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98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包括护腕,所述护腕的一侧开设有手臂筒,所述护腕远离手臂筒的一侧开设有四指筒,所述护腕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大拇指筒,所述护腕远离第一大拇指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大拇指筒,所述护腕上设置有第一调紧带、第二调紧带、捆绑带、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调紧带、第二调紧带和捆绑带的一端缝合在护腕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设置在护腕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有左右两个大拇指筒,在使用时不分左右手,实用性更加广,设置有第一调紧带和第二调紧带,能分别调节护腕上端和下端的松紧,使捆绑更加适合人体手臂。

A universal wrist guard for left and right hand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niversal wrist guard for left and right hands, which includes a wrist guard, an arm tub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wrist guard, a four finger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wrist guard far away from the arm tube, a first thumb tub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wrist guard, a second thumb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wrist guard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thumb tube, a first tightening belt and a second tightening belt are arranged on the wrist guard One end of the first tightening belt, the second tightening belt and the binding belt is sewn on one side of the wrist guard,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sleev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sleeve are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rist guar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wo thumb barrels on the left and the right, which are not divided into the left and the right hands when used,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more extensiv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d a second adjusting belt, which can adjust the tension of the upper en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wrist guard respectively, so that the binding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human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
本技术涉及护腕
,具体为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
技术介绍
人们在工作或运动中,常有用力不当或运动过度伤及关节的情况,特别是球类运动,常常出现腕关节受伤的现象,目前治疗受伤的腕关节,通常采用石膏,然后在表面缠绕一些绷带来治疗受伤手腕,而此类石膏制成的护腕一般不方便穿戴,而且用石膏固定,没有韧性,捆绑石膏后,活动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包括护腕,所述护腕的一侧开设有手臂筒,所述护腕远离手臂筒的一侧开设有四指筒,所述护腕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大拇指筒,所述护腕远离第一大拇指筒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大拇指筒,所述护腕上设置有第一调紧带、第二调紧带、捆绑带、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调紧带、第二调紧带和捆绑带的一端缝合在护腕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设置在护腕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所述护腕由透气护腕罩和弹力绷带构成,所述透气护腕罩两侧通过弹力绷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调紧带和第二调紧带上均设置有第一勾面和第一毛面。优选的,所述透气护腕罩内部设置有软性支撑条。优选的,所述捆绑带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毛面,所述捆绑带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勾面。优选的,所述弹力绷带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网罩,所述第一网罩的内部设置有上支撑板。