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993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其优点在于,方便将雨水重复利用灌溉,节约水资源,涉及水循环利用系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蓄水池,蓄水池上连通有若干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排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水平铺设在地面上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纵截面为方形,且所述分水管内设有沿分水管长度方向分布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分水管分割成流水腔室和蓄水腔室,所述蓄水腔室在靠近排水管的一端设有使水从蓄水腔室流到排水管内的单向控制件,所述分水管在蓄水腔室上方开设有若干蓄水孔,所述分水管在流水腔室的上方设有若干洒水喷头。

A water recycling system of Ecological Garde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garden water recycling system,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it is convenient to reuse rainwater for irrigation and save water resources,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recycling system.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including a reservoir below the ground, on which there are several drainage pipes connected, the drainag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ump, and the outlet of the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There is a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horizontally laid on the ground,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the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is square, and the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artition plat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the partition plate divides the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into a water flow chamber and a water storage chamber, the water storag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one-way control device which makes the water flow from the water storage chamber to the water drainage pipe at one end close to the water drainage pipe, and the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is arranged in a square shape A plurality of water storage holes are arranged above the water storage chamber, and the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prinkler heads above the water flow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循环利用系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生态园林在都市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已经成为衡量都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因而现阶段,大多数的城市都在加紧建设生态园林,用以提升都市形象。生态园林绿化是生态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为了匹配生态园林中的绿化带,通常需要增设相应的给水管路,现有的生态园林绿化给水过程,通常是将自来水源输入,通过喷洒、浇灌等方式为植物供水。现有技术当中,一般使用自来水来进行生态园林浇灌,在如今提倡节约用水的时代下,直接用自来水进行浇灌,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其优点在于,方便将雨水重复利用灌溉,节约水资源。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连通有若干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水平铺设在地面上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纵截面为方形,且所述分水管内设有沿分水管长度方向分布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分水管分割成流水腔室和蓄水腔室,所述蓄水腔室在靠近排水管的一端设有使水从蓄水腔室流到排水管内的单向控制件,所述分水管在蓄水腔室上方开设有若干蓄水孔,所述分水管在流水腔室的上方设有若干洒水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天时雨水通过蓄水孔流到蓄水腔室内,并通过排水管流到蓄水池内,当需要通过洒水喷头进行喷水灌溉时,此时单向控制件将会限制水流流向蓄水腔室,使得水流流向流水腔室并通过洒水喷头喷出,此时将雨水重复利用灌溉,节约了水资源。优选的,所述单向控制件包括开设在蓄水腔室靠近排水管一端周向内壁的第一倾斜面,所述蓄水腔室内设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上设有与第一倾斜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所述蓄水腔室在设有封堵块的一端设有供封堵块向远离蓄水腔室移动的若干滑道,当封堵块与滑道远离蓄水腔室的一端抵触时,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之间存在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抽水泵工作时将蓄水池内的雨水抽出,此时雨水将会对封堵块产生向蓄水腔室内移动的推力,进而将封堵块上的第二倾斜面抵触在第一倾斜面上,进而将蓄水腔室封闭,减小雨水从蓄水腔室上的蓄水孔排出。