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机器人电控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48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8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机器人电控柜。包括电控柜本体和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柜本体正面内壁通过减振垫与第一安装板连接,一侧内壁通过减振垫与第二安装板连接,另一侧上部设有排风扇,中部设有进气网,下部设有过渡管,位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垂角处设有第三电线梳理架,该第三电线梳理架一端与电控柜本体的内壁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电控柜本体的内壁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安装面上水平设有第一电线梳理架,第二安装板的安装面上水平设有第二电线梳理架,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中上方开有若干上出线孔,下方开有下出线槽,该下出线槽的下方设有集线带与电控柜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布线有序,具有较好的减振作用。

An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for shockproof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of a shockproof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body and a cabinet do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ront inner wall of the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through a damping pad, the inner wall of one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mounting plate through a damping pad, the upper part of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fan, the middl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network, the low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ition pipe, the vertical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moun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wire carding frame, and the third wire carding frame is provided One end of the wire carding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body,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body. The first wire carding fram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surface of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the second wire carding fram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surface of the second mounting plate. The middl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upper outlet holes, and the lower outlet slot is arranged below, which is downward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unking is provided with a collecting bel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design, orderly wiring, and good damp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震机器人电控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控柜,具体涉及一种防震机器人电控柜。
技术介绍
自动化设备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电控柜是自动化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控柜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目前机器人电控柜内安装有CPU、硬盘等精密仪器,现有的电控柜没有减振装置,在搬运时会对其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减少了使用寿命,并且布局不合理,布线繁杂,使整体尺寸大,从而浪费了很多空间,而出线孔为普通的圆孔包橡胶,使用一段时间会出现出线孔处电线胶皮断裂的现象,影响美观及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震机器人电控柜,能够使柜体内部空间布置更加清晰合理,布线有序,且出线孔设有过渡管,使电线不易折断,同时在安装板与电控柜本体之间设置有减振垫,具有较好的减振作用,防止各元件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震机器人电控柜,包括电控柜本体、柜门、排风扇,所述电控柜本体通过合页与柜门铰接,该电控柜本体顶部左右两侧设有吊环,底部与基座连接,左侧中间位置开有锁扣,所述柜门正对电控柜本体上的锁扣位置设有配套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柜本体正面内壁通过减振垫与第一安装板连接,一侧内壁通过减振垫与第二安装板连接,另一侧上部设有排风扇,中部设有进气网,下部设有过渡管,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垂直布置,位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垂角处设有第三电线梳理架,该第三电线梳理架一端与电控柜本体的内壁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电控柜本体的内壁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安装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一电线梳理架并与第三电线梳理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安装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二电线梳理架并与第三电线梳理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中上方开有若干上出线孔,下方开有下出线槽,该下出线槽的下方设置有集线带与电控柜本体连接。所述电控柜本体的底部还设有散热网。所述电控柜本体内部至少设置两个集线带,该集线带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减振垫是圆环形金属橡胶减振垫,通过螺栓将减振垫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电控柜本体内壁之间。所述过渡管由硬管和软管组成,硬管一端穿过电控柜本体侧壁,另一端封闭,在电控柜本体外侧壁处设有呈角度30-60°与硬管连通的软管,该软管倾斜在硬管的管壁上并与之连通形成像树叉一样的过渡管。