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佳奇专利>正文

一种多层复合式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13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软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复合式软管,它包括五层软管本体,该五层软管本体包括外层管体二、与外层管体二同轴的外层管体三,与外层管体三同轴的中层管体、与中层管体同轴的内层管体,与内层管体同轴的中心管体;它还包括外层管体一,该外层管体一采用胶粘连在外层管体二外壁上;外层管体一、外层管体二、外层管体三形成三重管壳;它采用六层管体结构,三层外层和三层内层的设计结构,进一步提高管体外壳体的强度,使用时不易弯曲损坏,能够延长管体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A multilayer composite ho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ose,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layer composite hose, which comprises a five layer hose body, the five layer hose body including an outer tube body II, an outer tube body III coaxial with the outer tube body II, a middle tube body coaxial with the outer tube body III, an inner tube body coaxial with the middle tube body and a central tube body coaxial with the inner tube body, and the outer tube body First, the outer tube body 1 is glu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tube body 2; the outer tube body 1, the outer tube body 2 and the outer tube body 3 form a triple tube shell; it adopts a six layer tube body structure, a three-layer outer layer and a three-layer inner layer design structure, further improving the strength of the tube body shell body, which is not easy to bend and damage during use, and can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tube body and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复合式软管
本技术涉及软管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复合式软管。
技术介绍
软管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软管一般采用天然或合成纤维、橡胶、热塑性橡胶等材料制作而成。其管体一般采用单层管壁或双层管壁。管体在工作,管体的壳体一直在地面上拖动,当碰到石头等锋利物体,极易割破软管管壁,造成软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层复合式软管。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式软管,它包括五层软管本体,该五层软管本体包括外层管体二、与外层管体二同轴的外层管体三,与外层管体三同轴的中层管体、与中层管体同轴的内层管体,与内层管体同轴的中心管体;所述外层管体三的内壁、中层管体的外壁为光滑状,外层管体三的内壁与中层管体的外壁采用胶粘连;所述中层管体内壁为波纹管状面,该中层管体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一;所述内层管体外壁为光滑状,该内层管体的内壁为波纹管状面,内层管体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二;所述内层管体与中层管体的若干加强筋一的底端之间采用胶粘连,内层管体与中层管体的若干加强筋一的底端之间形成若干弧形槽腔一,弧形槽腔一内填充胶,方便内层管体与中层管体粘连紧固;所述中心管体外壁为光滑状,该中心管体的内壁为波纹管状面,中心管体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三;所述中心管体与内层管体的若干加强筋二的底端之间采用胶粘连;所述中心管体与内层管体的若干加强筋二之间形成弧形槽腔二,弧形槽腔二内填充胶,方便中心管体与内层管体粘连紧固;它还包括外层管体一,该外层管体一采用胶粘连在外层管体二外壁上;外层管体一、外层管体二、外层管体三形成三重管壳。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体一、外层管体二、外层管体三、中层管体、内层管体、中心管体的材料是PPE材料;所述加强筋一、加强筋二、加强筋三的材料为绦纶,加强筋一、加强筋二、加强筋三的截面均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体一、外层管体二、外层管体三、中层管体、内层管体、中心管体的截面为同心圆。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体一的外表面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纵向线条凸起三,或在外层管体一的外表面包裹网纹式加强筋套三。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体二的外表面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纵向线条凸起二,或在外层管体二的外表面包裹网纹式加强筋套二。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体三的外表面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纵向线条凸起一,或在外层管体三的外表面包裹网纹式加强筋套一。进一步地,所述五层软管本体端口处上套设有软管连接卡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式软管,它采用六层管体结构,三层外层和三层内层的设计结构,进一步提高管体外壳体的强度,使用时不易弯曲损坏,能够延长管体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管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端口上安装有软管连接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端口上安装有软管连接卡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复合式软管本体;10、外层管体二;101、纵向线条凸起二;11、外层管体三;111、纵向线条凸起一;12、中层管体;121、加强筋一;13、内层管体;131、加强筋二;14、中心管体;141、加强筋三;15、弧形槽腔一;16、弧形槽腔二;17、外层管体一;171、纵向线条凸起三;2、软管连接卡头;21、伸缩式套筒;22、管口;23、环盘;24、拧帽;25、筒形卡头;26、凸筒;27、凸板;3、紧箍塑料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式软