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氛辊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22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氛辊道炉,其特征在于,气氛管道炉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内沿传输方向设置的若干传动辊道和用于对炉体内进行加热的上加热器和下加热器,传动辊道设置于上加热器和下加热器之间,传动辊道垂直与传输方向且贯穿于炉体设置并通过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带动传动,传动辊道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炉体包括一双包密封结构,双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主动端一侧的侧壁上的第一密封体、第二密封体,和设置于从动端一侧的侧壁上的第三密封体和第四密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用双包形式的密封结构,在上加热器侧壁单独制作一个密封舱体,下加热器和中间传动侧壁共用一个密封舱体。空间利用率更高,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气氛泄露点少。

An atmosphere roller hearth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tmosphere roller hearth furna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atmosphere pipeline furnace comprises a furnace body, a number of transmission rollers arranged in the furnace body along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and an upper heater and a lower heater for heating the furnace body. The transmission roller heart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heater and the lower heater, and the transmission roller hearth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and runs through the furnace body and is arranged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The driving roller table includes a driving end and a driven end, the furnace body includes a double package sealing structure, the double package seal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first sealing body and a second sealing body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at one side of the driving end, a third sealing body and a fourth sealing body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at one side of the driven end.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double package sealing structure, and a sealing chamber is separately mad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upper heater, and the lower heater and the middle transmission side wall share a sealing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space utilization rate,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production and less air leakage p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氛辊道炉
本技术涉及工业窑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气氛辊道炉。
技术介绍
传统气氛辊道炉密封结构采用三包密封结构,上加热器侧壁制作一个密封舱体,下加热器侧壁制作一个密封舱体,中间辊棒传动侧壁制作一个密封舱体。传统气氛辊道炉三包形式密封结构存在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大,焊接点多,气氛泄漏点多,空间利用率低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可靠、安装简便的一种气氛辊道炉。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氛辊道炉,所述气氛辊道炉包括炉体、设置于所述炉体内沿传输方向设置的若干传动辊道和用于对炉体内进行加热的上加热器和下加热器,所述传动辊道设置于所述上加热器和所述下加热器之间,所述传动辊道垂直与传输方向且贯穿于所述炉体设置并通过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带动传动,所述传动辊道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所述炉体包括一双包密封结构,所述双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动端一侧的第一密封体、第二密封体,和设置于所述从动端一侧的第三密封体和第四密封体,所述第一密封体和所述第三密封体设置于上加热器对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体和所述第四密封体设置于下加热器和中间辊棒对应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第二密封体包括第一腔体,所述传动辊棒的主动端穿过炉体伸入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包括与所述炉体相接触的上盖、下盖、左盖和右盖,以及与所述炉体平行设置的前盖,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供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的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密封轴承座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第一腔体的第一通孔处,所述密封轴承座具有与第一腔体的下盖外壁贴合的贴合部和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形成定位的插接定位部,所述贴合部与第一腔体的下盖外壁之间设有环绕通孔的密封垫,所述贴合面和第一腔体的下盖外壁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轴承座包括具有贯通内腔的座体,所述轴承的轴向外侧均设有将贯通内腔与过渡轴之间间隙密封的密封套,各轴承的轴向内侧均设有将贯通内腔与过渡轴之间间隙密封的唇形密封圈,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座体一体形成。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第二密封体还包括垂直与第一腔体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通孔包设于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的垂直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之间设置有转向箱和过渡轴,所述过渡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密封轴承座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第二腔体的第二通孔处,所述密封轴承座具有与第二腔体的垂直侧壁外壁贴合的贴合部和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中形成定位的插接定位部,所述贴合部与第二腔体的垂直侧壁外壁之间设有环绕通孔的密封垫,所述贴合面和第二腔体的垂直侧壁外壁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密封轴承座包括具有贯通内腔的座体,所述轴承的轴向外侧均设有将贯通内腔与过渡轴之间间隙密封的密封套,各轴承的轴向内侧均设有将贯通内腔与过渡轴之间间隙密封的唇形密封圈,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座体一体形成。