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8615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果树大乔木种植、果树小乔木种植、灌木种植、草本植物种植和营养土覆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采用乔灌草混植的方法,使得生态景观错落有致,将可食用植物运用到景观设计中,既可以丰富乡村景观类型,保护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也可以让人们在观赏美景时享受到乡野趣味。

A method of building tourism type rural landscape base with edible pla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tourism type rural landscape base by using edible plants,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large tree planting of fruit trees, small tree planting of fruit trees, shrub planting, herb planting and nutrient soil covering. The innovation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method of planting trees, shrubs and grasses is adopted to make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staggered. The application of edible plants to the landscape design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types of rural landscape,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people's lives, but also enable people to enjoy the rural interest when enjoying the beautiful sce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城市绿化
,具体为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在精神追求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追求“崇上自由、返璞归真”的自然生活,各种农业、森林、海洋、草原旅游等观光休闲游深受世人欢迎。当前旅游型乡村大多以休闲农业为主题吸引消费群体,乡村旅游业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可食蔬菜和可食植物造景的形式称为可食地景。可食地景不是简单的种植农作物,而是选择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种类,用生态园林设计方式设计,构建绿地、花园等场所,使其变成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的景观场地。可食地景的产生是对传统农业景观的传承,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理念。在美丽乡村的开发中植入可食地景的概念,主要原因如下:1、景观意义层面。不同的植物经过不同的景观配置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植物的观赏性不仅表现在花、果、形态等的外在的自然美,其内在文化价值体现在不同的民俗风情和相关的文学作品中。2、生态意义层面。植物不但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而且还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降温增湿)、净化空气(杀菌吸尘、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和水)、防风降噪、蓄水固土等作用。3、实用性层面。运用植物营造乡村景观,可以有效的解决如今的农村闲置土地情况。运用植物营造乡村景观,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闲置土地问题,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也可以吸引外出劳动力回家发展,缓解城市压力。然而,可食用植物造景目前只在园艺博览会、主题公园、校园等小范围内进行实验性实施,纵观我国旅游型乡村的建设发展,反而将城市景观形式带入了乡村,造成乡村城市化,城市试图回归乡村的矛盾画面。因此,可食用植物造景理念更应在乡村开发中普及,可食地景应用技术有待提高。景观行业急需形成新的可食地景植物配置方法法则,在保护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加快乡村开发步伐,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果树大乔木种植:选用根系深、生长速度慢的果树大乔木作为背景树,种植在后排,所述果树大乔木为板栗树、核桃树中的任意一种;b果树小乔木种植:选用果树小乔木作为近景植物,种植在前排,所述果树小乔木为石榴树、柿树、山楂树、李子树、桃树、苹果树、无花果树和椿树中的任意2种;c灌木种植:选用灌木与果树小乔木种植在同一排,与果树小乔木高度错落种植;d草本植物种植:在果树大乔木和果树小乔木之间、果树大乔木和灌木之间、果树小乔木和灌木之间的空地上种植草本植物;e覆盖营养土:依次完成a、b、c、d种植步骤后,在植物根部覆盖营养土,营养土覆盖在根部上方6-8cm,拍实土壤,并在植物根部浇透水。