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颈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94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牛颈伽,其解决了现有牛颈伽适用范围较窄的技术问题,其设有夹持单元,夹持单元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活动杆、横向连接板,横向连接板一端与第一挡板板身相连接,横向连接板另一端与活动杆杆身铰接连接;活动杆绕其与横向连接板铰接点转动,当活动杆上端朝向第一挡板而斜向设置时,上固定杆、第二挡板、活动杆之间围成供牛头通过的上部空间;当活动杆上端朝向第二挡板而斜向设置时,下固定杆、第二挡板、活动杆之间围成供牛头通过的下部空间;当活动杆转动至与第二挡板并向时,上固定杆、第二挡板、下固定杆、活动杆之间围成一不足牛头通过的限位空间,且活动杆一端被限位单元限位,可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

A kind of nugga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uchal gaer,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narrow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existing nuchal gaer, and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unit, wherein the clamp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affle plate, a second baffle plate, a movable rod and a transverse connect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transverse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ffle plate body, the other end of the transverse connecting plate is hinged with the movable rod body; the movable rod is wound around the movable rod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verse connecting plate When the upper end of the movable rod is inclined to the first baffle, the upper space for the cattle head to pass is enclosed between the upper fixed rod, the second baffle and the movable rod; when the upper end of the movable rod is inclined to the second baffle, the lower fixed rod, the second baffle and the movable rod are enclosed between the lower fixed rod, the second baffle and the movable rod; when the movable rod is rotated to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the second baffle, The upper fixed rod, the second baffle plate, the lower fixed rod and the movable rod form a limit space which is not enough for the cattle head to pass through, and one end of the movable rod is limited by the limit unit,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imal husbandr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颈伽
本技术涉及畜牧养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牛颈伽。
技术介绍
在规模化奶牛场饲喂过程中,为满足奶牛的精细化饲喂及个性化管理,兽医或配种员需要对奶牛进行常规体检、免疫、人工受精、妊娠、治疗、去角、产犊等活动,这就需要通过卡具卡住奶牛的脖子阻止奶牛离开,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公开号为CN2040320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奶牛颈夹,包括夹持单元、挡块、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在奶牛进行取食时,其颈部下压活动杆并驱使活动杆转动,活动杆上设置的限位挡板会经过固定挡块或活动挡块,并被固定挡块或活动挡块限制其移动位置,这时活动杆起到夹持牛颈的作用。但是,该牛颈夹在使用中存在弊端,由于该牛颈夹的上固定杆、第二挡板、活动杆围成的供牛伸进脖子取食的空间位置太高,而病弱牛通常处于坐卧状态,身体非常虚弱,导致该牛颈夹无法满足对病弱牛特别是瘫痪的奶牛的使用要求,适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的牛颈伽。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牛颈伽,其设有夹持单元、上固定杆、下固定杆、限位单元,上固定杆间隔设置在下固定杆的下方,夹持单元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活动杆,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特征在于,夹持单元还设有横向连接板,横向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挡板的板身相连接,横向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活动杆的杆身铰接连接;活动杆绕其与横向连接板的铰接点转动,当活动杆的上端朝向第一挡板而斜向设置时,上固定杆、第二挡板、活动杆之间围成供牛头通过的上部空间;当活动杆的上端朝向第二挡板而斜向设置时,下固定杆、第二挡板、活动杆之间围成供牛头通过的下部空间;当活动杆转动至与第二挡板并向时,上固定杆、第二挡板、下固定杆、活动杆之间围成一不足牛头通过的限位空间,且活动杆的一端被限位单元限位,使得活动杆维持在与第二挡板的并向状态,进而起到夹持作用。优选的,限位单元设有锁定组件和旋转杆,锁定组件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第一锁定件设有第一立板和第一锁卡,第二锁定件设有第二立板和第二锁卡;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与上固定杆固定连接;旋转杆依次贯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且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的旋转杆设有弯曲部;第一锁卡的一端与第一立板铰接连接,第一锁卡的另一端与弯曲部相连接;第二锁卡的一端与第二立板铰接连接,第二锁卡的另一端与弯曲部相连接;第一锁卡和第二锁卡相对设置,且第一锁卡和第二锁卡之间设有卡口;当旋转杆旋转时,弯曲部以旋转杆为轴做旋转运动,进而同时带动第一锁卡与弯曲部相连接的一端、第二锁卡与弯曲部相连接的一端,分别绕其铰接部位做抬起或下降运动;活动杆的上端连接设有U型卡件;旋转旋转杆,使弯曲部旋转为向上凸起的状态,第一锁卡和第二锁卡同时抬起,将活动杆转动至与第二挡板并向设置,此时上固定杆穿过U型卡件的上端开口,U型卡件设置在卡口的下方;然后旋转旋转杆,使弯曲部旋转为向下凹陷的状态,第一锁卡和第二锁卡随之同时下降,使U型卡件的上端卡在卡口内,使得活动杆维持在与第二挡板的并向状态,进而起到夹持作用。优选的,U型卡件的上端开口内连接设有橡胶减震套,当活动杆转动至与第二挡板并向时,橡胶减震套与上固定杆的下表面相连接;当活动杆转动至斜向设置时,橡胶减震套与上固定杆处于相互脱离状态。优选的,当活动杆转动至斜向设置时,第一挡板或者第二挡板的板身穿过U型卡件的上端开口,且与橡胶减震套相连接。优选的,旋转杆的一端连接设有旋转手把。优选的,还设有挡杆,挡杆的两端均与活动杆的杆身相连接,挡杆呈弓形结构,挡杆的弓背朝向第一挡板。