优选的,所述透气护腕罩的背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网罩,所述第二网罩的内部设置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拇指托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有第一大拇指筒和第二大拇指筒,同时适应左手和右手穿戴,使用范围更加广,设置有第一调紧带和第二调紧带,能分别调节护腕上端和下端的松紧,使捆绑更加舒适,更加适合腕部治疗,治疗和恢复速度更加快,透气护腕罩的内部设置有两根软性支撑条,两根软性支撑条把护腕和手腕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防止护腕和手腕之间错位打滑,影响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的展开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中上支撑板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中下支撑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护腕;2、手臂筒;3、四指筒;4、第一大拇指筒;5、第二大拇指筒;6、第一调紧带;7、第一毛面;8、第二调紧带;9、捆绑带;10、第二毛面;11、透气护腕罩;12、弹力绷带;13、第一连接套;14、第一连接扣;15、第一网罩;16、上支撑板;17、软性支撑条;18、下支撑板;19、拇指托板;20、第一勾面;21、第二连接套;22、第二连接扣;23、第二网罩;24、第二勾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包括护腕1,护腕1的一侧开设有手臂筒2,护腕1远离手臂筒2的一侧开设有四指筒3,护腕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大拇指筒4,护腕1远离第一大拇指筒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大拇指筒5,护腕1上设置有第一调紧带6、第二调紧带8、捆绑带9、第一连接套13和第二连接套21,第一调紧带6、第二调紧带8和捆绑带9的一端缝合在护腕1的一侧,第一连接套13和第二连接套21设置在护腕1的另一侧,第一连接套13和第二连接套21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扣14和第二连接扣22,护腕1由透气护腕罩11和弹力绷带12构成,透气护腕罩11两侧通过弹力绷带12连接。设置有第一大拇指筒4和第二大拇指筒5,同时适应左手和右手穿戴,使用范围更加广,设置有第一调紧带6和第二调紧带8,能分别调节护腕1上端和下端的松紧,使捆绑更加舒适,更加适合腕部治疗,治疗和恢复速度更加快,透气护腕罩11两侧通过弹力绷带12连接,在护腕1穿戴和脱下时更加方便轻松,防止穿戴和脱下护腕1时由于护腕1太紧而对手部造成二次伤害,透气护腕罩11由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编织而成,表面开设有透气孔,透气效果更佳,穿戴更加舒适,弹力绷带12由氨纶面料制成,弹性更好。第一调紧带6和第二调紧带8上均设置有第一勾面20和第一毛面7,透气护腕罩11内部设置有软性支撑条17,捆绑带9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毛面10,捆绑带9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勾面24,弹力绷带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网罩15,第一网罩15的内部设置有上支撑板16,透气护腕罩11的背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网罩23,第二网罩23的内部设置有下支撑板18,下支撑板18的一侧设置有拇指托板19。透气护腕罩11的内部设置有两根软性支撑条17,两根软性支撑条17把护腕1和手腕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防止它们之间错位打滑影响治疗效果,第一调紧带6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扣14然后对折,利用第一毛面7和第一勾面20实现自我粘接,可以根据手腕大小灵活调节,第二调紧带8也是同理,手腕背面还设置有上支撑板16,实现一个有力的支撑,手腕的手掌方向设置有下支撑板18,下支撑板18上还设置有拇指托板19,拇指托板19能更加贴合手掌,使治疗效果更加好,第二网罩23设置有两个,下支撑板18可以放置在任意一处,使下支撑板18离需要保护的拇指更加近。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受伤的手套入护腕1内,因为有左右两个大拇指筒,所以在使用时不用区分护腕1的种类和型号,只需将手套入护腕1内,大拇指能从任意一个大拇指筒内伸出,实现穿戴,非常方便,护腕1的上下均设置有支撑板,上支撑板16固定手腕背部,下支撑板18固定手腕的内部,下支撑板18上还设置有拇指托板19,更加贴合手掌,使治疗效果更加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包括护腕(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腕(1)的一侧开设有手臂筒(2),所述护腕(1)远离手臂筒(2)的一侧开设有四指筒(3),所述护腕(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大拇指筒(4),所述护腕(1)远离第一大拇指筒(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大拇指筒(5),所述护腕(1)上设置有第一调紧带(6)、第二调紧带(8)、捆绑带(9)、第一连接套(13)和第二连接套(21),所述第一调紧带(6)、第二调紧带(8)和捆绑带(9)的一端缝合在护腕(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套(13)和第二连接套(21)设置在护腕(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套(13)和第二连接套(21)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扣(14)和第二连接扣(22),所述护腕(1)由透气护腕罩(11)和弹力绷带(12)构成,所述透气护腕罩(11)两侧通过弹力绷带(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包括护腕(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腕(1)的一侧开设有手臂筒(2),所述护腕(1)远离手臂筒(2)的一侧开设有四指筒(3),所述护腕(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大拇指筒(4),所述护腕(1)远离第一大拇指筒(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大拇指筒(5),所述护腕(1)上设置有第一调紧带(6)、第二调紧带(8)、捆绑带(9)、第一连接套(13)和第二连接套(21),所述第一调紧带(6)、第二调紧带(8)和捆绑带(9)的一端缝合在护腕(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套(13)和第二连接套(21)设置在护腕(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套(13)和第二连接套(21)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扣(14)和第二连接扣(22),所述护腕(1)由透气护腕罩(11)和弹力绷带(12)构成,所述透气护腕罩(11)两侧通过弹力绷带(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大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