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束口收纳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99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束口收纳伞,包括伞尾、伞骨、伞面、中棒和伞柄,所述伞面的外表面边缘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绳套,所述环形绳套设置有开口,所述环形绳套内穿设有束伞绳带,所述束伞绳带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束伞绳带的伸出段上套设有用于束紧束伞绳带的束口扣,所述伞尾上开设有用于缠绕束伞绳带伸出段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旁边设置有用于固定束伞绳带伸出段末端的固定机构。该束口收纳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快速折叠收缩伞面。

A kind of band opening storage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ndle opening storage umbrella, which comprises an umbrella tail, an umbrella bone, an umbrella surface, a middle rod and an umbrella handle. The edg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umbrella surfac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rope sleeve, the annular rop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annular rope sleeve is internally penetrated with a bundle umbrella rope belt, one end of the bundle umbrella rope belt is extended from the opening, and the extension section of the bundle umbrella rope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for binding the bundle The tail of the umbrella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groove for winding the extension section of the umbrella rope belt, and the side of the annular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the end of the extension section of the umbrella rope bel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fast folding and shrinking umbrella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束口收纳伞
本技术涉及一种束口收纳伞。
技术介绍
伞,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工具。在雨伞使用后,需要将伞面折叠起来才方便后续雨伞的收纳,而现在市场上的雨伞在折叠伞面时需要人工一片伞面一片伞面的折叠,这种方法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快速折叠伞面的束口收纳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是:一种束口收纳伞,包括伞尾、伞骨、伞面、中棒和伞柄,所述伞面的外表面边缘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绳套,所述环形绳套设置有开口,所述环形绳套内穿设有束伞绳带,所述束伞绳带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束伞绳带的伸出段上套设有用于束紧束伞绳带的束口扣,所述伞尾上开设有用于缠绕束伞绳带伸出段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旁边设置有用于固定束伞绳带伸出段末端的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扣环和多个挂柱,所述扣环固定套设在伞尾上,所述多个挂柱均匀地固定在扣环上。优选的,所述扣环位于环形凹槽靠近伞面的一端旁边。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个挂柱,所述多个挂柱间隔地固定在伞尾上。优选的,所述束口扣包括弹簧、底座和压帽,所述弹簧放置于底座内,所述压帽插入于底座内并罩住弹簧,所述底座的侧部开设有供束伞绳带穿过的外通孔,所述压帽的侧部开设有供束伞绳带穿过的内通孔,所述弹簧使内通孔与外通孔相互错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二是:一种束口收纳伞,包括伞尾、伞骨、伞面、中棒和伞柄,所述伞面的外表面边缘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绳套,所述环形绳套设置有开口,所述环形绳套内穿设有束伞绳带,所述束伞绳带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束伞绳带的伸出段上套设有用于束紧束伞绳带的束口扣,所述伞柄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束伞绳带伸出段末端的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伞柄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束伞绳带伸出段的环形凹槽。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为挂槽。优选的,所述束口扣包括弹簧、底座和压帽,所述弹簧放置于底座内,所述压帽插入于底座内并罩住弹簧,所述底座的侧部开设有供束伞绳带穿过的外通孔,所述压帽的侧部开设有供束伞绳带穿过的内通孔,所述弹簧使内通孔与外通孔相互错开。