板栗树和核桃树均为落叶乔木,树高达20-25米,其果实板栗和核桃均可食用,既可生吃,也可以煮熟或者炒熟吃。两种树既可作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也可作为道路绿化的防护林或者景观树。石榴树、柿树、山楂树、李子树、桃树、苹果树、无花果树均为春季开花,开花期可以作为景观树观赏,待夏季或者秋季果实成熟期,既能为人们提供水果食用,也能作景观树观赏,椿树春季发出嫩芽,既可用于观赏,也可以食用。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果树大乔木选用经过扦插培育后成活满2年的植株作为苗木。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灌木为树莓、连翘中任意一种。树莓为落叶灌木,花期为2-3月,果期为4-6月,果实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连翘为落叶灌木,花期为3-4月,果期为7-9月,果实可入药。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草本植物选用羽衣甘蓝、黄花菜中任意一种。羽衣甘蓝和黄花菜均为草本植物、既可观赏,也可作为蔬菜食用。作为优选,所述营养土的成分包括:田园土30-40份、腐叶土10-20份、蚯蚓卵5-10份、泥炭4-10份、椰糠3-9份、糖渣2-6份、膨润土6-12份、海砂3-9份、磷石膏2-6份、骨粉10-20份、营养液4-12份。作为优选,所述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田园土、腐叶土、蚯蚓卵、泥炭、椰糠、糖渣、膨润土、海砂、磷石膏、骨粉混合后加入搅拌机中低速搅拌,搅拌速率为200-300转/分,搅拌时间为10min-20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上倒入营养液,充分混合后在常温下搅拌均匀,之后再通风处放置2-3h,即得到营养土。作为优选,在果树大乔木、果树小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施以农家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可食用植物运用到景观设计中,采用乔灌草混植的方法,使得生态景观错落有致,既可以丰富乡村景观类型,保护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也可以让人们在观赏美景时享受到乡野趣味。上述内容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果树大乔木种植:选用板栗树作为背景树,种植在后排;b果树小乔木种植:选用石榴树、柿树作为近景植物,种植在前排;c灌木种植:选用树莓与果树小乔木种植在同一排,与果树小乔木高度错落种植;d草本植物种植:在果树大乔木和果树小乔木之间、果树大乔木和灌木之间、果树小乔木和灌木之间的空地上种植羽衣甘蓝;e覆盖营养土:依次完成a、b、c、d种植步骤后,在植物根部覆盖营养土,营养土覆盖在根部上方6cm,拍实土壤,并在植物根部浇透水。所述步骤a中,板栗树选用经过扦插培育后成活满2年的植株作为苗木。所述营养土的成分包括:田园土30份、腐叶土10份、蚯蚓卵5份、泥炭4份、椰糠3份、糖渣2份、膨润土6份、海砂3份、磷石膏2份、骨粉10份、营养液4份。所述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田园土、腐叶土、蚯蚓卵、泥炭、椰糠、糖渣、膨润土、海砂、磷石膏、骨粉混合后加入搅拌机中低速搅拌,搅拌速率为200转/分,搅拌时间为10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上倒入营养液,充分混合后在常温下搅拌均匀,之后再通风处放置2h,即得到营养土。在板栗树、石榴树、柿树、树莓和羽衣甘蓝的生长过程中施以农家肥。实施例二: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所述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果树大乔木种植:选用根系深、生长速度慢的果树大乔木作为背景树,种植在后排,所述果树大乔木为板栗树、核桃树中的任意一种;/nb果树小乔木种植:选用果树小乔木作为近景植物,种植在前排,所述果树小乔木为石榴树、柿树、山楂树、李子树、桃树、苹果树、无花果树和椿树中的任意2种;/nc灌木种植:选用灌木与果树小乔木种植在同一排,与果树小乔木高度错落种植;/nd草本植物种植:在果树大乔木和果树小乔木之间、果树大乔木和灌木之间、果树小乔木和灌木之间的空地上种植草本植物;/ne覆盖营养土:依次完成a、b、c、d种植步骤后,在植物根部覆盖营养土,营养土覆盖在根部上方6-8cm,拍实土壤,并在植物根部浇透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果树大乔木种植:选用根系深、生长速度慢的果树大乔木作为背景树,种植在后排,所述果树大乔木为板栗树、核桃树中的任意一种;
b果树小乔木种植:选用果树小乔木作为近景植物,种植在前排,所述果树小乔木为石榴树、柿树、山楂树、李子树、桃树、苹果树、无花果树和椿树中的任意2种;
c灌木种植:选用灌木与果树小乔木种植在同一排,与果树小乔木高度错落种植;
d草本植物种植:在果树大乔木和果树小乔木之间、果树大乔木和灌木之间、果树小乔木和灌木之间的空地上种植草本植物;
e覆盖营养土:依次完成a、b、c、d种植步骤后,在植物根部覆盖营养土,营养土覆盖在根部上方6-8cm,拍实土壤,并在植物根部浇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果树大乔木选用经过扦插培育后成活满2年的植株作为苗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可食用植物构建旅游型乡村景观基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灌木为树莓、连翘中任意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瑶赵晓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