所述第一电线梳理架和第二电线梳理架结构相同,均是上、下间距对应开腰形槽的“U”形架,用于上、下区域穿线缆;所述第三电线梳理架7是三面均间距开有腰形槽的“U”形架,用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穿线,避免线缆直引而使电控柜内杂乱无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控柜本体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金属橡胶减振垫,该减振垫具有橡胶的弹性和多孔金属的孔隙特性,独特的阻尼特性为精密仪器、仪表提供专属的精确隔振,三维等刚度隔振,对隔离空间任意方向的振动和冲击能力近似相同,很好的保护了安全在安装板上的元件;本技术通过电线梳理架将安装板分成多个区间,使得电控柜本体内部空间布置更加清晰合理,而在安装板上开有上出线孔和下出线槽,并在电控柜本体内壁上设置多个集线带,当电控柜内接入的电线较多时,可以利用集线带将电线进行分类,再利用集线带两端的魔术贴将分类好的电线固定在一起,可以起到整理电线的作用,避免了电线过多使用者无法分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过渡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控柜本体,2—柜门,3—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第一电线梳理架,6—第二电线梳理架,7—第三电线梳理架,8—减振垫,9—过渡管,91—硬管,92—软管,10—集线带,11—散热网,12—基座,13—上出线孔,14—下出线槽,15—锁扣,16—门锁,17—吊环,18—合页,19—排风扇,20—进气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5,本技术包括电控柜本体1、柜门2、排风扇19,所述电控柜本体1通过合页18与柜门2铰接,该电控柜本体顶部左右两侧设有吊环17,底部与基座12连接,左侧中间位置开有锁扣15,所述柜门2正对电控柜本体1上的锁扣15位置设有配套的门锁1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柜本体1正面内壁通过减振垫8与第一安装板3连接,一侧内壁通过减振垫8与第二安装板4连接,另一侧上部设有排风扇19,中部设有进气网20,下部设有过渡管9,所述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垂直布置,位于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的垂角处设有第三电线梳理架7,该第三电线梳理架一端与电控柜本体1的内壁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电控柜本体1的内壁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安装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一电线梳理架5并与第三电线梳理架7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4的安装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二电线梳理架6并与第三电线梳理架7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中上方开有若干上出线孔13,下方开有下出线槽14,该下出线槽的下方设置有集线带与电控柜本体1连接。所述电控柜本体1的底部还设有散热网11。所述电控柜本体1内部至少设置两个集线带10,该集线带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减振垫8是圆环形金属橡胶减振垫,通过螺栓将减振垫8安装在第一安装板3和电控柜本体1内壁之间。所述过渡管9由硬管91和软管92组成,硬管91一端穿过电控柜本体1侧壁,另一端封闭,在电控柜本体1外侧壁处设有呈角度30-60°与硬管91连通的软管92。所述第一电线梳理架5和第二电线梳理架6结构相同,均是上、下间距对应开腰形槽的“U”形架;所述第三电线梳理架7是三面均间距开有腰形槽的“U”形架。本技术的电控柜本体1是个半封闭的矩形框,该电控柜本体内,正面通过若干金属橡胶减振垫8与第一安装板3螺栓连接,一侧面通过若干金属橡胶减振垫8与第二安装板4螺栓连接,另一侧上方设有排风扇19,下方设有进气网20,方便电控柜本体散热;所述第一安装板3前侧水平设置有第一电线梳理架5将第一安装板3分为上、下两个正面安装区间,所述第二安装板4面板上横向设置有第二电线梳理架6将第二安装板4分为上、下两个侧面安装区间,所述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交叉拐角处垂直设有第三电线梳理架7,该第三电线梳理架一端与电控柜本体1的顶部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电控柜本体1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第一电线梳理架5的一端与第三电线梳理架7连接,所述第二电线梳理架6的一端与第三电线梳理架7连接,所述下正面安装区间内上端间距开有若干上出线孔13,下方开有下出线槽14,方便线从上出线孔13和下出线槽14穿出,再用集线带10捆好,整体看着井然有序,元件安装在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上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又合理的给安装板进行分区,可根据元件的强、弱电流,或者形状安装在不同的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震机器人电控柜,包括电控柜本体、柜门、排风扇,所述电控柜本体通过合页与柜门铰接,该电控柜本体顶部左右两侧设有吊环,底部与基座连接,左侧中间位置开有锁扣,所述柜门正对电控柜本体上的锁扣位置设有配套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柜本体正面内壁通过减振垫与第一安装板连接,一侧内壁通过减振垫与第二安装板连接,另一侧上部设有排风扇,中部设有进气网,下部设有过渡管,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垂直布置,位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垂角处设有第三电线梳理架,该第三电线梳理架一端与电控柜本体的内壁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电控柜本体的内壁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安装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一电线梳理架并与第三电线梳理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安装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二电线梳理架并与第三电线梳理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中上方开有若干上出线孔,下方开有下出线槽,该下出线槽的下方设置有集线带与电控柜本体连接;所述减振垫是圆环形金属橡胶减振垫,通过螺栓将减振垫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电控柜本体内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机器人电控柜,包括电控柜本体、柜门、排风扇,所述电控柜本体通过合页与柜门铰接,该电控柜本体顶部左右两侧设有吊环,底部与基座连接,左侧中间位置开有锁扣,所述柜门正对电控柜本体上的锁扣位置设有配套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柜本体正面内壁通过减振垫与第一安装板连接,一侧内壁通过减振垫与第二安装板连接,另一侧上部设有排风扇,中部设有进气网,下部设有过渡管,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垂直布置,位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垂角处设有第三电线梳理架,该第三电线梳理架一端与电控柜本体的内壁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电控柜本体的内壁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安装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一电线梳理架并与第三电线梳理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安装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二电线梳理架并与第三电线梳理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中上方开有若干上出线孔,下方开有下出线槽,该下出线槽的下方设置有集线带与电控柜本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森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悠悠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