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岩学院专利>正文

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649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及其生产工艺,1)准备如下发酵物料:玉米芯65‑70%,红糖1.5‑2.5%,复合多维1.0‑1.5%,NSP酶0.04‑0.08%,余量为水;2)将红糖溶于水中得到红糖水,称取发酵物料总重量2.0‑2.5%的复合菌粉,然后将复合菌粉加入至红糖水中活化,得到混合菌液;所述复合菌粉由乳酸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冻干菌组成;3)将玉米芯、复合多维、NSP酶混合均匀后装入发酵装置中,接入活化好的混合菌液,密闭发酵得到发酵饲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微生物有益菌株改善肠道健康和NSP酶对玉米芯等物料具有良好降解作用的优势,对玉米芯废弃物料进行菌酶协同发酵,延长了玉米芯等农副产品废弃物料应用产业链,促进了生产的良性循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orn Cobase co fermentation feed suitable for fattening pigs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rn cob enzyme collaborative fermentation feed suitable for fattening pigs and a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1) the following fermentation materials are prepared: corn cob 65 \u2011 70%, brown sugar 1.5 \u2011 2.5%, complex multidimensional 1.0 \u2011 1.5%, NSP enzyme 0.04 \u2011 0.08%, and the surplus is water; 2) the brown sugar is dissolved in water to obtain brown sugar water, and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fermentation materials is 2.0 \u2011 2.5%, and then the complex bacterial powder is added Put it into the brown sugar water for activation to obtain the mixed bacterial liquid; the compound bacterial powder is composed of the freeze-dried bacteria of Lactobacillu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Bacillus subtilis; 3) mix the corn cob, the compound multidimensional enzyme and NSP enzyme evenly, then put them into the fermentation device, connect the activated mixed bacterial liquid, and ferment in a closed manner to obtain the fermentation feed. The invention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intestinal health of microorganism beneficial strains and NSP enzyme having good degradation effect on corncob and other materials, conducts bacterial enzyme collaborative fermentation on corncob waste materials, prolongs the application industrial chain of corncob and other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waste materials, promotes the benign cycle of production, and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饲料
,具体涉及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蛋白质饲料短缺、人畜争粮等矛盾日益突出。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作物之一,长期被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中。我国玉米年产量高达2亿多吨,其中玉米芯产量约占10%,达2千万吨以上。玉米芯是玉米果穗脱去子粒后的穗轴。我国每年生产大量的玉米芯,但在农村大部分玉米芯被当做燃料烧掉,造成资源浪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芯深加工领域不断扩大,被加工生产糠醛、糠醇、木糖、活性炭、饴糖、葡萄糖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的产品;除此之外,玉米芯还可用于酿酒、榨油、制作食品盒、农作物栽培料、饲料等,使得玉米芯价值得以被充分发掘。有研究表明,玉米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32%-36%纤维素、35%-40%半纤维素、17%-20%木质素和少量的灰分以及其它组分,如果对玉米芯大力开发研究,就能够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玉米芯其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如果直接喂养动物消化利用率不高,因而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较少,但玉米芯通过发酵,其饲用价值提高,可达到节粮、健康养殖的目的。与发酵前相比,发酵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玉米芯营养价值,对动物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可以用来饲喂猪、鱼、鸭等。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质饲料不但可解决蛋白质资源紧缺的问题,还可解决相关环境问题。目前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发酵。其中,乳酸菌产生的有机酸、细菌素等代谢产物有利于改善饲料的营养品质,酵母菌能降解豆粕中的水苏糖、棉子糖,而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中抗原蛋白具有较强的降解效果。多菌株混合发酵理论上可以发挥不同菌株的发酵特性,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同菌株间存在可能存在拮抗作用、微生物在胃肠道壁的定殖效果不稳定、与抗生素一起使用产生拮抗、发酵菌种容易失活难以保持、微生物菌种的作用机理未明、微生物饲料的效果难以稳定、使用安全性问题等。因此,未来随着人们对微生物饲料、畜产品质量重视程度的加强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微生物饲料的发展趋势将是对菌种的要求考虑更加全面、菌种由单一菌株向复合菌株或菌酶协同发酵发展、饲养功能由单一功效向多功效方向发展、使用的对象和方法更加细化等。北京生物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8年3月1日发布的最新《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团体标准(T/CSWSL001-2018),将生物饲料产品分为发酵饲料、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和生物饲料添加剂四大类,菌酶协同发酵正式独立存在于发酵饲料产品中。