优选的,所述伞柄的形状为L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伞面上设置束伞绳带,通过束伞绳带上的束口扣可以快速收缩束伞绳带,同时使伞面折叠收缩,达到快速收缩伞面的效果,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束伞绳带固定在伞尾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伞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各个实施例的束口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伞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伞尾;2、伞骨;3、伞面;4、中棒;5、伞柄;6、环形绳套;7、开口;8、束伞绳带;9、束口扣;10、环形凹槽;11、固定机构;12、扣环;13、挂柱;14、弹簧;15、底座;16、压帽;17、外通孔;18、内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束口收纳伞,包括伞尾1、伞骨2、伞面3、中棒4和伞柄5,所述伞面3的外表面边缘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绳套6(所述环形绳套6可以是由一个布条直接固定在伞面3上形成),所述环形绳套6设置有开口7,所述环形绳套6内穿设有束伞绳带8,所述束伞绳带8的一端从所述开口7伸出,所述束伞绳带8的伸出段上套设有用于束紧束伞绳带8的束口扣9,所述伞尾1上开设有用于缠绕束伞绳带8伸出段的环形凹槽10,所述环形凹槽10的旁边设置有用于固定束伞绳带8伸出段末端的固定机构11。在实施例一中,所述固定机构11包括扣环12和多个挂柱13,所述扣环12固定套设在伞尾1上,所述多个挂柱13均匀地固定在扣环12上,方便挂住固定束伞绳带8伸出段末端,使雨伞的伞面3折叠后被紧紧束缚,不会散开。在实施例一中,所述扣环12位于环形凹槽10靠近伞面3的一端旁边,方便束紧绳带8的挂扣。在实施例一中,所述束口扣9包括弹簧14、底座15和压帽16,所述弹簧14放置于底座15内,所述压帽16插入于底座15内并罩住弹簧14,所述底座14的侧部开设有供束伞绳带8穿过的外通孔17,所述压帽16的侧部开设有供束伞绳带8穿过的内通孔18,所述弹簧14使内通孔18与外通孔17相互错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一的束口操作方法如下:先按压束口扣9的压帽16以使内通孔18与外通孔17相通,进而松开束伞绳带8,然后拉住束伞绳带8的伸出端后将束口扣9往内推,使伞面3上的束伞绳带8快速收缩,进而使伞面3折叠收缩,接着放开压帽16,最后将束伞绳带8的伸出段缠绕于伞尾1上的环形凹槽10内并将末端挂在适合的挂柱13,达到了快速收缩伞面3的效果,节约时间,节约精力。实施例二:请参考图1~4,一种束口收纳伞,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1不包括扣环,仅包括多个挂柱13,所述多个挂柱13间隔地固定在伞尾1上,所述挂柱13可以沿伞尾1的周向环形布置,也可以沿伞尾1的轴向方向布置,方便挂住固定束伞绳带8伸出段末端。实施例三:如图1和图3~5所示,一种束口收纳伞,包括伞尾1、伞骨2、伞面3、中棒4和伞柄5,所述伞面3的外表面边缘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绳套6(所述环形绳套6可以是由一个布条直接固定在伞面3上形成),所述环形绳套6设置有开口7,所述环形绳套6内穿设有束伞绳带8,所述束伞绳带8的一端从所述开口7伸出,所述束伞绳带8的伸出段上套设有用于束紧束伞绳带8的束口扣9,所述伞柄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束伞绳带8伸出段末端的固定机构11,通过束口扣9快速收缩伞面3上的束伞绳带,使伞面3折叠收缩,达到快速收缩伞面3的效果,节约时间,节约精力。在实施例三中,所述伞柄5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束伞绳带8伸出段的环形凹槽10,方便缠绕过长的束伞绳带8。在实施例三中,所述固定机构11为挂槽,方便挂住固定束伞绳带8伸出段末端,使雨伞的伞面3折叠后被紧紧束缚,不会散开。在实施例三中,所述束口扣9包括弹簧14、底座15和压帽16,所述弹簧14放置于底座15内,所述压帽16插入于底座15内并罩住弹簧14,所述底座15的侧部开设有供束伞绳带8穿过的外通孔17,所述压帽16的侧部开设有供束伞绳带8穿过的内通孔18,所述弹簧14使内通孔18与外通孔17相互错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实施例三中,所述伞柄5的形状为L形,方便人手握持,方便伞面3折叠收起后伞的收纳。本实施例三的束口操作方法如下:先按压束口扣9的压帽16以使内通孔18与外通孔17相通,进而松开束伞绳带8,然后拉住束伞绳带8的伸出端后将束口扣9往内推,使伞面3上的束伞绳带8快速收缩,进而使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束口收纳伞,包括伞尾、伞骨、伞面、中棒和伞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的外表面边缘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绳套,所述环形绳套设置有开口,所述环形绳套内穿设有束伞绳带,所述束伞绳带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束伞绳带的伸出段上套设有用于束紧束伞绳带的束口扣,所述伞尾上开设有用于缠绕束伞绳带伸出段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旁边设置有用于固定束伞绳带伸出段末端的固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口收纳伞,包括伞尾、伞骨、伞面、中棒和伞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的外表面边缘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绳套,所述环形绳套设置有开口,所述环形绳套内穿设有束伞绳带,所述束伞绳带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束伞绳带的伸出段上套设有用于束紧束伞绳带的束口扣,所述伞尾上开设有用于缠绕束伞绳带伸出段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旁边设置有用于固定束伞绳带伸出段末端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口收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扣环和多个挂柱,所述扣环固定套设在伞尾上,所述多个挂柱均匀地固定在扣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束口收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位于环形凹槽靠近伞面的一端旁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口收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个挂柱,所述多个挂柱间隔地固定在伞尾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口收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口扣包括弹簧、底座和压帽,所述弹簧放置于底座内,所述压帽插入于底座内并罩住弹簧,所述底座的侧部开设有供束伞绳带穿过的外通孔,所述压帽的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城刘芃均廖凡郭彦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集成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