)顶部,且位于传送机构(19)下方;
刮板(8)固接于第三安装板(7)靠近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部,且与磁性输送带(14)底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3)包括有电机(31)、第一皮带轮(32)、第一平皮带(33)、第一齿轮(34)、第二平皮带(35)、第一转轴(36)、第二皮带轮(37);
电机(31)固接于第一安装板(2)靠近第三安装板(7)的一侧部;第一转轴(36)一端部与电机(31)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齿轮(34)固接;
第一皮带轮(32)、第二皮带轮(37)沿第一转轴(36)方向与第一转轴(36)固接,第一皮带轮(32)通过第一平皮带(33)与联动机构(18)传动连接,第二皮带轮(37)通过第二平皮带(35)与研磨机构(4)传动连接,第一齿轮(34)同时与研磨机构(4)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电站用炼钢炉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研磨机构(4)包括有第三皮带轮(41)、第二转轴(42)、第一轴承座(43)、第一研磨辊(44)、第二轴承座(45)、第二齿轮(46)、第三转轴(47)、第三轴承座(48)、第二研磨辊(49)和第四轴承座(410);
第一轴承座(43)、第二轴承座(45)嵌于研磨框(16)靠近驱动机构(3)的一侧部,且第一轴承座(43)位于第二轴承座(45)上方;
第三轴承座(48)、第四轴承座(410)嵌于研磨框(16)远离驱动机构(3)的一侧部,且第三轴承座(48)位于第四轴承座(410)下方;
第二转轴(42)的一端部与第四轴承座(410)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43)枢接且贯穿第一轴承座(43)与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