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定义为:使用《饲料原料目录(2013)》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等国家相关法规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酶制剂和微生物,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技术协同作用生产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一饲料和混合饲料。采用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可以提高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饲料中大分子物质利用效率,如玉米芯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复杂多糖,在畜体内难以消化,如果应用多功能微生物菌株加纤维素酶等进行处理则可提高玉米芯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进而提高饲料品质。总之,菌酶协同发酵技术贯穿整个发酵饲料加工生产过程,其微生物益生菌与酶解技术相结合的功能,是发酵饲料最大的技术突破点,是将来生物饲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结合了微生物有益菌株改善肠道健康和NSP酶对玉米芯等物料具有良好降解作用的优势,对玉米芯废弃物料进行菌酶协同发酵,设计和研发了具有针对性的玉米芯发酵混合饲料的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条件,变废为宝,延长了玉米芯等农副产品废弃物料应用产业链,促进了生产的良性循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发酵物料,所述发酵物料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如下:玉米芯65-70%,红糖1.5-2.5%,复合多维1.0-1.5%,NSP酶0.04-0.08%,余量为水,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00%;2)将上述红糖溶于25~30℃水中得到红糖水,然后称取发酵物料总重量2.0-2.5%的复合菌粉,然后将复合菌粉加入至红糖水中活化,搅拌均匀,得到混合菌液;所述复合菌粉由发酵乳酸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冻干菌组成,其中发酵乳酸菌含量为6.2~7.7×109cfu/g,酿酒酵母含量为1.3~4.6×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2.5~4.2×1010cfu/g;3)将玉米芯、复合多维、NSP酶混合均匀后装入发酵装置中,接入活化好的混合菌液,再次混合均匀,在25~30℃条件下密闭发酵5~7天,待发酵物料中颜色变深明显,含有明显香味时,发酵结束即得到所述发酵饲料。优选的,所述发酵物料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如下:玉米芯67%,红糖1.5%复合多维1.5%NSP酶0.08%余量为水,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00%。所述NSP酶的活力组成如下:木聚糖酶活性10000~20000U/g,β-葡聚糖酶活性1000~1500U/g,甘露聚糖酶活性200~300U/g,纤维素酶活性2000~4000U/g,果胶酶活性100~300U/g。所述玉米芯在60~70℃烘干后过50~10目筛粉,再用作发酵物料。所述发酵装置为带有单向透气孔的PE膜,5-7层厚,透气孔径为9~12mm,透氧量为2.25~4.42cm3/m2.bar.d,排气压力为678~750mmH2O。所述发酵饲料按日粮重量4~8%的比例添加到日粮中,用于育肥猪的喂食。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这3种有益菌联合非淀粉多糖酶(NSP酶)进行玉米芯的协同袋装移动发酵,制备适合育肥猪喂食的发酵饲料。发酵前期,原料配方中玉米芯的纤维含量较高,NSP酶起主要的分解作用,纤维成分转化成了碳源、蛋白等能源成分,如一些结构性的多糖可水解成为单糖,为加入的微生物菌株生长提供了营养成分,促进其生长和后续的发酵过程。开始时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消耗密闭发酵装置内的氧气,各菌株均大量生长,枯草芽孢杆菌和NSP酶分解玉米芯的纤维转化成糖类、蛋白等物质。发酵后期,氧气耗尽,枯草芽孢杆菌不再生长,乳酸菌大量发酵,酵母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和酒精,为发酵物料提供香味;NSP酶继续分解产糖、蛋白等。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当玉米芯中添加NSP酶含量添加量达到一定浓度后,能促进所添加微生物菌株的发酵,加快了发酵反应的过程,菌酶协同发酵技术贯穿整个发酵饲料加工生产过程,缩短了发酵时间,发酵饲料可以提早开封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总共发酵时间为5~7d,比单独使用益生菌发酵的生物饲料缩短发酵时间2-3d。2、玉米芯发酵后、颜色加深,产生了明显的酒香味和乳酸味,其产品色泽、手感、质地明显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n1)准备发酵物料,所述发酵物料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如下:/n玉米芯65-70%,/n红糖1.5-2.5%,/n复合多维1.0-1.5%,/nNSP酶0.04-0.08%,/n余量为水,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00%;/n2)将上述红糖溶于25~30℃水中得到红糖水,然后称取发酵物料总重量2.0-2.5%的复合菌粉,然后将复合菌粉加入至红糖水中活化,搅拌均匀,得到混合菌液;/n所述复合菌粉由乳酸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冻干菌组成,其中发酵乳酸菌含量为6.2~7.7×10

【技术特征摘要】
1.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发酵物料,所述发酵物料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玉米芯65-70%,
红糖1.5-2.5%,
复合多维1.0-1.5%,
NSP酶0.04-0.08%,
余量为水,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00%;
2)将上述红糖溶于25~30℃水中得到红糖水,然后称取发酵物料总重量2.0-2.5%的复合菌粉,然后将复合菌粉加入至红糖水中活化,搅拌均匀,得到混合菌液;
所述复合菌粉由乳酸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冻干菌组成,其中发酵乳酸菌含量为6.2~7.7×109cfu/g,酿酒酵母含量为1.3~4.6×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2.5~4.2×1010cfu/g;
3)将玉米芯、复合多维、NSP酶混合均匀后装入发酵装置中,接入活化好的混合菌液,再次混合均匀,在25~30℃条件下密闭发酵5~7天,得到所述发酵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物料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玉米芯67%,
红糖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标声章思泽黄庆阳刘家敏严建彬钟志龙罗建李益明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