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学佳专利>正文

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50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8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它包括两盘导线、两个卡爪式牵引头、两个旋转连接器及钢丝绳,第一盘导线的外端头固定设置在第一卡爪式牵引头上,第二盘导线的外端头固定设置在第二卡爪式牵引头上,第一旋转连接器一端连接第一卡爪式牵引头,第二旋转连接器一端连接第二卡爪式牵引头,第一旋转连接器、第二旋转连接器的另一通过钢丝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得的结构,用于连接两根输变电线端头,由于钢卡爪、铝卡爪采用分体喇叭形结构,且与相应内腔之间有间隙,能灵活用于不同型号电线的连接,且连接牢固性强,操作方便,通过该连接方式连接的输变电线,过放线滑车顺滑无冲击,有效解决了两种不同导线连续展放的困难。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wo plates of conductor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line projec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wo plates of wires in the wire spreading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line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two plates of wires, two claw traction heads, two rotary connectors and steel wire ropes. The outer end of the first plate of wires is fixed on the first claw traction head, the outer end of the second plate of wires is fixed on the second claw traction head,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rotary connector is connected One end of the second rotary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law type traction hea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rotary connector and the second rotary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a steel wire rope. The structure obtain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ends of two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lines. Because the steel claw and aluminum claw adopt the separated trumpet structure, an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steel claw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ner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flexibly used for the conne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lines, and the connection is strong,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Th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lines connected by the connection method are smooth and impact free, which effectively solves two kinds of problems The difficulty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wi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力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输变电线路施工中,一个放线区段的展放经常是6-8km,导线每盘长度往往在2500米左右,一个放线段考虑上个区段的余线等因素,需要3-4盘导线连接后方可展放完毕。目前,两盘电线通常利用直线接续管压接连接,直线接续管存在着长度较长,虽然有保护钢甲保护,但过放线滑车后直线接续管还是容易变形,而且不能连接两种不同规格的导线,在直线管过长或者区段内使用不同导线时,该方法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所述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盘导线、第二盘导线、第一卡爪式牵引头、第一旋转连接器、第二旋转连接器、第二卡爪式牵引头及钢丝绳,第一盘导线的外端头固定设置在第一卡爪式牵引头上,第二盘导线的外端头固定设置在第二卡爪式牵引头上,第一旋转连接器一端连接第一卡爪式牵引头,第二旋转连接器一端连接第二卡爪式牵引头,第一旋转连接器、第二旋转连接器的另一通过钢丝绳连接;第一卡爪式牵引头和第二卡爪式牵引头的端头分别设置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插轴孔,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器、第二旋转连接器的结构相同,各自包括活动配合连接的转接头Ⅰ和转接头Ⅱ,转接头Ⅰ端部设有第一U形槽,第一U形槽的开口大小与连接块相匹配,第一U形槽两侧壁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上设置与其匹配的连接轴,卡爪式牵引头与旋转连接器连接时,连接块插入第一U形槽的空间内,由连接轴插入第一安装孔和插轴孔连接,且连接轴两端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外部;转接头Ⅱ的端头设置第二安装孔,钢丝绳两端端头分别固定在第二安装孔上,将两个旋转连接器连接。所述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爪式牵引头和第二卡爪式牵引头上的连接块端部为圆弧形结构,且与第一U形槽的结构匹配。所述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爪式牵引头和第二卡爪式牵引头结构相同,各自包括左壳体、右壳体及位于两壳体之间且连接两壳体的钢卡爪安装座,钢卡爪安装座左侧开设有左大右小的喇叭口和圆柱口,喇叭口中设置钢卡爪,右壳体内腔设有锥形内腔,锥形内腔中设有铝卡爪,输变电线从右壳体插入,依次通过铝卡爪、圆柱口、喇叭口后进入左壳体的内腔,喇叭口的长度大于钢卡爪的长度,钢卡爪与喇叭口右端小口底部留有间隙,锥形内腔右侧小口底部与铝卡爪右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钢卡爪、铝卡爪分别为喇叭式结构,且大小与相应的内腔大小匹配,且钢卡爪、铝卡爪在大口一端设为分体式结构,分别为3-4瓣。