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磁性元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42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速磁性元件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和支架,磁性元件固定在支架上,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法兰边,法兰边与磁性元件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速磁性元件组件方案,能够大幅降低磁性元件内部与和支架结合面的应力,有效防止磁性元件在高转速下的破裂和分离风险。

A high speed magnetic element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speed magnetic element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magnetic element and a bracket, the magnetic element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the bottom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lange edge, and the flange edge is combined with the magnetic element. The high-speed magnetic element assembly schem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greatly reduce the stress inside the magnetic element and the joint surface with the bracket,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isk of rupture and separation of the magnetic element at high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磁性元件组件
本技术涉及磁性传感器技术,具体涉及磁性传感器中的磁性元件。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磁性传感器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高速旋转体(如高速电机,转轴等)的角度(或速度)检测,通常传感器检测端固定不动,而作为信号发生端的磁性元件随旋转体一起高速旋转。如图1所示,现有设计中传感器检测端1固定不动,磁性元件2固定在支架3上随旋转体4一起旋转。磁性元件处于不同角度时,传感器检测端检测到不同磁信号从而实现角度检测。为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现有磁性元件需要使用较高的填充率的磁性材料来保证较高的磁信号强度,从而导致塑脂和橡胶基材磁体的机械强度(主要是抗拉强度)比较弱并具有较高的密度(通常不低于2g/cm3)。从图2中可以看出,磁性元件2和支架3的结合面积有限,而且磁性元件和支架结合面完全和离心力垂直,结合面拉应力较大,而且容易应力集中。当磁性元件随旋转体高速运转时,在离心力以及加减速的惯性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磁性元件脱落或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磁性传感器中磁性元件与支架之间的结合结构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高可靠性的磁性传感器方案。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磁性元件组件,以避免高速运转时磁性元件脱落或破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高速磁性元件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和支架,所述磁性元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法兰边,所述法兰边与磁性元件结合。进一步的,所述法兰边一体成型在支架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法兰边的宽度至少为磁性元件厚度的1/4。进一步的,所述法兰边与支架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或倒角等渐变过渡。进一步的,所述磁性元件的顶部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与支架外表面结合。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部一体成型在磁性元件上。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部为渐变过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部为倒角过渡或圆弧过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部延伸至支架的上表面或顶部的转角部。本技术提供的高速磁性元件组件方案,能够大幅降低磁性元件内部与和支架结合面的应力,有效防止磁性元件在高转速下的破裂和分离风险。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为现有磁性传感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磁性传感器中磁性元件与支架的结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例中高速磁性元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例中磁性元件上过渡部的一种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例中磁性元件上过渡部的另一种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实例在不改变现有磁性传感器基本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对磁性元件和支架的结构进行创造性的调整,有效的增加磁性元件和支架的结合面积,并通过对磁性元件和支架结构的调整,实现在改变原有磁性传感器整体结构和应用方式的前提下,将磁性元件和支架结合面的起始界面从垂直于离心力方向调整到沿离心力方向,从而大幅改善磁性元件的最大应力,并有效防止结合面上的应力集中,避免应力超过磁性元件机械强度或和支架的结合强度参见图3,其所示为本实例给出的一种高速磁性元件组件的结构示例。由图可知,该高速磁性元件组件100在组成结构上主要由磁性元件110和支架120配合构成。其中,支架120整体为圆环形,而磁性元件110固设置在支架120的侧面上,由此构成一个整体,对于支架120和磁性元件110的基本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和磁性元件的功能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在此基础上,本实例进一步对磁性元件110和支架120之间配合进行改进,以增加磁性元件和之间的结合面积。由图可知,本实例进一步在支架120的底部向外设置一法兰边121,该法兰边121与磁性元件110的底部相接结合,由此实现可在不改变磁性元件尺寸的基础上有效增加磁性元件和之间的结合面积,并将结合面起始界面方向从离心力垂直方向变更到平行方向,减小平均应力的同时减轻起始界面应力集中。具体的,该法兰边121优选一体成型在支架120的底部,如可由支架120的底部向外弯折形成。该法兰边121优选水平向外延伸,根据需要也可向上或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对于具体的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要能够很好的与磁性元件110的底部相接结合即可。本实例中法兰边121向外延伸的宽度优选为磁性元件110厚度(如图所示),以提高法兰边121与磁性元件110之间的结合力。这里需要说明该法兰边121向外延伸的宽度,并不限于此,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为能够有效提高法兰边121与磁性元件110之间的结合力,该厚度至少为磁性元件厚度的1/4。另外,为了便于磁性元件110与支架120侧面之间的固定结合,该法兰边121与支架120本体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122。对于法兰边121与支架120本体之间并不限于采用圆弧过渡,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其它可行的过渡方案,如倒角过渡等。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例进一步在磁性元件110的顶部设置有过渡部111,该过渡部111与支架外表面贴合并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该过渡部111可沿支架外侧表面延伸至支架120的转角部或延伸至上表面123,由此来实现大幅增加磁性元件和支架结合面积的同时,仅少量增加磁性元件质量和转动惯量,并将结合面起始界面方向从离心力垂直方向变更到平行方向,减小平均应力的同时减轻起始界面应力集中。对该过渡部111本实例优选为渐变过渡结构,可以有效减小高速旋转时磁性元件110上所受离心力造成材料应力集中,防止高速旋转中磁性元件110的破裂,同时有效增大磁性元件110和支架120的结合界面,增大磁性元件110和支架120间的粘合力,防止高速旋转中磁性元件110和支架120分离。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过渡部111由倒角部113和延伸部114组成。倒角部113防止磁性元件110端面形状急剧变化而在高速运转时在材料离心力的作用下在结合界面处形成较大的应力集中。而延伸部114通过进一步扩大磁性元件110和支架120间的结合面积,有效提高磁性元件110和之间120件的结合力,并通过延伸至支架表面123而改变磁性元件110和支架120之间结合界面的应力方向,防止磁性元件110和支架120因结合界面应力集中分离。作为替换方案,本实例中的过渡部111,除了实施例中提到的通过倒角部113进行倒角过渡,也可以将倒角部113设计成圆弧过渡部(如图4所示),由此可达到同样的效果。作为另一替代方案,如图5所示,根据实际转速高低和材料机械强度的需要,过渡部111中的延伸部114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仅延伸到转角部。如图3和4所示,本实例将磁性元件110顶部结合界面的主应力方向从拉应力方向通过渐变过渡部111改成了剪应力方向。再者,如图5所示,其所示方案将磁性元件110顶部的延伸部114仅延伸到转角部,使主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速磁性元件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和支架,所述磁性元件固定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法兰边,所述法兰边与磁性元件结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速磁性元件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和支架,所述磁性元件固定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法兰边,所述法兰边与磁性元件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磁性元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边一体成型在支架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磁性元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边的宽度至少为磁性元件厚度的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磁性元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边与支架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或倒角渐变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钧嵌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