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99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由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构成,所述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呈螺旋阶梯状布置,且所述污水在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间自上而下螺旋流动,且对于上下相邻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位于上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三出水口与位于下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二复氧池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水头势能使污水间歇性通过改性势能生物转盘进行大氧复氧及吹脱,经过层层改性势能生物转盘的处理,复氧效率高,低耗能。

Potential biological sewage purifi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tential energy biological sewage purifi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modified potential energy reoxygenation biological turntables, wherein the plurality of modified potential energy reoxygenation biological turntables are arranged in a spiral staircase, and the sewage flows spirally from top to bottom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modified potential energy reoxygenation biological turntables, and for the adjacent modified potential energy reoxygenation biological turntables at the upper part, the modified potential energy reoxygenation biological turntables at the upper part are generated The third outlet of the material rotary tab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eaeration tank of the modified potential energy reaeration biological rotary table located at the lower part. The invention uses the head potential energy to make the sewage intermittently carry out large oxygen reaeration and blow off through the modified potential energy biological turntable. After the treatment of the layer by layer modified potential energy biological turntable, the reaeration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越来越多,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目前,国内外对污水主要采用活性污泥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相结合的深度生物处理技术,使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回用水的标准,但其好氧过程多采用鼓风曝气的方法,复氧效率低,能耗高,运转费用高。中国专利200520071365.X利用水势能通过虹吸转化为动能进行大气复氧及吹脱,虽然可以减少曝气耗能,但存在着污水在每台生态床上停留时间短,污水处理效果差、能耗偏高、生物转盘周围易滋生蚊蝇等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当前污水处理中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利用水头势能使污水间歇性通过改性势能生物转盘进行大氧复氧及吹脱,经过层层改性势能生物转盘的处理,复氧效率高,低耗能,占地面积小。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由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构成,包括位于底部的生态床体,所述生态床体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生态床体内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自左至右依次分隔为第二复氧池、第三复氧池和第五复氧池,污水由所述第二复氧池进入,且所述第二复氧池、第三复氧池和第五复氧池的底部相连通以输送污水,所述第二复氧池和第三复氧池内均设有孔隙填料;所述第五复氧池内的后部设有浮箱,所述浮箱位于所述第五复氧池内的水流高度以下,所述所述浮箱由一罩设于所述第五复氧池底部的罩壳围合而成,所述罩壳包括沿周向设置的罩壳侧壁和罩壳顶壁,所述罩壳顶壁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罩壳内设有能够在水面漂浮的第二浮体,所述罩壳能够被浮起的所述第二浮体顶起上浮,由所述第二浮体覆盖的所述第五复氧池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穿孔,所述第一出水口由所述第二浮体封闭,而当所述第二浮体上浮时,所述第一出水口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下方对应设有用于承接流出污水的悬池,所述第五复氧池底部还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位于所述浮箱的前方,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一封堵头封堵,所述封堵头与所述悬池之间设有杠杆组件且所述封堵头与所述悬池构成所述杠杆组件的两个相对的重力端以通过杠杆作用实现第三出水口的开启或封闭,所述杠杆组件包括竖直延伸且前后对应设置的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所述悬池由所述第一吊杆悬吊支撑,所述第一吊杆自下而上依次滑动穿设于穿孔、第二浮体和罩壳顶壁内,所述封堵头由所述第二吊杆悬吊支撑;该杠杆组件的工作原理为:当悬池内注水重量增加逐步下沉时,第一吊杆下沉,通过杠杆作用,第二吊杆带动封堵头上移,从而打开第三出水口排水;随后当悬池内的水逐步排出,悬池重量减小,此时在封堵头的重力作用下,拉动第二吊杆下沉直至封堵头堵住第三出水口,通过杠杆作用,第一吊杆带动悬池逐步上移;如此往复循环。所述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呈螺旋阶梯状布置,且所述污水在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间自上而下螺旋流动,且对于上下相邻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位于上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三出水口与位于下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二复氧池相连通。优选地,邻近所述封堵头的所述罩壳侧壁的下部设有能够在水面漂浮的第一浮体和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浮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浮体与所述罩壳侧壁的外侧相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浮体可向上滑动至恰堵住所述第一进水口。优选地,所述罩壳顶壁内侧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五复氧池底部的立柱,且所述立柱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二浮体内。优选地,所述悬池的底壁设有排水孔,所述第一吊杆的底端通过所述排水孔延伸出所述悬池的底壁且与所述悬池的底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吊杆的末端设有封板且所述封板与所述悬池的底壁之间留有间隙以便于所述排水孔排出所述悬池内的污水。优选地,所述杠杆组件还包括拉绳和前后对应设置的第一支轴和第二支轴,所述拉绳的一端与第一吊杆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支轴和第二支轴并与第二吊杆的顶端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水口上罩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第五复氧池内的水流高度以下。优选地,所述第三复氧池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栅条、改性生物盘和编织网,所述改性生物盘由第二孔隙填料构成,且所述第二孔隙填料的的比表面积自左而右依次递增。