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12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包括倚靠物本体,倚靠物本体包括靠背支撑架和人体背部的按摩组件,其特征在于,按摩组件在靠背支撑架内具有行走路径,靠背支撑架上设有支撑人体背部且活动的靠背机构,靠背机构至少局部覆盖按摩组件的行走路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按摩椅的靠背支撑架内增设一个活动靠板,活动靠板给人体背部提供了刚性支撑,在按摩功能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转换成普通座靠椅使用,避免按摩椅带来的空间浪费,尤其对于通用座靠椅,增设了本活动靠背支撑机构,将很大程度提高了座靠椅按摩功能的普及应用。

A kind of active function conversion mechanism of massage backres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unctional conversion mechanism of a movable massage backrest, including a leaning object body, a leaning object body including a backrest support frame and a massage component of the back of the human bod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assage component has a walking path in the backrest support frame, a backrest mechanism supporting the back of the human body and moving is arranged on the backrest support frame, and the backrest mechanism at least partially covers the massage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adds a movable back plate in the back support frame of the massage chair, which provides a rigid support for the back of the human body. When the massage function is not used, the movable back plate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common seat to use, so as to avoid the space waste caused by the massage chair. Especially for the general seat, the movable back support mechanism is added, which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assage function of the seat and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功能转换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给按摩椅或按摩床提供活动靠背支撑的功能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电动按摩椅这种奢侈的消费品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电商的涌入,许多大型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内都放置了共享电动按摩椅,在劳累之余还能放松肌肉,减除疲劳。按摩椅虽然能实现按摩的效果和目的,但市场上的按摩椅通常采用按摩机芯行走式的结构,其靠背支撑架内具有一个让按摩机芯行走的窗孔,这部分均为镂空结构,而人体背部均是通过按摩椅最外面的装饰层和揉捏层来提供支撑,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两层由于要让按摩组件行走、按摩,所以不能形成刚性支撑,人体背部得不到有力的支撑。由以上可以得出结论,现有的按摩椅不能适合作为普通的座靠椅来使用,暴露其功能单一,由于没有刚性支撑所以只有在按摩时才能使用,按摩椅不工作时,坐靠在按摩椅上会让人体背部极不舒服,很是“膈应”,而且其整体体积又过于庞大,空置会造成了极大空间浪费和不便,怎样让按摩椅在不使用的时候能转换成座靠椅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包括倚靠物本体,倚靠物本体包括靠背支撑架和人体背部的按摩组件,其特征在于,按摩组件在靠背支撑架内具有行走路径,靠背支撑架上设有支撑人体背部且活动的靠背机构,靠背机构至少局部覆盖按摩组件的行走路径。所述倚靠物本体为按摩椅或按摩床。所述靠背机构具有独立运动状态结构,或与按摩组件之间具有联动状态结构或间歇性联动状态结构。所述靠背支撑架上对称设有供靠背机构往复运动的导向槽,靠背机构包括与导向槽适配的若干个支撑杆,导向槽与支撑杆形成可支撑人体背部的骨架。所述靠背机构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通过按摩组件的行走路径实现相互转换。所述靠背机构包括若干个可折叠的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与支撑杆活动连接,第一支撑件通过若干个支撑杆的展开与并拢实现靠背机构的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所述靠背机构包括若干个靠板,相邻的靠板伸缩配合,靠板与支撑杆固定连接,靠板通过若干个支撑杆的展开与并拢实现靠背机构的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所述靠板相互套接,相邻靠板伸缩配合的一面设有用于伸展靠板的挡接部,相邻靠板伸缩配合的另一面设有用于收缩靠板的挡接条。所述靠背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支撑杆连接,包括用于收卷与放卷支撑杆的卷筒,第二支撑件通过若干个支撑杆的收卷与放卷实现靠背机构的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所述支撑杆包括首节支撑杆和尾节支撑杆,首节支撑杆与按摩组件固定连接,联动状态下,首节支撑杆通过按摩组件的行走路径与尾节支撑杆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支撑杆的展开与并拢。所述按摩组件在行走路径上具有终停位置,包括用于驱使支撑杆运动的传动机构,独立运动状态下,靠背机构通过传动机构的配合实现支撑杆的展开与并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和传动带,还包括驱动传动轮运行的电机,支撑杆包括首节支撑杆和尾节支撑杆,首节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传动带上,首节支撑杆通过传动带的配合与尾节支撑杆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支撑杆的展开与并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和驱动丝杆运动的电机,支撑杆包括首节支撑杆和尾节支撑杆,首节支撑杆连接在丝杆上,首节支撑杆通过丝杆的配合与尾节支撑杆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支撑杆的展开与并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齿条与齿轮组件,还包括驱动齿轮组件运行的电机,支撑杆包括首节支撑杆和尾节支撑杆,首节支撑杆连接在齿轮组件上,首节支撑杆通过齿条和齿轮组件的配合与尾节支撑杆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支撑杆的展开与并拢。