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第二腔体设有第二通孔的垂直侧壁向下延伸形成转向箱安装板,所述驱动组件和转向箱分设于所述转向箱安装板的两侧。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输送辊棒的高度差值为20-40cm,所述第一通孔距离所述炉体30-40cm。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输送辊棒的高度差值为20-40cm,所述第一通孔距离所述炉体30-40cm,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输送辊棒的高度差为60-90cm,所述第二通孔距离所述炉体20-30cm。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采用双包形式的密封结构,在上加热器侧壁单独制作一个密封舱体,下加热器和中间传动侧壁共用一个密封舱体。比三包形式密封结构更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气氛泄露点少。而且密封位置离输送辊棒位置较远,在输送辊棒传热下,密封面温度低,密封效果好,维修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氛辊道窑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炉体,2、输送辊棒,3、第一密封体,4、第二密封体,5、第三密封体,6、第四密封体,7、驱动组件、41、第一腔体,42、第二腔体,21、主动端,22、从动端,411、上盖,412、下盖,413、前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氛辊道炉,所述气氛管道炉包括炉体1、设置于所述炉体1内沿传输方向设置的若干传动辊道和用于对炉体1内进行加热的上加热器和下加热器,所述传动辊道设置于所述上加热器和所述下加热器之间,所述传动辊道垂直与传输方向且贯穿于所述炉体1设置并通过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7带动传动,所述传动辊道包括主动端21和从动端22,所述炉体1包括一双包密封结构,所述双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动端21一侧的第一密封体3、第二密封体4,和设置于所述从动端22一侧的第三密封体5和第四密封体6,所述第一密封体3和所述第三密封体5设置于上加热器对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体4和所述第四密封体6设置于下加热器和中间辊棒对应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第二密封体4包括第一腔体41,所述传动辊棒的主动端21穿过炉体1伸入第一腔体41内,所述第一腔体41包括与所述炉体1相接触的上盖411、下盖412、左盖和右盖,以及与所述炉体1平行设置的前盖413,所述下盖412上设置有供所述驱动组件7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的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密封轴承座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第一腔体41的第一通孔处,所述密封轴承座具有与第一腔体41的下盖412外壁贴合的贴合部和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形成定位的插接定位部,所述贴合部与第一腔体41的下盖412外壁之间设有环绕通孔的密封垫,所述贴合面和第一腔体41的下盖412外壁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轴承座包括具有贯通内腔的座体,所述轴承的轴向外侧均设有将贯通内腔与过渡轴之间间隙密封的密封套,各轴承的轴向内侧均设有将贯通内腔与过渡轴之间间隙密封的唇形密封圈,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座体一体形成。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第二密封体4还包括垂直与第一腔体41的第二腔体42,所述第一通孔包设于第二腔体42内,所述第二腔体42的垂直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驱动组件7和传动组件之间设置有转向箱和过渡装置,所述过渡装置的过渡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42内,所述密封轴承座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第二腔体42的第二通孔处,所述密封轴承座具有与第二腔体42的垂直侧壁外壁贴合的贴合部和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中形成定位的插接定位部,所述贴合部与第二腔体42的垂直侧壁外壁之间设有环绕通孔的密封垫,所述贴合面和第二腔体42的垂直侧壁外壁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氛辊道炉,所述密封轴承座包括具有贯通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氛辊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氛辊道炉包括炉体、设置于所述炉体内沿传输方向设置的若干传动辊道和用于对炉体内进行加热的上加热器和下加热器,所述传动辊道设置于所述上加热器和所述下加热器之间,所述传动辊道垂直与传输方向且贯穿于所述炉体设置并通过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带动传动,所述传动辊道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所述炉体包括一双包密封结构,所述双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动端一侧的第一密封体、第二密封体,和设置于所述从动端一侧的第三密封体和第四密封体,所述第一密封体和所述第三密封体设置于上加热器对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体和所述第四密封体设置于下加热器和中间辊棒对应的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氛辊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氛辊道炉包括炉体、设置于所述炉体内沿传输方向设置的若干传动辊道和用于对炉体内进行加热的上加热器和下加热器,所述传动辊道设置于所述上加热器和所述下加热器之间,所述传动辊道垂直与传输方向且贯穿于所述炉体设置并通过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带动传动,所述传动辊道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所述炉体包括一双包密封结构,所述双包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动端一侧的第一密封体、第二密封体,和设置于所述从动端一侧的第三密封体和第四密封体,所述第一密封体和所述第三密封体设置于上加热器对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体和所述第四密封体设置于下加热器和中间辊棒对应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氛辊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体包括第一腔体,传动辊棒的主动端穿过炉体伸入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包括与所述炉体相接触的上盖、下盖、左盖和右盖,以及与所述炉体平行设置的前盖,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供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的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氛辊道炉,其特征在于,密封轴承座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第一腔体的第一通孔处,所述密封轴承座具有与第一腔体的下盖外壁贴合的贴合部和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形成定位的插接定位部,所述贴合部与第一腔体的下盖外壁之间设有环绕通孔的密封垫,所述贴合面和第一腔体的下盖外壁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氛辊道炉,其特征在于,密封轴承座包括具有贯通内腔的座体,所述轴承的轴向外侧均设有将贯通内腔与过渡轴之间间隙密封的密封套,各轴承的轴向内侧均设有将贯通内腔与过渡轴之间间隙密封的唇形密封圈,所述贴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栋刘念让梁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工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