优选的,横向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活动杆的杆身铰接连接后继续延伸与第二挡板的板身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牛颈伽,降低劳动强度,操作灵活性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能确保牛头从活动杆的上下部均可自由进出,适用范围广,其对病弱牛特别是瘫痪的奶牛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限位空间状态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下部空间状态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上部空间状态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的A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所示的B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2所示的C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5所示的D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E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所示的第二挡板的旋转后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横向连接板的俯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上固定杆,2.下固定杆,3.限位单元,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活动杆,7.横向连接板,8.上部空间,9.下部空间,10.限位空间,11.旋转杆,12.第一立板,13.第一锁卡,14.第二立板,15.第二锁卡,16.弯曲部,17.卡口,18.U型卡件,19.橡胶减震套,20.旋转手把,21.挡杆,22.第一安装通孔,23.封闭槽,24.第二安装通孔,25.螺栓,26.左上部空间,27.右上部空间,28.左下部空间,29.右下部空间,30.条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实施例1由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牛颈伽,其设有夹持单元、上固定杆1、下固定杆2、限位单元3。上固定杆1间隔设置在下固定杆2的下方,作为牛颈枷的主架,通常上固定杆1与下固定杆2平行设置。夹持单元设有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活动杆6、横向连接板7,上固定杆1与下固定杆2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连接设置有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通常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平行设置,且与下固定杆2垂直。横向连接板7的一端与第一挡板4的板身相连接,横向连接板7的另一端与活动杆6的杆身铰接连接;活动杆6绕其与横向连接板7的铰接点转动。由图3、图6所示,当活动杆6的上端朝向第一挡板4而斜向设置时,上固定杆1、第二挡板5、活动杆6之间围成供牛头通过的上部空间8;该上部空间8形状近似于倒三角形结构;牛可以将头部通过上部空间8,便于牛站立时使用。由图2、图5所示,当活动杆6的上端朝向第二挡板5而斜向设置时,下固定杆2、第二挡板5、活动杆6之间围成供牛头通过的下部空间9;下部空间9形状近似于一个尖朝上的三角形结构;牛可以将头部通过下部空间9,便于处于坐卧状态的牛使用,尤其是病弱的牛,甚至是瘫痪的牛。由图1、图4所示,当活动杆6转动至与第二挡板5并向时,并向即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颈伽,其设有夹持单元、上固定杆、下固定杆、限位单元,所述上固定杆间隔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杆的下方,所述夹持单元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活动杆,所述上固定杆与所述下固定杆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设置有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还设有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的板身相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的杆身铰接连接;所述活动杆绕其与所述横向连接板的铰接点转动,当所述活动杆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挡板而斜向设置时,所述上固定杆、所述第二挡板、所述活动杆之间围成供牛头通过的上部空间;当所述活动杆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二挡板而斜向设置时,所述下固定杆、所述第二挡板、所述活动杆之间围成供牛头通过的下部空间;当所述活动杆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挡板并向时,所述上固定杆、所述第二挡板、所述下固定杆、所述活动杆之间围成一不足牛头通过的限位空间,且活动杆的一端被所述限位单元限位,使得所述活动杆维持在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并向状态,进而起到夹持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颈伽,其设有夹持单元、上固定杆、下固定杆、限位单元,所述上固定杆间隔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杆的下方,所述夹持单元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活动杆,所述上固定杆与所述下固定杆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设置有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还设有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的板身相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的杆身铰接连接;所述活动杆绕其与所述横向连接板的铰接点转动,当所述活动杆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挡板而斜向设置时,所述上固定杆、所述第二挡板、所述活动杆之间围成供牛头通过的上部空间;当所述活动杆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二挡板而斜向设置时,所述下固定杆、所述第二挡板、所述活动杆之间围成供牛头通过的下部空间;当所述活动杆转动至与所述第二挡板并向时,所述上固定杆、所述第二挡板、所述下固定杆、所述活动杆之间围成一不足牛头通过的限位空间,且活动杆的一端被所述限位单元限位,使得所述活动杆维持在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并向状态,进而起到夹持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颈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设有锁定组件和旋转杆,所述锁定组件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设有第一立板和第一锁卡,所述第二锁定件设有第二立板和第二锁卡;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分别与所述上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且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的所述旋转杆设有弯曲部;所述第一锁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锁卡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曲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锁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板铰接连接,所述第二锁卡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曲部相连接;所述第一锁卡和所述第二锁卡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锁卡和所述第二锁卡之间设有卡口;当所述旋转杆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宝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