所述齿条对称设置在靠背机构的两侧,齿轮组件包括与齿条适配的齿轮,齿轮之间通过传动杆连接,电机上设有主齿轮,传动杆上设有与主齿轮啮合的从齿轮,首节支撑杆连接在传动杆上且实现联动。所述按摩组件上设有与靠背机构配合的锁止机构,支撑杆包括首节支撑杆和尾节支撑杆,首节支撑杆上设有与锁止机构配合的插孔,间歇性联动状态下,首节支撑杆通过锁止机构的配合与尾节支撑杆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支撑杆的展开与并拢。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有方便支撑杆在导向槽内往复运动的滚动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为软体材料。所述第一支撑件内设有增强支撑的硬质填充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按摩椅的靠背支撑架内增设一个活动靠板,活动靠板给人体背部提供了刚性支撑,在按摩功能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转换成普通座靠椅使用,避免按摩椅带来的空间浪费,尤其对于通用座靠椅,增设了本活动靠背支撑机构,将很大程度提高了座靠椅按摩功能的普及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倚靠物本体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倚靠物本体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靠背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靠背机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靠背机构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靠背机构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靠背机构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第三靠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靠背机构在伸展状态下的正视图;图12为图10中A处放大图;图1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靠背机构在伸展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靠背机构在收缩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5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5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19中B处放大图;图2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6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6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7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7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7在收缩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包括倚靠物本体,倚靠物本体包括靠背支撑架100和人体背部的按摩组件200,按摩组件200在靠背支撑架100内具有行走路径,靠背支撑架100上设有支撑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包括倚靠物本体,倚靠物本体包括靠背支撑架(100)和人体背部的按摩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按摩组件(200)在靠背支撑架(100)内具有行走路径,靠背支撑架(100)上设有支撑人体背部且活动的靠背机构(300),靠背机构(300)至少局部覆盖按摩组件(200)的行走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04 CN 20181029485431.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包括倚靠物本体,倚靠物本体包括靠背支撑架(100)和人体背部的按摩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按摩组件(200)在靠背支撑架(100)内具有行走路径,靠背支撑架(100)上设有支撑人体背部且活动的靠背机构(300),靠背机构(300)至少局部覆盖按摩组件(200)的行走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倚靠物本体为按摩椅或按摩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机构(300)具有独立运动状态结构,或与按摩组件(200)之间具有联动状态结构或间歇性联动状态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撑架(100)上对称设有供靠背机构(300)往复运动的导向槽(110),靠背机构(300)包括与导向槽(110)适配的若干个支撑杆(310),导向槽(110)与支撑杆(310)形成可支撑人体背部的骨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机构(300)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通过按摩组件(200)的行走路径实现相互转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机构(300)包括若干个可折叠的第一支撑件(320),第一支撑件(320)与支撑杆(310)活动连接,第一支撑件(320)通过若干个支撑杆(310)的展开与并拢实现靠背机构(300)的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机构(300)包括若干个靠板(330),相邻的靠板(330)伸缩配合,靠板(330)与支撑杆(310)固定连接,靠板(330)通过若干个支撑杆(310)的展开与并拢实现靠背机构(300)的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330)相互套接,相邻靠板(330)伸缩配合的一面设有用于伸展靠板(330)的挡接部(331),相邻靠板(330)伸缩配合的另一面设有用于收缩靠板(330)的挡接条(332)。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机构(300)包括若干个第二支撑件(340),第二支撑件(340)与支撑杆(310)连接,包括用于收卷与放卷支撑杆(310)的卷筒(350),第二支撑件(340)通过若干个支撑杆(310)的收卷与放卷实现靠背机构(300)的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


10.如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活动的按摩靠背的功能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0)包括首节支撑杆(311)和尾节支撑杆(312),首节支撑杆(311)与按摩组件(200)固定连接,联动状态下,首节支撑杆(311)通过按摩组件(200)的行走路径与尾节支撑杆(312)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支撑杆(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柏清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浙一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