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16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2:51
提供一种具有与发光元件自身不同指向特性的发光模块。发光模块(20)具备:基板(22);发光元件(24),设置在基板上,并发出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光波长变换部(26),设置在发光元件的发光面(24a)侧,并出射被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激发的可见光。光波长变换部(26)被构成为:出射的可见光的强度的峰值方向与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的强度的峰值方向不同。

Light emitting module

A light-emitting module having a pointing characteristic different from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itself is provided. The light-emitting module (20) comprises a substrate (22), a light-emitting element (24)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and emitting ultraviolet or short wavelength visible light, and a light wavelength conversion unit (26) arranged on the light-emitting surface (24a) side of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emitting visible light excited by ultraviolet or short wavelength visible light emitted by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The light wavelength conversion unit (26) is composed of a peak direc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emitted visible light and a peak direc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ultraviolet or short wavelength visible light emitted by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模块。
技术介绍
以往,设计有使用出射可见光的LED光源的照明装置。由于一般的LED光源具有很高的指向性,所以LED光源的发光面的正面被照射得很明亮,另一方面,正面之外的位置照射得不明亮。因此,使用LED的照明装置存在很难得到根据用途所需求的配光特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作为照明装置需要控制光的指向性。例如,设计有一种照明装置,其被构成为将设置在基板上的LED光源的发光面侧用具有向着多个不同方向的面的透光罩来覆盖,透光罩中含有散射填充物(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10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上述的照明装置中,由于从具有指向性的光源出射的可见光以原状态到达透光罩,所以光源的光几乎不会到达透光罩中位于光源侧面的区域。因此,在一个面内的亮度的明暗差别容易变大。本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具有与发光元件自身不同的指向特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个方案的发光模块具备:基板;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基板上,并发出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以及光波长变换部,所述光波长转换部设置在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侧,并出射被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激发的可见光。光波长变换部被构成为:出射的可见光的强度的峰值方向与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的强度的峰值方向不同。利用该方案,光波长变换部出射的可见光的指向性与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的指向性不同,所以能够实现具有与光源自身不同指向特性的发光模块。所述光波长变换部可以被配置成出射可见光的出射面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倾斜,所述出射面可以被设置成相对于出射的可见光的强度峰值方向实质上垂直。由此,因为能够将从光波长变换部的出射面出射的可见光的强度的峰值方向相对于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倾斜,所以能够不使用透镜等光学控制部件而改变发光模块的指向特性。所述光波长变换部具有:透射部件,所述透射部件将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密封,或者所述透射部件与将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密封的部件相接并透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以及荧光体,所述荧光体被包含在所述透射部件中。由此,由于发光面被具有比空气高的折射率的材料覆盖,所以提高了光从发光面提取的效率。所述波长变换部具有:透射部件,所述透射部件为多个且板状,并且相对于所述基板不平行地配置,或者,所述透射部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基板不平行的多个出射面;以及荧光体,所述荧光体被包含在所述透射部件中,所述透射部件被配置成从所述发光元件离开。由此,能够用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具有与发光元件的指向性不同指向性的光波长变换部。所述透射部件被设置成从所述基板离开以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的相对辐射强度被包含在0.5以上的辐射角度的范围内。由此,由于能够使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入射到整个透射部件,所以能够降低出射可见光的光波长变换部的在发光面内的亮度的差别。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的组合或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变换本技术的表达的构造,作为本技术的方案也是有效的。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实现一种具有与发光元件自身不同指向特性的发光模块。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车辆用灯具的概要构成的剖视图。图2(a)是用于说明一般的LED的指向特性的示意图,图2(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指向特性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发光模块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发光模块的A-A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发光模块的变形例的图。图6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侧视图。图7(a)是示出出射面是平面的情况下光的全反射的情况的图,图7(b)是示出出射面是凹凸面的情况下的光的出射的情况的图。图8(a)~图8(f)是示出凹凸面的凸部的一例的图。图9(a)、图9(b)是示出凹凸面的凹部的一例的图。图10(a)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侧视图,图10(b)是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侧视图。图11(a)是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侧视图,图11(b)是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侧视图,图11(c)是第5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侧视图。图12是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侧视图。图13是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侧视图。图14是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20发光模块;22基板;24发光元件;24a发光面;26光波长变换部;28透射部件;30荧光体;32主光出射面;34副光出射面;64反射部件;70发光模块;72、74光波长变换部;76入射面;80发光模块;82光波长变换部;86反射镜;90发光模块;100车辆用灯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本技术适宜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素、部件、处理使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并不限定技术,且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全部的特征或其组合并不一定是本技术的本质性的特征。[第1实施方式](车辆用灯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模块可以搭载于车辆用灯具。作为车辆用灯具,例如包括:前照灯,尾灯,转向灯,示宽灯,转向信号灯等。图1是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车辆用灯具的概要构成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0具备:灯体102;透明罩104,以覆盖灯体102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灯体102;以及发光模块10,配置于被灯体102和透明罩104所包围的灯室106内。如图1所示,发光模块10根据车辆用灯具100的形状、配置,存在以模块的长边方向Y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X倾斜的方式来配置的情况。该情况下,通常相对于发光模块10的基板垂直的方向X’为光轴。因此,在如需求以车辆前后方向X为光轴的配光的情况下,需要设计发光模块中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朝向、布局、搭载基板的形状等,所以发光模块的通用性降低。另一方面,根据车辆用灯具100的形状、配置,存在模块的长边方向Y以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X垂直的形式来配置的情况。该情况下,通常相对于发光模块10的基板垂直的方向X’是光轴。因此,需要进行设计以实现从车辆前后方向X倾斜的方向为光轴的配光。图2(a)是用于说明通常的LED的指向特性的示意图,图2(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模块的指向特性的一例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a)、图2(b)所示的图示出辐射角度和相对照度的关系。如图2(a)所示,通常的LED108的指向特性为发光面108a的正面(辐射角度0°)的强度最大。然而,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n具备:/n基板;/n封装;/n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发出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以及/n光波长变换部,所述光波长变换部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侧,并出射被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可见光激发的可见光,/n所述光波长变换部被构成为:所述光波长变换部出射的可见光的强度峰值方向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的强度峰值方向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02 JP 2018-0173221.一种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备:
基板;
封装;
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发出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以及
光波长变换部,所述光波长变换部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侧,并出射被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可见光激发的可见光,
所述光波长变换部被构成为:所述光波长变换部出射的可见光的强度峰值方向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的强度峰值方向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波长变换部被配置成出射可见光的出射面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倾斜,
所述出射面被设置成相对于出射的可见光的强度峰值方向实质上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波长变换部具有:
透射部件,所述透射部件将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密封,或者所述透射部件与将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密封的部件相接并透射紫外线或短波长可见光;以及
荧光体,所述荧光体被包含在所述透射部件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长变换部具有:
透射部件,所述透射部件为多个且板状,并且相对于所述基板不平行地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森正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