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及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31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及打印机,该加热头测量电路,包括第一、二、三场效应管、第一、二电阻、电压采集端口及采样电阻;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的G极短接并与第三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第二场效应管的S极用于与加热头相连,第一场效应管的D级与的第二场效应管的D级相连,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与电压采集端口相连,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第二端用于与参考电压相连,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第二端用于与电源相连,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的G级相连、第二端用于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加热头在其电阻值误差范围内分布时,打印浓度保持一致。

A measuring circuit and printer for heating hea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ing head measuring circuit and a printer, the heating head measuring circuit includes a first, a second and a third field effect tube, a first and a second resistance, a voltage acquisition port and a sampling resistance; the G pole of the first field effect tube and the second field effect tube is short circui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 pole of the third field effect tube, the S pole of the second field effect tube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heating head, and the first field effect tube The d-stage of the trans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stage of the secon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the S-pole of the first field-effect trans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voltage acquisition port, the first end of the sampling res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ole of the first field-effect transistor,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ference voltage, the firs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ole of the thir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g-pole of the thir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The stage connection and the second end are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utility model, when the heating head is distributed within the resistance value error range, the printing concentration is kept consi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及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测量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及打印机。
技术介绍
现有打印机加热头本身的制造工艺和特性决定了其电阻值的精度在标称值的一定误差范围内分布,这种误差既体现在同一批次的加热头中,其不同个体平均电阻值的不同,也体现在同一加热头内部,其不同位置的加热点的电阻值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电路来测量不同加热头的平均电阻值,以及同一加热头内部不同位置的加热点的电阻值。目前的加热头测量电路一般比较复杂,且通常作为单独的测试工具使用,没有集成在打印机控制电路内部,不能实现打印机在打印前对加热头进行实时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可以简单且实时的测量得到加热头的每个加热点的电阻值。本使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压采集端口及采样电阻;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G极与所述的第二场效应管的G极短接并与第三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S极用于与待测量的加热头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D级与所述的第二场效应管的D级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与所述电压采集端口相连,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参考电压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的G级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相连。优选地,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的G级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为N沟道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为N沟道场效应管。优选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为P沟道场效应管。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包括控制器、电源、打印头及如上所述的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基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通过测量加热头的平均电阻值和测量加热头内部不同位置加热点的电阻值,根据测量结果对加热头进行控制,保证加热头在其电阻值误差范围内分布时,打印浓度保持一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加热头测量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加热头测量电路与控制器连接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加热头测量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三场效应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压采集端口SAMPLE及采样电阻RS。其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G极与所述的第二场效应管Q2的G极短接并与第三场效应管Q3的S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S极用于与待测量的加热头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D级与所述的第二场效应管Q2的D级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S极与所述电压采集端口SAMPLE相连,所述采样电阻RS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S极相连,所述采样电阻RS的第二端用于与参考电压VREF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S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Q3的G级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用于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为限流电阻,用于防止电流过大而击穿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三场效应管Q3。以下详述本实施例的加热头测量电路在打印机内的具体工作过程。具体的,当将加热头测量电路集成于打印机内时,打印机正常工作时,控制器通过发送加热控制信号,控制加热头进行打印,加热头由加热头电源供电。当需要对加热头进行测量时,控制器发出测量信号,并切断加热头电源,且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接收控制器传送过来的电信号,使得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导通,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S极由于第三场效应管Q3导通后接地,所述Q1,Q2导通,使得加热头与测量电路直连,开始对加热头测试点的电阻进行测量,电压采集端口开始采集测试点上的电阻值,并将采集到的电阻传至控制器的输入端。优选地,还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S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还包括: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Q3的G级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及所述第四电阻R4作为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及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强下拉电阻,保证控制器没有给出信号时,所述Q1,Q2,Q3不会导通,同时释放所述Q1,Q2,Q3关断后在栅极储存的电荷,如果控制信号过高,大于VGS能承受的最高电压,GS会击穿,有了下拉电阻R3,R4与信号分压后的电压不超过这个极限电压就不会导至击穿。优选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为N沟道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为N沟道场效应管。优选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为P沟道场效应管。沟道构成原理当VGS=0V时,漏级源级之间相当两个背靠背的二极管,在漏级D、源级S之间加上电压,不会在漏级D、源级S间构成电流。当栅极G加有电压时,若0<VGS<VGS(t)时(VGS(t)称为开启电压),经过栅极G和衬底间的电容作用,将靠近栅极G下方的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向下方排挤,呈现了一薄层负离子的耗尽层。耗尽层中的少子将向表层运动,但数量有限,缺乏以构成沟道,所以依然缺乏以构成漏极D电流Id。进一步增加VGS,当VGS>VGS(t)时,由于此时的栅极G电压曾经比拟强,在靠近栅极G下方的P型半导体表层中汇集较多的电子,能够构成沟道,将漏极D和源极S沟通。假如此时加有漏源电压,就能够构成漏极D电流Id。在栅极G下方构成的导电沟道中的电子,因与P型半导体的载流子空穴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压采集端口及采样电阻;/n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G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G极短接并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S极用于与待测量的加热头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D级与所述的第二场效应管的D级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与所述电压采集端口相连,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参考电压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的G级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压采集端口及采样电阻;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G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G极短接并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S极用于与待测量的加热头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D级与所述的第二场效应管的D级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与所述电压采集端口相连,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参考电压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S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的G级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头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