优选地,所述第二复氧池内的后部填充有第一孔隙填料且所述第一孔隙填料的比表面积自前而后依次递增,所述第二复氧池的前侧壁连通有用于承接污水的第一复氧箱,且对于上下相邻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位于上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三出水口与位于下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一复氧箱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复氧箱与所述第二复氧池相连通处的接口设计为等径口或变径口。优选地,所述净化器的顶端设有污水上水装置,所述污水上水装置的顶端连通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上水装置的底端与位于最上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一复氧箱相连通;所述污水上水装置优选采用中国专利CN201620842528.8公开的一种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并联系统的上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是利用势能复氧、生物净化污水的结构,承接厌氧设备污水出口或承接改性势能生物转盘的进水箱,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在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内交错排列,占地面积小,利用势能使污水从第一层到最后一层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循环,降低能耗,提高复氧效果,并且可把其内的填料拿出进行清洗,有效地提升势能生态处理污水净化的作用。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采用的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层数根据日处理污水吨位、尾水指标要求确定,合理结构一般为8-20层。其中所述污水上水装置用于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周期性交替储蓄水、放水,减少了水泵的使用量,降低能耗,提高了效率。采用的改性势能生物转盘进行大氧复氧及吹脱,不投药也不需曝气再耗能,运行费用低;无噪音和泡沫,不堵塞,无二次污染。改性势能生物转盘可借助水浮力通过杠杆作用精确控制复氧周期,能够精准、快速的调节复氧周期,具有脱氮除磷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等优点。该改性势能生物转盘不仅能适用于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也适用于高浓度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对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具有广适性,可全部自控无需专人管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C向视图;图4为图2沿A-A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2沿B-B线的剖面图;图6为罩壳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罩壳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中:第一复氧箱1;生态床体2;第二复氧池3;势能生态床体左侧壁或右侧壁4:门插4-1;第一孔隙填料5,第一挡板6;第三复氧池7:编织网7-1,改性生物盘7-2,栅条7-3;第二挡板8;过滤件9;滤网轴9-1,滤网9-2;支架组件10:支板10-1,第一支轴10-2,第二支轴10-3,条形槽10-4,横梁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构成,所述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包括位于底部的生态床体,所述生态床体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生态床体内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自左至右依次分隔为第二复氧池、第三复氧池和第五复氧池,污水由所述第二复氧池进入,且所述第二复氧池、第三复氧池和第五复氧池的底部相连通以输送污水,所述第二复氧池和第三复氧池内均设有孔隙填料,所述第五复氧池内的后部设有浮箱,所述浮箱位于所述第五复氧池内的水流高度以下,所述浮箱由一罩设于所述第五复氧池底部的罩壳围合而成,所述罩壳包括沿周向设置的罩壳侧壁和罩壳顶壁,所述罩壳顶壁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罩壳内设有能够在水面漂浮的第二浮体,所述罩壳能够被浮起的所述第二浮体顶起上浮,由所述第二浮体覆盖的所述第五复氧池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穿孔,所述第一出水口由所述第二浮体封闭,而当所述第二浮体上浮时,所述第一出水口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下方对应设有用于承接流出污水的悬池,所述第五复氧池底部还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位于所述浮箱的前方,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一封堵头封堵,所述封堵头与所述悬池之间设有杠杆组件且所述封堵头与所述悬池构成所述杠杆组件的两个相对的重力端以通过杠杆作用实现第三出水口的开启或封闭,所述杠杆组件包括竖直延伸且前后对应设置的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所述悬池由所述第一吊杆悬吊支撑,所述第一吊杆自下而上依次滑动穿设于穿孔、第二浮体和罩壳顶壁内,所述封堵头由所述第二吊杆悬吊支撑;/n所述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呈螺旋阶梯状布置,且所述污水在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间自上而下螺旋流动,且对于上下相邻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位于上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三出水口与位于下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二复氧池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构成,所述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包括位于底部的生态床体,所述生态床体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生态床体内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自左至右依次分隔为第二复氧池、第三复氧池和第五复氧池,污水由所述第二复氧池进入,且所述第二复氧池、第三复氧池和第五复氧池的底部相连通以输送污水,所述第二复氧池和第三复氧池内均设有孔隙填料,所述第五复氧池内的后部设有浮箱,所述浮箱位于所述第五复氧池内的水流高度以下,所述浮箱由一罩设于所述第五复氧池底部的罩壳围合而成,所述罩壳包括沿周向设置的罩壳侧壁和罩壳顶壁,所述罩壳顶壁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罩壳内设有能够在水面漂浮的第二浮体,所述罩壳能够被浮起的所述第二浮体顶起上浮,由所述第二浮体覆盖的所述第五复氧池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穿孔,所述第一出水口由所述第二浮体封闭,而当所述第二浮体上浮时,所述第一出水口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下方对应设有用于承接流出污水的悬池,所述第五复氧池底部还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位于所述浮箱的前方,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一封堵头封堵,所述封堵头与所述悬池之间设有杠杆组件且所述封堵头与所述悬池构成所述杠杆组件的两个相对的重力端以通过杠杆作用实现第三出水口的开启或封闭,所述杠杆组件包括竖直延伸且前后对应设置的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所述悬池由所述第一吊杆悬吊支撑,所述第一吊杆自下而上依次滑动穿设于穿孔、第二浮体和罩壳顶壁内,所述封堵头由所述第二吊杆悬吊支撑;
所述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呈螺旋阶梯状布置,且所述污水在多个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间自上而下螺旋流动,且对于上下相邻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位于上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三出水口与位于下部的改性势能复氧生物转盘的第二复氧池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邻近所述封堵头的所述罩壳侧壁的下部设有能够在水面漂浮的第一浮体和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浮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浮体与所述罩壳侧壁的外侧相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浮体可向上滑动至恰堵住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培勋张海洋黄玉喜黄文博黄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碧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