优选的,所述分水管在蓄水孔上设有第一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将进入分水管内的雨水过滤,减小蓄水腔室内垃圾的堵塞。优选的,所述分水管和排水管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法兰盘的设置便于连接分水管和排水管连接在一起。优选的,在靠近封堵块的所述分水管在蓄水腔室内插接有覆盖蓄水腔室的插板,所述插板上开设有供水流通过的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板的设置进一步减小蓄水腔室内杂质进入蓄水池内。优选的,所述插板在进入蓄水腔室内的一侧底部设有水平延伸的蓄积盒,所述分水管上开设有供蓄积盒从分水管内移出的开口,所述插板上设有覆盖开口的第二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积盒的设置便于将插板阻挡的杂质进行收集,当将插板从蓄水腔室内移出时,可以将蓄积盒也从蓄水腔室内移出,便于清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雨天时雨水通过蓄水孔流到蓄水腔室内,并通过排水管流到蓄水池内,当需要通过洒水喷头进行喷水灌溉时,此时单向控制件将会限制水流流向蓄水腔室,使得水流流向流水腔室并通过洒水喷头喷出,此时将雨水重复利用灌溉,节约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第一倾斜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蓄水腔室和流水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单向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水池;2、排水管;21、抽水泵;22、分水管;23、分隔板;231、流水腔室;232、蓄水腔室;233、蓄水孔;234、洒水喷头;235、第一过滤网;3、单向控制件;31、第一倾斜面;32、封堵块;33、第二倾斜面;34、滑道;4、法兰盘;5、插板;51、透水孔;52、蓄积盒;53、开口;54、第二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如图1和图3,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蓄水池1,蓄水池1上连通有若干排水管2,各个排水管2上均设有抽水泵21,排水管2的出水口连接有水平铺设在地面上的分水管22,此时排水管2竖直分布,分水管22的纵截面为方形,且分水管22内设有沿分水管22长度方向分布的分隔板23,分隔板23将分水管22分割成流水腔室231和蓄水腔室232,蓄水腔室232在靠近排水管2的一端设有使水从蓄水腔室232流到排水管2内的单向控制件3(如图4),此时在蓄水腔室232内的水只能流向蓄水池1,而不能从蓄水池1内流到蓄水腔室232,分水管22在蓄水腔室232上方开设有若干蓄水孔233,分水管22在流水腔室231的上方设有若干洒水喷头234。如图1和图3,在雨天时雨水通过蓄水孔233流到蓄水腔室232内,并通过排水管2流到蓄水池1内,当需要通过洒水喷头234进行喷水灌溉时,此时单向控制件3将会限制水流流向蓄水腔室232,使得水流流向流水腔室231并通过洒水喷头234喷出,此时将雨水重复利用灌溉,节约了水资源。如图1,将分水管22和排水管2之间通过法兰盘4连接。法兰盘4的设置便于连接分水管22和排水管2连接在一起。如图2和图4,单向控制件3包括开设在蓄水腔室232靠近排水管2一端周向内壁的第一倾斜面31,蓄水腔室232内设有封堵块32,封堵块32上设有与第一倾斜面31配合的第二倾斜面33,蓄水腔室232在设有封堵块32的一端设有供封堵块32向远离蓄水腔室232移动的若干滑道34,可以将滑道34设在分水管22端面的上下两侧,当封堵块32与滑道34远离蓄水腔室232的一端抵触时,第一倾斜面31和第二倾斜面33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于雨水能从蓄水腔室232流到蓄水池1内。如图2和图4,当抽水泵21工作时将蓄水池1内的雨水抽出,此时雨水将会对封堵块32产生向蓄水腔室232内移动的推力,进而将封堵块32上的第二倾斜面33抵触在第一倾斜面31上,进而将蓄水腔室232封闭,减小雨水从蓄水腔室232上的蓄水孔233排出。如图1,在蓄水孔233长期收集雨水的过程中容易堵塞,因此分水管22在蓄水孔233上设有第一过滤网235,第一过滤网235将进入分水管22内的雨水过滤,减小蓄水腔室232内垃圾的堵塞。如图2和图4,靠近封堵块32的分水管22在蓄水腔室232内插接有覆盖蓄水腔室232的插板5,插板5垂直于分水管22的长度方向分布,插板5上开设有供水流通过的透水孔51。如图2和图4,插板5的设置进一步减小蓄水腔室232内杂质进入蓄水池1内。进一步的插板5在进入蓄水腔室232内的一侧底部设有水平延伸的蓄积盒52,便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蓄水池(1),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1)上连通有若干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上设有抽水泵(21),所述排水管(2)的出水口连接有水平铺设在地面上的分水管(22),所述分水管(22)的纵截面为方形,且所述分水管(22)内设有沿分水管(22)长度方向分布的分隔板(23),所述分隔板(23)将分水管(22)分割成流水腔室(231)和蓄水腔室(232),所述蓄水腔室(232)在靠近排水管(2)的一端设有使水从蓄水腔室(232)流到排水管(2)内的单向控制件(3),所述分水管(22)在蓄水腔室(232)上方开设有若干蓄水孔(233),所述分水管(22)在流水腔室(231)的上方设有若干洒水喷头(2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蓄水池(1),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1)上连通有若干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上设有抽水泵(21),所述排水管(2)的出水口连接有水平铺设在地面上的分水管(22),所述分水管(22)的纵截面为方形,且所述分水管(22)内设有沿分水管(22)长度方向分布的分隔板(23),所述分隔板(23)将分水管(22)分割成流水腔室(231)和蓄水腔室(232),所述蓄水腔室(232)在靠近排水管(2)的一端设有使水从蓄水腔室(232)流到排水管(2)内的单向控制件(3),所述分水管(22)在蓄水腔室(232)上方开设有若干蓄水孔(233),所述分水管(22)在流水腔室(231)的上方设有若干洒水喷头(2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单向控制件(3)包括开设在蓄水腔室(232)靠近排水管(2)一端周向内壁的第一倾斜面(31),所述蓄水腔室(232)内设有封堵块(32),所述封堵块(32)上设有与第一倾斜面(31)配合的第二倾斜面(33),所述蓄水腔室(232)在设有封堵块(32)的一端设有供封堵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旭红曹世玮陈正厂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工程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