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用于连接两根输变电线端头,由于钢卡爪、铝卡爪采用分体喇叭形结构,且与相应内腔之间有间隙,不但能灵活用于不同型号电线的连接,而且其连接牢固性强,操作方便,通过该连接方式连接的输变电线,过放线滑车顺滑无冲击,有效解决了两种不同导线连续展放的困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卡爪式牵引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转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盘导线,2-第二盘导线,3-第一卡爪式牵引头,4-第一旋转连接器,5-第二旋转连接器,6-第二卡爪式牵引头,7-钢丝绳7,8-转接头Ⅰ,801-第一U形槽,802-第一安装孔,803-连接轴,9-转接头Ⅱ,901-第二安装孔,10-连接块,11-插轴孔,12-输变电线,31-左壳体,32-右壳体,33-钢卡爪安装座,331-喇叭口,332-圆柱口,333-钢卡爪,34-铝卡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盘导线1、第二盘导线2、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第一旋转连接器4、第二旋转连接器5、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及钢丝绳7,第一盘导线1的外端头固定设置在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上,第二盘导线2的外端头固定设置在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上,第一旋转连接器4一端连接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第二旋转连接器5一端连接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第一旋转连接器4、第二旋转连接器5的另一通过钢丝绳7连接。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和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结构相同,各自包括左壳体31、右壳体32及位于两壳体之间且连接两壳体的钢卡爪安装座33,钢卡爪安装座33左侧开设有左大右小的喇叭口331和圆柱口332,喇叭口331中设置钢卡爪333,右壳体32内腔设有锥形内腔,锥形内腔中设有铝卡爪34,输变电线从右壳体32插入,依次通过铝卡爪34、圆柱口332、喇叭口331后进入左壳体31的内腔,喇叭口331的长度大于钢卡爪333的长度,钢卡爪333与喇叭口331右端小口底部留有间隙,锥形内腔右侧小口底部与铝卡爪34右端之间留有间隙,为了便于连接,且使其结构更紧凑,本技术将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和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上的连接块10端部设为圆弧形结构,且与第一U形槽801的结构匹配;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和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的端头分别设置连接块10,连接块10上设有插轴孔11。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器4、第二旋转连接器5的结构相同,各自包括活动配合连接的转接头Ⅰ8和转接头Ⅱ9,转接头Ⅰ8端部设有第一U形槽801,第一U形槽801的开口大小与连接块10相匹配,第一U形槽801两侧壁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安装孔802,第一安装孔802上设置与其匹配的连接轴803,卡爪式牵引头与旋转连接器连接时,连接块10插入第一U形槽801的空间内,由连接轴803插入第一安装孔802和插轴孔11连接,且连接轴803两端固定在第一安装孔802外部;转接头Ⅱ9的端头设置第二安装孔901,钢丝绳7两端端头分别固定在第二安装孔901上,将两个旋转连接器连接。本技术的钢卡爪333、铝卡爪34分别为喇叭式结构,且大小与相应的内腔大小匹配,且钢卡爪333、铝卡爪34在大口一端设为分体式结构,分别为3-4瓣,钢卡爪333、铝卡爪34设计为锥形三瓣均分结构,且内部设有能增加摩擦力的内螺纹,输变电线12受拉力后依靠锥面压力的反力使得钢卡爪333、铝卡爪34抱死导线,越拉越紧。本技术通过采用卡爪式牵引头采用新型牵引头连接方式,可取代原压接式牵引头,且牵引头可重复使用,减少压接管材料浪费和提高牵引头连接效率,由于采用分瓣式结构,卡爪式牵引头可以用于连接两段不同规格导线,或者连接两段相同规格导线,可以适用于常规的900mm2导线、1250mm2导线、1035mm2铝合金导线、碳纤维导线等,在钢卡爪安装座33与两个壳体之间采用定位螺栓限位加固。当输电线路路径穿越重冰区、中冰区和轻冰区这三种不同冰区施工时,根据设计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盘导线(1)、第二盘导线(2)、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第一旋转连接器(4)、第二旋转连接器(5)、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及钢丝绳(7),第一盘导线(1)的外端头固定设置在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上,第二盘导线(2)的外端头固定设置在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上,第一旋转连接器(4)一端连接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第二旋转连接器(5)一端连接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第一旋转连接器(4)、第二旋转连接器(5)的另一通过钢丝绳(7)连接;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和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的端头分别设置连接块(10),连接块(10)上设有插轴孔(11),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器(4)、第二旋转连接器(5)的结构相同,各自包括活动配合连接的转接头Ⅰ(8)和转接头Ⅱ(9),转接头Ⅰ(8)端部设有第一U形槽(801),第一U形槽(801)的开口大小与连接块(10)相匹配,第一U形槽(801)两侧壁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安装孔(802),第一安装孔(802)上设置与其匹配的连接轴(803),卡爪式牵引头与旋转连接器连接时,连接块(10)插入第一U形槽(801)的空间内,由连接轴(803)插入第一安装孔(802)和插轴孔(11)连接,且连接轴(803)两端固定在第一安装孔(802)外部;转接头Ⅱ(9)的端头设置第二安装孔(901),钢丝绳(7)两端端头分别固定在第二安装孔(901)上,将两个旋转连接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输变电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中两盘导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盘导线(1)、第二盘导线(2)、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第一旋转连接器(4)、第二旋转连接器(5)、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及钢丝绳(7),第一盘导线(1)的外端头固定设置在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上,第二盘导线(2)的外端头固定设置在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上,第一旋转连接器(4)一端连接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第二旋转连接器(5)一端连接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第一旋转连接器(4)、第二旋转连接器(5)的另一通过钢丝绳(7)连接;第一卡爪式牵引头(3)和第二卡爪式牵引头(6)的端头分别设置连接块(10),连接块(10)上设有插轴孔(11),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器(4)、第二旋转连接器(5)的结构相同,各自包括活动配合连接的转接头Ⅰ(8)和转接头Ⅱ(9),转接头Ⅰ(8)端部设有第一U形槽(801),第一U形槽(801)的开口大小与连接块(10)相匹配,第一U形槽(801)两侧壁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安装孔(802),第一安装孔(802)上设置与其匹配的连接轴(803),卡爪式牵引头与旋转连接器连接时,连接块(10)插入第一U形槽(801)的空间内,由连接轴(803)插入第一安装孔(802)和插轴孔(11)连接,且连接轴(803)两端固定在第一安装孔(802)外部;转接头Ⅱ(9)的端头设置第二安装孔(901),钢丝绳(7)两端端头分别固定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飞王涛焦刚刚丁振峰陈鹏飞张国强朱学佳
申请(专利权)人:朱学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