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433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包括塑料底板、圆柱、螺纹孔、螺栓、扳杆、条形凹槽、圆柱槽、侧板、螺钉、继电器组件、方体盖、条形衔接槽、L型杆和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计合理,通过将侧板边缘的相应螺钉逐个拆卸,使得方体盖与侧板不再相连接,同时在压缩状态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经L型杆相连接的方体盖向外侧移动,从而有利于将继电器组件暴露出来,便于观察检修,通过将垂直塑料底板侧壁的扳杆向对应的条形凹槽内部旋转带动螺栓旋转,使得螺栓螺纹连接伸入承载结构上,从而能够便捷快速进行安装固定,改变传统操作连接结构的方式。

An anti-static relay easy to disassem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static relay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including a plastic base plate, a cylinder, a threaded hole, a bolt, a lever, a strip groove, a cylindrical groove, a side plate, a screw, a relay assembly, a square cover, a strip joint groove, a L-shaped rod and a reset spring. The calcul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By removing the corresponding screws on the edge of the side plate one by one, the square body cover and the side plate are no longer connected.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return spring in the compression state, the square body cover connected by the L-shaped rod is pushed to move outward, which is conducive to exposing the relay components and convenient for ob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By turning the lever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vertical plastic bottom plate to the corresponding bar The internal rotation of the groove drives the bolt to rotate, which makes the bolt threaded connection extend into the bearing structure, so that it can be installed and fixed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way of operating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静电继电器,具体是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属于继电器应用

技术介绍
继电器,也称电驿,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现有防静电继电器相应的遮盖不易被打开且打开较为费力,较耽误拆检,同时防静电继电器用另带工具及螺钉与承载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固定,该操作过程不便捷。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组件、推盖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继电器组件安装在塑料底板顶部中间位置,且塑料底板两侧侧面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凹槽;所述推盖结构包括方体盖,所述方体盖底部边缘两侧同向端通过对应的L型杆与条形衔接槽滑动连接,且L型杆的横杆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条形衔接槽内部一端端壁弹性连接,所述方体盖一端端口通过螺钉与侧板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螺纹穿过螺纹孔,且螺栓顶端侧面安装在扳杆一端,所述螺栓顶端端面垂直安装有圆柱一端,且圆柱另一端滑动位于圆柱槽内。优选的,所述条形衔接槽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条形衔接槽对称开设在塑料底板顶部表面两侧。优选的,所述侧板底端垂直安装在塑料底板顶部表面一侧边缘,且侧板边缘等距开设有多个穿孔。优选的,所述圆柱槽开设在条形凹槽内端顶部侧壁,且圆柱槽底部端口位于螺纹孔内侧端口顶部。优选的,所述L型杆的竖杆中部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与条形衔接槽端口侧壁相互滑动贴靠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继电器组件位于方体盖内,且方体盖底部边缘与塑料底板顶部表面边缘相互紧密贴靠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设计合理,通过将侧板边缘的相应螺钉逐个拆卸,使得方体盖与侧板不再相连接,同时在压缩状态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经L型杆相连接的方体盖向外侧移动,从而有利于将继电器组件暴露出来,便于观察检修。、该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设计合理,通过将垂直塑料底板侧壁的扳杆向对应的条形凹槽内部旋转带动螺栓旋转,使得螺栓螺纹连接伸入承载结构上,从而能够便捷快速进行安装固定,改变传统操作连接结构的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方体盖和L型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塑料底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料底板,2、圆柱,3、螺纹孔,4、螺栓,5、扳杆,6、条形凹槽,7、圆柱槽,8、侧板,9、螺钉,10、继电器组件,11、方体盖,12、条形衔接槽,13、L型杆,14、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组件10、推盖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继电器组件10安装在塑料底板1顶部中间位置,且塑料底板1两侧侧面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凹槽6;所述推盖结构包括方体盖11,所述方体盖11底部边缘两侧同向端通过对应的L型杆13与条形衔接槽12滑动连接,且L型杆13的横杆一端通过复位弹簧14与条形衔接槽12内部一端端壁弹性连接,所述方体盖11一端端口通过螺钉9与侧板8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螺栓4,所述螺栓4螺纹穿过螺纹孔3,且螺栓4顶端侧面安装在扳杆5一端,所述螺栓4顶端端面垂直安装有圆柱2一端,且圆柱2另一端滑动位于圆柱槽7内。所述条形衔接槽12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条形衔接槽12对称开设在塑料底板1顶部表面两侧,便于与方体盖11底部两侧边缘相对应;所述侧板8底端垂直安装在塑料底板1顶部表面一侧边缘,且侧板8边缘等距开设有多个穿孔,有利于侧板8与方体盖11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圆柱槽7开设在条形凹槽6内端顶部侧壁,且圆柱槽7底部端口位于螺纹孔3内侧端口顶部,便于将螺栓4顶部位于圆柱槽7底部端口与螺纹孔3端口之间;所述L型杆13的竖杆中部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与条形衔接槽12端口侧壁相互滑动贴靠在一起,有利于L型杆13在条形衔接槽12内滑动;所述继电器组件10位于方体盖11内,且方体盖11底部边缘与塑料底板1顶部表面边缘相互紧密贴靠在一起,达到相互紧固贴压在一起的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将侧板8边缘的相应螺钉9逐个拆卸,使得方体盖11与侧板8不再相连接,同时在压缩状态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推动经L型杆13相连接的方体盖11向外侧移动,从而有利于将继电器组件10暴露出来,便于观察检修;通过将塑料底板1底部四角处的螺栓4相应端初步伸入承载连接结构相应的螺纹处内,再通过将垂直塑料底板1侧壁的扳杆5向对应的条形凹槽6内部旋转带动螺栓4旋转,使得螺栓4螺纹连接伸入承载结构上,从而能够便捷快速进行安装固定,改变传统操作连接结构的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组件(10)、推盖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继电器组件(10)安装在塑料底板(1)顶部中间位置,且塑料底板(1)两侧侧面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凹槽(6);/n所述推盖结构包括方体盖(11),所述方体盖(11)底部边缘两侧同向端通过对应的L型杆(13)与条形衔接槽(12)滑动连接,且L型杆(13)的横杆一端通过复位弹簧(14)与条形衔接槽(12)内部一端端壁弹性连接,所述方体盖(11)一端端口通过螺钉(9)与侧板(8)一侧边缘固定连接;/n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螺栓(4),所述螺栓(4)螺纹穿过螺纹孔(3),且螺栓(4)顶端侧面安装在扳杆(5)一端,所述螺栓(4)顶端端面垂直安装有圆柱(2)一端,且圆柱(2)另一端滑动位于圆柱槽(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组件(10)、推盖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继电器组件(10)安装在塑料底板(1)顶部中间位置,且塑料底板(1)两侧侧面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凹槽(6);
所述推盖结构包括方体盖(11),所述方体盖(11)底部边缘两侧同向端通过对应的L型杆(13)与条形衔接槽(12)滑动连接,且L型杆(13)的横杆一端通过复位弹簧(14)与条形衔接槽(12)内部一端端壁弹性连接,所述方体盖(11)一端端口通过螺钉(9)与侧板(8)一侧边缘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螺栓(4),所述螺栓(4)螺纹穿过螺纹孔(3),且螺栓(4)顶端侧面安装在扳杆(5)一端,所述螺栓(4)顶端端面垂直安装有圆柱(2)一端,且圆柱(2)另一端滑动位于圆柱槽(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静电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衔接槽(12)设有两个,且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奕朱凌贾佑群王苏宁顾蓓蓓杨启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