管,它包括五层软管本体1,该五层软管本体1包括外层管体二10,与外层管体二10同轴的外层管体三11、与外层管体三11同轴的中层管体12、与中层管体同轴的内层管体13,与内层管体13同轴的中心管体14;所述外层管体三11的内壁、中层管体12的外壁为光滑状,外层管体三11的内壁与中层管体12的外壁采用胶粘连;所述中层管体12内壁为波纹管状面,该中层管体12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一121;所述内层管体13外壁为光滑状,该内层管体13的内壁为波纹管状面,内层管体13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二131;所述内层管体13与中层管体12的若干加强筋一121的底端之间采用胶粘连,内层管体13与中层管体12的若干加强筋一121的底端之间形成若干弧形槽腔一15,弧形槽腔一15内填充胶,方便内层管体13与中层管体12粘连紧固;所述中心管体14外壁为光滑状,该中心管体14的内壁为波纹管状面,中心管体14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三141;所述中心管体14与内层管体13的若干加强筋二131的底端之间采用胶粘连;所述中心管体14与内层管体13的若干加强筋二13之间形成弧形槽腔二16,弧形槽腔二16内填充胶,方便中心管体14与内层管体13粘连紧固;它还包括外层管体一17,该外层管体一17采用胶粘连在外层管体二10外壁上;外层管体一17、外层管体二10、外层管体三11形成三重管壳。进一步地,所述层管体一10、外层管体三11、中层管体12、内层管体13、中心管体14的材料是PPE材料;所述加强筋一121、加强筋二131、加强筋三141的材料为绦纶,加强筋一121、加强筋二131、加强筋三141的截面均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层管体一10、外层管体三11、中层管体12、内层管体13、中心管体14的截面为同心圆。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体一17的外表面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纵向线条凸起三171,或在外层管体一17的外表面包裹网纹式加强筋套三。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体二10的外表面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纵向线条凸起二101,或在外层管体二10的外表面包裹网纹式加强筋套二。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管体三11的外表面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纵向线条凸起一111,或在外层管体三11的外表面包裹网纹式加强筋套一。进一步地,所述五层软管本体1端口处上套设有软管连接卡头2。本设计中,所述软管连接卡头2包括环盘23,环盘23的前面上设置有管口22,管口22上套设有伸缩式套筒22,环盘23后面设置有凸筒26,凸筒26的筒体四周设置若干凸板27,凸筒26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口,若干凸板27的外侧端边设置有与凸筒26的底端螺纹口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凸筒26的底面设置有筒形卡头25,筒形卡头25卡设在复合管体的内层管体中;所述凸筒26拧旋有拧帽24,拧帽24内壁上部设置有与凸筒26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拧帽24底部端口与三层管体的管口相配合。本设计使用时,五层软管本体1套设在软管连接卡头2的筒形卡头25,软管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复合式软管,它包括五层软管本体(1),该五层软管本体(1)包括外层管体二(10),与外层管体二(10)同轴的外层管体三(11)、与外层管体三(11)同轴的中层管体(12)、与中层管体同轴的内层管体(13),与内层管体(13)同轴的中心管体(14);/n所述外层管体三(11)的内壁、中层管体(12)的外壁为光滑状,外层管体三(11)的内壁与中层管体(12)的外壁采用胶粘连;所述中层管体(12)内壁为波纹管状面,该中层管体(12)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一(121);所述内层管体(13)外壁为光滑状,该内层管体(13)的内壁为波纹管状面,内层管体(13)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二(131);所述内层管体(13)与中层管体(12)的若干加强筋一(121)的底端之间采用胶粘连,内层管体(13)与中层管体(12)的若干加强筋一(121)的底端之间形成若干弧形槽腔一(15),弧形槽腔一(15)内填充胶,方便内层管体(13)与中层管体(12)粘连紧固;所述中心管体(14)外壁为光滑状,该中心管体(14)的内壁为波纹管状面,中心管体(14)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三(141);所述中心管体(14)与内层管体(13)的若干加强筋二(131)的底端之间采用胶粘连;所述中心管体(14)与内层管体(13)的若干加强筋二(131)之间形成弧形槽腔二(16),弧形槽腔二(16)内填充胶,方便中心管体(14)与内层管体(13)粘连紧固;/n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层管体一(17),该外层管体一(17)采用胶粘连在外层管体二(10)外壁上;外层管体一(17)、外层管体二(10)、外层管体三(11)形成三重管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复合式软管,它包括五层软管本体(1),该五层软管本体(1)包括外层管体二(10),与外层管体二(10)同轴的外层管体三(11)、与外层管体三(11)同轴的中层管体(12)、与中层管体同轴的内层管体(13),与内层管体(13)同轴的中心管体(14);
所述外层管体三(11)的内壁、中层管体(12)的外壁为光滑状,外层管体三(11)的内壁与中层管体(12)的外壁采用胶粘连;所述中层管体(12)内壁为波纹管状面,该中层管体(12)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一(121);所述内层管体(13)外壁为光滑状,该内层管体(13)的内壁为波纹管状面,内层管体(13)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二(131);所述内层管体(13)与中层管体(12)的若干加强筋一(121)的底端之间采用胶粘连,内层管体(13)与中层管体(12)的若干加强筋一(121)的底端之间形成若干弧形槽腔一(15),弧形槽腔一(15)内填充胶,方便内层管体(13)与中层管体(12)粘连紧固;所述中心管体(14)外壁为光滑状,该中心管体(14)的内壁为波纹管状面,中心管体(14)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三(141);所述中心管体(14)与内层管体(13)的若干加强筋二(131)的底端之间采用胶粘连;所述中心管体(14)与内层管体(13)的若干加强筋二(131)之间形成弧形槽腔二(16),弧形槽腔二(16)内填充胶,方便中心管体(14)与内层管体(13)粘连紧固;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层管体一(17),该外层管体一(17)采用胶粘连在外层管体二(10)外壁上;外层管体一(17)、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奇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王佳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